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是由商務印書館發行的一本詳細介紹伊斯蘭文化的書。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講起《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這是埃及歷史學家艾哈邁德·艾敏的大作,從1911年開始,積四十年之功,到去世前方才完成的煌煌巨著,被稱為是“伊斯蘭百科全書”,影響力之大,在阿拉伯學界可算是如雷貫耳。說句實話,我孤陋寡聞,目前還沒有發現哪一部關於阿拉伯的史書,能深入引用如此多的史料,做出如此全面的分析。不能不說,艾哈邁德·艾敏對阿拉伯人的特性是瞭然於胸的,寫出的文字鮮明生動,但尤為難得的是他公正平允的態度,他對歷史上的政治鬥爭和教派學術衝突的描寫,是很有求真務實之史學精神的。

而翻譯該書,也實在是窮盡了我國阿拉伯語學界三十年的光陰。自納忠先生1982年出版第1冊《黎明時期》至今,翻譯者已經有三代人,那么些年過去,有人退休,有人仍在發揮餘熱,有年輕者仍在崗位上奮戰,當然也有人不幸與世長辭。納老先生如今已經98歲高齡,但依然審校了全書,實在堪稱一個傳奇。總之,翻譯出的成品,質量之高,用心之甚,估計比當前有些“譯著”也要高出三十倍。我曾經私下裡翻譯過《黎明時期》里的幾個小片段,再拿來與譯本一比,深覺納先生當年理解的準確度,遣詞造句之精準,實在是令我難以望其項背,估計我還要下幾十年苦功才是。

特點

本書為全書八冊本的第四冊,即“近午時期”第三卷。本卷闡述了阿拔斯王朝前期——公元8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教義學的產生和發展,並依據大量原始資料,詳細考察和介紹了教義學各主要教派——穆阿台及勒派、十葉派、麥爾吉阿派和哈瓦立及派的教義、政治歷史、著名人物和文學。

阿拔斯時代教義學的產生和發展在整個伊斯蘭史上具有重大的影響,但當時的教派之爭造成各教派典籍大量佚失,各派觀點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為了儘可能全面、真實、系統的介紹伊斯蘭教各主要教派的歷史和基本觀點,作者作了大量蒐集、校勘和論證工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對伊斯蘭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卷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近午時期”末卷。從下一卷開始,進入“正午時期”,共四卷,介紹伊斯蘭史上學術活動最光輝燦爛的一段時期。

書評

本書是“近午時期”第三卷,即其末卷。筆者在本卷研究了阿拔斯時代前期的穆阿台及勒派、十葉派、麥爾吉阿派和哈瓦立及派等教派,介紹了各派教義、政治歷史和文學。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中國通史》
《阿拉伯通史》
《7箇中國式提問:7種猶太式回答》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北狄族與中山國》
《草原帝國》
《中國民族史》
《賀州客家》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東南亞華僑史》
《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中華民族源流史》
《匈奴史》
《東胡史》
《毛澤東與共和國省長們》
《中國各個民族》
《畲族文化述論》
《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
《新疆歷史知識讀本》
《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近代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秦、西漢卷》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當代卷》
《拓跋春秋》
《趣味考據:中國古代同性戀圖考》
《女真民族史》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阿拉善蒙古研究》
《最後的蘑菇房:元陽縣新街鎮箐口村哈呢族村民日記》
《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
《世界各國的族群》
《北京建置沿革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