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曾即曾姓。曾姓,中國姓氏排行第31位,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蘭陵縣(原蒼山縣)西北一帶,曾姓在我國人口眾多,以仁孝禮義而著稱於世,曾姓名人有孔子的弟子曾子,北宋參知政事曾公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晚清洋務派和湘軍首領曾國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山,新中國少將曾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等。是軒轅黃帝的後代,夏禹王的六十三世孫。黃帝二十五子昌意為曾姓之祖,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命禹父親鯀治理水患,而鯀治水九年無效。舜繼承堯位後仍命鯀治水,結果勞民傷財而沒有消除水患,於是便殺鯀於羽山,舜並命鯀子禹繼續治水。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流傳圖流傳圖
曾(Zēng)氏——百家姓排184位(中國姓氏排行第31位,台灣第18名)——是軒轅黃帝的後代,夏禹王的六十三世孫。黃帝二十五子昌意為曾姓之祖,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命禹父親鯀治理水患,而鯀治水九年無效。舜繼承堯位後仍命鯀治水,結果勞民傷財而沒有消除水患,於是便殺鯀於羽山,舜並命鯀子禹繼續治水。禹受命後,為了治理水患從二十歲開始,歷時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導的方法,終於消除了水患。因獲得重大的歷史功績,舜讓禹繼位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後世尊稱為大禹。禹繼承舜位後制定了刑法嚴格懲罰違令者,因而勢力日益強大。時過多年後他因年老力衰,按當時禪讓制應讓東夷部落聯盟首領皋陶的兒子伯益做繼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幫助禹治水。但禹死後眾多部落聯盟的首領卻反對伯益而歸順禹的兒子——啟。啟聯合各部落首領的勢力,殺掉伯益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其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啟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建立鄫國,為鄫國之始。古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除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但不忘先祖,稱曾氏,此為曾氏得姓之始。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從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巫,58傳至曾參。
曾參,俗稱曾子,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一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南武村)。生於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十六歲拜孔子為師。盡傳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先祖),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校)的主張。《大戴禮記》對其言行記載甚詳,相傳《大學》一書是他所著,後世尊為“宗聖”。如今曾姓均以宗聖公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先。
宗聖公曾參是武城曾氏的開派祖先。曾參字子輿,巫的五世孫,生於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營養。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曾氏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蘭陵縣西北。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中國五聖人之一的宗聖——曾子乃巫公之五世孫。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如今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當代中國少數民族中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有此姓,但有大部分是漢改少民而來,而且絕大部分少民曾姓的父系都是漢族,因為與當地少民雜居而改的,但從祖輩的族譜可以知道是較純正的漢族所以“天下一曾無二曾”是正確的,四千年前是一家,不要身份證的民族身份所迷惑。

得姓始祖

鄫侯(姒曲烈)、太子巫(姒巫)。

曾氏祖訓

曾
〖聖宗曾子祖訓〗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誠身,道傳一貫。
〖曾氏家規〗
孝親悅心,尊師扶幼;世襲立嫡,承嗣立長。
嫡宗不婚,子嗣敏聰;撫子繼嗣,同宗擇侄。
招贅為嗣,宗聖脈混;淫邪亂倫,聖規則罰。

遷徙分布

曾氏是一個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八位,新百家姓第32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十六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八百三十六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52%左右。曾姓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蘭陵縣西北一帶。先秦時期,逃至魯國的曾姓後代在魯為官,並且就此繁衍生息下來,
遷徙圖遷徙圖
同時向四周地區播遷,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東、河北等地。秦漢期間,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稱,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宗聖”,從而聲名顯赫,家族昌盛。曾參長子曾元八世孫曾樂,曾為西漢山陰縣都鄉侯,曾樂之子渙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孫頊家望於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二子玉、昌分別徙於冀州(治今河北省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曾寶之孫曾據,因避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縣(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廬陵則成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國曾氏第二發脈地。曾據有二子:闡與瑒(瑒)。曾闡的五世孫曾丞有三子:珪、舊、略。略居撫州南豐(今江西省廣昌縣東),為撫州(治所在今江西省臨川市西)房。曾闡的十世孫曾震忽避亂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廣東省韶關市南),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贛州市),其十一世孫曾通則徙居交州(今廣東省廣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漢末以前,由於累官或戰亂等原因,不斷遷移,已分別進入了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人口眾多,家族興旺,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曾姓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治今江蘇省蘇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國,名人不斷湧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曾姓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曾姓又幾度遷移。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已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安家落戶了。
當今曾姓在中國人口眾多,尤以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曾姓人口的66%。曾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8位(新百家姓為32)、台灣第16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9%。(數據未曾更新)

