《阿拉善蒙古研究》

《阿拉善蒙古研究》

《阿拉善蒙古研究》本書以額魯特蒙古和碩特部的一支——阿拉善蒙古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限大體上從蒙、元時期至清王朝滅亡。一方面,對阿拉善蒙古歷史發展進行縱向考察,從探究阿拉善蒙古的源流及其先祖的活動軌跡開始,直至該部蒙古的形成,通過時間線索進行梳理,以期從總體上對阿拉善蒙古的歷史有所把握。另一方面,分專題對阿拉善蒙古發展過程中的若干橫斷面進行深入探討。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阿拉善蒙古研究》阿拉善蒙古研究

作者:梁麗霞

叢書名:蘭州大學民族學精選文庫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ISBN:9787105100774

出版時間:2009-07-01

版次:1

頁數:35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歷史>民族史

正文語種:中文
附屬檔案:
定價:¥52.80

內容簡介

民族學在中國學術界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中國化的過程,中國民族學即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學,就是這個過程的結果。中國民族學與國外民族學,有密切的聯繫,中國民族學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標、研究傳統、研究視角等方面,繼承和吸收了大量國外良族學的優良成果,同時,中國民族學又有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主要表現在下列五方面:
1.在指導思想方面,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放眼中國和世界民族、民族問題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充分反映和吸收世界民族學發展的優秀思想和最新成果,促進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和諧發展。
2.在內容方面,以中國民族學和民族問題為基本內容,構建符合中國和世界民族新發展的知識體系。
3.在方法方面,採用實證的、思辨的、比較的、綜合的多種方法,定性與定量結合,描述與分析綜合結合,田野與文獻結合,充分使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民族學研究有更加廣闊的道路。
4.在視角方面,認為民族是一個包含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心理及種族、生物等各種因素的群體,是一個綜合的社會群體,全方位研究揭示民族的各個方面,是民族學的顯著特色。
5.在思想傳統方面,繼承中國古代對民族實體、民族關係、民族問題豐富而深邃的思想認識,吸取中國歷史上處理和對待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的經驗、政策和方法,使民族學在具有數千年多民族共處歷史以及積累了深厚傳統民族思想的中國,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發展。
具有這樣一些特色的中國民族學,既是當前廣大中國民族學者的研究實踐,也是多年來中國民族學界的主流願望。
本文庫的出版,就反映了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想在推動民族學中國化,創立有中國特色民族學方面做些工作的強烈願望。

目錄

緒論
第一章阿拉善蒙古先世史研究
第一節阿拉善蒙古人的先祖——拙赤?合撒兒
第二節蒙、元時期合撒兒家族的興盛及其原因
第三節北元時期合撒兒後裔所屬部落的變遷
第四節四衛拉特聯盟中的和碩特部
第二章阿拉善蒙古部落形成及其行政建制研究
第一節阿拉善蒙古的來源
第二節阿拉善蒙古與西北地區各方政治勢力的關係
第三節阿拉善蒙古與清王朝之間的相互選擇
第四節阿拉善蒙古遊牧地的變遷及旗制的演變
第三章阿拉善蒙古的社會組織及統治體系
第一節等級制度
第二節行政區劃

作者簡介

梁麗霞,女,1976年9月出生。2000年—2005年就讀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學專業,成為蘭州大學第一個碩博連讀的文科學生,2005年6月獲法學博士學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性別研究等。先後在《民族研究》、《雲南社會科學》、《內蒙古社會科學》、《內蒙古大學學報》、《民俗研究》、《青海民族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西北民族學院學報》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另有專著《阿拉善蒙古研究》將於2005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在碩博連讀期間,曾跟隨導師參加過國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

