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點30分左右,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甬溫線上海鐵路局管內永嘉站至溫州南站間雙嶼路段,與前行的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發生追尾事故,後車四節車廂從高架橋上墜下。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約200人受傷。D301次列車司機當場死亡,胸口被車閘刺穿,可以推論司機通過肉眼看到前面的列車時,做過剎車的處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溫家寶總理2011年7月28日上午實地察看事故現場並召開中外記者會。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2011年12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認定為一起設計缺陷、把關不嚴、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劉志軍、張曙光負主要責任。

基本信息

事故背景

超速發展

事故發生前,中國經歷了六次鐵路大提速,中國高速鐵路也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從而擁有了全世界最大規模以及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然而跨越式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票價升高、級別較低的車站消失導致居民出行不便等,而不斷提高的火車運營速度也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憂慮。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在2011年2月指出,鐵路應該進行合理規劃,尊重鐵路層次原理,發展高鐵要適度超前而不是過度超前,應和中國的消費水平相匹配,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最高速度目標值,要謹慎確定。”“高鐵發展,安全始終是第一位。”

人事混亂

2011年2月,力主推動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因“涉嫌嚴重違紀”而被免去鐵道部黨組書記、鐵道部部長的職務。盛光祖接任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職務。2011年4月22日盛光祖在全路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鐵路建設可以適度超前,但不能過度超前。2011年5月,盛光祖力主同年6月即將開通的京滬高速鐵路降低速度、降低票價。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評價盛光祖對京滬高鐵的降低速度的要求,是更加“實事求是”更加“理性化”。但是,盛光祖在接任之後對於鐵道系統內部進行了人事調整,眾多技術幹部被調職,使得鐵路系統處於一個較為混亂的狀態。

技術問題

本次事故發生前,中國高速鐵路曾多次發生運營故障,特別是2011年6月30日通車的京滬高速鐵路投入運營後,頻頻發生故障造成停運,導致多趟列車空調關閉、晚點。2011年7月中旬,中國科學院院士簡水生曾提出京滬高鐵接觸網的動態接觸和防雷技術不過關。

劉志軍落馬

劉志軍劉志軍

2011年1月,每年一度的春運在拉開帷幕,劉志軍卻罕見地消失十幾天,所有活動改由副部長出席。1月27日,劉志軍出現在京滬高鐵濟南西站工地。此後的半個月時間,這位被人稱為“中國高鐵之父”的鐵道部長一刻不停,長時間、長距離連續乘坐了滬杭高速鐵路、武廣高速鐵路、長吉城際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成灌鐵路、宜萬鐵路、海南東環鐵路等等他任上開通或上馬的鐵路線,行程7000餘公里。

2011年2月11日晚,劉志軍在鐵道部大院被帶走,事先沒有任何預兆。2月12日,中共中央免去劉志軍鐵道部黨組書記職務;中共中央紀委證實劉志軍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調查。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免去劉志軍鐵道部部長職務,任命盛光祖為鐵道部部長。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劉志軍黨籍。官方稱:劉志軍濫用權力幫助北京博宥投資管理集團公司董事長丁書苗獲取巨額非法利益,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社會影響,並且收受他人巨額賄賂和貴重物品;道德敗壞;對鐵路系統出現的嚴重腐敗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劉志軍一直被關押在秦城監獄。

2011年7月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事故調查報告認定劉志軍“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鑒於其涉嫌嚴重經濟問題,建議另案一併處理。”

事故情況

事發經過

事故現場事故現場

據鐵道部的新聞,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一列從北京南站始發前往福州站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CRH2-139E(川崎重工業技術)與一列從杭州站始發前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CRH1-046B(龐巴迪運輸技術),兩車方向一致,行至浙江省溫州市方向黃龍路段下岙路,D3115正在慢速行車時被D301次列車追尾。D301司機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緊急減速,但仍未能阻止追尾事故。

