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是朱彥民博士所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1998年度青年項目的最終結項成果。研究了商族的淵源、遷徙與發展。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對商民族的淵源、遷徙與發展的研究,牽涉到中華民族早期歷史源流、中華文明的形成、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及其模式等一系列史學界關注的學術課題,所以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

關於商族起源問題的研究,歷來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在本書第一部分中,作者在古今學者有關論著的基礎上,將文獻記載、甲骨文金文與考古發掘材料相結合,借鑑民族學、民俗學、體質人類學方面的資料,通過分析論證,提出了商族發祥於河北燕山以南、今京津唐一帶渤海灣地區的觀點,並認為河北唐山大城山遺址可能就是商族發展初期的考古學文化。

這是作者在辨析了西來說、東來說、晉南說、北來說、東北說、中原說和夏商周三族同源說等學說之後得出來的結論。為了證明這個結論的合理性與正確性,作者又分別從文獻記載的玄鳥傳說與幽燕地望、考古學文化的雪山類型、對墓葬骨骼所進行人種分析等相關佐證,對這一結論進行補充和驗證,頗能自立其說。

史學研究

“殷人屢遷”,“不常厥邑”,往來遷徙是殷商民族早期歷史中非常有特色的經歷,但是對於屢遷之原因、方向及中經地點等問題,以往的研究成果雖不少,但較少有系統的論述。朱彥民的這部著作,對於商族遷徙方向之研究,則是建立在對考古學文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不僅分析了豫北冀南漳河類型先商文化、豫東地區鹿台崗類型先商文化、鄭州地區二里岡下層早商文化,而且分析了它們之間的文化因素的異同變化與早晚關係。

以此種認識為前提,又進一步結合文獻記載,提出商族是從發祥地京津地區出發,經西南沿太行山東麓的通道向南遊徙,到達豫北漳水流域後,又向南發展。因受阻於中原夏人勢力的抵抗,而退回漳水流域,後又向東南發展到達了豫東地區,與東夷人聯合,對抗夏王朝,最後西向滅夏而建立了商王朝。這樣的理解,較好地實現了歷史文獻與考古學資料的綜合利用,故結論也有相當說服力。

在“商族遷徙的地望”一節中,採用了抽樣的辦法,即以各種不同的文獻記載中出現頻率較高且向來受到重視的一些地點,作為商族遷徙過程中最可能經過的地方進行考證。這在研究思路與方法上是很有特色的。這些地點依次是“蕃”、“砥石”、“商”、亳”等。對這些地點的考證也多作文獻、考古與古文字三方面的結合,皆可自圓其說。

編輯推薦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對於古史學界頗為重視而又研究得很薄弱的商民族早期歷史,從起源、遷徙、發展三個方面作了迄今所見最為系統而細緻的研究,所論必定會成為今後凡研究這一重要課題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同時論著中表現出來的對歷史文獻、古文字與考古資料的非常自然的融合、利用,在研究中所採用的多學科交叉的方法,都是治先秦史學時尤應提倡的。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該書研究了商族的淵源、遷徙與發展。書中涉及到中華民族早期歷史源流、中華文明的形成、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及其模式等一系列史學界關注的學術課題,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中國通史》
《阿拉伯通史》
《7箇中國式提問:7種猶太式回答》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北狄族與中山國》
《草原帝國》
《中國民族史》
《賀州客家》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東南亞華僑史》
《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中華民族源流史》
《匈奴史》
《東胡史》
《毛澤東與共和國省長們》
《中國各個民族》
《畲族文化述論》
《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
《新疆歷史知識讀本》
《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近代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秦、西漢卷》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當代卷》
《拓跋春秋》
《趣味考據:中國古代同性戀圖考》
《女真民族史》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阿拉善蒙古研究》
《最後的蘑菇房:元陽縣新街鎮箐口村哈呢族村民日記》
《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
《世界各國的族群》
《北京建置沿革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