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羽毛畫

濟南羽毛畫

各種禽鳥的美麗羽毛,早已引起人們的審美興趣。利用羽毛的天然色澤和柔軟質地,把它貼上成各種畫面,就形成了風格獨異的新品種-羽毛畫。

簡介

羽毛畫最初是本世紀60年代初期,由濟南工藝美術總廠創立的。最初,僅僅用來製作一些小件如書籤、賀年片之類,

11

工藝上也只採取平貼辦法。投入市場後,頗受民眾歡迎,並有小量外商訂貨。隨後,便組織部分畫家和製作工人,互相結合製作大幅的掛畫、屏風、座屏等作品,工藝品種也從單一的平貼發展到浮雕貼畫、貼繪並舉等。作品《虎嘯)、《孔雀開屏》、《百鳥朝鳳》等,都是以石膏紙漿先塑出虎和孔雀的浮雕,然後施加羽毛貼布色彩,背景再施以水粉畫或水墨畫畫成的山水、叢林、花木,使畫面凸凹有致,層次分明,取得精彩的藝術效果。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羽毛畫小件更受人們歡迎,尤其是在圓形外框中的掛件,配以帶凸面的玻璃,構圖新穎,色彩絢麗,裝潢美觀,內容廣泛,成為暢銷的旅遊工藝品。

盤點齊魯民俗手工藝品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民俗手工藝品以弘揚齊魯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古典藝術與齊魯文化巧妙結合,構思巧妙,匠心獨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