在事發前,D301次列車時速180公里,D3115次列車時速20公里。由於D301次司機潘一恆在最後時刻發現了D3115次列車的尾燈,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使時速降到了100公里。在列車碰撞後,D3115次動車CRH1-046B第15及16節兩車廂脫軌,D301次動車CRH2-139E第1、2、3節車廂脫軌並墜橋,第4節車廂脫軌、豎著懸在半空中。被撞的D3115車型為CRH1-B,而追尾的D301車型為CRH2-E。

該次事故許多訊息是通過新浪微博由事故列車上的乘客向外發出的。當晚21時30分,事故列車上有網友發微博稱其乘坐的車輛停滯不前,車廂廣播要求餐飲人員速到9號車廂,給各車廂分發防護網。21時39分,記者通過乘客所發微博獲悉,事故列車車次為D3115,微博也稱車廂斷裂脫軌。當晚也有不少溫州市民稱有親屬在事故車上,但無法取得聯絡。

事發路段當時還有正在反方向車道行駛的D3212次動車組列車因雷擊而停車,未發生任何事故。

事故經過

2011年7月23日19時30分左右,雷擊溫州南站沿線鐵路牽引供電接觸網或附近大地,通過大地的阻性耦合或空間感性耦合在信號電纜上產生浪涌電壓,在多次雷擊浪涌電壓和直流電流共同作用下,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採集驅動單元採集電路電源迴路中的保險管F2(以下簡稱列控中心保險管F2,額定值250伏、5安培)熔斷。熔斷前溫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轄區間的軌道無車占用,因溫州南站列控中心設備的嚴重缺陷,導致後續時段實際有車占用時,列控中心設備仍按照熔斷前無車占用狀態進行控制輸出,致使溫州南站列控中心設備控制的區間信號機錯誤升級保持綠燈狀態。

撞車地點撞車地點

雷擊還造成軌道電路與列控中心信號傳輸的CAN匯流排阻抗下降,使5829AG軌道電路與列控中心的通信出現故障,造成5829AG軌道電路發碼異常,在無碼、檢測碼、綠黃碼間無規律變化,在溫州南站計算機聯鎖終端顯示永嘉站至溫州南站下行線三接近(以下簡稱下行三接近,即5829AG區段)“紅光帶”。

19時39分,溫州南站車站值班員臧凱看到“紅光帶”故障後,立即通過電話向上海鐵路局調度所列車調度員張華匯報了“紅光帶”故障情況,並通知電務、工務人員檢查維修。甌海信號工區溫州南站電務應急值守人員滕安賜接到故障通知後,於19時40分趕到行車室,確認設備故障屬實後,在《行車設備檢查登記簿》(運統—46)上登記,並立即向杭州電務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進行了匯報。

19時45分左右,滕安賜進入機械室,發現6號移頻櫃有數個軌道電路出現報警紅燈。

19時55分左右,接到通知的溫州電務車間工程師陳旭軍、車間黨支部書記王曉、預備工班長丁良餘3人到達溫州南站機械室,陳旭軍問滕安賜:“登記好了沒有?”滕安賜說:“好了。”陳旭軍要求滕安賜擔任駐站聯絡,隨即與王曉、丁良余進入機械室檢查,發現移頻櫃內軌道電路大面積出現報警紅燈(經調查,共15個軌道電路傳送器、3個接收器及1個衰耗器指示燈出現報警紅燈),陳旭軍即用1個備用傳送器及1個無故障的主備傳送器中的備用傳送器替代S1LQG及5829AG兩個主備傳送器均亮紅燈的軌道電路的備用傳送器,採用單套設備先行恢復。

