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瞬間》

《音樂瞬間》

“音樂瞬間”為舒伯特(Schubert)創立的與即興曲類似的一種鋼琴小品體裁,是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時期興起的名目繁多的鋼琴特性曲之一,具有即興性和結構短小等特點。這些作品被稱為性格式小品,每曲都表現一種特定的、語言無法形容的微妙的情緒和感受,展示出一個奇妙的音樂世界。1828年出版的包含六首作品的《音樂瞬間》(Moment musical, Op94)曲集是他這一體裁的代表作。

創作背景

舒伯特先生的《音樂瞬間》也是由6首短曲組成的,但是那優美的曲調卻給了我們無窮的享受。 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樂譜,彈奏之後,對其讚嘆不已。隨後他才知道這其實正是這位朋友記下的他本人即興彈奏過的作品。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說明舒伯特有著很高的即興創作能力。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

簡述

舒伯特於1828年出版了《音樂瞬間》六首。

作品體裁

即興曲,一種早期浪漫派作曲家寫作的鋼琴小曲。這種樂曲被認為有些即興創作的性格,或有一種精美雅致的氣質和漫不經心地隨意而為的風度。舒伯特的《音樂瞬間》六首是由作者獨創的鋼琴小品體裁,在形象與體裁特點上跟即興曲十分相似,只是樂曲的結構更加短小,形象更為集中,技巧較為簡易。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首。

作品賞析

這首僅一分多鐘的小曲可分為三個段落,即A-B-Av三段。首和尾段十分相似,因此都用了字母A,但因再現A時的結構有變化,所以加上小寫字母v(英語單詞variation“變奏”的縮寫)。A段主題跳躍性較強,適當的裝飾音更加增添了它的諧趣感;這個段落反覆了一遍。B段跟前面比較起來顯得稍為堅定而豪邁些,它是在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之後的A段再現,基本上保持了第一次出現的形態,只是在最後的地方稍微做了些擴充,使原本該結束的地方被延後了。調性上,A段是f小調,B段降A大調,而Av段開始仍是回到f小調上,最後結尾處出人意料地“走”到了同名調F大調上,使原先稍嫌朦朧的“畫面”一下子完全清晰了,在明亮的大調色彩中結束了全曲。值得注意的是,2/4節拍的跳躍性的八分音符的伴奏貫穿全曲。

作者

圖片圖片

舒伯特,奧國作曲家。一七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生於維也納;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死於維也納。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600多首委婉動聽的藝術歌曲,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聖母頌》、《菩提樹》、《鱒魚》、《小夜曲》、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

世界鋼琴名曲

提起鋼琴,我們禁不住將一切最美的語言奉獻給它:典雅、浪漫、瑰麗……。鋼琴是音樂殿堂中不可缺少的,它那天使般完美無瑕的音色,魔鬼般夢幻熾熱的演奏,足以融化世界上最寒冷的冰雪,感動人群中最冷酷的心靈。唯美浪漫的鋼琴世界,夢幻熾烈的心靈囈語,婉如叮咚濺起的清泉,給你自由無限的空間放縱自己的情緒,帶給我們最舒適美妙的感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