古今名人

曾點
字子皙,亦稱曾皙,春秋時期魯國武城人。曾參之父,孔門弟
曾子曾子
子七十二賢之一。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等並祀於曲阜孔廟後部的崇聖祠。《論語》載他和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談個人志趣時,他“鏗”然一聲,停止鼓瑟,說暮春時節,然後唱歌回來。孔子聽後大加讚賞,喟然嘆曰:“吾與點(曾皙,字點。)也!”魯國大夫季武子死,曾點弔唁“倚其門而歌”,被稱為魯之狂士。739年(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萊蕪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曾氏”。
曾子
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曾譚
漢代泉陵人。推舉為孝廉,拜官為尚書郎。有文韜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
曾參十三代孫二支曾頊的長子、曾嘉的孫子,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人。拜官漢御史大夫。
漢鎮南將軍,曾率兵征討南部邊境,開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後被封為南康逸士。
曾輝
曾參三十九代孫,曾駢次子、曾慶的孫子,生於太和六年,公元833年卒於914年享年81歲,任吳散騎常侍,鎮南節度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監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
唐代曾經任程鄉縣令,當時老百姓為瘴氣所苦,曾芳用藥來接濟百姓。來求藥的人接連不斷
曾文辿
後梁雩都人。天文、讖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堯
字正臣(950-1007),南豐人,北宋散文家,曾鞏、曾布祖父,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登進士第,是北宋以來南豐第一個進士。先後任過符離主簿、梁州錄事參軍、著作佐郎、兩浙和京西轉運使;當過壽、泰、泉、蘇、揚、鄂等州知州。官至禮部郎中,後改任吏部郎中。致堯一生著述甚多,有《仙鳧羽翼》30卷、《廣中台紀》80卷、《清邊前要》30卷、《西陲要紀》10卷、《直言集》10卷、《為臣要紀》3卷,共達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軍火家、思想家。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曾公亮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
曾鞏
北宋文學家,字子固(1019-1083),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嘉祐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作。
曾布
曾布(1036—1107年),字子宣,江西北宋建昌軍(今屬江西省南豐)人人。曾易占之子。曾鞏異母弟,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之一。北宋嘉祐進士,曾參與王安石變法,任三司使,作為王安石的助手推行新政,徽宗時任參知政事主張調和新舊兩派,贈觀文殿大學士,謚“文肅”。
曾安止
曾安止(1048--1098)字移忠,號屠龍翁。早年家境貧窮,入不敷出,有時靠典當度日,但其父仍杜門教子,安辭、安止、安中、安強四兄弟都得到良好教育。安止於熙寧六年(1073)登第,賜以“同學究出身”。熙寧九年再次應試,取得進士出身。初任豐城縣主簿,後知彭澤縣。其問,重視發展農業,關心下層人民生活疾苦,為官清廉勤勉,遇事果斷;又以孝道教導縣民,“故譽藹然而薦者交彰矣”。後因眼疾嚴重,棄官還鄉。自嘆技成無所用,故取號“屠龍翁”。曾安止後半生對泰和周邊各地農業生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潛心研究水稻栽培,蒐集大量有關水稻品種及栽培技術的資料,去世前完成《禾譜》5卷。此書詳細介紹北宋
曾國藩曾國藩
江南地區50多種水稻品種名稱、特徵、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是繼賈思勰《齊民要術》後又一部農業科學著作。
今全帙不存,但殘存部分仍是研究江西乃至全國水稻栽培的珍貴資料。
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陸游曾從他學詩。陸游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吳中先賢譜》蘇文編繪
曾慥
(?—1155年)兩宋之際道教學者、詩人。今福建晉江人,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孫。曾官至尚書郎、直寶文閣。晚年隱居銀峰,潛心修道,主張“學道以清淨為宗,內觀為本”,曾編有《類說》,又廣輯有關遒教的文獻資料,編成《道樞》四十二卷,選錄大量修道養生術,包括義理、陰符、黃庭、太極、服氣、大丹、煉精、胎息、金碧龍虎、鉛汞五行等。曾慥死後被列為理學名臣,進祀鄉賢祠。
曾從龍
曾從龍(1175—1236年)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字君賜,初名一龍,號雲帽居士。北宋昭文館大學士曾公亮四世從孫。宋寧宗慶元元年(1199)己未科狀元。端平三年(1236年)正月十五日逝世,贈少師諡號,封清源郡公,崇祀泉州府學鄉賢祠。曾從龍遺作有《曾少師詩文集》。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號西墅,江西永豐人。明永樂二年狀元,人稱“江西才子”。其為人如泉涌,廷對兩萬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樂大典》編纂。曾棨工書法,草書雄放,有晉人風度。
曾魯
明朝時新淦人,自幼好學,博學古今,以文字聞名於時,後官拜禮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禮》流傳於世。
曾瓊
今福建甫田人,明代傑出的畫家,其人擅畫人像,號稱“如鏡取影,妙得神情”。其畫法曾風行一時,弟子眾多且出眾,被時人稱為“波臣派”。
曾銑
明江蘇省江都人,嘉靖進士,以御史巡撫山東、山西,進兵部侍郎。
