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分析[經濟管理學術語]

財務報表分析[經濟管理學術語]

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是通過收集、整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並結合其他有關補充信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綜合比較和評價,為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管理決策和控制依據的一項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

分析對象

財務報表分析的對象是企業的各項基本活動。財務報表分析就是從報表中獲取符合報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認識企業活動的特點,評價其業績,發現其問題。

分析意義

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數據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數據
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
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1、與財務部門進行卓有成效的溝通
2、對企業的經營績效做出正確的評估
3、從財務角度出發,為決策者提供支持
4、從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同的角度理解企業三大報表
5、快速識別財務數據中可能存在的造假成份
6、學會分析企業的營運資本,審視企業存在的弊病
7、從現金流量表來分析企業的利潤水平

分析內容

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繫,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
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是指各類報表使用人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應遵循的一般規範,可以概括為:目的明確原則;實事求是原則;全面分析原則;系統分析原則;動態分析原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原則;成本效益原則。

一般步驟

財務報表分析的一般步驟包括:

(一)明確分析目的

(二)設計分析程式

(三)收集有關信息

(四)將整體分為各個部分

(五)研究各個部分的特殊本質

(六)研究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

(七)得出分析結論

基本方法

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所說的財務報表是指日常在會計核算資料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財務報表所規定的格式、內容以及方法來定期進行編制的報表,主要是為了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或是財務狀況,這些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以及相關的書面檔案都可以反映了某一特定時期的檔案。

那么,我們如何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呢?我們在規定的時期內進行報表分析,這主要歸納為三個要點,先以比率為中心,採取點面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分析,進行專業比較是關鍵所在,這就是說,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個表格來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收集完整的資料來進行使用,運用財務比較的方法對企業各期的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與分析,經過分析的報表必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這種針對性不完全喪失完整性,這是經營事項的側重點進行專項分析。

對於經營業績分析來說,可以為會計報表的使用人提供企業的生產經營的狀況,對這個生產經營的狀況進行較大的關注,我們可以從會計報表當中看到企業的經營成果,以及利潤完成的情況,企業的效益怎樣,歷史同期相比是否有一定的增長,我們在編制會計報表的時候,必須要滿足會計報表使用人的需要,這是很重要的目的。

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結合。共同性使它們具有了可比的基礎,差異性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特徵。在實際分析時,這兩方面的比較往往結合使用。

1.按比較參照標準分類

(1)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就是分析期與前期或連續數期項目金額的對比。這種對財務報表項目縱向比較分析的方法是一種動態的分析。

通過分析期與前期 (上季、上年同期) 財務報表中有關項目金額的對比, 可以從差異中及時發現問題, 查找原因, 改進工作。連續數期的財務報表項目的比較, 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發展動態, 以揭示當期財務狀況和營業情況增減變化, 判斷引起變動的主要項目是什麼, 這種變化的性質是有利還是不利,發現問題並評價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同時也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2)同業分析

將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與同行業的平均指標或同行業中先進企業指標對比,可以全面評價企業的經營成績。與行業平均指標的對比, 可以分析判斷該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和先進企業的指標對比,有利於吸收先進經驗, 克服本企業的缺點

(3)預算差異分析

將分析期的預算數額作為比較的標準,實際數與預算數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預算的程度,可以給進一步分析和尋找企業潛力提供方向。

比較法的主要作用在於揭示客觀存在的差距以及形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幫助人們發現問題,挖掘潛力,改進工作。比較法是各種分析方法的基礎,不僅報表中的絕對數要通過比較才能說明問題,計算出來的財務比率和結構百分數也都要與有關資料(比較標準)進行對比,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2.按比較的指標分類

(1)總量指標

總量是指財務報表某個項目的金額總量,例如淨利潤、應收賬款、存貨等。

由於不同企業的會計報表項目的金額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此總量比較主要用於歷史和預算比較。有時候總量指標也用於不同企業的比較,例如,證券分析機構按資產規模或利潤多少建立的企業排行榜。

