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人》

《華工人》

《化工人》是陳艷所著,書名,分2版,一版是華工人2009,還有一版是化工人2008。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回顧學校發展歷程,不僅凝聚了華工人默默耕耘的汗水,也凝聚了廣大校友對母校的赤子之心。

基本信息

華工人(2009)

編輯推薦

《華工人2009》:飲水思源,苦而彌堅。回顧學校發展歷程,不僅凝聚了華工人默默耕耘的汗水,也凝聚了廣大校友對母校的赤子之心。校友們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每一項榮譽都在為母校增添光彩,鑄造輝煌。

當這本《華工人》帶著油墨的清香送到您手中的時候,也帶去了母校的祝福和問候:衷心祝福各位校友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大展宏圖,前程似錦!

內容簡介

《華工人2009》較以往《華工人》在組稿、欄目設定和版式編排等方面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在組稿方面,《華工人2009》共收錄人物訪談文章101篇,其中,利用一年時間對各地的優秀校友進行採訪並撰寫訪談文章93篇;在欄目設定方面,《華工人2009》共設《園丁新曲》、《勤政耕耘》、《科教人生》、《巾幗明珠》、《創業凱歌》和《睿智商海》6個板塊,分別介紹了教育、科技、行政、生產、商貿等領域優秀校友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真實記錄了一代又一代華工人在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立足崗位、勤於奉獻、大膽開拓、勇於拼搏的奮鬥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抒發了廣大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情感,生動反映了學校在教書育人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在版式編排方面,每篇文章均按圖片、標題、簡介、正文的順序進行編排,圖文並茂,在設計上力求樸實大方、清新高雅,以便較全面展現校友的具體情況並方便讀者學習閱讀。