當地民眾自發救援當地民眾自發救援

20時15分左右,陳旭軍通過詢問在行車室內的滕安賜,得知“紅光帶”已消除,即叫滕安賜準備銷記。滕安賜正準備銷記,此時5829AG“紅光帶”再次出現,王曉立即通知滕安賜不要銷記。陳旭軍將5829AG傳送器取下重新安裝,工作燈點綠燈。隨後,杭州電務段調度沈華庚來電話讓陳旭軍檢查一下其他設備。陳旭軍來到微機房,發現列控中心軌道電路接口單元右側最後兩塊通信板工作指示燈亮紅燈,便取下這兩塊板,同時取下右側第三塊的備用板插在第二塊板位置,此時其工作指示燈仍亮紅燈。陳旭軍立即(20時34分左右)向DMIS(調度指揮管理信息系統)工區詢問了可能的原因後,便回到機械室取下三個工作燈亮紅燈的接收器。此時列控中心軌道電路接口單元右側第二塊通信板工作指示燈亮綠燈,陳旭軍隨即將拆下來的兩塊通信板恢復到兩個空位置上,然後通信板工作指示燈亮綠燈。陳旭軍在微機室繼續觀察。

至事故發生時,杭州電務段甌海工區電務人員未對溫州南站至甌海站上行線和永嘉站至溫州南站下行線故障處理情況進行銷記。

20時03分,溫州南站線路工區工長袁建軍在接到關於下行三接近“紅光帶”的通知後,帶領6名職工打開杭深線下行584公里300米處的護網通道門並上道檢查。20時30分,經工務檢查人員檢查確認工務設備正常後,溫州南工務工區駐站聯絡員孔繁榮在《行車設備檢查登記簿》(運統—46)上進行了銷記:“溫州南~甌海間上行線,永嘉~溫州南下行線經工務人員徒步檢查,工務設備良好,交付使用。”

19時51分,D3115次列車進永嘉站3道停車(正點應當19時47分到,晚點4分),正常辦理客運業務。

19時54分,張華發現調度所調度集中終端(CTC)顯示與現場實際狀態不一致(溫州南站下行三接近在溫州南站計算機連鎖終端顯示“紅光帶”,但調度所CTC沒有顯示“紅光帶”),即按規定布置永嘉站、溫州南站、甌海站將分散自律控制模式轉為非常站控模式。

20時09分,上海鐵路局調度所助理調度員楊向明通知D3115次列車司機何櫪:“溫州南站下行三接近有"紅光帶",通過信號沒辦法開放,有可能機車信號接收白燈,停車後轉目視行車模式繼續行車。”司機又向張華進行了確認。

出事動車的車票出事動車的車票

20時12分,D301次列車永嘉站1道停車等信號(正點應當19時36分通過,晚點36分)。

永嘉站至溫州南站共15.563公里,其中永嘉站至5829AG長11.9公里,5829AG長750米,5829AG至溫州南站長2.913公里。

20時14分58秒,D3115次列車從永嘉站開車。

20時17分01秒,張華通知D3115次列車司機:“在區間遇紅燈即轉為目視行車模式後以低於20公里/小時速度前進。”

20時21分22秒,D3115次列車運行到583公里834米處(車頭所在位置,下同)。因5829AG軌道電路故障,觸發列車超速防護系統自動制動功能,列車制動滑行,於20時21分46秒停於584公里115米處。

20時21分46秒至20時28分49秒,因軌道電路發碼異常,D3115次列車司機三次轉目視行車模式起車沒有成功。

20時22分22秒至20時27分57秒,D3115次列車司機6次呼叫列車調度員、溫州南站值班員3次呼叫D3115次列車司機,均未成功(經調查,20時17分至20時24分,張華在D3115次列車發出之後至D301次列車發出之前,確認了沿線其他車站設備情況,再次確認了溫州南站設備情況,了解了上行D3212次列車運行情況,接發了8趟列車)。

20時24分25秒,在永嘉站到溫州南站間自動閉塞行車方式未改變、永嘉站信號正常、符合自動閉塞區間列車追蹤放行條件的情況下,張華按規定命令D301次列車從永嘉站出發,駛向溫州南站。

20時26分12秒,張華問臧凱D3115次列車運行情況,臧凱回答說:“D3115次列車走到三接近區段了,但聯繫不上D3115次列車司機,再繼續聯繫。”