曾國藩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又名曾傳豫(傳字輩)[3],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曾秉忠
曾秉忠(1816—1863),字允堂,今吳川市塘尾街道院村曾屋人,生於清嘉慶丙子(1816年)十月十二日,行伍出身,先後任把總、參將、總兵,鹹豐年(1860年)為江南水師提督,在兩廣、湖南、福建等地攻打太平天國隊伍,於江南洙涇一戰為太平天國所敗,受滸職發往兩江總督曾國藩軍營差遣。後卒于軍伍,著加恩開復革職。時同治癸亥(1863年)三月十八日,47歲,歸葬本鄉。
曾國荃
曾國藩弟,字沅甫(1824-1890),號叔純,貢生出自。1856年起與太平天國軍作戰,1862年進圍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1875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1884年升任兩江總督。
曾紀澤
字頡剛(1839-1890),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群籍,通西文,好西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1878年)出任駐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軍衙門幫辦,鏇為兵部左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1887年著《中國先睡後醒論》,主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熙
(1861-1930),湖南衡陽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髯。工詩文,擅書畫。書法自稱南宗,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說。
曾敏行
曾敏行,字燮堂,1827年生,今吳川市吳陽鎮曾屋村人。鹹豐五年(1855年)投曾秉忠軍伍,歷任參將、副將、南韶連鎮總兵、貴州威寧鎮、古州鎮總兵,記名提督(頭品頂戴、賞穿黃馬掛)。光緒十入年壬辰)1892)卒;時年六十六歲。
曾慶敏
(1898-1937)又名澤寰,字渡生,廣東東莞人。畢業保定軍官學校六期。陸軍第66軍159師457旅副旅長。奉令於上海阻敵。8月17日在江蘇江陰與敵激戰時,肉搏殉國。國民政府追贈少將。
曾運乾
湖南益陽人,音韻學家,曾歷任東北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教授,一生撰有《切韻五聲五十一紐考》、《喻母古讀考》及《尚書正讀》等。
曾山
曾山(1899年11月10日-1972年4月16日),江西吉安人。中共第七屆至第九屆中央委員。曾山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1932年5月,被選為江西蘇維埃政府主席,1934年10月任中共江西省省委書記。1952年10月,調北京,先後任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兼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部長、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部長等職。
曾中生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鍾聖,字炎光,湖南資興人,是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先後任中共中央軍事部參謀科科長、中共南京市委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武裝工農部部長。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7年積極聯合國民黨左派,參加討蔣鬥爭。同年9月,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30年9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1932年,由於張國燾作戰指揮方針的錯誤,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遭到失敗,曾中生在七里坪戰鬥中負傷。1933年9月,被張國燾逮捕。1935年8月中旬,張國燾派人將曾中生秘密殺害於四川西北部卓克基。時年35歲。1945年,黨中央為曾中生徹底平反昭雪。1989年11月,曾中生被中央軍委確定為軍事家。他是共和國36位軍事家中開始軍事生涯較早的一位,也是軍事論著最豐富的一位。撰寫《與川軍作戰要點》、《游擊戰爭要訣》、《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多篇軍事著作,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
曾生
曾生(1910-1995)原名曾振生。廣東惠陽(今深圳坪山鎮石灰陂)人。曾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被推舉為中山大學員生工反抗日救國會主席團主席、廣州抗日聯合會主席團主席,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後參加游擊隊轉入部隊。抗戰時期,歷任香港海員工委書記、工會組織部部長,中共惠(陽)寶安工委書記,廣東抗日游擊總隊總隊長,東江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渤海軍區黨委副書記兼副司令員,兩廣縱隊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珠江軍分區司令員、政委,華南軍區副參謀長,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廣東省委常委,中共廣州市委第三書記,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街。是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人大常委,中國共產黨十二次全國人大代表並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著有《曾生回憶錄》一書。
曾慶紅
曾慶紅,男,196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畢業,大學學歷,工程師。曾任中央黨校校長、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務。

