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輪書》

《五輪書》

《五輪書》是三大兵法之一,與《孫子兵法》、《戰爭論》齊名。在日本、歐美的銷量數以億記,被譽為日本有史以來最暢銷圖書。長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商業周刊》暢銷書榜。本書在日本一直紅極一時,被日本人看作商場與人際關係必勝之書。同樣,本書與《孫子兵法》在西方也大行其道,它們比一些艱深的學術文章更加好讀易懂,兵法里的殺人或被殺更能喚起公司高層領導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本書與《孫子兵法》在東西方被人們貼上摧毀競爭對手使其萬劫不復的標籤,而事實也是如此。以戰場來比喻商場很有吸引力,因為這能夠幫助我們看清對手在哪裡,明白對手是誰以後,不論你是一位將軍或是公司總裁,世界就變得分清楚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第1版(2007年1月1日)
五輪書 [平裝]五輪書 [平裝]

平裝:171頁
開本:16開
ISBN:9787806822661
條形碼:9787806822661
ASIN:B0011BXQIK
宮本武藏(作者)宗建新(譯者)

內容簡介

插圖插圖
本書是三大兵法之一,與《孫子兵法》、《戰爭論》齊名。在日本、歐美的銷量數以億記,被譽為日本有史以來最暢銷圖書。長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商業周刊》暢銷書榜。
本書在日本一直紅極一時,被日本人看作商場與人際關係必勝之書。同樣,本書與《孫子兵法》在西方也大行其道,它們比一些艱深的學術文章更加好讀易懂,兵法里的殺人或被殺更能喚起公司高層領導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
本書與《孫子兵法》在東西方被人們貼上摧毀競爭對手使其萬劫不復的標籤,而事實也是如此。以戰場來比喻商場很有吸引力,因為這能夠幫助我們看清對手在哪裡,明白對手是誰以後,不論你是一位將軍或是公司總裁,世界就變得分清楚了……
與眾多管理理論相比較,本書有一股無法抵擋的優勢,它勝在簡單和實際,以擊敗對手為終極目的……
修煉你心中的劍——劍道與人道的極至、生命與智慧的圓融!一個沾滿泥土味的青年,捧著一把劍。抱著“成為武士”的夢想。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中,以“劍”立下道德的指標,義無反顧地沖向時代的狂潮,奮力掙脫人類命運的禁錮。這把劍,不是殺戮之劍。也不是詛咒之劍,這把劍是“生命的標竿”,是宮本武藏尋找道路、真理與成功的守護之劍。在今天,有的人的劍是一把鋤頭。有的人的劍是一項技術,有的人的劍是一部電腦,一副口才。一種天賦……您的劍是什麼呢?您是如何修煉呢?《五輪書》這部書將豐富您的認知,提供您效法的原則,並且了解生活的另一種藝術。

作者簡介

作者:(日)宮本武藏譯者:宗建新
宮本武藏(1584-1645),日本家喻戶曉的一代劍聖,有“不可戰勝的武士”之稱。他出生於日本岡山縣英田郡,年少時跟父親學習兵法。從十三歲到二十八歲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十六餘次,每戰必勝。二十九歲時在岩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鬥,一戰成名。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的“二天一流”的劍術。晚年的武藏致力於教授劍術、傳播兵法、完成了多部著作,其中以《五輪書》最為著名。

編輯推薦

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哈佛商學院指定必修教材。在日本及歐美熱賣長銷。日本史上最暢銷著作。全書附英文全文。通用電器公司前董事長與執行長傑克·韋爾奇、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高度推崇該書。

