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福鐵路

溫福鐵路

溫福鐵路(Wenzhou-Fuzhou Railway),是連線溫州、福州的國鐵Ⅰ級鐵路,是中國國家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沿海通道和“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閩兩省便捷的鐵路通道。 溫福鐵路於2002年9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200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批覆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11月,初步設計批覆;2005年8月,全線開工;2009年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 溫福鐵路自溫州南站至福州站,全長302千米,全線設站12座,項目總投資概算174.8億元,設計時速為250千米,運營時速為200千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早期探索

溫福鐵路各段開工儀式 溫福鐵路各段開工儀式

1921年(民國10年),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里描繪了 中國沿海鐵路的藍圖,其中就把溫州至福州的鐵路納入建造上海港至廣州港鐵路沿線的一部分:“自南方大港廣州起,至…潮州,經饒平出廣東界,入福建詔安。自詔安經雲霄、漳浦、漳州以及廈門。由廈門,歷泉州、興化,而至福州省城。自福州以後,用與福州鎮江線同一之方向抵福安,至福寧,又轉而北,至福鼎。過福鼎後,出福建界,入浙江界,經平陽,至溫州……”然而,孫中山先生雖雄心勃勃,無奈當時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侵奪,終壯志難酬。

1988年,在規劃福建省第二條鐵路出省通道時,溫福鐵路被作為重點推薦方案,但事出意外,溫福鐵路因投資高且無法與其他鐵路相連線而被否決。

規劃建設

溫福鐵路 溫福鐵路

1993年2月,福建省有關部門、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與 浙江省有關部門在溫州商談促進溫福鐵路建設有關事宜,並形成“溫州紀要”。

1994年3月,中國人大會議期間,福建、浙江省數十名代表分別聯名提出修建溫福鐵路方案。之後,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有關部門同意,在省部合資建設的前提下,考慮列入中遠期規劃,並探討項目可行性研究審查和申報國家立項等有關問題;同年10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委編制的國家《鐵路發展規劃思路》考慮將溫福鐵路列入“九五”計畫(草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同意主持溫福鐵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評審,並由省部向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委聯合上報項目建議書。

1998年12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浙江省有關單位召開“溫福鐵路前期工作研討會”,形成“一部兩省”合資建設溫福鐵路的初步意見,標誌著溫福鐵路項目定位由地方鐵路開始向國家鐵路轉化。

1999年11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下發《關於開展鐵路建設項目方案競選的通知》正式啟動溫福鐵路項目預可行性研究。

2000年5月,福建省政府鐵路建設專題會議確定了按省部合資建設方式解決溫福鐵路資本金問題的建設籌資方案;同年6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計畫司組織新建溫福鐵路預可研方案競選評審會,這表明溫福鐵路建設正式列入議事日程表。

2001年3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浙江省共同簽署合資建設溫福鐵路協定書;同年12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與福建、浙江兩省共同簽發項目建議書,並上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委。

2002年10月,溫福鐵路工程項目建議書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

200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覆溫福鐵路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11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浙江省正式批覆初步設計;同年12月24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和福建省在福鼎市舉行溫福鐵路(福建段)開工儀式,福建段軟土路基試驗段開工;同年12月2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和浙江省在瑞安市飛雲鎮舉行溫福鐵路(浙江段)開工儀式。

2005年8月26日,溫福鐵路全線開工。

2008年10月8日,溫福鐵路浙江段實現與金溫鐵路接軌;同年11月8日,實現與甬台溫鐵路接軌;同年11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鑑定中心印發了《關於甬溫、溫福等運行時速250km/h鐵路的客車到發線和無縫線路等問題的復函》,將開通運行速度提升為250千米/小時。

2009年3月8日,溫福鐵路鐵軌全線鋪通;同年4月25日,完成線路精調;6月15日開始聯調聯試。

開通運營

2009年3月8日,溫福鐵路全線鋪通 2009年3月8日,溫福鐵路全線鋪通

2009年6月30日,溫福鐵路完成初驗和安全評估,並全線開通貨運列車運營;同年9月28日,溫福鐵路正式開通動車組客運業務。

2011年8月28日,溫福鐵路全線降速,由250千米/小時降至200千米/小時。

線路站點

設計參數

功能定位客運為主、兼顧貨運
鐵路等級國鐵Ⅰ級
正線數目雙線
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預留300千米/小時
線間距4.6m,部分限速地段根據線路允許速度確定
最小曲線半徑4500米
最大設計坡度6‰
到發線有效長度850米
牽引種類電力
列車類型動車組,HXD系列
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
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
參考資料:

線路走向

溫福鐵路沿線車站風采 溫福鐵路沿線車站風采

溫福鐵路北起溫州南站,經浙江省的瑞安、平陽、蒼南,穿越浙 閩交界分水關,進入福建省,經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寧德、羅源、連江至福州,終於福州站。

沿線車站

溫福鐵路全線共設12座車站,自北向南分別為溫州南站、瑞安站、鰲江站、蒼南站、福鼎站、太姥山站、霞浦站、福安站、寧德站、羅源站、連江站、福州站。

序號站名里程數(千米)車站地址隸屬單位
1溫州南站0溫州市甌海區寧波路與工業路交匯處西北側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2瑞安站 23 瑞安市江南大道1號(南)
3鰲江站40平陽縣鰲江鎮西塘村
4蒼南站57蒼南縣靈溪鎮
5福鼎站94福鼎市丹岐村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6太姥山站113福鼎市秦嶼鎮
7霞浦站147霞浦縣赤岸村
8福安站179福安市灣塢村
9寧德站206寧德市東橋區樟灣鎮土尾村
10羅源站230羅源縣松山鎮百花村
11連江站262連江縣江南鄉花塢村
12福州站302福州市晉安區華林路502號
參考資料: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溫福鐵路採用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及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運行的車輛有CRH1A、CRH1B、CRH2A、CRH2B、CRH2E、CRH380AL、CRH380BL和CR400BF等車型,其中部分車輛是重聯編組。

運行系統

復興號停靠蒼南站 復興號停靠蒼南站

溫福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系統採用分散自律調度集中系統(CTC),由調度中心子系統、車站子系統、調度中心與車站及車站與車站網路子系統3部分構成,CTC系統設備和傳輸通道採用雙套冗餘結構。

溫福鐵路列控系統採用中國列車控制系統2級(CTCS-2),地面設定LKD2-T1型列控中心、地面電子單元LEU、應答器和ZPW-2000A軌道電路,配合CTCS-2車載設備,實現一次制動控制模式,保證列車安全運行。

溫福鐵路車站聯鎖系統採用計算機聯鎖設備及二乘二取二的硬體安全冗餘結構。

溫福鐵路集中監測系統採用TJWX-2006信號計算機監測系統,各車站(所)設定監測分機、綜合維修段設定監測總機和綜合維修工區設定監測終端設備構成了信號計算機監測系統,實現對信號設備的集中監測。

溫福鐵路各車站、中繼站電源系統採用DS-1綜合智慧型電源屏,為閉塞、列控、CTC站機、聯鎖和監測設備等設備提供電源。

運營情況

運營歷程

試運營初期,溫福鐵路每天計畫安排開行上海、杭州、溫州南至福州方向動車組列車8對,其中上海至福州4對、杭州至福州3對、和溫州南至福州1對。

2010年9月,溫福鐵路日開行動車組共16對,其中福州站始發5對,福州南站始發8對,廈門站始發3對。

客運流量

動車組飛馳在鐵軌上 動車組飛馳在鐵軌上

2009年,溫福鐵路傳送旅客數量達84萬人。

2010年,溫福鐵路傳送旅客數量達650萬人。

2011年,溫福鐵路傳送旅客數量達860萬人。

2012年,溫福鐵路傳送旅客數量達964萬人。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溫福鐵路首開動車組 溫福鐵路首開動車組

溫福鐵路所在區域包括低山丘陵區、山間谷地區和濱海平原區,既具備了山區鐵路高山深壑大起大伏的特點,又兼有沿海軟土的土質特性,橋樑和隧道路段占到線路總長的81%,是中國當時地質條件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鐵路之一。

溫福鐵路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難點包括解決海水腐蝕橋樑結構物問題,消除颱風、海浪對橋樑鋼構件及鋼支座的影響以及對軟土路基的工後沉降控制。

溫福鐵路全線總計雙線隧道71座(含福州至儒江增建二線隧道3座),隧道總長約146千米;共有特大橋44座、小橋45座、涵洞352座、上跨公路橋5座、大型下穿式立交橋7座,橋樑總長約98千米。