郡望堂號

曾
郡望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省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州市、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省永豐縣,也就是吉水東北地區),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
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在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建立鄫國,歷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掉,太子巫逃往魯國,後稱之武城,即今濟寧之嘉祥縣境。“鄫”去邑(阝)為曾,稱為曾氏。曾巫的孫子曾點,字暫,是孔子賢弟子;曾暫兒子曾參傳孔子之學,被後世儒家奉為“宗聖”。武城即為曾姓的遠祖發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遠堂: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曾參“慎終追遠”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號還有:“魯陽堂”、“敦本堂”、“宗聖堂”、“守約堂”、“養志堂”、“若文堂”等。

宗族特徵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時期就遍布於全國各地
2.曾姓以仁孝禮義而著稱於世。
3.曾姓字行輩份排列工整、嚴密,有明顯的時代特色與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參為孔子門人,世稱宗聖,其後子孫亦為聖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輩份亦參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輩”即“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賢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56-105輩)。

門楣題辭

三省傳家
“三省傳家”典出孔子弟子曾參故事。《論語》“學而篇”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非常注意修身。“三省傳家”即由此聞名。

曾氏字輩

武城派:武城派行從曾參至六十二代無全國統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聖祖仁皇帝所賜“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15字,為聖裔排行命名,故謂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謂房派。孔氏從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從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則是七十七派。“繼”字因曾族避大宗諱名改作“紀”。因此,後來全國各派行統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清朝道光年間,宣宗皇帝又續賜名派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清同治年間穆宗皇帝再續十字: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註:此十字為南宗曾氏族譜總局民國版《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記載。東宗沒使用。各地分支族“揚”字後有不同續派語。)民國初年大總統袁世凱還代表民國政府頒發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
龍山派:圭(六十六派)壁呈雲瑞,人文煥國華(75),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一貫書紳永,千秋錫福遐,貽謀資燕翼,世業仰清嘉。――福建的宗親大都屬於龍山派
獺江派:洪(六十六派)伯子敦,肇元國志,經際克紹,貽謀燕翼,昭其世守,聯以友敬,和厚致祥,永為家慶。
晉江縣內坑派:克(五十七派)欽洪孚光玉銳淑懋耀惟種澤森昭德愈鴻。
裕振公派:仁(五十七派)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長,富貴由天賜,承先啟後長,英才宜正義,俊傑紹賢良,道德傳家寶,文明增國光,平和昭吉慶。
珍和縣派:芳(十九派)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進化祥,勛宏道大福盈堂,家傳忠恕宜珍重,寶樹芝蘭永熾昌。
廣西玉林,祖籍廣東嘉應州大乍堡八板橋(今梅縣扶大鎮珊全村):賢才輔佐邦基(75)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福建平和支派輩序:子(56)宗垂令緒,宏聞貞尚衍(65),興毓傳繼廣(70),昭憲慶繁祥(75),開成規兆瑞,恆奕善綿礽(85),令德維綏祐,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光復振家聲
宜章平和:53汝玉子壬必福永當大萬承繼世修德
岳池新塘 福(80)志厚家道永隆昌
圭公:盛(65)會家安定,應宣象愈賢,永繩高顯達,還見向臨傳,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類由居敬錫,欒運至連綿
金蘭:德(79)繼仁行,文友仲(85)大,孝萬世紹(90),應興夢汝,如(95)添福唯,宗祖必榮,思承昌盛,嗣元開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國祚長
江西寧都:70聖賢裔 孫謀期克紹 誠正達家方...
順德錦里:59廣立紹尚,伯良生宗,公和順積,中英華發達
金盤:66勝子達永德,文秀顯朝廷
珊全村:70賢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岳池新塘:80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宜賓縣永興高坎和白花失主村爛泥溝等地的字輩:成(61派)仕永遠景。思彥祖宗志朝廷。學仁存義萬長齡。從本德政必顯達。定逢賢良繼高明。還有四十輩這裡沒寫。
湖南邵陽太平曾氏:福(56)財友志景興大,永惟朝廷萬載榮,世子開宗延夏統,賢侯紹武示周行,文章代煥貽風遠,忠恕家傳德教成,勉迪後嗣善繼述,聿懷紹義先揚名。
宜賓縣永興支字派:成仕永遠景思念,祖宗志朝廷(68),學仁存義萬長齡.從本德政必顯達,定逢賢良繼高明.
我是龍山派,但字輩不和:宏道經綸遠,淵源德澤深;世應亨(63派)佳日,明廷佐聖君;文章華大國,學業秉彝倫;師範隨時立,綱常恆古存;詩書相繼武,作述先迎門,家運三星次,躬調七政尊。
約於康熙年間由江西龍泉縣(今遂川縣)遷至廣西懷遠縣(今三江縣):啟學昌傳有文明顯繼(75)先庭恢為日省守訓定宗賢,堂號“三省堂”
南豐二源曾氏族譜所記載的吉水派語:文章節義,性道勲名,志學而立(76),知命從心,齊家治國,興讓敦仁,求其在我,行之以誠,修身為本,明德新民
先祖在廣東惠洲府和平縣上塘黃沙方生長,1727年入四川宜賓縣,帶字輩日,元,維,榮,集,學,紹,登,鵬,舉(74).舉與憲74派同輩
廣東江門市鶴山縣雙合鎮雙石區金盤村的字輩如下:勝(新)子達(14世、68派)永德,文秀顯朝廷(21世、75派)。
廣東湛江吳川吳陽曾屋村(江口房)字輩如下: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
宜章平和曾姓自53派起字輩:汝(53)玉子壬必 福永當大萬 承繼世修德
梅縣扶大鎮珊全村:賢(70傳)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湖北省紅安縣八里鎮(古名中和鄉羅曲村袁家港合興社)曾貴公(58派)後裔琯公房系66派始自定字輩為:國、大、綱、常、永、家、和、世、澤、長。其後裔主要分布於紅安、麻城、河南新縣、光山等地。