圖書推薦

日本人所推崇的制勝境界是什麼?日本人的制勝境界源於劍道,根於禪宗。如果不信,可以去見識一下日本的劍聖宮本武藏以及他的兵法要籍。
宮本武藏,也叫新免武藏,一位1584年出生在日本岡山縣英田郡的劍師之子,二十九歲時曾經在岩流島與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鬥,並以自制的一把四尺二寸的木刀將其劈殺,以這場著名的“島船決鬥”完成了他與當時各種劍術流派比武六十餘場不敗的輝煌歷史,榮膺全日本“劍聖”地位並堪稱日本第一武士。雖然他在二十多歲時就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1605年寫成劍譜《兵道書》,但是,他依然認為自己的劍術沒有達到極致的境界,於是,從三十歲開始繼續修業二十年左右,終於練成了左手使“一之太刀”、右手使“二之太刀”的著名的“二天一流”劍術。更為重要的是,他在五十七歲時,受熊本蕃(今熊本縣)蕃主細川的約請教授劍術,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和《五輪書》,更因為《五輪書》而聞名於世,被今人譽為世界頂級兵法大師。
為什麼《五輪書》能夠與中國古代孫武的《孫子兵法》和近代德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一併被世人稱之為“世界三大兵書”呢?這是我們初次接觸宮本武藏人與書的第一個問題。
因為“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策被世人擁為集團軍勝戰的上上策,《孫子兵法》獲得了應有的世界地位。但是,《孫子兵法》與《戰爭論》一樣,並沒有論及單獨打鬥者如何以寡勝眾。由於任何形式的對抗最終無非落實到雙方心靈境界的對抗,《五輪書》正是一種日本劍道所體現的一種武士最高精神境界的直接寫照,因此,《五輪書》在世界眾多兵法中以絕對的優勢搶占了境界論兵法的最高位置。由於宮本武藏通過《五輪書》不僅傳授了他所創立的“二天一流”著名劍術,而且更有秘傳心訣揭示了劍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因此《五輪書》成為了全世界進取之士與對手爭奪“心靈戰役”徹底勝利的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
日本是一個講究“技藝”的民族。劍術實際上就是一種技藝。北緯島國那種追求精緻的文化生態孕育了一種支撐“技藝”的東西,它就是所謂的“道”。因此,作為劍聖,宮本武藏以傳授劍術的形式闡述著更高一個層次的劍道。國內曾經出版了本尼迪克特所撰寫的日本文化研究專著《菊與刀》,但其中談論的內容卻很少涉及菊花和武士之刀,距離花道和劍道的真諦更是相距甚遠。
在日本,劍並非就是一般人們認為的那種鋼製的快刀。而是一種用木頭製成的長刀和短匕。因此,戰爭之刀與比武之刀不僅存在著質地的區別,更有那“奪人處境”與“奪人心境”的天壤之別。綜觀日本的茶道、花道、棋道、書道、劍道甚至武士道和神道,唯有棋道和劍道是在對抗之中論藝求道。劍道因為在動態之中追求極其幽靜的道,它對修心的要求則大大高於棋道。
由於世界原本就是一個陰陽大對抗的生物機體,所以,劍道實際上就是一種境界化的世道。這就難怪20世紀日本企業的CEO們都非常推崇宮本武藏通過《五輪書》所展示的兵法思想。他們不僅將自己的企業視如作戰的軍隊,而且與松下幸之助一樣領悟了劍道的奧秘。松下幸之助案頭就常年備放著一本《五輪書》,他在自傳中所言“直率的心胸,使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夠保證冷靜,泰然應對”,就是宮本武藏通過《五輪書》教給人們處世的真諦。
宮本武藏創立了戰無不勝的“二天一流”劍術而名垂青史。表面上看,因為今天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世道,因此,“二天一流”劍術所主張的那種“斬立決”的進攻性兵法得到了彰揚,但實質上,人們開始揣摸世道間各類事物究竟以什麼來實現對自我發展規律控制時,才發現宮本武藏早就告訴了我們:是“節奏”控制了一切,打亂對手的節奏就是使對手崩潰的要訣。我想,這就是宮本武藏通過劍道揭示世道的核心理念。
從武功的形式上看,宮本武藏所創“二天一流”劍術所用兵器是左手一把長的重劍、右手一把輕盈的短匕,這就是所謂的“二天”,它的真實含義卻是指太陽與月亮——即一陽一陰,預示著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對立統一性。因此,儘管人們都認為宮本武藏將以重劍打擊對手而以短匕護身,實際的情形卻恰恰相反。這正是宮本武藏所向無敵的訣竅所在。高舉著重重的長劍以不動之身收藏著自己不動的心,以不變應萬變,就能夠得心應手地控制外部千變萬化的節奏,這就是所謂的“一流”。因此,曾經將宮本武藏捆綁於千年古杉、囚於天守閣中進行“身不動源於心不動”開悟的京都文藝復興重要人物臨濟宗禪師澤庵宗彭,也就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宮本武藏的導師了。宮本武藏本人晚年潛心於禪宗的心靈修煉,以求“身心皆不動”的至高境界,這也成為其劍道理念的核心。對此,宮本武藏稱之為“世界之理”。
宮本武藏所生活的日本,處於日本第三代幕府——江戶幕府統治的“鎌倉時代”。這個時代群雄爭霸,戰禍四起,因此盛行兩種武士俠客,一種是“殺木拉”(samumi),其特徵是“如僕人那樣侍奉”,另一類則是“搏士”(bushi),其特徵是“帶武器的貴族”。日本平民階層偏喜於“殺木拉”,武士們則隨著日本從戰亂進入和平而尋主求仕,他們對象徵力量與權貴的“搏士”趨之若鶩。對此,宮本武藏的態度又是什麼呢?《五輪書》並沒有直接表達上述態度。但是,貫穿全書的精神卻是“殺木拉”精神,它就是一種禪的精神。
請看,侍奉的“侍”字就是人靜立於禪寺。劍道的基本功就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而且,這個動必須以靜作為發動的前提。所以,以靜處面敵,以平常心見道,這就是劍道區別並高於武士道之處。作為全日本劍聖,宮本武藏直到接近其生命終點時才真正悟出了劍道的真諦。他並非像禪師那樣給予人們頓悟的契機卻不予任何闡示,而是讓讀者能夠在閱讀與體會《五輪書》所描述的整個過程中獲得漸修漸悟的效果。
就宮本武藏所設計的那條武士漸修之道而言,它基本上是沿著佛教世界觀中“土、水、火、風、空”五大基本元素所展開的。因為這“五大”一直伴隨著人的生命輪迴,所以,人類處世的哲學及其基本精神為,五輪”所承載和運行。宮本武藏以土論兵法原則,旨在“在大地上劃出一條筆直的道路”,以水論“二天一流”劍術,旨在“一以貫之,自然能夠萬事皆通”;以火論勝戰之策,旨在“把每個時間點都視為關鍵時刻,讓心靈永不鬆懈”;以風論各種兵法流派,旨在“記載當世其他的兵法與其他各家流派”;最後以空論劍道的最高境界,旨在推廣“因為兵法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把身體融於自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種深刻的兵法理念。
儘管“二天一流”劍術說的主要是搏擊的技能,我們還是能夠察覺出宮本武藏所暗藏的禪機,這就是技法擊人不如心法擊人,他從禪宗修得的“無住禪法”更成為了他劍術的精髓。於是,表面上看似指導進攻方法與策略的武功秘籍,實際上從根本處深刻地暗示了進取之士們如何守住自己的心,達到“無念無相擊”的超一流劍術。正如一篇評論所寫的那樣“空之卷,即萬里一空的意思,道出了劍道家無空的心境。宮本武藏按現實的觀點解釋空,將空斷言為不迷之心,人世間的大道為萬物皆空”。試想,無念者怎么會被對手牽動走?無相者又怎會被對手察覺出自己的意圖?無住者又怎不乾變萬化呢?
如今,儘管世人已經選擇了許多特別的視角,比如商戰型、共事型、博弈型、治理型等等來重新關注宮本武藏的劍道,但是,“空”的至上境界及其無窮力量卻尚未被進取之士們所重視。因此,諸位方家如果能夠領悟出宮本武藏那種“劍道即世道,無劍勝有劍”的劍道精髓,則可“以心照刀,其德自現”,以平靜的心守住“強而不猛”的劍道,必能將對手的諸多兵法變得“雖猛而不強”,順而化解之。這也許就是宮本武藏“二天一流”劍道的實用價值所在。2006年4月於麒麟村野