(2)財務比率

財務比率是用倍數或比例表示的分數式,它反映各會計要素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代表了企業某一方面的特徵、屬性或能力。財務比率的比較是最重要的比較。它們是相對數,排除了規模的影響,使不同比較對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廣泛用於歷史比較、同業比較和預算比較。

(3)結構百分比

結構百分比是用百分率表示某一報表項目的內部結構。它反映該項目內各組成部分的比例關係,代表了企業某一方面的特徵、屬性或能力。結構百分比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財務比率。它們同樣排除了規模的影響,使不同比較對象建立起可比性,可以用於本企業歷史比較、與其他企業比較和與預算比較。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財務報表分析常用的一種技術方法,它是指把整體分解為若干個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財務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異因素分解法。

1.比率因素分解法

比率因素分解法,是指把一個財務比率分解為若干個影響因素的方法。例如,資產收益率可以分解為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利潤率兩個比率的乘積。財務比率是財務報表分析的特有概念,財務比率分解是財務報表分析所特有的方法。

在實際的分析中,分解法和比較法是結合使用的。比較之後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異的原因;分解之後還需要比較,以進一步認識其特徵。不斷的比較和分解,構成了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過程。

2.差異因素分解法

為了解釋比較分析中所形成差異的原因,需要使用差異分解法。例如,產品材料成本差異可以分解為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

差異因素分解法又分為定基替代法和連環替代法兩種。

(1)定基替代法

定基替代法是測定比較差異成因的一種定量方法。按照這種方法,需要分別用標準值(歷史的、同業企業的或預算的標準)替代實際值,以測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2)連環替代法

連環替代法是另一種測定比較差異成因的定量分析方法。按照這種方法,需要依次用標準值替代實際值,以測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在財務報表分析中,除了普遍、大量地使用比較法和因素分析法之外,有時還使用回歸分析、模擬模型等技術方法。

相關條目

財務報表分析-相關條目:

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

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

執行和解

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

法定準備金率

公司套用

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進行匯總、計算、對比,綜合地分析和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於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報表分析屬於基本分析範疇,它是對企業歷史資料的動態分析,是在研究過去的基礎上預測未來,以便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向各種報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經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各種不同數據及相關信息,但對於不同的報表使用者閱讀報表時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來說,股東都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營收入、每股收益等,但發起人股東或國家股股東則更關心公司的償債能力,而普通股東或潛在的股東則更關注公司的發展前景。此外,對於不同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對報表分析側重不同,短線投資者通常關心公司的利潤分配情況以及其他可作為“炒作”題材的信息,如資產重組、免稅、產品價格變動等,以謀求股價的攀升,博得短差。長線投資者則關心公司的發展前景,他們甚至願意公司不分紅,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資金由於擴大生產規模或用於公司未來的發展。
雖然公司的財務報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資料,但它只是一種歷史性的靜態檔案,只能概括地反映一個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這種概括的反映遠不足以作為投資者作為投資決策的全部依據,它必須將報表與其他報表中的數據或同一報表中的其他數據相比較,否則意義並不大。例如,瓊民源96年年度報表中,如果將其主營收入與營業外收入相比較,相信會作出一個理性的投資決定。所以說,進行報表分析不能單一地對某些科目關注,而應將公司財務報表與巨觀經濟面一起進行綜合判斷,與公司歷史進行縱向深度比較,與同行業進行橫向寬度比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捨棄掉,得出與決策相關的實質性的信息,以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與準確性。
衡量公司財務狀況的主要內容包括:
1.資產淨值。資產淨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資本(資本金+創業利潤+內部保留利潤+該結算期利潤)。它是考察公司經營安全性和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
2.總資產(負債+資產淨值)。它顯示公司的經營規模。
3.自有資本率(自有資本/總資產×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經營作風和抗風險能力。
4.每股淨資產,即每股帳面價值(資產淨值/發行數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實價值。
5.公司利潤總額及資本利潤率(當期利潤/總資本)等等。

分析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分析

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裡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周轉速度。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中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

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等。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周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資本結構分析