重點工程

溫福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共有“五橋七隧”,即灣塢特大橋、白馬河特大橋、寧德特大橋、分水關隧道、秦嶼隧道、硤門隧道、霞浦隧道、青岙隧道和飛鸞隧道;其中霞浦隧道和白馬河特大橋為溫福鐵路全線重中之重控制性工程。

•橋樑

飛雲江特大橋

飛雲江特大橋全長2622.43米,主橋長度700餘米,共72跨564根樁,位於飛雲江下游的東海、飛雲江交匯處,是溫福鐵路的難點工程和主要控制性工程。大橋主跨結構採用曲線路段上的長大跨連續梁,是中國客運專線鐵路上首次嘗試。

溫福鐵路橋樑圖集 溫福鐵路橋樑圖集

白馬河特大橋

白馬河特大橋位於福安市下白石鎮,全長3126.96米,是溫福鐵路全線“咽喉”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創造了3項世界第一和1箇中國第一,特大橋64米梁造橋機重約1800噸、特大橋64米單孔梁重約3200噸、特大橋五跨鋼構連續梁這三項技術創下了世界第一,而特大橋水上大直徑2.5米樁237根的數量則創下中國第一。

鰲江特大橋

鰲江特大橋全長11.036公里,是溫福鐵路全線重點控制工期工程。大橋兩跨104國道,橫跨兩縣、四鎮、22個村莊,主橋跨越鰲江及蕭江塘河,為當時中國沿海客運專線第一長橋,中國鐵路第二長橋。

寧德特大橋

寧德特大橋 寧德特大橋

寧德特大橋全長8169.28米,其中跨海部分全長5500米;是當時中國鐵路客運專線中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所處地形地質複雜,施工難度大,工程施工採用深水基礎施工方案,解決超長大橋的測量精度控制難題,並自主創新了900噸客運專線箱梁提、運、架專用設備。

•隧道

霞浦隧道

溫福鐵路隧道圖集 溫福鐵路隧道圖集

霞浦隧道全長13099米,是當時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長的鐵路隧道, 施工單位先後採用超前地質預報、全斷面封閉注漿等9項自主研發的新技術、新工藝,安全穿越5條地質大斷層和多條地下暗河,創造了特殊不良地質條件下全斷面月開挖323米的中國國內新紀錄,開挖時一天最大湧水量達23400立方米。

分水關隧道

分水關隧道全長9.8公里,位於浙江與福建兩省交界處,是溫福鐵路單口掘進最長的隧道,也是當時亞洲單口開挖掘進最長的隧道。

榮譽表彰

2010年度,溫福鐵路青岙隧道工程獲中國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2011年度,溫福鐵路鼓山隧道群工程獲中國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價值意義

溫福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客運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線長江三角洲、海峽兩岸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的最便捷通道,也是溝通閩浙兩省的快速通道。從根本上解決了東南沿海地區鐵路瓶頸制約,完善了路網結構,提高了綜合運輸能力,對促進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推進兩岸“三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 付立民評)

溫福鐵路的開通,不僅填補了浙西南與閩東地區之間的鐵路空白,也為閩東地區的人們帶來了多樣的出行交通選擇。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綜合交通研究中心尹相勇等評)

甬台溫、溫福鐵路的建成運營,不僅可以推動寧波、台州、溫州、福州等地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加速流轉,還可以密切該地區沿海港口城市與其腹地之間的經濟交流,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緩解運輸壓力,為該地區臨海工業、能源、原材料等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運力支持和較低的物流成本。 (新華社評)

甬台溫、溫福線是一條沿海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填補了東南沿海快速鐵路幹線的空白,“集聚”了長三角的核心區域,並實現了長三角向泛長三角地區的進一步延伸。通過銜接珠三角地區,還將增強長三角的經濟輻射能力。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郁鴻勝評)