精彩片斷

所謂“兵法”,即武士應當遵守的法則。身為將領尤其必須依據兵法行事,而一般士兵也要明白其中道理。然而當今世上,真正領悟兵法之道的武士,竟無一人。
先讓我們看看道在不同領域的展現。道,在佛教上是眾生救贖的道路,在儒學上是端正文化的方式,在醫學上則是治療百病的方法。此外,詩人教導我們詩賦之美,而精於茶道、弓術及其他各種技藝的人,則傳授他們各自技藝。這些人根據其本門思想進行鍛鍊,依其心之所向而樂在其中。儘管如此,熱衷兵法之道的人還是很少。
首先,武士認為有文武二道,而文武兼修才是武士之道。身為一個武士,即使在武士之道上不具備天賦,也必須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情況,竭盡所能地學習兵法。一般而言,世人揣測武士的心思,總認為武士只是在修習赴死之道。然而。能夠視死如歸的人並非只有武士而已。即使是僧侶、婦女、農夫以及其他身份更卑微的人,也都同樣有責任心,明理知恥,能夠坦然赴死,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差別。實行武士兵法之道,最基本的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克敵制勝,無論是一對一的決鬥或是同時與多人戰鬥。不論是為君主效命或是為自己奮鬥。誰都想功成名就。唯有靠兵法之道,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世上有人即使修習兵法之道,也還認為兵法對現實生活沒有什麼用處。對此我必須指出,真正的兵法之道,其純熟能時時刻刻運用,其精深能破解世間萬難。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