目錄

園丁新曲
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克復老師
十號樓的故事——訪工商管理學院首任院長厲以京老師
生命因奉獻而偉大——訪中國年紀最大的志願者之一郭心謙老師
赤子情懷——記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周少奇老師
要當好教師,先要當好學生——記輕工與食品學院曾慶孝老師
彩虹總在風雨後——訪200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衛國老師
樂在探索成於專注——記200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遠清老師
論檔案人精神——記檔案館原館長陳國堅老師
為園爭得百花艷甘將心血化春風——記宣傳部原副部長楊和文老師
獵真——記現代教育中心徐永華老師
勤政耕耘
不懈學習知曉人生——訪貴州省省委常委、秘書長張群山校友
一步一個腳印在求索中前進——訪貴陽市市委常委、秘書長王保建校友
厚積薄發把握成功——記貴州菸草專賣局副局長任林校友
人需要有理想,更需要努力奮鬥——記原廣西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黃名漢校友
做一名推動重慶發展的水手——記重慶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沈曉鍾校友
做事須有前瞻性、規劃性——訪海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允山校友
身為華工人,就要為華工爭光彩——記廣東省林業局紀檢組長肖偉昌校友
一腔熱血真如碧——記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寒校友
淡泊為大——訪湛江市人事局副調研員鍾世明校友
將青春熱血灑在大西北的特區先進工作者——訪珠海市政協副秘書長兼經濟委員會主任鄺國成校友
苦心堅持抱朴守一——記廈門市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中心副主任周聖斌校友
勤勞、勤問、勤學,成就人生——記福建省泉州市電業局副局長孫健秧校友
勇於嘗試挑戰自我——訪青島市經貿委監測分析處處長李明超校友
跨越文化科技外交——記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辦公室主任詹德村校友
一枚閃光發亮的“螺絲釘”——訪韶關市城監局局長周偉源校友
技術工人與工學院的故事——記梅州市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謝加鵬校友
教授級的電氣高工——訪原汕頭市電力局局長黃壯盛校友
智者品質——訪汕頭保稅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陳棉生校友
心存志遠天地寬——訪潮州市楓溪區區委書記張時義校友
快樂人生——訪潮州市城市規劃局局長鬍鵬校友
五年礪煉創業路十載繪就豐收篇——訪潮州市郵政局局長曾俊健校友
成功路上須跋涉——記茂名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葉菠校友
感恩社會飲水思源——記茂名市菸草專賣局局長翁飛校友
源清流清心正事正——記原雲浮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江志英校友
人生在於不斷奮進——訪羅定市供電局副局長沈遠威校友
孜孜求索不斷超越——訪羅定市供電局副局長譚武英校友
意氣風發自強不息——訪羅定市水務局科長唐海桂校友
科教人生
終生無悔華工人——記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侯清麟校友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訪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張義明校友
民眾對我工作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快樂——訪廣東省廣播電視大學校長楊炳生校友
耕耘29載永不休戰——記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陳澤球校友
做好每一天的事——訪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劉安華校友
濃濃茶鄉情——訪廣東省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史民校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記海南建築設計院院長羅華儂校友
努力但不刻意追求結果——訪海南大學教授符新校友
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訪貴州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邱樹毅校友
潛心研究碩果纍纍——記重慶交通大學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李偉校友
既要抬頭看路也要埋頭走路——訪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處處長劉躍軍校友
巍巍百步梯漫漫人生路——訪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院長謝樹浩校友
少尋真知隨名師桃李默耕二十年——訪汕頭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蔡偉鴻校
平凡創造非凡——記廈門一中勞技高級教師黃建通校友
母校是我們知識的根——訪原湛江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伍啟明校友
技術興瓷,匹夫有責——訪廣東省楓溪陶瓷工業研究所所長邱偉志校友
揮筆立高樓——記原廣西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楊捷校友
做一個有激情的人——記廣西南寧市化工研究設計院院長王建平校友
踏實做事專注做人——訪青島科技大學計算機與化工研究所所長鄭世清校友
我的船電人生——記船舶電氣高級工程師林捷淼校友
橡膠園裡的常青樹——記高級工程師馮耀材校友
文理兼修德藝雙馨——記高級工程師、書畫藝術家游運江校友
巾幗明珠
巾幗不讓鬚眉——記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吳樹堅校友
求索不懈誨人不倦——訪湛江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許進校友
簡單是一種態度——訪汕頭市供電局副局長成可苗校友
務實為槳拼搏作帆——記汕頭市工商界女企業家協會會長林月君校友
從基層做起——訪青島啤酒企業策劃部部長何艷校友
秀外慧中的華工人——記廣州市南區郵政局副局長李鳳婷校友
創業凱歌
用人品打造熠熠生輝的建築王國——訪珠海市殷達建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林魁校友
以創業的心態來工作——訪廣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謝飛鵬校友
我永遠都在游泳——記廣州綠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澤生校友
追求卓越的建築師——記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副總規劃師李少雲校友
鯤鵬自強方展翅天道酬人只在勤——記廣東東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明校友
在開拓中成長——訪佛山嘉益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俊校友
路漫漫帶一把“鑰匙”前行——訪東莞市大東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帆校友
厚德載物以人為本——訪湛江市五星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文聰校友
鐵漢豪情創建輝煌——記高州創建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瑞輝校友
走創業路聚八方珍——記茂名市8寶美食城總經理柯土興校友
華章疊翠松脂飄香——記茂名日紅公司、中林公司董事長潘新明校友
步步為營處處先機——記海南金鹿農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茂校友
寒窗磨劍贏碩果創新求變譜傳奇——記重慶美福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謝上福校友
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人生——訪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軍校
擦亮汽車服務的金字招牌——記南寧車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蘇耿校友
睿智商海
海爾路上勇往直前——訪海爾集團副總裁周利民校友
商海潮汐——訪青島瑞星實業公司總經理王應剛校友
堅持夢想超越未來——訪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黨委副書記廖斌校友
潛心工作終生學習——記重慶同乘工程諮詢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秘校
做個有責任感的企業家——訪重慶今朝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全校友
燃氣技術的專家企業管理的專家——記貴州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起龍校友
向身邊的每個人學習——訪福建省億力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公司總經理賴少龍校友
梅花香自苦寒來——訪原廣西南寧手扶拖拉機廠廠長何慶彬校友
簡而見新實而顯智——訪立信集團副總裁譚寧校友
背負傳統的開拓者——記廣州市魯班建築防水補強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天寧校友
當一輩子“氣”人,做一輩子“氣”事——記深圳“燃氣之子”賴元楷校友
全國首座百萬噸乙烯的掌舵人——記茂名石化化工分部經理林國校友
堅持走自己的路——訪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賴鐮校友
適者即強者——訪汕頭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振光校友
紮根基層十三年趣侃人生勵後生——訪華能汕頭電廠黨委副書記王秋明校友
踏實勤勉成就事業——記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統廣校友
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記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詩彪校友
與廠同成長自強搶先機——記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覆銅板廠總經理莫翊斌校友
創新不竭的動力——訪韶關東南軸承有限公司董事長黎桂華校友
華工是我永遠的驕傲——訪韶關鑄鍛集團副總工程師劉啟平校友
成功定義在每一個人的心裡——訪韶關市新鴻達城市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宏校友
訪談心語