股東權益比率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

資本負債比率=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準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有息負債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經營效率分析

淨資產調整係數=(調整後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

調整後每股淨資產=(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淨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

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淨資產調整係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係數很大的條件下,其淨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費用率=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三項費用增長率=(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三項費用合計=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如果三項費用合計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或減少)則說明企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提起注意。

存貨周轉率=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天/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天數)表達了公司產品的產銷率,如果和同行業其它公司相比周轉率太小(或天數太長),就要注意公司產品是否能順利銷售。

固定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

該比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指標越高表示固定資產運用效果越好。

總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越大說明銷售能力越強。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般當產品處於成長期,增長率應大於10%。

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

其他應收帳款主要核算與生產經行銷售活動無關的款項來往,一般應該較小。如果該指標較高則說明流動資金運用在非正常經營活動的比例高,就應該注意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

盈利能力分析

營業成本比率=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在同行之間,營業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體一致,生產設備及工資支出也較為一致,發生在這一指標上的差異可以說明各公司之間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及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狀況。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異。相反,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處於劣勢地位。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前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後利潤率=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幾個指標都是從某一方面反應企業的獲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 = 淨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

資產收益率反應了企業的總資產利用效率,或者說是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100%

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應股東投入的資金能產生多少利潤。

經常性淨資產收益率=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一般來說資產只能產生“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所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資產狀況更加準確。

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處於同行業前列並保持穩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該指標異忽尋常地高於同業平均水平也應該謹慎了。

固定資產回報率=營業利潤/固定資產淨值×100%

總資產回報率=淨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這幾項都是從某一方面衡量資產收益狀況。

投資收益分析

市盈率=每股市場價/每股淨利潤

淨資產倍率=每股市場價/每股淨資產值

資產倍率=每股市場價/每股資產值

現金保障能力分析

銷售商品收到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100%

正常周轉企業該指標應大於1。如果指標較低,可能是關聯交易較大、虛構銷售收入或透支將來的銷售,都可能會使來年的業績大幅下降。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100%

淨利潤直接現金保障倍數=(營業現金流量淨額-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現金流量淨額對短期有息負債比率=營業現金流量淨額/(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00%

每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股數

每股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股數

(自由現金流量=淨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流動資金需求-償還負債本金+新借入資金)

利潤構成分析

為了讓投資者清晰地看到利潤表裡面的利潤構成,我想在這裡對由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必須有的損益項目(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折扣與折讓、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存貨跌價損失、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對淨利潤的比率列一個利潤構成表。

困難

財務報表分析的困難:

當我們在進行一項決策的時侯,有沒有關注過企業的儀錶板—-財務報表?有沒有根據財務報表上的數據來判斷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當我們的銷售突飛猛進的時候,我們是否對財務狀況給予了充分的關注? 當我們的利潤節節攀升的時侯,我們是不是同樣關注到了現金流?銷售收入高,利潤就一定高嗎?利潤高,現金流就一定充裕嗎?財務部門提供的一些財務指標分析一定是真實可靠的嗎?當我們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看起來一切正常時,您是否想到企業的風險其實可能在一點點加劇呢?

分析主體

財務報表的使用人有許多種,包括權益投資人債權人、經理人員、政府機構和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係的人士。他們出於不同目的使用財務報表,需要不同的信息,採用不同的分析程式。

(一)債權人

債權人是指借款給企業並得到企業還款承諾的人。債權人關心企業是否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債權人可以分為短期債權人和長期債權人。

債權人的主要決策:決定是否給企業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債權。他們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為了回答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公司為什麼需要額外籌集資金;

2、公司還本付息所需資金的可能來源是什麼;

3、公司對於以前的短期和長期借款是否按期償還;

4、公司將來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借款

(二)投資人

投資人是指公司的權益投資人即普通股股東。普通股股東投資於公司的目的是擴大自己的財富。他們所關心的是包括償債能力、收益能力以及投資風險等等。

權益投資人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為了回答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公司當前和長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變動的影響;

2、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何,公司資本結構決定的風險和報酬如何;