20時27分57秒,臧凱呼叫D3115次列車司機並通話,司機報告:“已行至距溫州南站兩個閉塞分區前面的區段,因機車綜合無線通信設備沒有信號,跟列車調度員一直聯繫不上,加之軌道電路信號異常跳變,轉目視行車模式不成功,將再次向列車調度員聯繫報告。”臧凱回答:“知道了。”20時28分42秒通話結束。

20時28分43秒至28分51秒、28分54秒至29分02秒,D3115次列車司機兩次呼叫列車調度員不成功。

20時29分26秒,在停留7分40秒後,D3115次列車成功轉為目視行車模式啟動運行。

動車運行列表動車運行列表

20時29分32秒,D301次列車運行到582公里497米處,溫州南站技教員么曉強呼叫D301次列車司機並通話:“動車301你注意運行,區間有車啊,區間有3115啊,你現在注意運行啊,好不好啊?現在設備(通話未完即中斷)。”

此時,D301次列車進入軌道電路發生故障的5829AG軌道區段(經調查確認,司機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20時30分05秒,D301次列車在583公里831米處以99公里/小時的速度與以16公里/小時速度前行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D3115次列車第15、16位車輛脫軌,D301次列車第1至5位車輛脫軌(其中第2、3位車輛墜落甌江特大橋下,第4位車輛懸空,第1位車輛除走行部之外車頭及車體散落橋下;第1位車輛走行部壓在D3115次列車第16位車輛前半部,第5位車輛部分壓在D3115次列車第16位車輛後半部),動車組車輛報廢7輛、大破2輛、中破5輛、輕微小破15輛,事故路段接觸網塌網損壞、中斷上下行線行車32小時35分,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

立調查組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1年7月24日14時許,張德江主持召開現場會,指示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後處置工作指揮部,由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任總指揮,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任副總指揮。會上宣布成立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任組長。

該調查組全體會議28日在溫州宣布了調查組組成人員名單,並明確了調查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2011年8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調整、充實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和專家組。名單如下: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和專家組名單

一、事故調查組

組長

駱 琳 安全監管總局局長

副組長

王德學 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

郝明金 監察部副部長

屠由瑞 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原董事長,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黨組書記

包敘定 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原機械工業部部長、原國家計委副主任、重慶市原市長、中國國際工程咨

詢公司原總經理

孫永福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鐵道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學山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張鳴起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史玉波 電監會副主席

毛光烈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成員

蘇 潔 安全監管總局監管二司司長

王大同 監察部執法監察室副主任

王武琦 監察部駐安全監管總局監察局局長

劉雲昌 安全監管總局監察專員

王力爭 安全監管總局監管二司副司長

陳 偉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司長

徐恩毅 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副部長

謝國興 電監會浙江省監管專員辦公室專員

徐 林 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

徐洪軍 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謝雙成 浙江省監察廳副廳長

李錦平 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

事故調查組下設技術組、管理組、綜合組和專家組,並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廳副廳長徐向春等參加事故調查工作。

二、專家組

組長

周孝信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組長

王夢恕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大學隧道及地下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 震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南京郵電大學校長

郭 進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教授

成員

於永清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陳維江 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部主任、教授

唐 濤 北京交通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紀嘉倫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原院長、教授

李和平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鐵道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孫 章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原上海鐵道大學副校長

劉連光 華北電力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魏 臻 合肥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總理之行

溫家寶總理向死傷者家屬鞠躬表示慰問溫家寶總理向死傷者家屬鞠躬表示慰問

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2011年7月28日上午來到溫州,他察看了“7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並看望受傷人員,對傷亡人員家屬表示深切慰問。隨後,溫總理會舉行中外媒體見面會,向70餘家媒體和150多名記者介紹事故善後情況。

悼念活動

現場悼念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1年7月29日,按照“頭七”的傳統喪葬習俗,“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者家屬和親友等來到事故現場舉行悼念活動。祭奠者冒雨在事故現場點上蠟燭,擺上鮮花,舉行了悼念活動。

