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回家吃飯》

《幸福就是回家吃飯》

《幸福就是回家吃飯》由劉偉編著,打開這本書,你將學會簡單、溫暖、與眾不同、原汁原味的近百道家常菜做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aa

美食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忙碌的現代人沒有太多時間來享受生活,但吃飯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本書將情感滲透到美食里,讓讀者在欣賞美食、學做美食、享受美食的同時,體會到美食中蘊藏的點點滴滴情感,重新拾起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視了的溫馨感動,找回幸失落的福感。

目錄

序家常便飯的智慧
第1章家常美味才養生
有多少日子沒有享受家常便飯了
把整個春天都端上桌:涼拌蕨菜
夏季少不了這四種瓜:鍋塌三瓜&西瓜
貼秋膘不只是一碗肉那么簡單:砂仁蒸雞
敲響“冬季飲食鍾”:栗子燉羊肉&鄉村燉老鴨
第2章回家吃飯去
團團圓圓的食譜
留不住女兒的人,可以留住女兒的心:家傳黃燜雞
有娘的年,才是過年:三鮮餡餃子
你知道自己的母親愛吃什麼菜嗎:五花肉燒茄乾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五福餃子
外婆說,生活是在活中:涼拌馬齒莧
情是一切食物最鮮美的調味素:小蔥蛋餃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翡翠面
給老人做最愛吃的菜:花生燉魚
有時候,親情只有“一碗湯”的距離:猴頭菇煲烏雞
媽媽或老婆做的家常菜最美味:豆角?豆燉寬粉
新采嫩藕勝太醫桂花藕片
把日子過得青翠欲滴:西芹百合蝦仁
回家就是回到小時候:炸藕合
小時候的每一樣東西都是香的:桂花糕
青梅竹馬棗泥糕
婆婆教我的發麵技巧:茄乾包子
家常生活日日新:香椿葉烙餅
外面的菜都沒有母親的那種味:老油條拌黃瓜
絲瓜沿上瓦牆生:絲瓜炒油條
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酥皮月餅
不讓母親擔心才是最大的孝:水煎餃
你會做家宴嗎
第3章你會給家裡人做好吃的嗎
“不問廚娘問老僧”:自製干貝味素
家有老?:老湯醬牛肉
誰許誰地老天荒:鯽魚蒸蛋
外公送給尼姑吃的家常素菜:鹵素雞
想起來都直流口水:酸菜魚
我的家傳絕技:栗子燜鴨不放油
人生真的需要酒肉朋友:醬燜黃花魚
獎勵孩子的美味:茄香熗鍋魚
今生只開夫妻店:嶗山松蘑燉山雞
一起吃一碗麵、喝一碗湯:蟹籽炸醬麵
至親至疏夫妻:桂花排骨
死生契闊,不過一粥一飯一菜一湯:香辣什錦藕丁
小心方能熬白粥:印度酥餅蛋卷&小米燕麥粥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西芹藕片段預告生米
幸福聞起來有煙火味:芫荽炒肚絲
洗手做羹湯,從此長相守:蓮藕燉豬手
生了一個兒,做了一回娘:紅酒汁藕餅
心疼與不捨的味道:姜味番茄蝦
破酥包子給你吃
為你做做飯,看你都吃完:排骨煲仔飯
把你侍候得柔腸寸斷:筍片鯽魚湯
不知道西瓜皮有這么好吃:紅油翠衣
我要每天為你做飯:雞絲拌木耳
有一種溫馨,名叫菠菜餅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南瓜糕
把“你”燉成“我”:當歸生薑燉羊肉
第4章一個人,也可以品嘗家的滋味
不如回家養顏:四紅紫米粥
要使皮?好,粥里加紅棗:蜜汁花生棗&乾果山藥泥
愛自己,才能愛別人:烏雞枸杞參湯
不做“黃臉婆”的秘訣:阿膠棗枸杞酒釀蛋
人老色不衰:枸杞玉米五彩羹
飲那汪回不了葡萄的紅酒:紅酒蜜梨
雅致,落在了一個“趣”上:青衣素心
將美麗進行到底:水果什錦飯&水果沙拉
一身清淡百味香:砂鍋泡菜豆腐
請歲月把你窯變成青花瓷:瑪德琳蛋糕
一生中能記住多少甜:提拉米蘇
點過普洱不看茶
“拈花惹草”才美麗:八寶花茶
繁花似錦後,平淡方是真:千日紅茶
每朵花都是佛?燈盞:金盞花茶
桂花沖水後冰鎮,最可口
洛神有多香:洛神花果凍飲
什麼樣的日子需要幾沖幾泡:麥香檸檬紅茶
拼了一生的花香,為你:玫瑰花茶
最難將就是桃花:桃花果茶
玉壺買春,落花無言:菊花茶
比一朵花露還歡喜:菩提茶
第5章炊煙裊裊,結伴回家
為了吃它,辭官不做:清蒸鱸魚
非常饞,非常美:東坡肉
陡然客至,快手菜救場:彩椒爆雞胗
秋末晚菘滋味長:如意白菜卷
一片胭紅雪凝脂:番茄豆腐羹
要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筍燒肉
慢生活,蒸?來:香菇木耳蒸滑雞
留得枯荷聽雨聲,過雨荷花滿院香:荷葉腐滷肉
好吃的蛋炒飯,就是自己堅持的那一種
池中鯉魚跳,紅醬拿來燒:糖醋鯉魚
“齒鳴未已,眾熱俱平”:糖醋蘿蔔絲
“好喝的湯是很可怕的”:一品竹蓀湯
鴻門宴上吃了些什麼菜:霸王肘子
為何食比色強:餛飩雞
土豆燜牛腩,一定要加洋蔥
吃的是想入非非:陽關三疊
愛,是一門廚藝:麻辣香鍋
選“鮑魚”還是“白菜”:春蝦燒白菜
要娶就娶吃醋女:老醋果仁菠菜
沙子再小,也揉不進眼里:豉椒炒蟶子
幸福需要換口味:鳳梨咕嚕肉
娶妻要有湘西味:農家小炒肉
老玉米的新吃法:鍋仔玉米牛腩
輕食,讓你的日子更靠近陽光:加州卷
花雕應共飲,冷暖兩相宜:花雕醉雞
後記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