統一輩分

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服、振、、聲、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孝。

曾姓族譜

福建南安·台灣曾氏族譜(清)曾慶雲序,曾永和題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鈔本一冊台灣
福建寧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譜(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鈔本一冊台灣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譜(清)霞山氏修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鈔本一冊台灣
福建同安·頂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鈔本一冊台灣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譜(清)曾玉音原修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
族譜族譜
一冊台灣註:記事補止清光緒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題名譜(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續修,曾莊、曾文鰲三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鈔本一冊台灣
廣東梅縣·曾氏家譜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鈔本一冊台灣
武城曾氏重修宗譜口口卷(清)曾紀湖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十一冊台灣
曾氏族譜不分卷(清)曾玉音修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一冊台灣
廣澤尊王譜系紀略不分卷曾天爵1968年油印本平裝一冊萬萬齋附註五代閩南安郭忠福後受封廣澤尊王之譜傳、附土庫鳳山寺尊王版畫像
曾氏先賢史略特輯不分卷(美國紐約)曾純利1958年紐約曾三省堂鉛印本平裝一冊萬萬齋
台北市曾氏宗親會會訊不分卷曾氏會訊編委會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親會、曾紀華鉛印本平裝一冊萬萬齋、北文獻會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譜不分卷(清朝)曾廣祚1967年台灣學生書局景印本精裝一冊萬萬齋、北文獻會、國史館附註湘鄉曾氏文獻、曾約農、曾寶蓀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譜
宗聖志不分卷(明朝)曾承業宗聖奉祀官府、1968年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本精裝一冊萬萬齋、北文獻會、國史館附註曾憲口等在台灣重印宗聖傳記事略
曾氏家乘五卷曾克專1958年曾克專鉛印本平裝一冊萬萬齋、省文獻會、北文獻會附註由贛人閩曾氏廬陵公裔孫譜系
會縮微膠捲
家譜(曾氏)不分卷曾聰恕會縮微膠捲
家族簿不分卷編修者不詳會縮微膠捲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
金湖春秋(曾氏等家譜)不分卷曾人口(曾啟修)1978年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開澎始祖誥公派下族譜不分卷曾江海、曾其明、曾榮宗、曾根旺1984年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龍山家譜不分卷曾一平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龍山派曾氏家譜牒(正本)不分卷陳家駒民國六年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龍山世系,第六十五派才公直系考直系圖不分卷曾份1978年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魯國堂上曾氏歷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之神位不分卷彭素娟(抄)1985年刊本一冊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
世系族譜(曾氏)不分卷曾忠猶他家譜學會縮微膠捲1952年刊本一冊
湖北黃陂1995年修-------------------------------------------------------

四龍曾徽

如今閱我曾氏各地譜牒,發現有部分族譜強加了“四龍曾徽”圖案,更有甚者,把此徽刻畫在新建的祠堂、祖墳上以作裝飾,宗親活動之紀念品、旗等更是比比皆是。殊不知此乃無知之舉,令人氣憤,誤導族人、遺禍後世之罪誰來承擔?
四龍曾徽”是1978年,許多出土於隨州曾侯乙墓中的珍貴文物之一。曾侯乙葬於公元前433年。離今已有將近2500年的歷史。某曾姓教授曾說:“此徽的設計獨據一格。與一般古文不同。它集聚了文字與美術雕刻的美於一體。這四條龍,以陰刻與陽刻的雕刻手法分為兩組。各組中的龍,眨看形態相似。相互倒影。但細看,各龍的姿式卻各有所異。更難得的是無論將其正置或倒置,都能看出“曾”字”。此言誤導了很多曾氏族人,可謂罪大矣。
分析:考古學家證實,以上“四龍曾徽”是曾侯乙的“曾國”的國徽。曾侯乙,姓“姬”名乙。曾侯乙與周天子是同姓叔伯兄弟。他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據《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當時的曾國是如今湖北隨縣東團坡的一個地方。所以雖然“四龍曾徽”上面是一個象“曾”字。但是與我們曾氏是沒有關係的,因為當時我們先祖的鄫國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曾氏原來的氏是“姒”姓。曾侯乙(死時為公元前433年)的曾國與鄫國(滅時公元前567年)晚了一百多年。
故不能夠人云亦云,我族譜牒、史志從來也沒此徽之記載,更何況此徽象不象個“曾”字還是見人見智,總不能夠一個“象”字就拿來主義,如今有的地方修譜、製做紀念品等都有拿此徽炫耀,以為很光彩,殊不很容易貽笑方家,更恐誤導後世,則有違本意也。
望各地曾氏族人三思!