中國鐵路“四縱四橫”快速客運通道

“四縱”客運專線 京滬客運專線 京滬高速鐵路 ( 2011/06/30)、合蚌客運專線 ( 2012/10/16)
京港客運專線 京石客運專線 ( 2012/12/20)、石武鐵路客運專線 ( 2012/12/20)
武廣客運專線 ( 2009/12/26)、廣深港高速鐵路 ( 2011/12/26)
京哈客運專線 京瀋客運專線 ( 待定) 、哈大客運專線 ( 2012/12/01)
盤營客運專線 ( 2013/10)
杭福深客運專線 杭甬客運專線 ( 2013/05) 、甬台溫鐵路 ( 2009/09/28)
溫福鐵路 ( 2009/09/28) 、福廈鐵路 ( 2010/04/26)
廈深鐵路 ( 2013/06)
四橫”客運專線 徐蘭客運專線 鄭徐客運專線 ( 2015) 、鄭西客運專線 ( 2010/02/06)
西寶客運專線 ( 2012) 、寶蘭客運專線 ( 2017)
滬昆客運專線 滬杭城際高速鐵路 ( 2010/10/26) 、杭長客運專線 ( 2013/06/30)
長昆客運專線 ( 2013/06/30)
青太客運專線 膠濟客運專線 ( 2008/12/20) 、 石濟客運專線 ( 2015/12)
石太客運專線 ( 2009/04/01)
滬漢蓉客運專線 滬寧高速鐵路 ( 2010/07/01) 、合寧客運專線 ( 2008/04/18)
合武鐵路客運專線 ( 2009/04/01) 、漢宜高速鐵路 ( 2012/07/01)
宜萬鐵路 ( 2010/12/22) 、渝利鐵路 ( 2012)
遂渝鐵路二線 ( 2012) 、達成鐵路 ( 2009/07/07)

括弧內為線路開通時間。

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


幹線通道 長度(千米) 組成線路
八縱通道 京哈通道 2344 京哈鐵路,經濱洲鐵路延伸至滿洲里(途經:北京瀋陽長春哈爾濱—滿洲里)
東部沿海通道 4019 瀋大鐵路-煙大鐵路輪渡-藍煙鐵路-膠新鐵路-新長鐵路-宣杭鐵路-蕭甬鐵路-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鷹廈鐵路-梅坎鐵路-廣梅汕鐵路-廣茂鐵路-黎湛鐵路
(途經:瀋陽—鞍山大連煙臺青島臨沂新沂淮安鹽城南通無錫湖州杭州寧波台州溫州寧德福州廈門龍巖梅州河源廣州湛江
京滬通道 1463 京滬鐵路(途經: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九通道 2403 京九鐵路(途經:北京—南昌深圳九龍
京廣通道 2324 京廣鐵路(途經: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
大湛通道 3108 同蒲鐵路-太焦鐵路焦柳鐵路-石長鐵路-湘桂鐵路-黎湛鐵路)-洛湛鐵路(途經:大同太原焦作洛陽石門縣益陽永州柳州湛江
包柳通道 3011 包神鐵路-神延鐵路-西延鐵路-西康鐵路-襄渝鐵路-川黔鐵路-黔桂鐵路-湘桂鐵路(途經:包頭西安重慶貴陽柳州南寧
蘭昆通道 2261 隴海鐵路-寶成鐵路-成昆鐵路(途經:蘭州成都昆明
八橫通道 京蘭通道 3943 京包鐵路-包蘭鐵路,經蘭青鐵路青藏鐵路延伸至拉薩(途經:北京—呼和浩特蘭州西寧拉薩

煤運北通道(大同秦皇島通道、神木黃驊通道) 1540 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神朔鐵路-朔黃鐵路

煤運南通道(太原青島通道、侯馬日照通道) 1867 石太鐵路-石德鐵路(途經:太原德州)、邯長鐵路-邯濟鐵路-膠濟鐵路(途經:長治濟南青島)、侯月鐵路-新月鐵路-新兗鐵路-兗石鐵路(途經:侯馬月山新鄉兗州日照

陸橋通道 4120 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北疆鐵路(途經:連雲港徐州鄭州蘭州烏魯木齊阿拉山口

寧西通道 1558 寧西鐵路,經寧啟鐵路延伸至啟東(途經:西安—南京—啟東

沿江通道 1893 達萬鐵路-宜萬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銅九鐵路-寧銅鐵路(途經:重慶—武漢九江銅陵蕪湖—南京—上海)