前言

序言
值此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一本肩負著記錄、宣傳、聯繫廣大華工校友使命的書籍——-2009年《華工人》與大家見面了。
伴隨祖國前進的步伐,華南理工大學走過了57年的發展歷程。培養了17萬各類英才。他們中有攀登科學高峰的科學家,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師,有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幹部,有人民軍隊的將領,有各條戰線的科技專家和工程師,有著名的企業家和不斷發展壯大的自主創業隊伍。校友們的成長成才和人生經歷,濃縮出一段歷史的滄桑變化,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進步發展,彰顯出一代又一代華工人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那片曾培育他們的沃土的雨露陽光。透過校友們的經歷,我們仿佛看到新中國建設時期的麗日藍天,看到“到祖國最需要地方去”的廣闊天空,看到“教育強國、科技興邦”的春風化雨,看到市場經濟大潮的風起雲湧。透過校友們的成長,我們可以感受華工樸實、厚重的文化內涵,感受華工厚德載物、無私耕耘的育人風範,感受華工學子求真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優秀品質,在令人遐想、促人思考的感悟中追求和踐行更高的生命價值和理想。因此,記錄華工人,用鏡頭定格瞬間的影像,用記憶留著流逝的時光;宣傳華工人,用有形的筆墨傳承學校無形的精神氣質,雖方寸之格難掩華工人大有作為的光榮豪邁;聯繫華工人,共同構建一個相互溝通的交流平台與和諧奮進的精神家園;激勵華工人,用先行者的步履引導後來人,用先行者的成就鼓勵後來人,用先行者的奮鬥精神鞭策後來人,以充分發揮“校友育人”的作用,應該成為學校校友工作和《華工人》一書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校友是華工的“品牌”和“形象大使”,反映了華工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體現了華工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母校之於校友,猶如父母之於子女,血濃於水。長期以來,母校一直關心廣大校友的成長和進步,積極利用各種資源為校友服務,幫助校友更新知識、跟蹤科技文化前沿,為校友在社會上建功立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使廣大校友在與母校的“師生情”中不斷進步。學校的校友工作已成為廣大華工校友加強聯繫、增進情感、開拓事業、終身學習的載體和平台。同時,學校的發展進步也離不開廣大校友的關心和支持。長期以來,廣大校友飲水思源,積極為母校的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校友們捐款、捐物、設立各種獎學獎教金,擴大學校辦學經費來源;積極向學校獻計獻策,為學校提高辦學質量提出寶貴的參考意見;積極舉辦各類講座、報告會,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積極為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教育,2009年成功舉辦“校友企業專場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拓寬了華工學生就業渠道;積極推進學校與社會各界聯繫,成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紐帶和橋樑。
飲水思源,苦而彌堅。回顧學校發展歷程,不僅凝聚了華工人默默耕耘的汗水,也凝聚了廣大校友對母校的赤子之心。校友們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每一項榮譽都在為母校增添光彩,鑄造輝煌。在此,我們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感謝廣大校友對母校的深情厚誼和關心支持。昔日,你們以母校為榮,今日,母校以你們為傲。讓我們攜手並肩,奮發努力,為早日實現“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當這本《華工人》帶著油墨的清香送到您手中的時候,也帶去了母校的祝福和問候:衷心祝福各位校友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大展宏圖,前程似錦!
歡迎校友們常回母校看看!
校黨委書記王迎軍
校長李元元
二○○九年十月十三日