古代典範

曾子以孝為本
鄫太子巫傳到第五世時出了個有名的孝子,即以孝道著稱的春秋大儒曾參。父親曾點,字皙,魯國南武城(今平邑縣魏莊鄉南)人,是孔子開辦私學時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之一。曾點性情散逸,有一次,孔子與學生們談論志向,大家眾說紛紜,有的想要治理國家,有的想在祭祀活動中當司儀,唯獨曾點說希望在“暮春時節,換上春裝,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帶上六七個少年,去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歌回來”。這種對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的描述,讓孔子聽後嘆息一聲:“啊,我是很贊成曾皙的想法啊。”
曾點雖是狂放之士,但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在曾參六七歲時就教他讀書識字,還讓他參加農田勞動,十三四歲就讓他獨自到野外打柴,至於打罵更是常事。但曾參依然孝順至極,父親打他他都不跑,後人據此總結出“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說。據《孔子家語》載,有一次曾點叫曾參去瓜地鋤草,曾參不小心將一棵瓜苗鋤掉,曾點認為其用心不專,便以棍子責罰他,出手之重,甚至把曾參打昏在地。曾參醒來後,立即退到一邊“鼓琴而歌”,意在告訴父親,他並沒有因為被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後說:“輕打就挨著,重打就應該逃開,如果曾參讓父親在盛怒下打死了,會使父親陷入不義的惡名,這哪裡是孝順。”曾參說:“我罪過很大啊!”
曾參17歲時也成為孔子的學生,他學習刻苦,加之家庭環境薰陶,成為孔子最負盛名的學生,傳說《孝經》就是孔子專門傳授與他的。曾參不但形成了一整套孝道理論,而且躬身踐行。曾點喜歡吃羊棗,他就不吃羊棗留給父親;曾點要做善事,他就把家裡的食物替父親送出去。孟子評價說:“侍奉父母如果能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曾參當時在莒地做官,只有三秉粟的俸祿,齊國許以高官厚祿請他前去,他卻拒絕了,說:“我的父母都年老了,接受人家的俸祿就要擔憂人家的事情,我不忍心遠離父母去為別人做事。”
“日三省吾身”的曾參在對待自己孩子時尤注意言傳身教,曾參妻子哄小孩時隨口答應兒子要殺豬給他吃,事後,曾參認為父母一旦有所承諾,就一定要守信兌現,於是不顧妻子心疼真的把豬殺了。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曾子殺彘”典故。曾參後來被世人尊為“宗聖”,成為與孔子、孟子、顏子並稱儒學四巨匠的“曾子”。
秦漢時,由於戰亂等原因,曾姓從原本活動的山東、河南一帶,遷移進入了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在唐朝之前已遍布全國。到清朝後期,湖南雙峰出了一位連毛澤東都說“於近人獨服”的“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曾國藩以軍功起家,除了辦洋務力挽狂瀾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的功績外,更令人稱奇的是其家族的長盛興旺。
曾國藩身居要職公務繁忙,寫信成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1864年7月,小兒子曾紀鴻去長沙參加鄉試,以曾國藩當時節制東南半壁江山的地位,遞個條子,打個招呼,就可以搞定了。但曾國藩在考前明確對曾紀鴻說:“考前不可與州縣來往,不可送條子。進身之始,務知自重。”在判卷子期間,曾國藩又怕兒子去活動,專門去信告誡他:“斷不可送條子,致騰物議。”結果曾紀鴻連著幾次都沒考上,後來只是個副貢生。
曾國藩獲封一等侯,世襲罔替,為有清以來對漢人最大獎賞,四個弟弟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也齊做高官,可謂滿族榮華。當時官宦子弟無不想憑藉權勢擠入官場,曾國藩卻多次表示:“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
洋務始興時,曾國藩就請了江南製造局的兩位傳教士兼翻譯史迪文森、傅蘭雅在家中指點兩個兒子學英文。曾國藩歿後,長子曾紀澤回鄉守制,在日記中記下一些苦學的片斷:一本字典,兩本教材,從26個字母學起,每天規定讀6句,後來8句,進而10句,笨拙而艱難;清早起來,一遍遍練習,出門會客,坐在轎子裡一個人嘰哩咕嚕地說。曾紀澤苦學的洋文後來派上了用場,最初出洋做使臣時,慈禧曾當面問他:“你懂洋務否?”又說,“你既然能通語言文字,自然便當多了。”曾紀澤後來成了出色的外交官,在1881年2月代表清政府簽署《中俄伊犁條約》時,迫使俄國將業已吞下的伊犁等地吐了出來。俄國代理外交大臣格爾斯稱讚他說:“我辦外國事件42年,所見人才甚多,今與貴爵共事,始知中國非無人才。”
曾國藩在給曾紀澤的信中曾說:“予生平有三恥??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爾若為克家之子,當思雪此三恥。”後來三子曾紀鴻精研數學,著有《環率考真圖解》、《對數詳解》、《粟布演草》等。
曾國藩說過:“爾曹惟當一競讀書,不可從軍,亦不必作官。”自曾國藩兄弟之後,至今190餘年間,綿延至第八代孫果然再沒有出領兵打仗的將領。他們絕大多數留學英、美等國的名牌大學,學貫中西,有名望之人多達240餘人,包括有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昭掄等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飲譽五洲四海[4]。