送別小伊伊父母

在動車事故中最後一個獲救的“奇蹟女孩”小伊伊,她的父母在事故中雙雙遇難。2011年8月4日,小伊伊的父母,溫州動車事故遇難者項余岸、施李虹遺體告別儀式在溫州市殯儀館舉行。上千溫州市民前往殯儀館送別項余岸、施李虹夫婦。

部門致歉

國家鐵道部道歉

24日晚鐵道部新聞發布會24日晚鐵道部新聞發布會

國家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鐵路部門對這起事故的發生,向廣大旅客表示深深的歉意,對事故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對受傷的旅客和死傷人員家屬表示深刻的慰問。”

8月16日國家鐵道部表示,國家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因“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首次新聞發布會上言辭不當被停職。

另據國家鐵道部相關人士透露,王勇平將赴波蘭首都華沙擔任鐵路合作組織中方委員。

在停職訊息公布的同時,王勇平稱,“我不想再和媒體接觸了,我只想過安定的生活”。

處理責任人

國家鐵道部黨組24日決定,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的副局長何勝利予以免職,並進行調查。

賠償標準

事故現場事故現場

浙江溫州“7·23”動車事故發生後,保監會官員24日表示,浙江省保監局已協調組織各

保險公司啟動應急預案,開啟事故核查與理賠綠色通道;溫州保監分局於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處理賠償事宜。

24日上午,溫州保監分局迅速召開行業會議,部署各保險單位進駐傷病接收醫院,建立一線現場聯絡點摸清情況,堅持特事特辦,開通建立綠色理賠通道,提高理賠時效。

各大保險公司亦已派出調查人員到溫州當地各大醫院走訪排查,設點提供保險理賠諮詢。

2011年7月26日,首個賠償協定達成,29歲的遇難者林焱獲賠50萬。原本以為動車事故賠償金會因人而異,而負責善後工作的負責人稱,事故賠償金每人總計50萬並附加先簽協定可獲獎勵費。

這個訊息一出,引起社會廣泛議論。不少律師稱賠償過低,也有很多專家說應該由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應該是個死數。

此前,善後工作組與部分家屬就賠償問題進行了初步溝通協商,主要依據國務院2007年頒布的《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達成了賠償50萬元的意向協定。隨後,又認真聽取了遇難人員家屬等意見,充分進行了法律論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鐵路運輸人員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的,賠償權利人有權選擇按侵權責任法要求賠償的精神,本著以人為本、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並與遇難者家屬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協商,總指揮部研究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為確定“7·23”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主要依據。

“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金主要包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及精神撫慰費和一次性救助金(含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合計賠償救助金額91.5萬元。

1992年《鐵路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條例》規定每個人賠付兩萬元保險金額;發生死亡的情況下,2007年《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旅客人身傷亡賠償限額為15萬,行李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三項相加的上限應該是17 .2萬。事故給出的賠償91.5萬元突破了這樣的數額。中國人民大學等機構召開了研討會,探討事故賠償的法律問題,也有學者撰文對賠償問題提出意見。

2011年8月5日,“7·23”動車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公布了“7·23”事故受傷旅客賠償救助方案。個別媒體在解讀這一賠償救助方案時,稱“賠償款要扣除醫療費”。8月6日,鐵路方面稱“7·23”動車事故受傷旅客的全部醫療費一律實報實銷,不存在從賠償款中扣除醫療費的問題

遇難名單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籍貫/國籍

備註

1

蘇孝圖

28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8301****17;乘坐D3115

2

毛菲菲

26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8508****44;蘇孝圖的妻子,遇難前懷有身孕;乘坐D3115

3

潘一恆

38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50111197307****56;D301次動車組的福州機務段動車司機,在發生險情時及時果斷採取緊急制動措施,胸口被閘把穿透。據統計,到發生事故犧牲前,他安全駕駛動車238262公里,從事機車乘務工作18年從未發生任何行車事故。

4

陸海天

20歲

安徽無為

身份證號342623199106****10;中國傳媒大學工學院的大三學生,乘坐D301次3號車廂。這次是利用暑假去溫州一家電視台實習,為了更快地趕到溫州,他特意將手中的普快臥鋪,換成了動車D301。

