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往事》

《海軍往事》

陸穎墨的小說《海軍往事》親和自然,娓娓道來,把海軍戰士的生活寫得那樣平實清純,內斂著激情,蘊藏著感動。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海軍往事》海軍往事

發表於《解放軍文藝》2009年5期

作者簡介

陸穎墨,1963年出生於江蘇常州,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畢業於海軍工程大學。現任海軍機關某部副部長,海軍大校軍銜。自1987年起,先後創作了海軍題材小說集《尋找我的海魂衫》《白手絹,黑飄帶》和電影《中國月亮》、話劇《遠島之光》、電視劇《軍港之夜》等,發表文學作品百餘萬字,獲解放軍文藝獎等各類獎項20餘次。

內容簡介

陸穎墨著的小說《海軍往事》以其生動形象的筆墨敘述了我國海軍建軍初期的一段段往事,刻劃了一個個鮮活的軍人形象,對我國海軍初創時期的艱難和我軍堅韌不拔的精神進行了逼真地描繪,使人們通過閱讀此書,不僅對中國海軍發展今天成為一支強大的海軍而驕傲,還對我國海軍創業者們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別是書中刻劃的霍總指揮,一個從戰爭年代走過來、多次立過大功的軍人,憑著對國家的熱愛和對黨對毛主席的忠誠,帶領廣大海軍官兵建設在當時相對屬於高科技的通訊站時,

遇到了文化上的困擾,在安排工作時,經常唸錯字,讓人無法聽懂,也產生了不少的笑話,其在戰爭年代立過多次戰功的威望和那非常富有鼓動性的臨戰演說的才華,被常唸白字的窘境所淹沒,但這個人物物有的性格還是非常可愛的。總之,本書以小說體裁反映了中國海軍發展歷程的一個片段,不僅為人們認識海軍的成長過程提供了重要資料,也使人們從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作品內涵

這部作品集是作者多年軍旅生活觀察提煉的精品力作,該書小故事顯現大容量,小細節包含大道理,把水兵生活寫得平實清純,內斂著激情,蘊藏著感動,煥發著陽光,從獨特的視角展示了海軍官兵熱愛海軍、建設海軍、獻身海軍的精神風貌,是海軍官兵踐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

藝術特色

《海軍往事》又一鮮明特色,是藝術表現的真切細膩與思想感情的微妙含蓄,作家十分善於捕捉3代海軍軍人對大海、對艦艇、對祖國、對戰友、對親人的深厚情感,並通過曲折委婉的方式在描寫中揭示,語言雖極其簡潔,內在的情感分量卻感人至深。如《理髮》描寫一位海軍軍官老周轉業後年復一年都留著寸頭短髮,愛人在結婚2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千方百計鼓動老周留起長頭髮來,結果在親自給老周理髮時,不知不覺又給老周剪成了寸頭。

軍人的痕跡,軍人的儀表,已經在老周夫婦的生活與意識中深深地留下永遠的烙印。《錨地》描寫一位軍嫂來隊探親卻恰逢艦長愛人在海上駐訓,只好在愛人率艦回到錨地時,遠遠地、極不熟練地以手電筒作為燈光信號與親人交流。正是由於她的不熟練,其他軍艦上的許多軍人誤以為是自己親人來隊探親了,一時間,夜色中燈光閃爍,問候、寬慰的信息紛至踏來。這是多麼溫馨動人的一幕,這是何其美輪美奐的場景。正所謂深衷淺貌,語短情長,作者以過人的機敏與細膩,把短篇小說的優勢發揮得淋灕盡致。

作品賞析

陸穎墨的短篇小說集《海軍往事》(作家出版社),感覺一股清新雋永的氣息撲面而來,這裡有海洋的無比壯闊與奔騰不息的活力,也有軍人的挺拔堅強與陽剛之美。

《海軍往事》收入的26篇短篇小說,長則不過六七千字,短則只有兩三千字,但幾乎每一篇都有精巧的故事設計與鋪排,在引人入勝的情節展開中,作家有條不紊地將海軍艦艇部隊、岸防部隊等海軍軍人的戰鬥訓練生活娓娓道來,進而水到渠成地推出了3代海軍軍人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如《長波》描寫的是上世紀50年代人民海軍自力更生建設我們自己的長波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建台總指揮霍總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老紅軍,霍總的傳奇戰績可以說令部下們人人敬仰。但霍總又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總指揮,在大會上讀檔案也常常讀錯字白字。終於,在一次會議上,霍總屢屢把“頻率”讀作“步卒”,引起了與會者的議論紛紛。當主持會議的參謀長站出來讀完講話,並且為維護首長形象而歸咎於自己準備的講話稿字跡不清時,霍總出人意料地揭穿了參謀長善意的圓場,

