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刺繡

柯爾克孜族刺繡

柯爾克孜族刺繡色彩鮮艷、造型美觀、大方樸實。他們大多採用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日月星辰等象形圖案和幾何圖形,顏色以黑、白、紅、藍、綠等基本色調為主,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意義,從中透視出柯爾克孜族純樸、典雅的民族性格。

簡介

柯爾克孜族刺繡柯爾克孜族刺繡
柯爾克孜族婦女擅長刺繡,她們在頭巾、枕頭、被面、衣袖邊、馬衣以及懸掛的各種布面裝飾品上繡出各種的精緻花紋,其中有花卉、飛禽、走獸和各種幾何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活潑。他們編織的掛毯、地毯,花色圖案精美。花氈、白氈帽、銀質馬鞍、木製碗、盒等,精巧美觀、古樸耐用。各種工藝品以紅、藍、白色為主,尤以紅色最受歡迎。

柯爾克孜族男子傳統服飾為白色繡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無領長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邊。短上衣的式樣為豎領、對襟扣領。衣外系皮帶。下穿寬腳褲,適宜遊牧騎乘,女子服飾為寬大無領,長不及膝,鑲嵌銀扣的對襟上衣。下端鑲有皮毛的多褶長裙或下端帶褶襉的各色連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柯爾克孜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戴圓頂小帽,柯爾克孜族婦女擅長刺繡,常在衣服的領、袖、前胸等處繡上美麗、精緻的幾何圖案。色彩以紅、藍、白為主。編織也表現出精湛的技藝,用染色羊毛、駝毛編織的掛毯、地毯,用芨芨草、紅柳枝編成的帘子、圍子等都著稱於世。

圖樣

柯爾克孜族刺繡柯爾克孜族刺繡
柯爾克孜族刺繡圖樣中,山峰成為必不可少的風景。柯族人眼中的山多是雪山冰峰,聖潔純白,在他們的手下,山峰也被繡成白色,純白純白的三角形,沿著衣領、褲腳、袖邊,或是花氈、牆圍的邊款枕頭的頂端被褥的周邊綿延起伏。有時,三角形是黑色或是紅綠相間的,黑色代表土山,紅綠相間代表著紅山與青山。

歷史

柯爾克孜族刺繡柯爾克孜族刺繡
柯爾克孜族的刺繡歷史由來已久,且和中原文化密切相關。在葉尼塞河流域發掘的西漢時期的古墓中,就出土了印有極其精美的鳥獸及植物花紋圖案的毛織品。據記載,在我國葉尼塞河流域的柯爾克孜地區有專門織造綾羅錦緞的工匠。《元史·世祖本紀》記載,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元政府“賜欠州諸局工匠紗五萬六千一百三十九綻十三兩”。在長達千年的歲月中,高高的帕米爾從未失去和祖國內地的聯繫。

風格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古樸的遊牧生活形成了柯爾克孜織繡藝術的獨特風格:色彩鮮艷、造型美觀、大方樸實。他們大多採用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日月星辰等圖案和幾何圖形,顏色以黑、白、紅、藍、綠等基本色調為主。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意義:黑色表示深厚博大,頑強樸素;藍色與天空同,被視為神聖高貴之色;紅色表達著歡快、熱烈和幸福;綠色象徵春天和生機勃勃。柯爾克孜人對白色一往情深,因為白色能引起月亮、麵粉、棉花、乳汁等一切美好事物的豐富聯想,也有純潔、真誠的寓意。自然中的每一種色彩,都被柯爾克孜人賦予了深刻寓意。
中年男人戴的白氈帽上,多繡以黑色、藍色的紋樣,顯出英威剽悍、憨厚穩重;小伙子的白氈帽上繡上紅花和鮮艷紋樣,表現英俊瀟灑、朝氣蓬勃;兒童的白氈帽邊沿繡花草鳥獸、山水圖案,襯托出幼童的靈穎可愛。老年人使用的黑、藍色腰帶,以白線繡出簡約的波紋,對比強烈;青年人的紫紅色腰帶,中間繡各種圖案花紋,典雅浪漫。女性穿著的黑、綠、紅金絲絨小坎肩,襟邊各部位都以盤金銀繡法,繡上金色銀色的花草水紋,罩在連衣裙之外,顯出身姿的裊娜。

第二批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