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區

漢陽區

漢陽區地處武漢市西南部,與漢口、武昌隔江鼎立構成武漢三鎮。獨居一鎮的漢陽區,東瀕長江,北依漢水,是京廣鐵路大動脈與長江黃金水道十字交匯的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全區轄9個行政街道,2個鄉,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萬。漢陽因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山水資源、鮮明的產業特色、便捷的水陸交通和巨大的開發潛力等有利條件,現已成為武漢新區的核心開發區,以都市工業、房地產業、文化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為發展重點。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漢陽歷史悠久,在武漢三鎮城邑建制中名位最早,自漢末以來就是歷代風景勝地。區內有著稱於佛教叢林的歸元禪寺、楚天名樓晴川閣、高山流水古琴台、漢陽古樹、石榴花塔等。1985年,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風景旅遊城區,1998年又被批准為山水園林城試驗區。現在月湖蓮花湖晴川閣等8大風景區已初具雛形。正在開發建設的龜山風景區、龍陽湖旅遊度假區是旅遊、觀光、休閒的樂園。
漢陽交通發達,

漢陽區漢陽區
基礎設施完善。全區沿江岸線32公里,擁有大小碼頭42個。楊泗港吊裝碼頭可常年停靠5000噸級貨輪。從漢陽中心區到武漢最大的鐵路客運、貨運站僅5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王家墩機場僅28公里和10公里。區內318國道、漢陽大道、鸚鵡大道、琴台路和正在動工興建的墨水湖北路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19萬門程控交換電話,可直撥國內外。琴斷口水廠等一批大型水電設施為生產、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漢陽經濟實力雄厚。武漢健民製藥廠、武煙集團、百威公司、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等130餘家大中型企業坐落區內。區屬工業迅速發展,共有機械、電子、建材、化工、紡織、輕工、汽車改裝、生物工程等十多個門類,已形成綜合性工業基地。漢陽以城帶郊,農業基礎堅實,物產豐富。全區現有耕地1300公頃,漁池水面600公頃,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配套,以蔬菜、水產品生產為主,禽、蛋、奶、林、果生產基地齊全,是武漢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之一。漢陽商業繁榮興旺。鍾家村商業一條街是武漢市最繁榮的中心區之一。躋身於上市公司,中國零售百強的漢商集團股份(集團)公司和設施先進、豪華舒適的晴川飯店,日照酒樓錯落其間;二橋汽車貿易十里長廊商賈雲集,是中南地區最大的汽車配件貿易市場;隨著漢福超市、華聯超市等一批大型商業購物中心相繼開業,二橋、五里、七里三個新的商業中心區正在迅速崛起。目前,漢陽區擁有旅遊飯店近10家,沒有一家五星級的酒店。客房數僅1200多間,按武漢新區規劃,將在漢陽南岸嘴、鍾家村、十里舖、升官渡、四新新城等5處建5座五星級賓館。預計每座賓館投資1億—3億元。
漢陽區漢陽區
漢陽科教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全區有科研機構53家,科技人員6305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535人,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2172人,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3598 人。區內共有中國小校84所,幼稚園75所,職業中專、職業高中3所。有醫院18所,防疫保健機構5家,形成了完善的醫療衛生網路。
城市規劃
漢陽108平方公里作為“武漢新區”核心區進行開發,計畫用4年時間,投資近千億元,完成重要地段和主要組團的主要基礎設施和重要功能性、公益性項目建設,基本形成武漢新區城市框架。
到2010年經濟發展指標: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億元,年均遞增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0億元,年均遞增16%;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2億元,年均遞增15%以上;地方財政收入達到9億元,年均遞增1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6億元,年均遞增1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1億元,年均遞增12%以上;出口創匯總額達到8360萬美元,年均遞增2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16400萬美元,年均遞增20%以上。

社會發展指標:到2010年全區總人口達到62萬人左右;每年新增就業崗位7500個,安排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500人;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1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8%;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城鄉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率達到90%以上。

環境建設指標:新增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2平方米;全區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環境功能區化標準;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歷史發展

