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民間玩具

臨沂民間玩具

山東臨沂民間玩具,歷史悠久,甚負盛名。臨沂市博物館在羅莊區白莊發掘出土了東漢民間石雕玩具石獸2件,費縣文物管理所發掘出土了東漢土陶豬、鳥等7件泥玩具。

概述

臨沂民間玩具臨沂民間玩具

臨沂民間玩具是臨沂民間傳統手工藝品,歷史悠久,尤以郯城木雕玩具和臨沂蒼山泥制玩具最負盛名
郯城木雕玩具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傳統手工藝品,有刀槍劍戟、車馬鳥獸、人物、掛式燈具等7大類500餘個品種,造型精巧別致,圖案新穎,形象逼真,色彩艷麗,生動傳奇,鄉土氣息濃郁。暢銷北京、南京廣州西安、青海等地,深受用戶和專家名人的讚賞。在宋慶齡故居和中央工藝美術館收藏有郯城木雕玩具。

特點

臨沂蒼山泥制玩具也有300多年的歷史。採用泥模成型,注重誇張對象的外型特徵,其功夫主要放在彩繪上,彩繪是在泥模的外型上先塗以白粉作為底色,再施以摻膠的大紅、桃紅、黃綠、紫等色,最後用黑色勾勒,達到多樣統一的效果。
臨沂民間玩具色彩艷麗,對比活潑,富有鄉土氣息。多次出國參加民間藝術展覽,享有盛譽,成為許多收藏家櫥桌上的座上客。

製作

臨沂泥玩具臨沂泥玩具

郯城縣樊埝村地處沂河岸邊,沂河岸邊的梧桐樹、楊柳樹,是取之不盡的鏇制木玩具原料,村上幾乎家家鏇制木玩具。過去他們製作玩具用的是腳蹬鏇床,現在大都用電機帶動鏇床。品種以龍刀、花槍、花籃、虎頭棒槌、鴨車、鳥車、小人車、高低棒棒人等最為著名。小人車,車上乘一木人,兒童推動木車,木人受轉動車輪牽引,即能手敲鑼、腳打鼓,富有情趣,頗能啟迪兒童的心智。高低棒棒人,造型簡練,身著花衣,面部為木質本色,用墨線開臉,頭可搖動,神態各異,似古代陶俑。郯城木玩具受到國內外美術界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喜愛。這些玩具行銷河南、江蘇、河北、安徽及東北各地。

流行

在臨沂的民間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徵。臨沂市民俗專家孫楓玲介紹,《風俗演義·祀典》記載:“畫虎於門,鬼不敢入。”這是人們在受到外力威脅而自己又無力抵抗時,幻想著藉助猛獸的力量來制服危害自己的對象。
沂蒙山區流行的是布老虎。民俗專家說,本地婦女縫製布老虎的風俗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具體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明代就很興盛,清代後期達到高潮。開始,是官臣和大戶人家保佑孩子平安吉祥的鎮物,後來就普及到平民百姓,逐漸發展成為獨具風格的民間工藝品。
孫楓玲說,臨沂民間風行的布老虎其特點是製作精巧、色澤鮮艷,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淳樸價廉。而布老虎的用處在於:誰家要是生了孩子,送上一隻布老虎,既可以表達贈送者的寓意:讓孩子長得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又可以暗示孩子長大了幹活有虎勁,保家衛國當虎將。並且布老虎還有一個用處,就是晚上用來做孩子的枕頭——憨態可掬的老虎腦袋和同樣憨態可掬的孩子腦袋,構成一幅讓孩子的父母動心的景象。
製作布老虎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黃布、紅布、棉花或草糠等。聰明勤勞、飽含愛心的沂蒙婦女,將剪好的兩片黃片(虎身)和一片紅布(虎肚)縫成筒狀的虎套,然後用棉花等物填充,經過擠壓修整成老虎形狀,再用花線或畫筆描出虎身上的斑紋和頭頂心的“王”字等。這樣,一隻胖墩墩、黃身軀、紅肚皮、翹尾、矮腳、威武、質樸、憨厚的布老虎就做成了。它凝聚著慈母的愛與情,凝結著母親的藝術才能。

產地

蘭山區褚莊以盛產民間泥玩具聞名鄉里。本世紀中葉莊上有60%的人家製作泥玩具,題材多是鳥獸蟲魚和寓意吉祥的瓜果之類。其中站馬、臥牛、小鳥水哨、青蛙、小狗、牛頭哨等玩具,色彩熱烈明快,有的嵌有悅耳的音哨,可吹出簡短有節奏的曲調,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過去貧窮人家,或遇上災荒年景,大多擔著貨郎擔,吹著牛頭哨,下鄉叫賣或換東西吃,以此作為謀生手段。

內容

有的則以民俗為題材,如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繫著的五絲哨,取端午節孩子佩戴“百歲索”辟邪、吉利之意。為便於批量生產,這些泥玩具多採用泥模成型,也有用手捏成型的。最早用白粉打底子,用摻膠的紅土點色。後來在白粉底子上塗以品色大紅、桃紅、黃、綠、紫等,最後用黑色進行勾勒,達到多樣統一的色彩效果。造型著重誇張對象的外部特徵,功夫放在彩繪上。玩具多以桃紅或綠為主調,給人以熱烈、明快、活潑之感。有的背後和底部表露出泥的本色,更顯出質樸無華的特點。
蒼山縣小郭東村泥玩具,題材多以歷史故事、戲曲人物為主,如諸葛亮、李逵、花木蘭、王祥臥魚等。一種叫做“抱花女”的玩具,頭部幾乎占了身體的一半,四大筆桃紅即能分出手和腳。雖未畫手,卻似手抱蓮花,花帽襯出白淨的臉蛋,眉宇之間點以抬頭紅,格外惹人喜愛。

這些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臨沂民間玩具,曾參加1964年中央有關部門舉辦的山東民間藝術出國展覽,並於1982年被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陳列。過些玩具先後在《人民畫報》、《美術》雜誌、《民間文學》和香港《中國旅遊》雜誌發表和介紹,引起國內和日本、美國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

盤點齊魯民俗手工藝品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民俗手工藝品以弘揚齊魯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古典藝術與齊魯文化巧妙結合,構思巧妙,匠心獨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