作者簡介

劉偉 一位“有上進心的廚娘”,“飲食改變人生”“幸福貴在家常”觀念的倡導者,獨創眾多美味養生的家常菜式,備受家人、親朋和網友的青睞。

編輯推薦

為什麼你吃遍山珍海味,最後想的還是家裡的粥和面?
為什麼你每天忙忙碌碌,心裡老是充滿了糾結和抱怨?
到底什麼是幸福?幸福感真的缺失了嗎?
生活其實很沉重,幸福其實很簡單。
媽媽說:“幸福就是回家吃飯。”
想一想,究竟有多久你?有享受家常便飯了?算一算,這輩子我們還能回家和媽媽過幾個年?
停下忙碌的腳步,本書作者邀你一起品家常菜,聊家常事。
翻開本書,你將找到家庭生活的樂趣和讓家庭和睦、愛情甜蜜、友誼穩固的方法;
翻開本書,你將學會簡單、溫暖、與眾不同、原汁原味的近百道家常菜做法;
翻開本書,你將從味蕾開始,尋找過去的好時光。
1.把整個春天都端上桌:涼拌蕨菜
2.你知道自己的母親愛吃什麼菜嗎:五花肉燒茄乾
3.有時候,親情只有“一碗湯”的距離:猴頭菇煲烏雞
4.外婆說,生活是在活中:涼拌馬齒莧
5.媽媽或老婆做的家常菜最美味:豆角土豆燉寬粉
6.回家就是回到小時候:炸藕合
7.一起吃一碗麵、喝一碗湯:蟹籽炸醬麵
8.洗手做羹湯,從此長相守:蓮藕燉豬手
9.把你侍候得柔腸寸斷:筍片鯽魚湯