精彩書摘

在採訪過程中,陳院士一再提到理工科的研究不能守舊,一定要有創新思維。
2005年陳院士在《科技創新是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一文中,從造紙工業的科技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平台與環境三個方面論析了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陳院士指出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造紙大國,正是由於造紙行業里的科技創新,我國部分造紙企業已進入世界造紙先進行列。造紙行業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略要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適應,我國造紙工業必須要清潔生產,必須要提高能源的有效傳輸和利用價值,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而這些要求都需要依託科技進步,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推動了造紙工業的發展,如由連續硫酸鹽蒸煮技術、中濃技術、夾網成型器技術等對造紙行業的影響看來,重大科技創新甚至能使造紙工業產生變革;此外,陳院士還特別提到,科學技術創新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促進目前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的行為,企業的科技創新,主要屬於技術創新,造紙行業同樣如此。技術創新需要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有足夠的專業基礎知識、創新思維能力及優秀的品質;同時,科技創新需要良好的創新平台與環境。

華工人2009華工人2009

談到學科的建設,陳院士認為學校一直以來對造紙學科的發展是相當重視的,目前提出的支撐珠三角發展計畫是繼續壯大發展華工的一個契機,也是發展輕工學科的機會,學校以建設一級學科為重點,推動學校整體的長足發展,完全適應目前科學發展的總趨勢。陳院士在國家“985”二期的“植物資源化學與化工”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擔任主任,這一平台不僅包括輕工一級學科,還涵蓋了化工學院、環境學院、材料學院的部分方向團隊。經過5年的建設,完成了多個重大課題,所獲得成果都幾倍於原定計畫,其中申請發明專利、省部級課題、國家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都三倍於原計畫完成。當談到華工輕工學科與珠三角地區輕工與食品行業的發展時,陳院士認為:“985”科技創新平台的建設,為輕工一級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也為建立相關研究院創造了條件,建設研究院將推動學科的發展,建議建設輕工食品研究院與建設輕工食品兩個一級學科結合起來,最終還是以學科發展為目標。
輕工與食品學院的研究團隊里,陳院士的團隊可以說是最有幹勁的團隊之一。每個月的單周周一是團隊老師一起交流、匯報工作的時間,雙周周四是團隊研究生的科技交流會,會上大家交流彼此的學習、實驗、論文。說到這裡,陳院士說,這樣大家不但有收穫,也讓每個人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別人忙了兩周科技上獲得收穫,你什麼收穫都沒有,那怎么交待?對於團隊里成員及自己學生的指導方面,陳院士堅持引導學生創新思維,讓更多的學生有自己的新理念,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陳院士認為從人生科技經歷來看,25~40歲是發揮創新思維的最佳年齡段,40~55歲是獲得成果的最佳年齡段。陳院士說:“我總是想給年輕人儘可能多的一些幫助,同他們相互探討些問題,把自己的體會給他們說說,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也進行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談人生:做人做事做學問
當我們問及陳院士人生感悟時,他說,作為一個做學問的人,還是要像個教授、像個老師,不要讓別人感到你像個商人,一個人為人做事不要僅僅只想到自己。為人做事跟做學問一樣也是很重要的,能幹當然是一方面,但是在行業領域裡的品德影響力也很重要,它會使你有能力團結更多的人,推進行業的發展,推動學科的進步。
針對當前科技出現較為浮躁的氛圍,陳院士談到,做學問不要急功近利,一步一步走來,要將做學問當做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妄想今天做學問明天就出成果那是不切實際的。在跟中年專家溝通時,陳院士也是一再強調有了成果之後一定要低調。
陳院士認為做人、做事和做學問是相互關聯的,在做人做事方面做得好,其他人就願意跟你談、願意幫助你,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團隊也是需要多方面協調和幫助的。正是這樣的處世態度,陳院士在行業內獲得很高的評價,也正由此,陳院士憑藉其在行業領域裡的影響力及作為院士的代表身份,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從科技部為造紙領域爭取了前所未有的國家科技經費支持,在造紙行業里引起巨大的反響,加速推動了造紙科技的發展。
在採訪的尾聲,陳院士寄語華工學子:學習科學發展觀,博學慎思,明辨篤行,華工人會一代比一代強,一代比一代更優秀,華工會更加輝煌!
……

華工人(2008)