從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建卻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幾十年,比漢口更早。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漢津縣。公元605年,隋煬帝把漢津縣改為漢陽縣,從這時開始,漢陽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轄漢陽、漢川兩個縣。沔州州治設在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並將漢陽縣以及沔州的行政機構都一起從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
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漢陽應該是在漢水之北的地區--那不是漢口的地盤嗎?過去的漢陽確實與漢口練成一片。《明史》說,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大約十五世紀初,漢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點就是裁彎取直,這次漢水徑直向東流經龜山之北入長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今天的漢陽應該改稱為“漢陰”才是。但“漢陽城”叫順了口,沒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漢陽城於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漢代,漢陽已經建了城。三國時劉表部將黃祖在龜山北麓築了卻月城,後來被孫權擊破。於是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漢陽城”是有城牆的,還有東西南三個城門,1928年北伐戰爭時才被拆除。這個範圍就是漢陽大道之南,攔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東直到江邊的城區。漢陽大道時開闢龜山與鳳凰山(鳳棲山)之間谷地上的,攔江路是建立在原來隔開鸚鵡洲的長江夾河上的。

老漢陽城的中心是一個大十字,東西向大路今天叫顯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陽新路。顯正街出西門(鳳山門)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漢陽縣進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廟、十里舖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鳳山門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歷史人文

步出南門(南紀門),踏上今天的攔江路,這條路沿長江邊劃出一個大弧線,一直到白沙洲大橋的西橋頭。它本來就是古時長江的夾河道,將東面的鸚鵡洲隔開。由於河床的不斷擺動,凸凹岸也不斷變化,今天的鸚鵡洲已不是古時的鸚鵡洲。三國時擊鼓罵曹、作《鸚鵡賦》禰衡,遇害之鸚鵡洲已不知所蹤;唐朝崔顥寫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詩句里的鸚鵡洲也沉入江底幾百年了。如今隔開鸚鵡洲的夾河水路被填平,鸚鵡洲與河岸相連,洲不成其為洲,僅剩地名,只有攔江路的形狀可以看到沙洲的範圍。
有因李白留詩而聞名地郎官湖。當年李白在漢陽遇故人張謂,便約上當地太守、縣令一併泛舟湖上飲酒作樂。張謂當時任尚書郎,李白舉杯說,此湖就叫“郎官湖”吧。還作《泛郎官湖》詩一首:“張公多逸興,共泛城南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四座醉清光,為喜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風流若未泯,名與此山俱。”但這個郎官湖的遺蹟一直是個迷,歷史記載郎官湖在漢陽城南,舊稱南湖。但到明朝時已經湮沒,今天的太平巷(舊稱郎官巷)、太白巷一帶大約就是湖址所在。

三國金戈鐵馬

漢陽區漢陽區

《漢陽府志》中述道:“(漢陽)三國時為吳用武之地。”由於地處三國古戰場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漢陽仍留存著大量的三國遺蹟和許多三國典故傳說。在龜山東麓有一洗馬口、洗馬洞,據傳是每次激戰之後,關羽赤兔馬洗刷的地方。現鐵門關一帶稱洗馬長街,也是源於這一典故。在昔日的龜山上,還曾有藏馬洞和磨刀石,傳說是關羽當年屯兵在此藏馬磨刀的地方。在龜山東麓,有一魯肅墓,是魯肅之子魯淑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紀念其父為東吳立下的赫赫戰績。龜山上還有一禰衡墓,是從鸚鵡洲上移來。禰衡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大名士,傳統劇目《擊鼓罵曹》就是根據禰衡不攀權勢,在筵席上當眾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編的。漢陽火車站旁的車站衡街,有個頗為特別的地名——頓甲嶺。據說,劉備去東吳迎娶孫夫人時路過這裡,人困馬乏,他就隨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漢腔中,"頓"是"放"的意思,後人因此將這個小嶺稱為“頓甲嶺”。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與樵夫鍾子期結為知己。在漢陽也留下了許多與此有關的地名。鍾子期葬於新農集左邊的馬鞍山下,附近有個上集賢村和下集賢村。傳說,鍾子期原是楚國貴族,他不願為官,與好友隱居山里,結草為廬,以打魚、砍柴為生。由於他們都是有才的賢士,後人便將他們住過的這一片都稱為“集賢村”。鍾子期去世後,其族人移居現鍾家村人行天橋東側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鍾家村。俞伯牙當年斷了琴弦的地方,在漢水邊的一個小渡口,如今這裡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琴斷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漢陽區永豐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帶,後人稱其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間,有人感於“知音”故事,在漢陽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築台,命名為“琴台”。現存琴台建築,由清嘉慶年間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這一地名。

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漢陽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初繪製的武漢市地圖,可以看到龜山到赫山一帶分布著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鋼藥廠等大型工廠。張之洞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指點江山。1893年,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一手創建了漢陽鐵廠。1908年,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江西萍鄉煤礦三大企業合併,成立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公司,鋼鐵產量多年來一直占全國百分之百,出口亞美諸國。1894年,張之洞籌辦的湖北槍炮廠即後來的漢陽兵工廠建成。這兩大企業奠定了武漢的工業都市地位。如今它們早已不存,但我們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遺蹟。1951年在原鐵廠遺址上建起了武漢國棉一廠。現今的漢陽鋼廠所在地也是鋼藥廠的舊址。漢陽鋼廠還新築了兩個仿製的漢陽鐵廠和兵工廠大門。