5

朱平

20歲

浙江溫州鹿城

身份證號330302199103****68;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10級學生,事發時也在D301次列車上。此行是去探望住院的父親,中國傳媒大學團委書記孫靖表示,該校一位在溫州的潘姓女生,已驗證了朱平的遺體。

6

陳雲英

46歲

福建晉安

身份證號350111196502****35;乘坐D3115

7

陳治平

60歲

浙江溫州鹿城

身份證號330302195110****12

8

郝乃剛

58歲

天津北辰

體形瘦,皮膚白。身份證號120106195305****19;乘坐D301

9

徐配配

23歲

河南上蔡

身份證號412825198804****4X

10

LIGUORI ASSUNTA

22歲

義大利籍

那不勒斯

性別:女 年齡:22歲 籍貫:義大利

身份: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東方學院學生

所乘車次:D301次1車廂

乘車事由:與華裔義大利男友結伴遊學中國

11

李建忠

43歲

浙江鹿城

身份證號330321196811****16;乘坐D3115

12

曹爾星

57歲

福建(美籍華人)

1954年8月13日出生,持美國護照;乘坐D3115

13

陳怡潔

11歲

浙江杭州下城

身份證號330327200010****27,老家溫州,杭州天長國小四年級學生

14

黃雨淳

11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50123200005****22,福建福州人;乘坐D301

15

項余岸

31歲

浙江溫州鹿城

身份證號330325198012****13;溫州岩松中學語文教師,最後獲救小孩項煒伊的父親。乘坐D3115

16

施李虹

29歲

浙江溫州甌海

身份證號330326198206****4X;項余岸的妻子,最後獲救小孩伊伊的母親。乘坐D3115

17

張秀燕

32歲

福建連江

身份證號350122197905****05;其丈夫陳亮已確認。

18

胡維鵬

33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60421197808****56;乘坐D301

19

溫愛萍

51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6005****27;女兒陳碧、陳熙,丈夫及外孫周仁特敖江一家5人乘坐D3115。

20

陳熙

30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8111****48;父母、妹妹陳碧及周仁特敖江一家5人乘坐D3115。

21

陳碧

28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8301****29;懷孕7月,父母、姐姐陳熙及周仁特敖江一家5人乘坐D3115。

22

周仁特

4歲

浙江平陽

陳熙的兒子;乘坐D3115

23

林焱

29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50102198311****31;乘坐D301

24

卓煌

38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50102197307****77;乘坐D301

25

金建飛

33歲

浙江瑞安

身份證號330325197810****12;乘坐D3115

26

金文博

4歲

浙江瑞安

金建飛的兒子;乘坐D3115

27

陳躍

32歲

浙江瑞安

身份證號330325197911****28,金建飛的妻子

28

金顯眼

34歲

浙江平陽

身份證號330326197704****34;金顯眼是做生意的,這次出遠門本為了考駕照。正巧9歲的大兒子金揚鍾放暑假,又念叨要去杭州玩,金顯眼便把大兒子帶到杭州一連玩了9天。金顯眼的妻子剛剛幾個月前,生了第二個兒子。事發前十多分鐘,他和妻子剛通過電話。隨金顯眼一起回溫的侄子後來被人救出來。他回憶,當時他在漆黑的車廂里叫了幾聲,舅舅金顯眼還微弱地應了一下。

29

金揚鍾

9歲

浙江平陽

金顯眼的兒子。乘坐D3115

30

陳財發

38歲

福建長樂

身份證號350126197305****37;乘坐D301

31

呂紅艷

40歲

湖南長沙

身份證號432401197108****23;呂紅艷在福州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王女士說,自己和呂紅艷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儘管不在同一個城市,平時兩人經常會保持聯繫。“昨天,就在動車出事前不久,我給她打電話,她說在杭州出差,下午坐D3115次列車回福州,買的是一等票。”

