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

《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

本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與研究歷史文化。編者在參考了大量歷史文獻、考古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從古生物探秘、考古之謎、古文明探秘、歷史名人探秘、人類進化考古、古墓遺址探秘等6個方面,對涉及全世界的考古未解之謎都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深入開掘掩藏於神秘表象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的玄機。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

本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與研究歷史文化。編者在參考了大量歷史文獻、考古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從古生物探秘、考古之謎、古文明探秘、歷史名人探秘、人類進化考古、古墓遺址探秘等6個方面,對涉及全世界的考古未解之謎都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深入開掘掩藏於神秘表象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的玄機。同時,本書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將人們感興趣的疑點與謎題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出來,引領讀者進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閱讀快感、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審美享受和想像空間。

目錄

古生物探秘
科學家研究稱恐龍或屬於溫血動物/001
雲南昭通挖出大規模古象化石群/003
青幼年霸王龍之間常撕咬爭鬥/005
世界最古老蜘蛛網:保存於1.4億年前琥珀中/007
史前5種最奇特恐龍/009
紐西蘭食人鳥確實存在/012
百萬年前神秘雕齒獸:帶刺尾部似棒球棍/013
澳洲發現古老恐龍洞穴/015
蛇頸龍億萬年前稱霸海底/016
破解5.6億年前神秘“蟲草”身世之謎/018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3.75億年前會走路的魚/020
義大利科學家破解腓尼基人“死亡微笑”之謎/021

導語

在這裡,你會發現,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像生命一樣豐富而精彩。在中美洲發現的金字塔,改變了瑪雅文明的歷史,但也讓這段知名的神話變得更加神乎其神;無言的木乃伊和驚人的財寶帶領科學家接近了小法老的死亡之謎,但這些科學家卻紛紛喪命於神秘詛咒之下;考古學家將要探尋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的殘暴統治,但他那神秘地宮卻遲遲不能打開……這些你都能在本書中了解到來龍去脈

前言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史料研究人類古代情況的一門學科。它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人類是怎樣起源的?甲骨文是怎樣被發現的?古人為什麼“身高八尺”?蒙娜麗莎是否是達文西的自畫像?恐龍究競是怎樣滅絕的?中國出土的古屍為何震驚了全世界?……現今諸多文化的來龍去脈之謎,都可在本書娓娓趣談中輕鬆覓得謎底。
對自身世界以及外部世界的認識是人類認識的永恆主題。由於現在是從過去脫胎而來,因此,人們認識自身世界只有在認識過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人類過去的歷史至少有二三百萬年,絕大部分屬於無文字可考的史前時期,因此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對這一漫長時期的認知,不得不主要依賴考古學的發現與研究。即便是對於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時代的歷史,也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考古證據的補充和驗證。近代以來,考古學的發現不斷改寫著人類社會的歷史,增加了人類自我認識的廣度與深度。可以說,沒有考古發現,人類就沒有今天比較完整的自我認識。有鑒於此,專門以尋找、發掘、鑑定、整理人類遺存為主的考古學便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考古學畢竟是一門小眾的學科,日常活動往往處於公眾的視野之外。如何將專業化的現代考古學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紹給廣大公眾。使社會理解和支持考古學家的勞動,意識到考古工作者的重要社會貢獻,應該是文博工作者的一項任務
在這裡,你會發現,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像生命一樣豐富而精彩。在中美洲發現的金字塔,改變了瑪雅文明的歷史,但也讓這段知名的神話變得更加神乎其神;無言的木乃伊和驚人的財寶帶領科學家接近了小法老的死亡之謎,但這些科學家卻紛紛喪命於神秘詛咒之下;考古學家將要探尋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的殘暴統治,但他那神秘地宮卻遲遲不能打開……這些你都能在本書中了解到來龍去脈。
本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與研究歷史文化。編者在參考了大量歷史文獻、考古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從古生物探秘、考古之謎、古文明探秘、歷史名人探秘、人類進化考古、古墓遺址探秘等6個方面,對涉及全世界的考古未解之謎都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深入開掘掩藏於神秘表象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的玄機。同時,本書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將人們感興趣的疑點與謎題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出來,引領讀者進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閱讀快感、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審美享受和想像空間。

精彩頁

紐西蘭食人鳥確實存在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遠古毛利人民間傳說的食人巨鳥是真實存在的。基於大約100年前科學家挖掘出來的骨骼化石,聲稱古代哈斯特鷹是存在著的,然而這種巨型鳥的生活習性卻仍不清楚。這種巨型鷹的體重可長至40磅,科學家推測它們可能是食腐性動物,而不是神話故事中的掠食性動物。但一項最新研究卻揭示出哈斯特鷹是一種可怕的掠食性動物,它們會俯衝猛撲向不會飛行的鳥類,甚至還會捕捉在高山地區生活的兒童們。
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的研究員保羅·施克菲爾德與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肯·阿什威爾,使用計算機CT和CAT掃描重建出了遠古鷹的大腦、眼睛、耳部和脊髓的體積大小。
這些考古數據對於研究現代掠食性和食腐性鳥類非常寶貴,這樣就可以確定這種已滅絕的鷹類的生活習性。施克菲爾德教授稱,這項發現非常像毛利人的神話故事。
科學家們認為哈斯特鷹之所以開始滅絕是由於其棲息地被毀滅,它們的主要獵物則在早期玻里尼西亞人棲息環境中被捕殺滅絕了。
紐西蘭古生物學家特雷弗·沃西說:“他們在這項最新研究中擺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這種遠古巨型鳥的身體可以快速膨脹,它們還可以在紐西蘭捕捉體型更大的獵物,但是它們的大腦發育生長卻遠遠滯後於身體增長。”在750年前人類開拓殖民地進入紐西蘭時,這種體型較大的食人鳥被人們稱為哈斯特鷹,指能夠從空中俯衝襲擊的鳥。

考古學的相關著作

考古學是指以田野調查、發掘為特徵的現代考古學,也通俗的稱為“鋤頭考古學”,考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蹟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現在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
《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
《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
《打開北朝之門》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導引》
《先秦兩漢考古論叢》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踏古尋幽:一個考古人的穿越之旅》
《關於考古學的100個故事》
《世界考古未解之謎》
《商代地理與方國》
《三峽地區秦漢墓研究》
《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
《音樂考古》
《王國維考古學文輯》
《環境考古》
《中國考古人類學百年文選》
《中國考古學年鑑2009》
《古代陶瓷》
《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通論》
《考古學概論》
《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200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斯坦因西域考古記》
《中國考古未解之謎》
《歷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闡釋》
《考古學論文集》
《考古學思史》
《中國考古學》
《趣味考古》
《考古學:發現我們的過去》
《周口文物考古研究》
《考古學和科學史》
《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
《考古學導論》
《魏晉北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
《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
《北京先秦考古》
《埃及考古學家》
《考古學研究入門》
《廣漢三星堆》
《宮殿考古通論》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考古學理論》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考古學讀本》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建築考古》
《考古器物繪圖》
《考古學專題六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