產業結構

●都市工業

漢陽區漢陽區

推進傳統製造業向現代製造業升級,提升工業整體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力發展以食品、菸草加工、輕工電子、新型材料、鋼鐵加工、汽車及零部件為主的機械製造業以及生物與醫藥製造業。打造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市場競爭力、規模化經營的品牌產品。重塑新世紀的“漢陽造”。
●房地產業
加快房地產和“城中村”改造步伐。重點啟動八個板塊:蓮花湖板塊,漢陽舊城風貌區板塊,鸚鵡洲濱水高尚居住區板塊,歸元寺片區板塊,羅七路片區板塊,龍陽路片區板塊,赫山路片區板塊,四新居住區西片板塊。總面積1044公頃。

●文化旅遊業

加快月湖文化藝術區、琴台大劇院的建設、蓮花湖環境整治及綜合開發、龜山綜合整治、長江和漢水江灘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

●生產性服務中心

區內規劃46平方公里,以梅子路、四新大道為軸,建設以武漢新區行政管理中心、企業總部基地、國際會議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等為依託的“十字路型”發展軸,形成輻射華中地區的生產性服務中心。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加強鍾家村、王家灣商業圈建設;建設前進地區副市級商業中心、建設濱江商業區。
漢陽經濟開發區

漢陽經濟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端。以318國道為中軸,東臨墨水湖,西至龍陽湖,南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達漢江,正在興建的“六湖連通”工程貫穿其中,轄區總面積7.8平方公里。毗鄰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琴台國際大劇院、武漢體育中心、漢陽客運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築,內有二十一世紀購物中心、家樂福、金馬家居、好美佳、國美電器、武漢摩爾城、歐亞達家居等大型商業網點,周邊有墨水湖、龍陽湖、後官湖、三角湖、南太子湖等漢陽主要湖泊。
漢陽經濟開發區,擁有按照國際慣例規劃建設的出口加工區,現建有3500平方米海關監管樓、6500平方米標準廠房、8000平方米倉儲及室外驗貨場、卡口、圍網等公建設施,具有方便、快捷的出口通關條件,擁有全市唯一的市內貨櫃碼頭-楊泗巷。保稅倉庫可為入駐企業提供保稅倉儲服務。根據武漢新區總體規劃布局,按照“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結構最佳化、環境優越”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價值創造、產業經營”為核心,堅持“我規劃、你投資、同受益、共發展”的方針,形成以“五大產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培育文化娛樂、社會服務、旅遊服務等新興產業。重點引進汽車貿易、醫藥物流、都市工業、交通服務及現代商貿等五大產業。

基礎建設

漢陽區已具有較為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系統、服務設施系統、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服務環境等。

供水能力


現自來水廠日供水達44萬噸以上。未來4年將達到日供水94萬噸以上。

供電能力

現有22萬伏樞紐變電站2座,在建3座。未來4年將達到20座。

供氣能力

現有日供氣24萬立方米的能力。天然氣“西氣東送”工程正在興建中, 2005年已全面推廣使用天然氣

排污能力

10萬噸污水處理廠正在興建中。

道路交通

正在形成漢陽區內“六縱六橫”為支撐的交通網路:龍陽大道、芳草路、江城大道、攔江堤路、鸚鵡大道、濱江大道;月湖大道、琴台大道、漢陽大道、墨水湖北路、二環線、四新大道。

生態修復工程

結合用地布局,改造、新建水渠十餘條,將墨水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龍陽湖、三角湖後官湖連線貫通,它將實現一船搖遍六湖的美妙構想。連通的內部河網水系通過墨竹港連通後官湖,通過琴斷口小河連通漢水,通過東風閘和東湖泵站連通長江,形成“襟江帶湖”的內、外部水系連通體系。環墨水湖將形成“城市綠心”,構建“六湖連通”的生態廊道,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遊樂、休憩空間,形成各具特色的濱水景觀,營造優美的湖光山色,提高城區防災能力和水環境自淨能力。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正在建設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包括20萬平米的展覽區,2個五星酒店,和省科教中心。

