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曲》

《夢幻曲》

《夢幻曲》是舒曼第15號套曲里的第7首,也是這部套曲中最為著名的一曲。是舒曼一生所有樂曲中最為……造成朦朧幽靜的意境。

《夢幻曲》《夢幻曲》
音樂體裁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前奏曲、賦格曲、幻想曲、隨想曲、即興曲、音樂瞬間、無言歌……《夢幻曲》在新世紀音樂經常被用作廣播、朗誦的背景音樂,但是古典音樂在這裡面也占據著半壁江山,這裡就推薦一首舒曼(Schuman)譜寫的《夢幻曲》(TRAUMERAI),用來配朗誦再美不過了。

樂曲介紹

《童年情景》之夢幻曲鋼琴曲,完成於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於1838年創作的一組音樂小品的總題目,是鋼琴藝術史上的一部極為獨特的作品。雖然按內容來說是描寫兒童生活的,但這部作品不只是為兒童所寫,也是為成人所作,表現成年人對童年時光的回憶。作品手法洗鍊,形象刻畫生動準確,心理描寫逼真,歡快動人,饒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種因為童年逝去而產生的惆悵感。這其中的第七首《夢幻曲》是全世界婦孺皆知的名曲,經常被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曲。這首曲子主題非常簡潔,具有動人的抒情風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線幾經跌宕起伏,婉轉流連,使人不覺中被引入輕盈飄渺的夢幻世界

《童年情景》的全部十三首樂曲都有標題,分別是:“異國和異國的人民”、“奇異的故事”、“捉迷藏”、“孩子的請求”、“無比的幸福”、“重大事件”、“夢幻曲”、“爐邊”、“竹馬遊戲”、“過分認真”、“驚嚇”、“孩子入睡”、“詩人的話”。曾經被用作香港電影《春田花花幼稚園》的主題曲。

作者簡介

羅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音樂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藝術創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國浪漫主義的優點和弱點。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出生於德國茨維考城書商的家庭,從小喜愛音樂和文學。舒曼是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感情敏感,並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他創辦了《新音樂雜誌》,對改變當時陳腐的音樂空氣,促進浪漫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關心和支持尚未為人所知的音樂家,如:蕭邦柏遼茲李斯特勃拉姆斯華格納等。舒曼的代表作有:鋼琴名曲《蝴蝶》《狂歡節》《交響練習曲》《幻想曲集》等,這些樂曲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發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孃》《詩人之戀》《婦人的愛情和生活》等,之後還寫下了四部交響曲,及《a小調鋼琴協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傑出的作品。

相關詞條

世界鋼琴名曲

提起鋼琴,我們禁不住將一切最美的語言奉獻給它:典雅、浪漫、瑰麗……。鋼琴是音樂殿堂中不可缺少的,它那天使般完美無瑕的音色,魔鬼般夢幻熾熱的演奏,足以融化世界上最寒冷的冰雪,感動人群中最冷酷的心靈。唯美浪漫的鋼琴世界,夢幻熾烈的心靈囈語,婉如叮咚濺起的清泉,給你自由無限的空間放縱自己的情緒,帶給我們最舒適美妙的感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