其它相關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南豐撰史;
西府養親。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字於固,南豐人,世稱南豐先生。嘉祐年間進士,曾奉詔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善於寫文章,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王安石所推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豐類稿》。下聯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天聖年間進士,歷官會稽知縣、鄭州知州、開封知府,仁宗時任宰相,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稱。晚年向神宗推薦王安石,共同輔政。為相十五年,歷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號稱老成持重。晚年被兒子曾孝寬(官端明殿學士)接到西府孝養,世人都以為榮耀。
酒肉養志;
童冠詠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字子輿,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以孝著稱,奉養父親的時候,必有酒肉;將撤下的時候,必請示父親允許,孟子稱他為“養志”。後被尊為“宗聖”。下聯典指曾參的父親曾點,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這樣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著春裝,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歌,一路走回來。”
武城世第;
魯國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武城世德;
沂水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省身世澤
傳道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曾參,孔子弟子。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聯典指宋·曾鞏,主張先道後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豐世澤;
魯國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魯郡。下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嘉祐年間舉進士,嘗奉召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鄶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人亦以其與歐陽修並稱為“歐曾”。著有《元豐類稿》等。另《降平集》也題為其作。
南豐世澤
東魯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南豐撰史;
西府迎親。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南豐人曾鞏,任史館修撰。下聯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寬為吏部尚書,迎父至西府孝養。
三省門第;
一貫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聯。
三班判押;
兩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曾公亮為政有能聲,至夜戶不閉。累遷至同中書門下事。下聯典指宋·曾致堯,出為兩浙轉運使,性剛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
墳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曾點,姓曾,名點,字子皙。春秋莫魯國(今山東省平邑縣)人。唐·開元封“宿伯”,宋又封“萊蕪侯”。“舜雩逸致”,謂其收藏經史之豐。下聯典指後周曾崇范,廬陵人。家中藏有九經、子、史諸書。南唐刺史賈皓到崇范家求書,並用自己的錢來抵償書的價值。曾崇范笑曰:“墳典天下公路,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其實一也,何估值以償耶。”曾崇范被詔授官太子洗馬,後遷為東宮使。
大和保合;
萬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通用春聯。
酒肉養志
童冠詠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春秋魯·曾參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參之父曾點嘗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五言通用聯
東魯家聲遠;
南豐世澤長。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指的是曾氏的望族居魯郡。下聯指的是北宋文學家曾鞏,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
魯國家聲遠
武城世澤長。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大學家聲舊;
萬民氣象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堂聯。
鼎新開國運;
克服振家邦。
——孫中山撰(贈賜)曾姓宗祠通用聯
六言通用聯
才遇天麟地鳳;
志在沂水春風。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宗傳內無雙學士;
聖教中第一名賢。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屏東市曾氏宗祠聯。聯以鶴頂格鑲嵌“宗聖”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
沂水淵源流九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天下斯文宗一貫;
古今喬木第三家。
——佚名撰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新橋村曾氏宗祠聯
新橋村曾氏宗祠約建於明代(一說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橋一帶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據說他們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參之後,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進三間,由檐廊、山門、前殿、正殿和後廳等組成,氣勢恢宏,是深圳現存最大的古祠堂。走過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門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額撲進眼帘,兩側柱木上鐫刻著這一副對聯,聯語說的是先聖曾參的事,因為曾參在孔門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後人便自稱“喬木第三家”。據說居住在這裡的曾姓後人崇尚詩書傳家,僅前清時便出過翰林7個進士、數十個舉人和秀才,祠前現存的10多對旗墩,便是彼時族中子弟中舉或升官時升旗慶賀留下的遺蹟。
南北真傳唯一貫;
古今道學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曾氏後裔都尊寫《孝經》的曾子為祖先。古有四大賢人:孔、顏、曾、孟,曾子排行第三,於是便有“古今道學第三家”之說。
一部孝經貽世業;
八家文蘊紹宗風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堂聯。