行政區劃

區人民政府駐陽新路特1號。

郵編:430050

漢陽區漢陽區
代碼:420105
區號:027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漢陽區轄11個街道:翠微街道建橋街道、月湖街道、晴川街道、鸚鵡街道、洲頭街道五里墩街道琴斷口街道、江漢二橋街道、永豐街道、江堤街道。共有118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晴川街道 辦事處駐龜山北路特1號,人口18185人,面積2.7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洗馬、晴川、國棉、漢南、漢汽、江漢橋
●月湖街道 辦事處駐琴台路368號,人口28424人,面積3.87平方千米。轄7個居委會:板子橋、龍燈、漢鋼、雨花林、鐵橋、伯牙台、梅子山。
建橋街道 辦事處駐顯正街80號,人口47250人,面積1.9平方千米。轄11個居委會:鍾家村、西大街、顯正街、蓮花湖、河泊所、青石橋、大橋一、大橋二、南城、古樓、棉花。
●翠微街道 辦事處駐翠微街78號,人口45092人,面積2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團結、朝陽、西橋、白鶴、琴台、車站、歸元、冰塘。
●鸚鵡街道 辦事處駐鸚鵡小道25號,人口41800人,面積2.53平方千米。轄10個居委會:自力、楊泗、瓜堤、洲尾、橋機、夾河、鋼管、新民、鸚鵡花園芳卉園
洲頭街道 辦事處駐洲頭三村45號,人口29033人,面積3.71平方千米。轄10個居委會:紅建、二院、洲頭、建港、長新、向陽、芳洲、崇善、和平、新五里。
五里墩街道 辦事處駐漢陽大道385號,人口57519人,面積4.75平方千米。轄13個居委會:五新里、五琴里、五合里、五麒里、五麟里、五湖裡、五紅里、五福里、五園裡、五墨里、五龍里、五祥里、五春里。
琴斷口街道 辦事處駐十里舖151號,人口63555人,面積8.81平方千米。轄21個居委會:琴斷口、沿河、漢沙、七里廟、紫荊花、赫山、十里舖、馮家畈、麒麟、桃花島、匯福園、江城、旺達、漢江、江花、陶園、七里一村、龍陽、墨北、金龍花園、七里晴川
●江漢二橋街道 辦事處駐知音西村70號,人口38007人,面積2平方千米。轄13個居委會:知音東苑、知音西苑、玫瑰東苑、玫瑰西苑、玫瑰南苑、玫瑰苑、玫瑰東園、玫瑰西園、郭茨口、橋東、橋西、水仙里、恆富苑。
●永豐街道 辦事處駐永豐路1號,人口23171人,面積51.29平方千米。轄9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星火、中興、百靈、五里墩、郭琴、磨山、陶家嶺、仙山、燎原、龍陽、漢城、鄭家咀、三眼橋、快活嶺、羅家咀、陳家咀、黃金口、董家店、徐灣、米糧、四台、湯山。
●江堤街道 辦事處駐太山寺村特1號,人口16316人,面積17.48平方千米。轄10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紅星、前進、鸚鵡、向陽村、太山寺、豐收、江堤、鄧甲、漁業、紅衛、新新、潮江、溝咀、界牌、老關。

旅遊資源

這裡流傳著大禹治水、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關羽洗馬、李白夜遊的傳說,還有許多不可多得的名勝古蹟和歷史地名:古琴台歸元禪寺、鍾子期墓、禰衡墓、“琴斷口”、“升官渡”西漢時屬沙羡縣地。東漢末年在魯山(今龜山)北築卻月城。三國吳於魯山西南筑魯山城,為江夏郡治。隋初為漢津縣地,後為漢陽縣地。唐武德四年(621 )在鳳棲山南筑漢陽城。五代周為漢陽軍治,元、明、清為漢陽府治。1912年漢陽縣治。1926年漢陽城區屬漢口市。1929年屬武昌市。1930年仍入漢陽縣,後幾經變動。1949年漢陽縣城區與武昌市、漢口市合置武漢市。1952年改今名。區內地勢低洼,有月湖、蓮花湖等湖泊和龜山、鳳凰山等山丘。龜山北山麓早在清末就建有煉鐵廠和兵工廠,為中國最早的冶金工業和軍火工業基地。