內容簡介

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發展時代,研究型大學承擔著培養精英,創新知識,引領社會發展,塑造更加開放、合理、和諧的社會形態的歷史使命,但上世紀末至新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研究型大學普遍面臨本科教學質量困境,人才培養出現信譽危機。在中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嚴重: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時期,研究型大學的巨型化發展成為擴大招生的重要途徑,導致大學辦學目標日益趨同、辦學定位日益混亂、辦學條件日益緊張和高水平師資日益不足,進而導致本科教學質量的相對下滑;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學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求和日趨激烈的同行競爭,辦學資金和教師精力較多地投入到容易直接產生學術聲譽和經濟效益的科研、學科發展和研究生培養領域,往往以犧牲長遠的、根本的本科培養質量為代價去追求短期的發展成果,本科教學或多或少地存在邊緣化傾向。

目錄

求真園地
問題、變革與展望
——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研究
緊緊抓住學術發展這條主線加快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
今日華園
教育部宣布我校新一屆領導班子
中國共產黨華南理工大學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中國共產黨華南理工大學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我校再次以優秀成績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我校推出重大改革舉措簽訂學院任期目標責任書
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舉行李元元闡述大學發展新理念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
何鏡堂院士獲頒傑出成就獎建築界精英聚焦嶺南學派
何鏡堂院士入圍“改革開放30周年感動廣東人物”候選人
我校榮獲第十屆“挑戰杯”全國競賽“優勝杯”
我校研究生參加ADl全國大學生創新設計競賽獲佳績
2008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華工學子創歷史最好成績
我校獲第六屆廣東省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冠軍
我校獲得2008年IEEE世界計算智慧型大賽綜合賽總分第一
我校榮獲“校長杯”優勝獎
第二屆廣東大學生科技學術節閉幕我校滿載而歸
我校詹懷宇教授榮獲第四屆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智慧型車競賽我校學子再創佳績
建築學子全國建築設計大獎賽獲佳績
微軟學生實踐項目大賽華工學子再傳佳績
建築學院在聯合國人居環境署舉辦的國際學生競賽中獲獎
我校22種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第九屆高交會開幕我校200餘科技成果亮相
200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我校榜上有名
我校榮獲2007年度教育部一IBM高校合作項目最高獎
我校引領廣東省高校科技創新
200家高新技術企業雲集華工合力謀求自主創新做大做強
校企合作共促LNG運輸裝備技術創新
華工科技園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轉化科技成果近200項
拓展產學研合作內涵華工一廣新外貿集團簽約全面合作
工業技術研究總院入選國家首批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高校首家建築節能研究中心通過國家計量認證評審
我校與阿里巴巴合作建立電子商務人才基地
我校首個廣東省高校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通過驗收
我校與廣州國際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諾貝爾獎獲得者黑格應邀華工作學術報告
國際微電子力學權威樊學軍博士受聘為我校講座教授
我校首度引進大學學位授予儀式
情系母校銘師恩師生共植“銘師林”
華工學子情系巴蜀愛心涌動
全校師生肅立默哀沉痛悼念汶川地震遇難同胞
共產黨員莊重交上一份“特殊黨費”
我校舉辦“愛的陽光——抗震救災大型交響音樂會”
我校參與編制《汶川地震災後新建學校規劃建築設計導則》
我校志願者赴四川災區開展暑期支教
我校與綿陽市遊仙鎮第一國小簽約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川粵同心攜手相助
——我校青年志願者竭力服務綿陽災後重建
建築學院積極支援汶川災後重建工作
抗震救災師生捐款捐物總額再創新高
王迎軍、李元元電賀我校奧運選手趙菁、宋愛民取得好成績
師生齊助威華工學子劉虹獲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第四名
“我是一顆幸福的螺絲釘”
……
園丁新曲
星光燦爛
校友天地
校史鉤沉
母校情結

精彩書摘

二、學術發展是研究型大學更好地完成自身使命的根本保證研究型大學在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更為重要而獨特的使命,只有學術上的發展和卓越,才能使其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的根本使命,更好地承擔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更好地發揮出服務社會的有生力量。1.學術發展是研究型大學教育教學創新的源泉教學本身是一種學術,而且是研究型大學最重要的學術職責,教學既是研究型大學學術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更廣泛意義上的學術發展又為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教育教學仍然是研究型大學的基礎功能和根本任務。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表明,研究型大學是在大眾化教育(培養合格專門人才)的

華工人(2008)華工人(2008)