32

陳鴻鵬

15歲

福建長樂

身份證號350182199608****5X;陳財發的侄子。身高175厘米,遇難前穿黑紅方格襯衫、牛仔褲。

33

江正通

42歲

浙江溫嶺

身份證號332623196906****3X;江正通在福州是有名的‘西瓜王’,是福州十幾家頗具規模的超市里溫嶺西瓜的供應商。25日上午,江正通19歲的兒子已經趕到溫州,抽取了血液做DNA鑑定。

34

穆立楠

23歲

北京順義

身份證號110222198810****66,D301乘務員

35

鄭杭征

35歲

福建連江

身份證號350122197608****11;乘坐D301

36

林驍

30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350111197106****50;呂紅艷的同事。

37

曾國鈞

45歲

浙江瑞安

身份證號330325196607****14

38

CHENZENGRONG

56歲

美籍華人

護照號碼4632702**;中文名陳曾容,原籍福建

39

趙立松

41歲

福建福州

身份證號120104197009****3X

40

陳偉

40歲

福建

搶救無效,於2011年7月29日宣告死亡

事故原因

事故示意圖事故示意圖

經調查認

定,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號集團所屬通號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號集團作為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為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國家鐵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招投標、技術審查、上道使用等方面違規操作、把關不嚴,致使其在溫州南站上道使用。當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採集驅動單元採集電路電源迴路中保險管F2遭雷擊熔斷後,採集數據不再更新,錯誤地控制軌道電路發碼及信號顯示,使行車處於不安全狀態。

雷擊也造成5829AG軌道電路傳送器與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從永嘉站出發駛向溫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超速防護系統自動制動,在5829AG區段內停車。由於軌道電路發碼異常,導致其三次轉目視行車模式起車受阻,7分40秒後才轉為目視行車模式以低於2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溫州南站緩慢行駛,未能及時駛出5829閉塞分區。因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採集到前行D3115次列車在5829AG區段的占用狀態信息,使溫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轄的5829閉塞分區及後續兩個閉塞分區防護信號錯誤地顯示綠燈,向D301次列車傳送無車占用碼,導致D301次列車駛向D3115次列車並發生追尾。

上海鐵路局有關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設備故障發生後,未認真正確地履行職責,故障處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事故損失的作用。

專家調查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2011年12月6日在通報“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進展時指出,目前“7·23”事故集中調查階段已經結束,事故調查報告正在匯總和整理之中。

黃毅說,依據相關規定,技術鑑定所需時間不計入事故調查期限,因此事故調查的進度仍在法規規定的時限之內。事故調查組將繼續抓緊各項工作,切實保證調查工作質量,儘快提交事故調查報告,並公布調查處理結果,給人民民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調查進度

2011年7月28日

爭取9月中旬公布。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組長駱琳說,事故原因調查全面展開,結果爭取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

2011年8月4日

“不是自然災害”。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說,“這不是一場自然災害,而是一起特別重大的鐵路交通運輸事故。”

2011年8月22日

“是一起責任事故”。黃毅說:“通過初步分析,可以這樣講,這起事故確實是一起不該發生的、可以避免和防範的一起責任事故。”

2011年9月21日

報告形成仍需時間。國務院“7·23”動車事故調查進展稱,“仍有許多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深入分析和驗證,事故調查報告的形成仍需要一段時間。”

2011年10月25日

調查進入“攻堅”。黃毅目前“7·23”溫州動車事故的調查進入到攻堅階段,已經掌握了大量認定事故責任的相關證據。

調查結果

事故定性

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事發原因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所屬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作為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為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鐵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招投標、技術審查、上道使用等方面違規操作、把關不嚴,致使其上道使用。雷擊導致列控中心設備和軌道電路發生故障,錯誤地控制信號顯示,使行車處於不安全狀態。上海鐵路局相關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設備故障發生後,未認真正確地履行職責,故障處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事故損失的作用。

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準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處罰決定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會議同意事故調查組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其中,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2011年2月就都雙規了還能背7月份的黑鍋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另案一併處理;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騁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鑒於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責任。

