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樓

天一樓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南溪土樓群(南江村)中,有一座天一樓。這是一座造型別致、坐南朝北的三層土樓,可是,天一樓為何取名的卻是鮮為人知。 天一樓始建於辛亥革命前後,為江氏瓊玖公、瓊瑤公、瓊碧公三兄弟和其子輩所建,1915年建成入住,以自然環境定名為聚源樓——取門前雙溪交匯之意。聚源樓於1929年毀於一場大火,後森字輩兄弟合力重建,並改名為天一樓。道家經書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一生水,以水克火”的說法, 為警示後輩防火護樓, 這就是天一樓名的第一重含義。

天一樓地理位置

天一樓簡介

登上門前的石璞山,站在迎客茶盤古松樹底下,俯瞰南江村土樓群,你就必定能體會到天一樓之妙。只見綠樹掩映中的天一樓宛如一顆龍珠鑲嵌在一條從平和縣蜿蜒而來的大青龍的大嘴邊,兩條小溪流就像青龍吐出的水繞過龍珠匯為一處,如此美妙的人間仙境當然是天下第一。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而命名天一樓,這就是天一樓名的第二重含義。

森字輩和書字輩入住聚源樓後,由於當時缺醫少藥,人丁不很興旺,樓又遭火劫,而重建土樓時卻風調雨順尤得天助,天一樓的順利重建就是天意,意和一同音,為祈佑後代能像重修房屋時一樣順利得到上天的庇佑,這就是天一樓名的第三重含義。

重建後的天一樓為坐南朝北,每層24間,兩個樓梯和前後門廳把全樓分成四個部分,象徵一年二十四節氣合為一年四季。天一樓共有三層72個房間,大小、坐向各個不同的橢圓形設計,就像在告訴後人“人人與眾不同,個個天下無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後世子孫應當刻苦努力,養成好品德、好習慣、好毅力,天天如一,爭取第一,這就是天一樓名的第四重含義。

最後一種是最為有趣的含義“天”諧音為“添”,“一”形似為客家丁芯板,象形為生命之根,意為添丁發財之意,勉勵後輩子孫牢記“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巧妙的是更名後的天一樓果然人丁興旺,居住樓中的第五代添了十六個男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