晴川閣 晴川閣
晴川閣坐落在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晴川閣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復建後的晴川閣,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為一體,成為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
 歸元禪寺 歸元禪寺
位於漢陽歸元寺座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在佛教中,歸元寺屬於曹洞宗(該宗系禪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創建以來,迭經戰亂,屢敗屢興。現存建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國初年陸續所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分別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和羅漢堂等三組主體建築群。
龜山 龜山
龜山位於武漢市漢陽長江邊,與蛇山隔江相望。相傳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亂,數載不克,後得靈龜降伏水怪,治水成功。靈龜後來化為一山,即龜山。登臨樹木蓊蔚的山巔,可顧望“人煙城郭,夾岸迴環,沙鳥風帆,與波下下”的景色。 龜山的南腰間建有魯肅墓,墓周芳草青青,林木蒼蒼,清幽異常。在龜山的西面,建有向警予墓。墓呈圓形,白色,基環方圍 。在月湖側畔,建有古琴台。
古琴台 古琴台
古琴台占地約1公頃,東對龜山、北臨月湖,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與鍾子期在此結為知音。主要景點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情節“臘像館”;有清朝道光皇帝為陶文毅而御筆親書的“印心石屋”;有近年用漢白玉雕刻的“伯牙撫琴”塑像;有道光年間的翰林詩興大發時用竹葉蘸墨題的“竹葉書”;有1976年修建琴台時的遺物“琴台”方碑;有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高山流水”水榭長廊等景點。
大熊貓 大熊貓
武漢動物園座落在武漢市的旅遊城--漢陽區,現有自管面積0.8平方公里,並被2平方公里的墨水湖三面環抱,形成半島,具有湖光山色、鳥語花香的獨特景觀。東區為水陸遊樂區,北區為動物表演館和園林野生動物園;西南區為半自然式野生動物展覽區。園內以觀賞動物為基礎,以靈長類尤其神農架金絲猴種群為特色。

湖北行政區劃

湖北是中國開發較早的省份之一,是長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

武漢行政區劃

區級街道

江岸區

    上海街| 一元街| 大智街| 車站街 | 四唯街 | 球場街| 西馬街| 永清街| 勞動街| 台北街| 花橋街 | 二七街| 新村街| 丹水池街| 後湖鄉 | 諶家磯街江岸經濟開發區

    江漢區

    唐家墩街| 水塔街| 民意街| 漢興街 | 北湖街| 滿春街| 民權街| 新華街| 花樓街| 民族街| 萬松街 | 常青街| 前進街

    礄口區

    易家墩街| 韓家墩街| 宗關街| 漢水橋街| 寶豐街 | 榮華街 | 崇仁街| 漢中街| 漢正街 | 六角亭街 | 長豐鄉

    漢陽區

    晴川街| 月湖街| 翠微街| 建橋街| 鸚鵡街| 洲頭街| 五里墩街| 琴斷口街| 二橋街| 永豐鄉 | 江堤鄉 | 漢陽經濟開發區

    武昌區

    楊園街| 徐家棚街| 新河街| 積玉橋街| 中華路街| 糧道街 | 黃鶴樓街| 紫陽街 | 白沙洲街 | 首義路街| 中南路街| 水果湖街| 珞珈山街 | 石洞街

    青山區

    紅鋼城街| 新溝橋街 | 冶金街 | 紅衛路街| 廠前街 | 鋼花街| 青山鎮街| 武東街 | 白玉山街| 鋼都| 工人村街

    洪山區

    紅旗街| 珞南街 | 獅子山街| 關山街| 天興鄉 | 建設鄉| 和平鄉| 青菱鄉| 洪山鄉| 九峰鄉| 花山鎮| 左嶺鎮

    東西湖區

    吳家山街| 新溝鎮| 漢南區| 紗帽街| 鄧南鎮

    江夏區

    紙坊街| 金口街 | 烏龍泉街 | 鄭店街 | 流芳街 | 法泗鎮| 安山鎮| 湖泗鎮| 五里界鎮| 豹澥鎮| 山坡鄉| 舒安鄉

    蔡甸區

    蔡甸街 | 爹山街| 永安街| 侏儒街| 大集街| 張灣街| 索河鎮| 玉賢鎮 | 軍山鎮| 消泗鄉

    新洲區邾城街| 陽邏街 | 倉埠街 | 汪集街| 李集街| 三店街| 潘塘街 | 舊街街| 雙柳街辛沖鎮 | 徐古鎮| 鳳凰鎮
    黃陂區

    前川街 | 六指街| 羅漢街| 祁家灣街| 橫店街 | 灄口街 | 天河街 | 蔡店鄉| 木蘭鄉| 姚集鎮| 長軒嶺街| 王家河街| 蔡榨鎮 | 三里鎮|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沌口街| 軍山街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地級市自治州 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林區
    武漢市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黃石市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十堰市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荊州市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宜昌市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襄樊市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鄂州市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荊門市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孝感市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黃岡市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鹹寧市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隨州市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註: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