書摘

留不住女兒的人,可以留住女兒的心:家傳黃燜雞
“年,像淡煙,又像遠山的晴嵐。我們握不著,也看不到,但當它走來的時候,只在我們的心頭輕輕地一拂,我們就知道:年來了。”——季羨林
樹圍著村,石壘的壩,不大的村莊,院落整齊,這是黃河岸邊的人家。我的婆家就在這裡。
每年的大年三十,婆婆都要包餃子,先包素餡的,寓意深遠,能讓這一年素素靜靜。這頓餃子要夜裡十二點吃。
每到此刻,婆婆都會自己動手煮餃子,不讓我們動手,為的是煮餃子時把蓋簾中間的那幾個餃子留下,這叫做“留心”。
“為什麼要留心啊?”我問。
“是給出嫁的閨女留的。”婆婆說。
留的這些餃子,就是要等到初二這天閨女來家時,給閨女吃的。
我想到母親此時大概也在家裡給我留了餃子。
這裡一直有個年俗,叫“嫁出去的女兒不許見娘家的燈?。婆婆惦記著出嫁的閨女,而我的母親應該也在家裡惦記著我。
只有大年初二,才是出嫁的姑娘——老濟南稱“姑太太”,大包小行李地帶著相公回娘家省親的日子,又叫“姑爺節”。雖然現在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想回家了,想娘家人了,打個電話,隨時都可以回家,可這樣的習俗還一直保留著。
大年初二,不管是新姑爺還是老姑爺,都打扮得溜光水滑,陪著妻子回娘家。姑太太剛進二門,就有人喊:“姑爺來拜年啦!”正屋裡的岳父、岳母趕快笑逐顏開地掀開棉門帘迎出來。兄弟、嫂子等也都出來了,院子裡頓時一片歡聲笑語的寒暄。
姑爺被尊為“貴客”,入席時姑爺要坐在上首位子,由內兄內弟等人陪同,岳父只過來敬酒而不陪席。
開席了,婆婆便會端出她的拿手好菜——家傳黃燜雞,來招待貴客。
這道菜是用新鮮的子雞,下油炸過之後加上作料,起鍋前再澆上香油。我吃過不少黃燜雞,但從未見過這種做法,這是婆婆家傳的一種做法。裹上雞蛋液炸過的雞塊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滋味厚重而有層次,被稱為“丈母娘征服上門新姑爺”的一道菜。
出嫁的女兒成了客,都說女大不中留,留不住女兒的人,大概母親總希望留住女兒的心,念著家裡的好。
黃燜雞
原料:三黃土雞一隻,香菇(鮮)30克,雞蛋兩個。
調料:蔥、姜、蒜少許,料酒50克,味極鮮醬油40克,糖10克,甜麵醬10克,鹽1克,花生油500克。
做法:
1.冬菇洗淨,擠去水分,去蒂,切片。雞蛋打散。
2.雞洗淨,瀝乾,剁成塊,再用10克醬油醃10分鐘。
3.鍋置火上,加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粘有雞蛋液的雞塊,炸呈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油。在鍋里放入少許油,再放入糖、炸雞塊略炒。
4.放入醬油、料酒、甜麵醬、蔥、姜、蒜末,略燒,倒入砂鍋里,再加雞清湯,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用微火燜至酥爛。
5.砂鍋置微火上,放入香菇,燜約15分鐘,即成。
閨中語:
1.這道菜里,香菇起了提味的作用,不可省略。
