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歌》

《春之歌》

《春之歌》,選自孟德爾頌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作品第62號),A大調,4/4拍。該曲為孟德爾頌創作的所有“無詞歌”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不僅用於鋼琴獨奏,還被改編成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樂器的獨奏曲而廣為流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基本信息

簡介

《春之歌》《春之歌》
春之歌》,選自孟德爾頌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作品第62號),A大調,4/4拍。本曲為孟德爾頌創作的所有"無詞歌"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不僅用於鋼琴獨奏,還被改編成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樂器的獨奏曲而廣為流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孟德爾頌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內,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孟德爾頌一生總共創作了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作於1830至1845年間,分為八集出版。
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聽眾沉醉於快樂的氣氛中。曲式雖單純,但十分巧妙地套用了裝飾音,從而利用鋼琴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們不得不對孟德爾頌的天才發出讚嘆。在伴奏與踏板的關係中,也顯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音樂特色。

著名畫家潘玉良最大的一幅油畫《春之歌》

《春之歌》長2.2米,寬1.33米,是潘玉良所有油畫作品中畫幅最大的,應該也是她的精品之作。
該畫作表現的內容是6個裸體女子,在山水之間、花草之隙載歌載舞的情景。她們表情愉悅,體態優美輕盈,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恬靜、安逸之美,油畫的落款是1952年。但在畫作的背面另外寫著兩行字:1941年出品,春季沙龍;1955年女體畫展字樣。也就是說,這幅畫作應該完成於1941年,而且根據後面的標註,該畫作在法國至少參加過兩次展覽。但令人不解的是,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全面爆發,1940年6月法國就遭到德國的瘋狂入侵。一向對戰爭恨之入骨,且曾以多幅畫作表現其憎惡態度的潘玉良這個時期為何創作出這樣的畫作?如果該畫作真是在1941年完成,這幅作品應該反映了當時的潘玉良對美好和平生活極度嚮往的一種心態。
圖為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修復《春之歌》準備對外展出。

《春之歌》——徐悲鴻作品

立軸設色紙本
乙亥(1935年)作
鈐印:悲
題識:春之歌。大千道兄教正。乙亥悲鴻。
徐悲鴻畫馬名聞天下,他的之所以能在上千年來無數畫馬的作品中凸現出來,主要是他成功地將西畫的技法和精神溶入了國畫中,注重比例、造型準確,以形傳神。牛也是徐悲鴻特別鍾愛的題材,他所畫的牛猶如他的馬一樣意韻生動、神氣十足。此圖中體形龐大的牛,與小巧靈動的兒童,以及泛著新綠的垂柳,構成了充滿希望的春之歌。

相關條目

音樂 生活


世界鋼琴名曲

提起鋼琴,我們禁不住將一切最美的語言奉獻給它:典雅、浪漫、瑰麗……。鋼琴是音樂殿堂中不可缺少的,它那天使般完美無瑕的音色,魔鬼般夢幻熾熱的演奏,足以融化世界上最寒冷的冰雪,感動人群中最冷酷的心靈。唯美浪漫的鋼琴世界,夢幻熾烈的心靈囈語,婉如叮咚濺起的清泉,給你自由無限的空間放縱自己的情緒,帶給我們最舒適美妙的感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