3、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公司處於何種地位

(三)經理人員

經理人員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對公司資產和負債進行管理的個人組成的團體,有時稱之為“管理當局”。

經理人員關心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經理人員可以獲取外部使用人無法得到的內部信息。他們分析報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報表。

(四)政府機構有關人士

政府機構也是公司財務報表的使用人,包括稅務部門、國有企業的管理部門、證券管理機構、會計監管機構和社會保障部門等。他們使用財務報表是為了履行自己的監督管理職責。

(五)其他人士

局限性

財務報表分析對於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經濟決策,都有著顯著的作用。但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財務報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應注意這些局限性的影響,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1)會計處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對報表可比性的影響。
會計核算上不同的處理方法產生的數據會有差別。例如固定資產採用直線折舊法或採用加速折舊法,折舊費也不同。企業長期投資採用成本法與採用權益法所確認的投資收益也不一樣。因此,如果企業前後期會計處理方法改變,對前後期財務報表對比分析就會有影響。同樣,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比較,如果兩個企業對同一事項的會計處理採用的方法不一樣,數據的可比性也會降低。所以在分析報表時,一定要注意看附註,看看企業使用的是什麼方法以及方法有無變更等。
從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來看,某些指標計算方法不同也會給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其平均餘額的計算,報表使用者由於數據的限制,往往用年初數與年末數進行平均,這樣平均計算應收賬款餘額與存貨餘額,在經營業務一年內各月各季較均衡的企業尚可,但在季節性經營的企業或各月變動情況較大的情況下,如期初與期末正好是經營旺季,其平均餘額就會過大,如是淡季,則又會過小,從而影響到指標的準確性。
此外,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評價要與其他企業以及行業平均指標比較才有意義。但各企業不同的情況,如環境影響、企業規模、會計核算方法的差別,會對可比性產生影響。而行業平均指標,往往是各種各樣情況的綜合或折衷,如果行業平均指標是採用抽樣調查得到的,在抽到極端樣本時,還會歪曲整個行業情況。因此,在對比分析時,應慎重使用行業平均指標,對不同企業進行比較時應注意調整一些不可比因素的影響
(2)通貨膨脹的影響。
由於中國的財務報表是按照歷史成本原則編制的,在通貨膨脹時期,有關數據會受到物價變動的影響,使其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引起報表使用者的誤解。例如,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資產價值必然小於資產當前的價值,以前以500萬元購買的固定資產,重置成本可能為800萬元,但賬上及報表上仍反映為500萬元固定資產原價。如不知道該資產是哪一年買的,僅僅靠這個數據,不能正確理解一個企業的生產規模。進一步說,折舊費是按固定資產原價提取的,利潤是扣減這種折舊費計算出來的,由於折舊費定低了,企業將無力重置價格已上漲的資產;同時由於折舊費定低了,利潤算多了,可能會導致企業多交所得稅,多付利潤,最終可能使企業的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
(3)信息的時效性問題。
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均是企業過去經濟活動的結果。用這些數據來預測企業未來的動態,只有參考價值,並非絕對合理可靠。而且等報表使用者取得各種報表時,可能離報表編制日已過去多日。
(4)報表數據信息量的限制。
由於報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數據是有限的。對報表使用者來說,可能不少需要使用的信息,在報表或附註中找不到。
(5)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問題。
有時,企業為了使報表顯示出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會在會計核算方法上採用其他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這時財務報表分析就容易誤入歧途。
以上關於財務報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局限性的種種說明並不能否定財務報表分析的積極作用,了解這些局限性,分析報表時注意它們的影響,可以提高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
此外,報表使用者在閱讀和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時,一定不要忽略報表附表和附註。仔細閱讀有關附表和附註,能使人們正確理解報表上所反映的信息,不至產生錯誤的判斷和結論。同時,在閱讀報表時,還應注意註冊會計師"審計報告"的意見。註冊會計師從第三者公正的立場,從專業人士的角度,對企業報表數據是否真實、可靠、可驗證等方面的評價,對於報表使用者是很有用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