滬昆(成)通道 2653 滬昆鐵路滬杭鐵路-浙贛鐵路-湘黔鐵路-貴昆鐵路),達成鐵路-遂渝鐵路-渝懷鐵路(途經:上海—杭州—金華株洲懷化—重慶—成都貴陽昆明

西南出海通道 1700 南昆鐵路-湘桂鐵路-黎湛鐵路(途經:昆明—南寧—黎塘湛江

中國著名鐵路

中國大陸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以鐵路連線的鄰國計有:哈薩克、蒙古、俄國、朝鮮、越南與寮國(興建中)等國家。中國《鐵路線路設計規範》中規定,新建鐵路和改建鐵路(或區段)的等級,應根據它們在鐵路網中的作用、性質和遠期的客貨運量確定。
包蘭鐵路
包神鐵路
包西鐵路
寶成鐵路
寶中鐵路
北疆鐵路
濱綏鐵路
濱洲鐵路
昌九城際鐵路
長吉城際鐵路
長吉城際鐵路
長昆客運專線
長圖鐵路
長株潭城際鐵路
成灌城際鐵路
成昆鐵路
成綿樂城際鐵路
成渝城際鐵路
赤大白鐵路
川藏鐵路
川黔鐵路
大西客運專線
丹大城際鐵路
東南沿海客運專線
豐沙鐵路
福廈高速鐵路
福廈鐵路
贛龍鐵路
廣梅汕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鐵路
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廣珠城際鐵路
廣珠鐵路
貴昆鐵路
哈大鐵路
哈牡城際鐵路
哈齊城際鐵路
海南東環城際鐵路
杭長客運專線
杭甬客運專線
合蚌客運專線
合寧客運專線
合寧鐵路
合武鐵路
合西鐵路
橫南鐵路
侯西鐵路
侯月鐵路
滬漢蓉高速鐵路
滬杭城際鐵路
滬杭高速鐵路
滬杭鐵路
滬昆客運專線
滬寧城際鐵路
淮阜鐵路
淮南鐵路
集二鐵路
集通鐵路
膠濟客運專線
膠濟鐵路
膠新鐵路
焦柳鐵路
金台鐵路
金溫鐵路
津保城際鐵路
津濱城際鐵路
京包鐵路
京承城際鐵路
京承鐵路
京福高速鐵路
京港客運專線
京哈客運專線
京哈鐵路
京滬高速鐵路
京津城際鐵路
京津高速鐵路
京瀋客運專線
京石城際鐵路
京台高速鐵路
京通鐵路
京原鐵路
京張城際鐵路
奎阿鐵路
昆河鐵路
昆台高速鐵路
昆廈高速鐵路
蘭青鐵路
蘭新客運專線
蘭新鐵路
藍煙鐵路
黎湛鐵路
柳南城際鐵路
龍廈鐵路
隴海鐵路
洛湛鐵路
漯阜鐵路
茂湛鐵路
梅坎鐵路
內昆鐵路
南防鐵路
南疆鐵路
南昆鐵路
南柳城際鐵路
嫩林鐵路
寧安城際鐵路
寧杭城際軌道交通
寧啟鐵路
寧蕪鐵路
寧西鐵路
寧宜城際鐵路
平齊鐵路
浦東鐵路
齊北鐵路
黔桂鐵路
秦瀋客運專線
青阜鐵路
青蘆鐵路
青榮城際鐵路
青太客運專線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
三茂鐵路
神黃鐵路
神延鐵路
瀋大鐵路
沈丹城際鐵路
石長鐵路
石太客運專線
石太鐵路
石武客運專線
通霍鐵路
同蒲鐵路
外福鐵路
莞惠城際軌道交通
皖贛鐵路
溫福客運專線
溫福鐵路
武廣客運專線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
武九鐵路
武麻鐵路
西寶客運專線
西成客運專線
西康鐵路
西延鐵路
西渝客運專線
廈深鐵路
湘桂鐵路
湘黔鐵路
襄渝鐵路
向莆鐵路
蕭甬鐵路
新長鐵路
徐蘭客運專線
宣杭鐵路
煙大鐵路
鷹廈鐵路
甬台溫客運專線
甬台溫鐵路
渝長客運專線
渝懷鐵路
渝昆客運專線
渝利鐵路
渝黔客運專線
渝萬城際鐵路
粵海鐵路
浙贛鐵路
鄭焦城際鐵路
鄭西客運專線
鄭渝客運專線
京滬客運專線
京廣客運專線
廣深港客運專線
杭褔深客運專線
滬杭甬客運專線
寧漢蓉客運專線
合武客運專線
漢宜客運專線
渝利客運專線
成渝客運專線
石鄭客運專線
福廈客運專線
津秦客運專線
甬溫客運專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