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畫

瓷板畫

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都很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其色彩將保持數十年的鮮艷。瓷板畫是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南粵風情瓷板畫南粵風情瓷板畫
瓷板畫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繪畫後再經高溫燒制所成的陶瓷藝術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瓷板畫製作工序多重、複雜:首先如同繪畫一般,將各種顏色的釉料塗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畫幅;然後在板面上施一層透明釉;最後入窯高溫燒制,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方才成型。

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當時的瓷畫藝人致力於把紙絹上的中國畫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畫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重要的商品瓷。嵌瓷屏風無論是圍屏、插屏還是掛屏,都經常會見到上邊鑲嵌有裝飾意味濃厚的瓷板畫。品種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等,紋飾內容涉及面也很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魚藻以及吉祥圖案。

傳承

瓷板畫 鄧小平 楊平 泥火天成瓷板畫 鄧小平 楊平 泥火天成
第一代:鄧壁珊(宗師)
第二代:王琦(師從鄧壁珊)
第三代:梁兌石(師從王琦)、梁燮亭(師從梁兌石)
第四代:吳月山(師從梁兌石)、鄒崑崙(師承梁兌石)、楊知行(師承梁兌石)
第五代:楊厚興(師承吳月山)、徐細奎(師承楊厚興)、蔣根水(師承楊厚興)
第六代:馮傑(師承楊厚興)、梁少石(師承梁兌石)、王躍林(師承陳信高、馮傑)、李春敏(師承馮傑)、鄒武(師承鄒崑崙、陳信高)、王躍祖(師承陳信高、馮傑)、吳江華(師承徐細奎)、武育侖(師承徐細奎、楊厚興)、楊平(師承楊厚興)。

內容

瓷板畫畫面內容豐富。熱愛廣東地域文化的人們會發現,這方絕妙的瓷板畫,收有祖廟、龍舟、粵劇、醒獅、木棉樹、荔枝樹、白玉蘭、芭蕉樹、珠江等具有廣東特色的文化和民俗活動,眾多的背景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其樂融融的場景畫面,展示了社會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成為“廣東製造、廣東創造、廣東創新”的傑出代表作。

特點

瓷板畫瓷板畫
其一,瓷板畫具有瓷板平整光潔之美,便於陶藝家以瓷當紙,隨意揮毫,充分發揮作者的繪畫天才,充分展示瓷畫的審美意境。

其二,瓷板畫便於表現中國畫的神韻和意味,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

其三,瓷板畫是陶瓷藝術家汲取中國傳統繪畫精髓,表達東方審美理想的重要載體之一,而且這種表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只要不撞擊便不會損壞。此外,瓷板畫的色彩,無論是釉下青花、釉里紅、高溫顏色釉,還是釉上粉彩、古彩、墨彩,色彩永遠鮮艷,不會因日曬水浸而變色,便於收藏。
其四,瓷板畫樣式多樣,除了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外,還有圓形、橢圓形、扇形、雞心形、葉形等等,便於家居裝飾,既可獨立成體掛於客廳、書房,又可作家具的鑲嵌之飾,或製成插屏或圍屏等。

其五,瓷板畫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當代瓷板畫風格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既可滿足人們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可適合人們追求現代時尚的口味。

其六,瓷板畫是現代環境設計的重要樣式,可根據建築物的裝飾需要,面積可大可小,大則如山迎立,小則俯首細賞。當今社會,現代瓷板畫已成為家庭環境布置首選的藝術品之一。

鑑賞

鑑賞瓷板畫時要注意“六看”:一看瓷板是否平整,凡瓷板中間拱起或歪斜者,均屬次品。二看瓷板表面是否光潔,凡表面有縮釉、黑斑者,均屬次品。三看瓷板是否完整,凡輕敲聲音悶啞有裂縫者,均屬次品。四看瓷板畫面是否整潔,凡畫面有釉色脫落或被抹擦痕跡者,均屬次品。五看瓷板畫意是否精美,凡粗製濫造者,均屬次品。六看瓷板畫燒制工藝是否到位,凡窯變不佳、發色暗灰者,均屬次品。

仿品鑑別

模仿之作,多是八友身邊諸人所為。有的臨摹,只是借師傅之影響謀生。模仿之作,只是像八友的筆墨面貌而已。有的則明確寫清仿某人筆法等題款,與有意複製的贗品有區別。
故意假造之作,是以臨摹、複製手段追求酷似,以假當真,牟取利益的贗品。主觀臆造之作,則是在繪畫風格、筆墨技巧上學得一些八友畫法,並根據一些參考資料而任意畫出來的八友作品。
因此,新仿“珠山八友”越來越多,新仿“珠山八友”的贗品有兩類:一類是以真品實物為藍本複製的,另一類是以印刷品為藍本複製的。以真品實物為藍本的複製品,大小尺寸與母本一致,畫面構圖、內容、筆法、題款、印章均為母本之翻版,這類贗品,出於圈內人和以此買賣為業的高手,造假者往往持有真跡,但秘不示人,讓高手以實物為藍本揣摩演練,悉心描摹。由於是近距離對實物的複製,因此筆法、色調、題款、品相等方面,幾可達到亂真的地步。鑑定此類複製品時,要儘可能多看原作者實物、圖書資料等。如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畫《聞雞起舞》,由於市場需求,作者在同時期將該作品畫過多幅,刻意造假者即使將原作秘不示人,鑑定者在辨別時,也可找到同時期同類作品當鑑定的標準器,這就要求鑑定者眼界寬闊,用更多精力去揣摩研究。
以印刷品為藍本複製的,相當於古代書畫技法傳授中的“對臨”。多為一般仿製者所為,仿品與原作有些許差異。如何許人的《雪景》,真品筆法磊落,墨色秀澤,填色粉潤,雪色晶瑩,雪霧無色卻層次微妙;而仿製品筆法粗糙,玻璃白堆填較厚,濃淡輕重少層次,且題款之字型形意不足,從品相特徵等看出破綻。
移植手法造的贗品,指將此器形上的畫面移植到彼器形上。畫面、題字、款式等均以高仿手法移植搬弄,多將琢器上的畫面移植到瓷板上。“珠山八友”喜好在四方琮式瓶上合作畫瓷,從局部來看,每人一面,每面一幅,如同瓷板畫的組合。造假者將四方瓶的畫面移植到瓷板上,這樣偽造既便利又酷似,但在畫畫章法上容易出現破綻。
合造手法的贗品,是造假者在收集被仿造者一定數量的作品之後,根據市場需要而進行畫面的肢解組合,以拼接合造的手法,“創作”出酷似八友的作品。這種拼接合造,多出現牽強附會,稍有鑑定能力的人一看便知。
新仿瓷還有幾種現象值得注意,老胎新仿,因民國的老胎在景德鎮還能找到,高仿者以此做假,胎釉與民國時期的真品無異,且模仿得逼真,畫面還做舊。有些高仿品,有意在題款處磨掉部分詞句或受畫者的姓名等,製造歷經“文革”劫後餘生的假相,讓人信以為真。
新仿“珠山八友”,多是近年所為,在辨別時首先應從胎質、釉色著眼。因新仿的胎質和釉色與舊的總有距離。其次是掌握原作者繪畫技巧及風格,要細緻分析其筆墨特徵。名家筆墨十幾年苦練得來,絕非一般人一朝一夕能刻意求得。

第二批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