2.雞肉不要切得太小,以免煮碎了。這道菜還可用母雞、土雞來做,或者單用雞腿。
外婆說,生活是在活中:涼拌馬齒莧
外婆常說,生活是在活中,就如這盤馬齒莧,做菜亦是做人,只有用心去做,才會把酸甜苦辣鹹揮灑自如,菜餚才會美味,平凡的生活才會有別致的樂趣和快樂,那才是活著的境界。
入夏後,菜市場上有馬齒莧賣,每每此時,便想起外婆做的那盤馬齒莧,沒有過分的渲染,只覺是帶有風露與日曬氣的。
外婆已去世多年,在我的記憶里,她總是穿一襲青衫布衣。這青衫,看去多了惆悵和傷感,可穿在外婆的身上,卻那樣生動別致。
家裡的事,外婆料理得井井有條,有時只要有尋不到的物件,問外婆,她隨口便能指出放置何處,仿佛家裡所有的物件、擺設都裝在她心裡。
外婆非常喜歡京戲,也喜歡唱京戲,尤其喜歡戲裡的青衣。她說,青衣有味道,讓人憐愛。
外婆做得一手好菜,平常之物到了她卓絕的手藝下,變得非同凡俗。外婆蒸出的白白的饅頭都會點著一個胭脂紅點,那么驚艷,在兒時的我眼裡,就像一朵屏開的牡丹。
當外婆揭開籠屜時,炊煙裊裊似薄霧,她的身影也輕搖在薄霧裡,從此我便有了一顆艷俗的心,喜歡這人世間的煙火氣,這種世俗的熱鬧至今記憶猶新。
那一盤盤可口誘人的家常小炒,純天然的菜餚,嫩嫩的白,翠翠的綠,外婆的精心烹製,再加上愛的調料,使得所有的食物都喜氣洋洋,情意綿綿,吃到嘴裡,那滋味更別提有多鮮美,滿齒留香,回味無窮。
外婆一邊用開水焯著馬齒莧,一邊哼唱著京戲《王寶釧》:“春有柳絮和榆錢,夏有野菜馬齒莧,秋有南瓜水蘿蔔,冬有柿糠菜團團。丟了閨?檀香扇,聞雞荷鋤在田間,心中有你薛郎在,世間萬苦都是甜。”
“唉!”唱過後外婆一聲長嘆,嘆王寶釧獨守寒窯,只能吃這馬齒莧過活,苦等苦盼一十八載的痴,嘆情愛是最美艷的煉獄,也最慘烈。
只見她隨手拉出砧板菜刀,從盛菜的籃子內摸出幾瓣蒜頭,狠狠一拍,像是替寒窯里的王寶釧拍死薄情郎。
外婆把蔥姜蒜切細末,辣椒剪細圈先放入一小碗中,炒鍋放在火上,倒油燒至十成熱,澆入碗中,加醋、醬油、糖、鹽、香油,攪勻,把焯好的馬齒莧放入盤中,澆上味汁,拌一下,就可以吃了。
素淨清淡的飲食,加入了?致與恬淡,人與菜一樣的鮮活,瑣碎的生活抹上了幾分色彩。吃了的人都會感到快樂,是外婆把快樂放進了菜餚里,還是外婆的快樂通過菜感染了別人?
涼拌馬齒莧
原料:新鮮馬齒菜,紅甜椒,芫荽(香菜),大蒜,熟白芝麻。
調料:香油、生抽、白糖、鹽、乾紅辣椒適量。
做法:
1.鍋里加入適量水燒開,加入少量鹽,放入洗淨的馬齒菜、紅甜椒絲汆燙1~2分鐘。
2.將乾辣椒洗淨瀝乾水分用油炸一下備用。
3.大蒜瓣放入搗盅,加一點鹽搗成泥。
4.取一隻碗,放入鹽、生抽、醋、蒜泥、油炸乾辣椒、白糖、香油、味素、拌勻成調味料。
5.將過涼的馬齒莧,瀝乾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兌好的調味汁、香菜末、白芝麻,拌勻即可食用。
閨中語:
1.調味料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增減配料。
2.涼拌菜最好現拌現吃,不宜過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