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擷取了大眾感興趣的話題,諸如有沒有國寶級文物,該不該發掘秦始皇陵,考古發現的偶然性,考古改寫了多少歷史等等,條分縷析,抽絲剝繭,講述了什麼是真正的考古事業和考古人的真實風貌,介紹了考古學的非凡成就以及考古業記憶體在的是非曲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考古到底是什麼?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一味地尋求文物寶藏?還是依附於歷史,以期撥開迷霧見真相?……《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擷取了大眾感興趣的話題,諸如有沒有國寶級文物,該不該發掘秦始皇陵,考古發現的偶然性,考古改寫了多少歷史等等,條分縷析,抽絲剝繭,講述了什麼是真正的考古事業和考古人的真實風貌,介紹了考古學的非凡成就以及考古業記憶體在的是非曲直。語言通俗易懂,觀點發人深省,內容精彩生動,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

作者簡介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高蒙河,男人,中年人,蒙古族人。生為東北吉林人,現為復旦教書人。主要著作有《鄭和史跡文物選》、《燈燭》、《銅器與中國文化》、《三峽考古記》、《長江下游考古地理》。

媒體評論

考古學一直在尋找謎底,卻不斷遭遇新的謎面。考古學家挖出的永遠是謎面比謎底多,而且絕大部分還是早已發生了自然或人為變化的支離破碎的謎面。這就是考古的宿命。
——《考古學家是不幸的偵探》
最叫詩人杜牧鬱悶的可能有兩件事,一個是他傾心杜撰的《阿房宮賦》被考古發現所頰覆;另一個是他描繪阿房宮的瑰麗辭彙“勾心鬥角”,被輾轉流傳為一個貶義成語,更不提氣的是又被演繹成“明爭暗鬥”!
——《考古改寫了多少歷史》

目錄

前言 考古迷人
考古發現中國
世界十大發現中國僅占一席
挖出來的中國
2006殷墟年
有多少發現純屬偶然
三大文物發現百年祭
推土機在前考古學在後
敦煌石窟算不算考古發現
有多少發現純屬偶然
考古學家是不幸的偵探
我們有多少文物家底
世界的龐培
中國的喇家
為什麼不挖秦始皇陵
秦陵乾陵挖與不挖
開啟秦陵的成本與代價
兵馬俑的“發現權”
上海不是無古可考的地方考古一側有個上海
盛極而衰的江南
黃河先人到上海來乾什麼
考古遺憾一籮筐
最遺憾的考古發現
考古失誤種種
考古不是挖寶
有沒有“國寶級”文物
給“國寶級”文物一個說法
司母戊鼎的新重量
鼎是中國符號
考古改寫了多少歷史
鬍子考古惹了誰
司馬遷的誤識
後記 考古不是挖寶
附錄一 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附錄二 2000-2008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附錄三 中國境內的世界物質遺產
附錄四 禁止出境展覽的一級文物

前言 

這世上有一種發現,叫做考古發現。
發現,是考古這一行與生俱來的學術特性;關注,也成了考古不同於其他學科的社會特點。近年來,媒體相繼發自北京老山漢墓、杭州雷峰塔地宮、雲南撫仙湖水下遺址、上海廣富林工地、四川廣漢三星堆、山西汾陽宋金墓、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的考古實況報導,更觸發了公眾對考古發現的直接熱情。從一個曾經被普遍認為的冷門學科,到如今可用人氣十足這樣的字眼來形容,考古發現的魅力可見一斑,可謂大矣。
考古發現的確很迷人,很有趣,從平民百姓到領袖人物,不論男女老少,不管白領藍領,對它不感興趣者,恐怕不多。
先說領袖人物。
2008年5月,在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胡錦濤主席前往祝賀。其間,他還專門來到該校的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了解博物館建設和考古學研究情況。胡錦濤對幾位正在修復文物的老師和學生說:“我們偉大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文物考古工作是發掘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工作,考古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問。希望老師和同學們潛心鑽研,刻苦治學,努力取得一流學術成果,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精彩書摘

考古發現中國
根據中國層出不窮的考古發現.可以斷言中國考古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
——英國考古學家格林·丹尼爾
世界十大發現中國僅占一席
1973年7月,晚年的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南書房接見了美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博士。談話中,作陪的周恩來總理請楊振寧博士想個好辦法,激勵一下中國科學的發展。楊振寧博士便推薦了一本美國綜合性科學月刊《科學美國人》,建議將其譯成中文。
楊振寧博士當年介紹的這個雜誌,據說早到愛迪生,近到比爾·蓋茨都喜歡翻閱。迄今已有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至少一百二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在上面發表了大約兩百篇文章。這本雜誌強調科學與人文精神並舉,內容幾乎涉及所有重大科學主題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並密切關注它們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影響。就是這份已創刊一百五十多年,月發行量逾百萬,擁有中、英、法、德、日等十多種版本的雜誌,在20世紀末又組織專家,權威性地評選了20世紀全世界十項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入選的名單結果如下:
1.死海古卷:1947年起發現寫在羊皮紙和皮革上的《舊約全書》的最早抄本。
2.圖坦卡蒙法老墓:1922年在埃及帝王谷發現的唯一未遭盜掘的年輕法老王陵。
3.最早的美洲人類:1908年起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1萬年前人類已到達美洲的證據。
4.烏爾遺址:1922年起在伊拉克發現的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距今5500年。
5.地中海沉船:土耳其南部水下發現公元前14世紀裝載大量貨物的不明國籍沉船。
6.阿爾卑斯山冰人:1991年在義大利和比利時國境線發現公元前3300年的冰凍人。
 

考古學的相關著作

考古學是指以田野調查、發掘為特徵的現代考古學,也通俗的稱為“鋤頭考古學”,考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蹟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現在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
《科學探索與發現:考古探秘》
《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
《打開北朝之門》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導引》
《先秦兩漢考古論叢》
《考古不是挖寶:中國考古的是是非非》
《踏古尋幽:一個考古人的穿越之旅》
《關於考古學的100個故事》
《世界考古未解之謎》
《商代地理與方國》
《三峽地區秦漢墓研究》
《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
《音樂考古》
《王國維考古學文輯》
《環境考古》
《中國考古人類學百年文選》
《中國考古學年鑑2009》
《古代陶瓷》
《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通論》
《考古學概論》
《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200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斯坦因西域考古記》
《中國考古未解之謎》
《歷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闡釋》
《考古學論文集》
《考古學思史》
《中國考古學》
《趣味考古》
《考古學:發現我們的過去》
《周口文物考古研究》
《考古學和科學史》
《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
《考古學導論》
《魏晉北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
《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
《北京先秦考古》
《埃及考古學家》
《考古學研究入門》
《廣漢三星堆》
《宮殿考古通論》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考古學理論》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考古學讀本》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建築考古》
《考古器物繪圖》
《考古學專題六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