坦陳自己文化水平低的不足,並要求從自己做起為了長波台建設和人民海軍建設加緊學習提高。霍總的坦蕩襟懷,一下子就征服了部屬,從此學習的風氣在這支部隊蔚成傳統。可以說,從霍總敢於在大會上坦陳自己文化水平低的那一瞬間,這個可敬可愛的老一代軍人形象已經在我們眼前高高聳立起來了。在《升騰》中,作家為我們講述的是飛彈兵田水與他所相依為命的飛彈之間的情感交流故事。一發艦對艦飛彈價值數百萬元,田水服役幾年了也沒趕上一次實彈射擊的機會。突然間實彈演習的命令來了,田水反倒對自己精心維護了幾年的飛彈戀戀不捨了。在風起雲湧的海上演兵時,田水親眼目睹了飛彈的發射與精確命中,也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不惜犧牲自己、義無反顧去奪取勝利輝煌的渴望。這是一個合格軍人的本能意識,也是一個忠誠戰士的情感意志的升騰。故事、人物在這裡有機地融為一體,洋溢著當代海軍軍人的驕傲與自豪。

精彩導讀

《海軍往事》中最值得我們注意、也是最能體現作家短篇小說創作所達到的思想藝術高度的,是篇首的《遠航》。這篇作品中的退休老將軍、西昌艦第一任艦長肖遠曾經在海戰中與戰艦一起負傷,從此就像有了心靈感應,西昌艦一出海,肖遠身上的傷痕就會隱隱作痛。老西昌艦退役了,兒子成了新型飛彈驅逐艦西昌艦艦長。為了檢驗新型西昌艦的戰鬥力,上級決定進行飛彈實彈打靶,而退役的老西昌艦成為靶艦。儘管指揮部千方百計要瞞過老將軍肖遠,選擇了深夜出航,但兒子還是在出發不久就發現了岸邊山頭上老父親用信號燈光發來的詢問:“去哪?”兒子百感交集,只能隱諱地回答:“遠航。”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圓滿複述的故事,西昌艦的象徵不言而喻,作品中父子兩代海軍軍人的形象及蘊涵深長的情感,使我們在閱讀中熱淚盈眶,那種莊嚴、神聖的軍人情懷,令我們心潮澎湃肅然起敬。

書摘插圖

1遠航
西昌艦要走了,是最後一次遠航。
艦長肖海波下達啟航命令時,眼睛像是飛進了小蟲子,眨巴了好幾下,細心的副艦長發現了,明白那是怎么回事,於是自己的眼圈也紅了起來。
西昌艦悄悄地駛離了海軍博物館的碼頭,它走的很沉重,似乎滿腹心事。在艦橋上的肖海波看了看手錶,已是凌晨兩點,他朝左前方張望了一下,整個城市都熟睡了,父親這時候真的已經睡著了嗎?會不會從夢中驚醒?
父親叫肖遠,今年七十多歲了,是西昌艦的第一任艦長。三十多年前,國產的西昌號驅逐艦剛剛服役下水,就參加了那一場著名的海戰。激戰中一顆炸彈在後甲板爆炸,不知震壞了機艙的哪塊部件,引起高壓鍋爐管道著火和嚴重泄漏。當時情況很危急,一旦高壓鍋爐爆炸,西昌艦隻有沉沒。根據險情,剩下的時間只有九分鐘,機電部門一片緊張和慌亂。要命的是能夠處置這種情況的兩位老水兵卻是海戰中的新手,他們更知道形勢的危急,一時都懵了。一個由於過度緊張,雙手不停地發抖,工具都掉到地上;另一個臉色蒼白,滿頭大汗,手裡捏著工具在原地轉圈。邊上的人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甚至有人提出趕快棄艦。這時,艦長肖遠從艦橋衝到機艙,抓住兩人的衣領,一人一個耳光,而後說:“有我在這兒,不要急,慢慢弄。”還真怪,兩個水兵很快就鎮靜了,熟練地開始搶修。突然,艙面又傳來一陣爆炸聲,頭頂上的一根橫樑朝兩個水兵砸了下來。肖遠衝過去,用身體擋住了。西昌艦得救了,肖遠在醫院躺了三個多月。以後的日子,無論是他擔任支隊長。還是艦隊司令,只要西昌艦一起航,肖遠受傷的腰部就會隱隱作痛。
昨天上午,在海軍博物館隆重舉行了西昌艦退役儀式。選定這個日子也是因為肖遠,他在艦隊醫院已經住了一年多了,記不清多少次的化療和放療,已經讓他鐵塔一樣的身子虛弱不堪。本來,醫院堅決不同意他再走出病房,但是,海軍和艦隊的首長經過認真研究,覺得這個儀式必須由肖遠參加,並要求衛生部門拿出保障辦法。經過氣象部門的預測,昨天的海邊無風,溫度達到28度,是三月份以來唯一的好天氣,終於符合醫院提出的要求。
肖遠從救護車上下來時,身穿已脫下9年的海軍中將軍裝,一幫醫護人員帶著各種搶救設備,用輪椅把他推上了甲板。西昌艦的每一任艦長跟在他的身後,依次走上軍艦。現任艦隊司令宣布西昌艦退役命令後,肖遠緩緩地站立起來,給後任的8位西昌艦長點名。爾後,他用沙啞的
嗓子慢慢地說了起來,講得很平靜,只是詳細地講西昌艦的年齡、噸位、各個部位的尺寸,以及西昌艦執行的每一次任務和受過的傷。排在最後的肖海波看到身邊的幾位老艦長淚流滿面。這么多年,父親從來沒有表達過他對西昌艦的特殊情感,他不明白父親在和軍艦作最後告別時,依然沒有表達,甚至沒有評價西昌艦。原以為父親會流淚,但是沒有。他命令自己也別流淚,但眼前還是模糊了……
不到半個小時的講述,肖遠喘著氣停頓了十多次,護士用手絹不停地擦拭他額頭上的虛汗。臨下艦時,肖遠摸著艦首的主炮喃喃地說:再見了,老夥計,我們都退了……

