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繡

甌繡

甌繡,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中國六大名繡(寧繡、湘繡、蘇繡、京繡、粵繡、蜀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又稱畫簾.甌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概述

甌繡甌繡

甌繡,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中國六大名繡(寧繡、湘繡、蘇繡、京繡、粵繡、蜀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又稱畫簾.甌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產生

甌繡,產於浙江溫州,它與湘繡、蘇繡、蜀繡齊名,被稱為我國四大名繡。甌繡是從裝飾生活用品逐漸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早期的繡品有神袍、

..

戲裝、壽屏等,後來又擴展到刺繡山水、人物、走獸、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觀賞藝術和裝飾效果。甌繡最大的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主要針法有平針、拖針、滾針、打子等數十種,具有構圖簡練、主題突出、色彩明艷、針法勻整靈活、繡與畫巧妙結合等特點甌繡品種繁多,除各式畫片,戲裝、掛屏等裝飾品外,還有檯布、枕套、被面等日常用品。畫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獸四個大類,花色品種達上千種。甌繡是我國刺繡工藝中獨具特色的精品,不僅為廣大民眾所喜愛,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工藝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特點

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針腳齊整,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艷,構圖精練,繡理分明.”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品種有錦肚,圍涎等1000多種。

歷史

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
清鹹豐三年(1853年),溫州開始設有專業繡鋪。

..

1922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改進甌繡生產,此後甌繡成為供欣賞的藝術品。
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
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甌繡開始日趨衰落。

發展

甌繡因產於甌江流域,故稱甌繡。甌繡開始於唐宋時代,800多年以前,溫州地區已運用刺繡美化服飾,繡品技藝也達到相當水平。甌繡是浙南一帶的傳統手工藝品,可與湘繡、蘇繡、粵繡和蜀繡相媲美,被稱為中國的名繡之一。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設有專業繡鋪。繡工人數曾達到600至800人。據說甌繡最早產生於民間善於刺繡的婦女之手,古時溫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的刺繡傳統,足見當時甌繡的普遍和興盛。甌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作為一項曾經輝煌的傳統工藝,政府有義務加以扶植和引導,並為之創造良好的環境。

..

制約甌繡發展的是手工刺繡花費時間長,而工資利潤又較低,繡工每天要繡十幾個小時,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報酬。而且女繡工們是完全靠對傳統工藝的喜愛和作為家庭手藝的繼承才堅持下來的。
早在宋、元年間,甌越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這便是甌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它的色彩越來越艷,花色品種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在工藝上獨樹一幟的繡種。甌繡的特點是主題明了、構圖簡潔、針法多變、色彩絢麗、繡面光亮、針腳平齊、神韻生動。甌繡產品分欣賞品與日用品兩大類,以欣賞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走獸、山水、風景等,尤以人物見長。一般選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為題材,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甌繡寓大雅於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傳神、針法靈活多變而極富觀賞、裝飾和收藏價值,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僑胞中尤其受歡迎。光緒年間,匝繡銷往歐美與南洋各地。民國5年(1916)溫州設立刺繡局,溫州城區府前街、五馬街、打鑼橋等處,均設有刺繡社。早期工藝美術家蔡墨笑、金靜芝的刺繡作品,曾在巴拿馬、加拿大和美國展出。20世紀60年代,甌繡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在華僑聚集地、東南亞諸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 新中國成立至今,甌繡曾有多幅作品引起極大轟動。1979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絲綢服裝繡品展銷會上展出的《紅樓十二金釵》,引得港人爭睹。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釵”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匯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這些甌繡精品無不取材於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甌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

成績

1988年和1999年,兩次代表甌繡藝術界參加世界博覽會
2001年作品《錦羽迎春》參展杭州西湖博覽會獲得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被評為省工藝美術大師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
清鹹豐三年(1853年),溫州開始設有專業繡鋪。
1922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改進甌繡生產,此後甌繡成為供欣賞的藝術品。
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
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甌繡開始日趨衰落。過去: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現在:在刺繡之前,先由畫家畫出畫稿;再將畫稿放下面,綢緞放上面,一起安置在花棚(刺繡的一種工具)上,底下照燈光,臨摹下來;然後按層次來刺繡甌繡的相關材料、工具 繃框、繃架、剪刀、繡花線、繡料(緞)、繡花針

輝煌榮譽:

1979年,溫州匝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巨幅繡品《紅樓夢·十二金釵圖》,造型生動,堪稱甌繡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踴躍。魏敬先的《白石老人》素描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獎。人像發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參加在台灣舉辦的千年中國文物展。

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由溫州甌繡藝術研究所的四位工藝大師集體創作的甌繡作品《群鷹翔集》在選線用針上別出心裁,甌繡高超的技法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繼承發展了甌繡的傳統精湛技藝。
《錦羽迎春》獲得2001年西博會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精品展金獎。作者林女是(女),1959年出生,溫州市人。民間藝術大師。主要作品有《春風舞彩》、《御風行》等。甌繡不是四大明繡之一。四大名繡是: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中國刺繡的門類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中國刺繡已經形成了較高的工藝水平和獨特的工藝門類。

四大名繡
蘇繡:四大名繡之首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
粵繡:廣東地區刺繡品的總稱 蜀繡: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
地方名繡
京繡:“燕京八絕”之一 魯繡:山東地區代表性刺繡 汴繡:人物最傳神
甌繡:浙江“三雕一繡”工藝之一 杭繡:杭州刺繡,亦稱吉繡 漢繡:以楚繡為基礎
閩繡:福建地區的刺繡品牌 顧繡:顧名世家族的刺繡品 壯繡:壯族刺繡工藝

第二批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