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本通史系統全面地闡述了清代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的歷史,基本上遵循了提綱的統一規格和要求。 \r\n 本通史涉及的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邊疆地區今日正是國內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活動的主要地區。本通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歷史事實,闡述我國各民族共創中華、共同締造偉大祖國的歷史過程,闡述我國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歷史必然性,闡述祖國疆域形成、發展和不可分割的歷史事實,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基本信息

簡介

本通史的第一冊是導論卷,這一卷主要是對研究西北少數民族史中經常遇到的一些一般性、觀點性、

..

理論性問題的探討,雖然並不具體研究某一時期某一民族的歷史,但每一個問題都是研究少數民族歷史要涉及的問題,而且由於西北少數民族歷史在我國少數民族歷史中最為豐富、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因此,西北少數民族歷史研究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必然反映出中國少數民族歷史研究中的一般性問題。對通史第二冊,即先秦卷,我們要特別指出,這一冊是從西北地區的考古時期說起,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認為那時就有了民族的存在。這一卷敘述西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主要是對西北少數民族產生的社會背景、文化基礎、生態環境做一全面探討,便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西北少數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更好地全面認識西北地區的文化淵源。本通史的第十三冊,即當代卷,著重反映中

第一篇 基本史料和研究狀況篇

第一章 研究資料
一、正史、紀傳體史書及人物傳記
由於明末農民大起義蕩滌了明王朝的許多污垢與黑暗,加上清初統治者的勵精圖治,使得清代自康熙以後的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清廷大力進行各種軍事活動,削平各種割據勢力,抗擊沙俄等西方資本主義的武裝侵略活動,鞏固了邊疆,加強了全國的統一和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促進了學術文化事業的繁榮。清朝歷代統治者為了標榜清朝統治的“正統”地位,弘揚其“文治武功”,不僅在清初就開設史館,委派史臣,修撰國史,還在每次軍事活動後,都要把所有的諭旨、奏議等宣付史館,變成各種“欽定”之書,而這些書籍,幾乎都涉及西北各少數民族。
《欽定外藩蒙古回王公表傳》,乾隆年間祁韻士撰,乾隆四十七年(1782),祁韻士調任國史館纂修,負責編撰《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在此之前,他曾向滿族學者德保、阿桂等人學習滿文,掌握了閱讀滿文的能力。受命後,祁韻士先按當時蒙古歸順清朝後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現狀確定體例,“內札薩克四十九旗,外扎薩克若喀爾喀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圖汗、賽音諾顏汗,若青海、若阿拉善、若土爾扈特多至二百餘旗,以至西藏及回部均應立總傳、分傳”。但由於資料缺乏,“羌無故實,文獻莫征,雖有鈔送旗冊,雜亂糾紛,即人名亦難卒讀,無可作據”。為了蒐集資料,又“悉發大庫所貯清字紅本,督閱搜稽,凡有關外藩事跡者,概為檢出,以次覆閱詳校

目錄

第一篇 基本史料和研究狀況篇
第一章 研究資料
第二章 研究狀況
第三章 清代的西北邊疆史地學
第二篇 基本格局篇
第一章 趨於惡化的生態環境
第二章自然資源的變遷
第三章 清代西北民族發展格局
第三篇 經濟篇
第一章鴉片戰爭後西北民族地區社會性質的變化
第二章 清代西北農業發展狀況
第三章 清代西北畜牧業
第四章民族貿易和對外貿易
第五章 傳統手工業和近代工礦業
第四篇 政治制度篇
第一章 新疆地區實行的軍府制
第二章蒙古族地區的行政建制和盟旗制度
第三章 維吾爾族地區的伯克制度
第四章 西北邊疆民族地區的省府州縣制
第五章西北邊疆建省及其歷史作用
第五篇 宗教文化篇
第一章 清代西北社會宗教發展狀況
第二章宗教對西北少數民族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三章 清代西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第四章 少數民族社會風俗
第六篇 民族關係篇
第一章 清初西北回族的反清鬥爭
第二章清朝與準噶爾蒙古在西北地區的爭奪
第三章大小和卓叛亂及南疆的平定
第四章 哈薩克和布魯特歸附清朝
第五章雍正時期平定青海蒙古的鬥爭.
第六章乾隆年間的烏什起義及清朝廷的善後措施
第七章土爾扈特萬里回歸
第八章 和卓後裔的叛亂及其平定
第九章 鴉片戰爭以來西北民族關係的激化
第七篇 人物傳記篇
第一章 民族人物
第二章 民族關係人物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文摘

第一篇 基本史料和研究狀況篇
第一章 研究資料
一、正史、紀傳體史書及人物傳記
由於明末農民大起義蕩滌了明王朝的許多污垢與黑暗,加上清初統治者的勵精圖治,使得清代自康熙以後的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清廷大力進行各種軍事活動,削平各種割據勢力,抗擊沙俄等西方資本主義的武裝侵略活動,鞏固了邊疆,加強了全國的統一和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促進了學術文化事業的繁榮。清朝歷代統治者為了標榜清朝統治的“正統”地位,弘揚其“文治武功”,不僅在清初就開設史館,委派史臣,修撰國史,還在每次軍事活動後,都要把所有的諭旨、奏議等宣付史館,變成各種“欽定”之書,而這些書籍,幾乎都涉及西北各少數民族。
《欽定外藩蒙古回王公表傳》,乾隆年間祁韻士撰,乾隆四十七年(1782),祁韻士調任國史館纂修,負責編撰《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在此之前,他曾向滿族學者德保、阿桂等人學習滿文,掌握了閱讀滿文的能力。受命後,祁韻士先按當時蒙古歸順清朝後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現狀確定體例,“內札薩克四十九旗,外扎薩克若喀爾喀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圖汗、賽音諾顏汗,若青海、若阿拉善、若土爾扈特多至二百餘旗,以至西藏及回部均應立總傳、分傳”。但由於資料缺乏,“羌無故實,文獻莫征,雖有鈔送旗冊,雜亂糾紛,即人名亦難卒讀,無可作據”。為了蒐集資料,又“悉發大庫所貯清字紅本,督閱搜稽,凡有關外藩事跡者,概為檢出,以次覆閱詳校。

作者簡介

楊建新,1934年8月26日生,甘肅徵縣人。1958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歷史系。1960-1963年在中央民族學院進修。現任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民族研究所所長,《西北史地》雜誌主編。兼任教育部高校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絲綢之路研究會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史》、《東鄉族簡史》、《西北民族關係史》、《絲綢之路》、《歷史上的亞歐大陸橋》、《各民族共創中華·蒙古族的貢獻》、《古西行記選注》,主編《各民族共創中華叢書》、《中國西北文獻叢書·西北史地文獻》等。發表論文60餘篇。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中國通史》
《阿拉伯通史》
《7箇中國式提問:7種猶太式回答》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北狄族與中山國》
《草原帝國》
《中國民族史》
《賀州客家》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東南亞華僑史》
《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中華民族源流史》
《匈奴史》
《東胡史》
《毛澤東與共和國省長們》
《中國各個民族》
《畲族文化述論》
《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
《新疆歷史知識讀本》
《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近代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秦、西漢卷》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當代卷》
《拓跋春秋》
《趣味考據:中國古代同性戀圖考》
《女真民族史》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阿拉善蒙古研究》
《最後的蘑菇房:元陽縣新街鎮箐口村哈呢族村民日記》
《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
《世界各國的族群》
《北京建置沿革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