宗傳內無雙學士;
聖教中第一名賢。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堂聯。聯以鶴頂格嵌“宗聖”堂名。
氣象更新綿世澤;
現歸依舊煥人文。
——佚名撰江西省興國縣三僚村曾氏楊公祠“若文堂”堂聯
“掛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處典型風水建築,位於三僚圩南面與曾氏楊公祠隔河相望,建於明朝,屬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稱是“若文堂”。“若文堂”結構非常怪涎,大門不是開在正房中間,而是在其山牆的一側,其天井分上下兩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間,與普通天井無異。下天井在山牆的正中開大門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牆代替,故名“掛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掛在牆上的意思。天井那扇牆特別高,完全擋住了視線。這座牆上對稱排列著二對燕尾牆,牆上有一種龍頭魚身的雕塑,這種是龍生九子的一種,名叫蚩吻,是龍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專用於屋脊做獸頭裝飾,避邪鎮煞。天井上用蚩吻裝飾,顯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義。“若文堂”是明朝時由三僚曾屋名師曾喬世主持設計的,大門不開在正面,據說是為了維護長房的利益,因為正中開門與長房有礙。大門開以側面,是側面山頭大吉。“掛壁天井”在風水上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翻肚鯉魚形”,據說這座祠堂的門多次遭雷擊,這裡又有一個講究,叫雷越打,鯉魚籽越多。因為一打雷,鯉魚便產卵,象徵人丁更為興旺。“若文堂”的山頭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開門,出子口,卯水上堂,對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開大門,正面開門沒有山峰,而側面開門是一個尖峰,甲方開門對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這副對聯,說明曾氏三房建祠時,是盼望後世多出文彩。事實上,三僚的國師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這個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為水池,兩側建有兩排平房,後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閉在祠三面,中間留有卵石鋪成的走廊,連成一氣,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方形圍屋。三僚曾氏這一房人丁很旺,僅長房就達800多丁。
八言以及上通用聯
投逾牆,誤疑賢母
躍舟赴水,飲恨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有人告曾參母曰曾參殺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懼,投杼逾牆而走。下聯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鍵被清兵所擄,其妃曾氏沒水而死。
道德春秋,學繼一宗聖;
文章唐宋,名揚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堂構相承,維凜修齊盈舊德;
宗公流慶,冀將鍾釜妥先靈。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堂聯。
聖紹尼山,道德文章齊日月;
徽傳魯國,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祭祀聯。
衍一貫薪傳,聖道淵源昭萬古;
相三朝誼辟,官勛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聯。
祖德何如東魯,傳經光百代;
家風曷似南豐,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始興縣太平鎮東湖坪村曾氏宗祠聯。
資水如練、鳳嶺如屏,四面盡環淑氣;
孝子在周、忠臣在漢,千秋無愧宗風。
——清?曾國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曾氏八支祠聯。
傳大學十章,明德新民,治人當先治己;
衍孝經一冊,敬親思長,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泗水樂從游,親炙既深,道統源流傳一貫;
明堂呈賀表,新奇無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春風沂水,上下同流,江漢秋陽,後先合撰;
地鳳天麟,孫曾濟美,芝山霞嶼,堂構長新。
——新加坡華僑丘菽園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聯。
道統紹一貫之傳,師孔友顏,來者直開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譽,接韓步柳,同時並駕歐蘇。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通用堂聯。
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成承厥訓;
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山東省嘉祥縣曾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在《大學》一書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誠正(誠意正心)”、“修齊(修身齊家)”、“治平(治國平天下)”。下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為孔氏高徒,志可與、道可傳,橋梓聯輝,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碩輔,治有聲、政有績,棣華競秀,堪稱難弟難兄。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聯。
蒲田分派,瓊島移居,百餘年廟貌重新,惟長念水源木本;
閩矯登科,陵陽作宰,廿數世鳳徽共仰,願不忘祖德宗功。
——清?曾對顏撰海南省海口市邁德村曾氏宗祠聯
浪淘歲月,560多個春秋,有動亂也有安寧,有險峻也有平坦,有順遂也有困厄,有榮耀也有屈辱,有豐美也有貧陋,有歡欣也有哀苦。桂林洋上,龍窩坡前,邁德村在這片沃野上,守護著祖先遺訓、“魯國家風”,守護著古典勝跡、移民文化,守護著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譜。走進綠意盎然的村莊,走進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滿了懷古幽思、滄桑之感。木質結構的曾氏宗祠原建於明朝,重建於清代(1787年)。如今門窗破損,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盡皆褪色。拜祭亭已毀,只遺幾個石礎。宗聖殿神台兩邊的圓柱上貼著中國科舉制度末期廣東最後一個解元、清末先進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對顏撰寫的這副楹聯,全聯44個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歷史,濃縮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綿遠,經義流芳,由古至今,錫爵封賢昭閥閱;
基開寧化,念石壁生支,嘉應衍族,邑遷台疆,濃山沂水顧蒸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拼音是ceng的漢字

拼音是ceng的漢字共有11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