普遍任務中,進行精英教育(培養高層次人才尤其是拔尖創新人才)的豐要力量。

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畢業生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創新任務,要求研究型大學不斷豐富教學的學術內涵。大學必須“使所培養的人才能夠在大學水平上運用學問”,而大學水平的教育“其本質在於幫助學生學會分析,以及能把所學知識套用到不熟悉的環境中去”,從而引導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而且形成跨學科之間的聯繫,最終把知識套用於學校之外的生活”。當今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已經轉向“探究式的教學”。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指出“迅速增長的信息和知識對各級教育都有影響。在大學,最明顯的需要是停止對傳授固定知識的強調,轉而強調學生不斷獲取知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這個轉變意味著更加強調學術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這些方法是獲得大量知識的途徑”。博耶則提出,應當將學術的四個方面(探究知識、整合知識、套用知識和傳播知識)變成“大學本科教育的四個基本目標”。學術發展對於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成為一個研究者,使大學不僅是一個“學術共同體”,而且要成為一個以學術為共同價值基礎的“學者共同體”。

研究型大學承擔著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培養能夠在創新環境中擔任重要職責的工程師、管理者和科學家,即不僅是培養合格專業人才的機構,更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基地。研究型大學的教育教學不能局限於狹隘的職業訓練,而必須使學生在研究的氛圍、廣泛的學科體系和學術性的專業架構中接受學術。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五)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園林製圖習題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園林製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1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過關必備思想政治》
《汽車維修客戶服務》
《室內設計製圖與透視習題集》
《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
《基礎會計習題與實訓》
《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及等級考試指南》
《土木建築工程製圖:含畫法幾何與計算機繪圖》
《新課標高中古詩文一看通(粵教·選修本)》
《常用化工單元設備設計》
《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2010年政治高考備考時政與選修專項訓練》
《公共政策學》
《實用西班牙語》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公共基礎課系列)》
《人間芳菲——紅樓夢中的植物世界》
《數學“做中學”》
《土木工程結構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
《離散數學及套用》
《織夢:職業生涯規劃》
《武術》
《申論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
《C語言實驗實訓》
《茂名學院史話》
《申論》
《嶺南風雲——新中國成立前後廣東檔案秘聞》
《機械基礎》
《基石》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作品選》
《甘蔗製糖產業節能減排技術路線圖》
《華工人》
《新視角大學英語閱讀文選》
《新編稅法》
《申論廣東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指導》
《人力資源管理實務》
《創建一流新校區實現辦學新跨越》
《會計電算化》
《國際結算實務》
《教海行舟》
《涉外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市場行銷與策劃》
《理論力學》
《客家文化史》
《華南理工大學年鑑》
《解讀中國古代建築》
《英語擬聲詞詞典》
《亞洲世界遺產》
《嵌入式Linux開發基礎與工程套用》
《粵西農業生態、土壤與肥料論文集》
《公共倫理學》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報關英語》
《汽車認識》
《中小型家電企業標準化體系》
《會計基礎》
《自動控制原理》
《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
《標準日語古典語法教程》
《會計崗位實操》
《基礎會計實務》
《申論應試模板與習作點評》
《衝壓與注塑模具結構圖冊》
《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
《電子商務基礎與實務》
《符羅飛彩墨畫選集》
《鍋爐節能減排知識問答電站鍋爐篇》
《中國潮州蠟石寶典》
《農村審計》
《會計技能訓練》
《新編管理心理學》
《廣東法制建設的探索與創新》
《化學教育科研法》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
《AutoCAD2008實例教程》
《工程招投標與契約管理》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文獻選讀與輔導》
《可程式控制器技術套用》
《統計基礎項目化教程》
《行業高職院校校產學研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大學國際化評價及其機制研究》
《計算機文化基礎實訓教程》
《單片機原理及套用》
《2009廣東省地方政府整體績效評價紅皮書》
《國際貿易實務》
《證券投資分析》
《品牌傳播學》
《經濟法》
《面向社會實踐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索》
《攀岩技巧與訓練》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
《管理溝通理論與實踐教程》
《經濟學基礎》
《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概論(第2版)》
《施工結構設計》
《面試高分策略》
《中國象棋實用殘局》
《新編現代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指導》
《高考數學講與練》
《生產與運作管理》
《晚晴文集》
《土木建築工程製圖習題集》
《軍隊基層官兵心理保健實用大全》
《流淌的心泉》
《室內設計製圖與透視》
《基礎會計模擬實訓教程》
《供應鏈管理》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跆拳道》
《財務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