前言

蘭州大學走過了一百年的崢嶸歲月。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也快十年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出版這套文庫,獻給哺育我們成長、關心我們工作的蘭州大學和蘭州大學的全體師生。
民族學在蘭州大學只有十多年的歷史,與許多兄弟學科相比,他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因此他曾被忽略過、輕視過,不過這個有極強活力的生命,終於還是在蘭州大學這塊沃土上堅強的成長起來,為自己爭得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至今,蘭州大學的民族學已經是博士學科一級授權點,擁有五個二級博士點,同時是國家重點學科。作為民族學科的載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也成長壯大,成為在國內小有名氣的科學研究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的研究型實體。
不到十年的歲月里,在中心的老師們辛勤耕耘下,僅由中心老師及他(她)們指導下寫出的民族學專著就達八十餘部。現在擺在您面前精選出的這套文庫,就是這些年來,中心師生用知識、智慧和汗水辛勤澆灌出的部分成果。當然,“精選”者,僅指從上述八十餘部專著中精心選出者之謂,並非一定是精品。但是我們有信心,經過我們的紮實工作和潛心研究,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精品問世。
借本文庫出版之際,還想就當前我國民族學的發展,說一些心得和體會。

精彩書摘

第一章阿拉善蒙古先世史研究
第一節 阿拉善蒙古人的先祖——拙赤·合撒兒
阿拉善蒙古部落出於成吉思汗弟拙赤·合撒兒之後裔,要了解阿拉善蒙古人的歷史,應先從了解他們這位先祖的活動開始。
12—13世紀是蒙古諸部從分裂走向統一和大蒙古國家建立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蒙古民族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合撒兒即是其中之一。合撒兒從少年時代起就跟隨成吉思汗四處征戰,是成吉思汗的開國功臣之一,在當時的蒙古國中聲譽遠播、位極一時。
一、個人素質
合撒兒,也速該次子,成吉思汗同母弟,1164年生於斡難河畔,是著名的蒙古勇士。
合撒兒在蒙古草原上以其勇武而著名。據《蒙古秘史》載,合撒兒“身高數丈,有力勝三牛”。拉施特在《史集》中也特別指出,“合撒兒”一名是“猛獸”之意,並生動地描述了合撒兒的勇猛形象:“他的肩與胸很寬,而腰很細,故他側臥著時,能讓一條狗從他肋下穿過;他力氣(很大),能用雙手抓起一個人,將他像支木箭般地折成兩半,將他的脊椎骨折斷。”
合撒兒不但勇力過人,而且具有非凡的射箭技能。在當時的蒙古草原上,騎馬射箭既是一項生活技能,更是一項專門的軍事技能。合撒兒的射技在少年時期就已超越常人,並憑此本領曾多次化解了家族的危機。當孛爾只斤家族遷至斡難河畔不久,泰亦赤兀氏率眾深夜來襲,在孛兒只斤家族毫無防範、生死存亡之際,合撒兒“獨執弓矢與斗,泰亦赤兀不敢逼”,使其家人得以安全撤退。另據《蒙古秘史》載,當成吉思汗出兵征討乃蠻部時,札木合對乃蠻部塔陽汗稱讚急馳而來的合撒兒的射箭技能,他說:“整咽帶弓矢之人,亦不礙其喉焉。即吞全身之漢,亦不點其心焉。其方怒之時也,引弓放其叉披箭,射穿隔山一二十人。其斗敵之時也,引弓放其大披箭,射穿越野橫渡人。大引而

書評

梁麗霞副教授的《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一書是目前阿拉善蒙古研究中最新、最系統的成果。它首次對蒙古部落的一支——阿拉善蒙古作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和論述,展現了阿拉善蒙古的歷史發展以及社會經濟、軍事活動、文化風俗、宗教信仰等風貌。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中國通史》
《阿拉伯通史》
《7箇中國式提問:7種猶太式回答》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北狄族與中山國》
《草原帝國》
《中國民族史》
《賀州客家》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東南亞華僑史》
《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中華民族源流史》
《匈奴史》
《東胡史》
《毛澤東與共和國省長們》
《中國各個民族》
《畲族文化述論》
《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
《新疆歷史知識讀本》
《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近代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秦、西漢卷》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當代卷》
《拓跋春秋》
《趣味考據:中國古代同性戀圖考》
《女真民族史》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阿拉善蒙古研究》
《最後的蘑菇房:元陽縣新街鎮箐口村哈呢族村民日記》
《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
《世界各國的族群》
《北京建置沿革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