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琴樓》

《碎琴樓》

清末民初小說家、詩人何諏所作的長篇小說,描寫了一段愛情悲劇故事,後由上海聯華電影公司拍成電影,由當時第一流電影明星胡蝶主演。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碎琴樓》劇照《碎琴樓》劇照

嶺南儒生宋連璧早年隨父親宋教儒教書謀生。教儒病重,生性孝順的連璧典當家中所有為父求醫。最後不得已自賣自身於人販。

冰天雪地里,連璧拿著賣身所得趕往鄰村退休名醫葉陶村家,希望能救父親脫離危險。身著單衣的連璧敲開葉家大門時,終因體力不支昏倒。陶村知道是寒凍所致,急忙救醒他,聽他道明來意,陶村和女兒鵑紅被連璧賣身醫父深深感動,並送棉衣給他。連璧帶陶村回到家中,見父病情加重,生命垂危。原來人販在此催他馬上出國。陶村目睹此景,毅然解囊為連璧贖身。教儒臨終囑他此恩必報。陶村憐惜連璧,臨行留資安葬其父,事後讓他來訪。連璧淳樸可靠,陶村留他幫助繼室田氏的哥哥廣仁照料葉府及清理田租賬目。連璧深感陶村恩同再造,對陶村家的事悉力親為,深得陶村的歡心。鵑紅每見連璧晝夜辛勞,也給他遞茶送湯。日子久了,兩人漸生愛意。鵑紅常將心事寫成詞曲,撫琴低唱。連璧又將家傳古琴贈與她,田氏、廣仁兄妹覬覦陶村家業已久,只等鵑紅出嫁就可為所欲為。誰知陶村收納連璧優禮相待,心中又妒又恨。現在廣仁見鵑紅愛慕連璧心中大恨。偷偷地去誘說鵑紅的未婚夫江家來迎娶。這本是一個口頭婚約,鵑紅長大後極力反對,江家也無意堅持,經廣仁遊說,江家大喜。素重諾言的陶村為江家所迫,履行舊約,答應這門婚事。事成定局,鵑紅也無奈。她找連璧商量私奔,約定車站相會。連璧心中矛盾重重,這時,陶村又請連璧商辦婚事,並將晚年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深受感動的連璧將鵑紅的密約告訴了陶村。廣仁等聞訊立即截回鵑紅。鵑紅悲憤之極,打碎連璧送她的古琴。悲痛欲絕的連璧在鵑紅出嫁日隻身離去。花轎抵達江家,鵑紅以死拒婚。為此雙方解除婚約。鵑紅得知連璧負愧出走,知道他深愛自己,心中感到安慰。由於尋找連璧心切,鵑紅又中廣仁圈套,隨他去鎮江。結果被騙賣到萬花樓為妓。鵑紅立志不從,致書家中為她贖身。誰知老僕湯成回信,廣仁、田氏騙典產業而逃。陶村一氣之下癱瘓在床。萬念俱灰的鵑紅為了連璧,仍誓保貞潔。鴇母知鵑紅生性剛烈,答應她只賣唱不賣身。連璧到鎮江,在同學秦思衍的幫助下經商,不幾年便在商界嶄露頭角。每當夜深人靜,連璧面對碎琴思念鵑紅。鵑紅慘度賣笑生涯,不知其父已病故。一天,應召大酒店,發覺來客竟是一別七年的心上人連璧。連璧見朝思暮想的人是名震鎮江的名妓疑惑不解。正欲相問,鵑紅已悽然離去。連璧找到鵑紅,傾訴相思之苦,當即為鵑紅贖身脫離苦海。鵑紅恐己名聲累及連璧,趁連璧熟睡之際留書明志,黯然坐船離去。街上盛傳渡船觸礁沉沒。連璧見鵑紅遇難,想自己略有成績,陶村大恩未報。於是整裝南下探訪陶村。目睹已被充公的淒涼的葉府,連璧深感驚訝。他從湯成的口中知道了一切。立即出資將其贖回重修門第。自題鵑紅居室為“碎琴樓。”他常常獨坐樓中凝思。風雪交加的傍晚,突然鵑紅歸來,原來渡船沉沒,鵑紅被漁民救起生還。湯成將連璧贖屋立碑事告訴鵑紅。萬劫歸來的鵑紅深受感動,登樓去見連璧。兩人情深意長,終結連理。

蔡楚生及其相關作品

蔡楚生(1906—1965)走過的是一條現實主義、電影民族化的藝術創造道路。他編導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控訴舊中國的社會、統治階級的腐敗,傾吐人民大眾的心聲,呼喚黎明解放的到來。主要作品有《都會的早晨》《漁光曲》等。

盤點鄭正秋的作品

鄭正秋(1889-1935),導演,編劇。原名鄭芳澤,號伯常,廣東潮州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我國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主要編導作品有《勞工之愛情》、《玉梨魂》、《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