編輯推薦

長篇電視劇《軍港之夜》編劇,當代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中華文學選刊獎獲得者,海軍著名作家陸穎墨推出最新力作,從獨特的視角揭示人民海軍60年崢嶸歲月。

《海軍往事》是不是小小說(微型小說)?

支持方的意見是:一,陸穎墨上世紀90年代寫了大量的小小說(微型小說),是小小說作家。二,《海軍往事》被《小小說選刊》選載了,並且上了楊曉敏先生的《一個人的排行榜》。三,中國小說學會主編的《2009中國微型小說年選》把《海軍往事》發在首篇。
反對方的意見更有力量: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除小小說外)和報告文學以單篇作品參評。詩歌、散文雜文、短篇小說中的小小說作品,以出版的詩集、散文集、雜文集、小小說集參評。文學理論和文學評論著述,單篇作品和作品集均可參評。”(關於徵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的公告)。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小說進入該獎要以“小小說集”的形式參評的。《海軍往事》顯然不是;二,《海軍往事》此次進入備選目錄是以《解放軍文藝》發表的未刪節版面目出現的(單篇作品篇幅在2000字左右),是《解放軍文藝》雜誌社、總政宣傳部藝術局推薦。這樣,《海軍往事》在評審的眼裡顯然是短篇小說,而非小小說(微型小說)——《小小說選刊》選載時做了刪節,單篇作品篇幅在1500字左右。
《海軍往事》進入備選目錄或者將來獲獎是短篇小說的獲獎,絕非小小說(微型小說)的“進入”和獲獎。如果硬要把《海軍往事》說成小小說(微型小說),把《海軍往事》進入備選目錄或者將來獲獎說成是小小說的“進入”和獲獎,那將會是小小說(微型小說)人自欺欺人的說法,小小說(微型小說)人的阿Q精神勝利法,是小小說(微型小說)的悲哀。

評論

陸穎墨著的小說《海軍往事》以其生動形象的筆墨敘述了我國海軍建軍初期的一段段往事,刻劃了一個個鮮活的軍人形象,對我國海軍初創時期的艱難和我軍堅韌不拔的精神進行了逼真地描繪,使人們通過閱讀此書,不僅對中國海軍發展今天成為一支強大的海軍而驕傲,還對我國海軍創業者們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別是書中刻劃的霍總指揮,一個從戰爭年代走過來、多次立過大功的軍人,憑著對國家的熱愛和對黨對毛主席的忠誠,帶領廣大海軍官兵建設在當時相對屬於高科技的通訊站時,遇到了文化上的困擾,在安排工作時,經常唸錯字,讓人無法聽懂,也產生了不少的笑話,其在戰爭年代立過多次戰功的威望和那非常富有鼓動性的臨戰演說的才華,被常唸白字的窘境所淹沒,但這個人物物有的性格還是非常可愛的。總之,本書以小說體裁反映了中國海軍發展歷程的一個片段,不僅為人們認識海軍的成長過程提供了重要資料,也使人們從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相關信息

《海軍往事》贈部隊
本報訊(記者周凡愷)“八一”建軍節前夕,作家出版社向海軍潛艇部隊贈送了新出版的海軍作家陸穎墨小說作品集《海軍往事》。

海軍作家陸穎墨1963年出生於江蘇常州,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海軍機關某部副部長,長期堅持業餘創作,先後創作了海軍題材小說集《尋找我的海魂衫》《白手絹,黑飄帶》和電影《中國月亮》、話劇《遠島之光》、電視劇《軍港之夜》等,曾獲當代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解放軍文藝獎等。

王蒙先生撰文對《海軍往事》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部作品集是作者多年軍旅生活觀察提煉的精品力作,該書小故事顯現大容量,小細節包含大道理,把水兵生活寫得平實清純,從獨特的視角展示了海軍官兵熱愛海軍、建設海軍、獻身海軍的精神風貌,是海軍官兵踐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和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