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給予記過處分;給予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記過處分;給予鐵道部運輸局原副局長兼客運專線技術部主任、現任科技司司長、黨總支書記季學勝撤職、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鐵道部運輸局原副局長兼基礎部主任、現任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嘯明撤職、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鐵道部科技司原司長、現任安全總監兼副總工程師耿志修降級、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通信信號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繆偉忠撤職、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張海豐撤職、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上海鐵路局原局長、黨委副書記龍京撤職、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上海鐵路局原黨委書記李嘉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對其他責任人員,根據其應承擔的責任給予相應黨紀政紀處分。

部級檢查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1年12月28日下午,鐵道部分別召開了黨組會和全國鐵路系統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國鐵路系統幹部職工,堅決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認真落實責任追究,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管理,維護職工隊伍穩定,推進鐵路安全發展。

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7·23”事故暴露出鐵道部在推進鐵路發展過程中,安全發展理念樹得不牢、行業監管職能履行不到位、對安全關鍵設備上道把關不嚴和上海鐵路局安全管理薄弱、現場作業人員應急處置不力等問題,教訓極為深刻。面對事故造成的嚴重後果和不良影響,深感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民眾。鐵道部和我已向國務院做出深刻檢查,在此再次代表鐵道部向“7·23”事故中遇難人員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難人員家屬、受傷人員及其家屬表示深深的歉意。鐵道部表示,堅決擁護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求全路幹部職工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一要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務院決定上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做到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安全作為大事來抓,任何情況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來考慮,任何影響安全的問題都要立即解決。

二要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吸取事故教訓、加強鐵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署,健全完善高鐵規章制度標準,切實加強高鐵技術設備研發管理,嚴格把好高鐵技術設備安全準入關,不斷加強高鐵安全管理和職工教育培訓,強化鐵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統籌最佳化高鐵規劃布局和發展。

三要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訓,有針對性地抓好問題整改。同時要舉一反三,深入查找安全隱患,嚴格落實整改責任,紮實推進安全風險管理、強化過程控制,不斷提高鐵路安全管理水平。

四要充分認識鐵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擔負的重要責任,充分認識人民民眾對鐵路發展的關注和期盼,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奮力拚搏,以昂揚向上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更加努力地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民眾需求不斷作出新的貢獻,用推進鐵路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調查報告

國家安監總局網站2011年12月28日晚間公布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目錄如下:

一、基本情況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一)事故線路情況

(二)事故列車及司機情況

(三)事故相關設備情況

(四)事故地區氣象情況

(五)事故地段治安情況

(六)事故相關單位情況

(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上道情況

二、事故發生經過

三、事故應急處置情況

四、事故原因和性質

(一)事故原因

(二)事故性質

(三)事故暴露出各有關方面的主要問題

五、對事故有關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

(一)建議免於追究責任人員

(二)建議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員

(三)建議責成相關單位和主要負責人作出深刻檢查

(四)建議對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單位依法進行整頓

(五)建議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行政處罰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六、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建議

(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

(二)切實加強高鐵技術設備製造企業研發工作的管理

(三)切實健全完善高鐵安全運行的規章制度和標準

(四)切實強化高鐵技術設備研發管理

(五)切實嚴把高鐵技術設備安全準入關

(六)切實強化高鐵運輸安全管理和職工教育培訓

(七)切實加強鐵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八)切實加強高鐵規劃布局和統籌發展工作

社會影響

引發民眾對高鐵安全性憂慮

此次事故是繼7月15日杭州錢江三橋引橋垮塌事故發生8天后,浙江省發生的又一起轟動全國的交通領域的重大事件。事故引發了民眾對高鐵安全的擔憂。

受近期頻繁發生設備故障以及最近的追尾事故影響,8月京滬高鐵從北京南站始發上座率還不足50%,與其開通之初“一票難求”的場面呈天壤之別,商務座則基本都是空凳子,被媒體戲稱為“運座椅”。

2012年的“春運”期間,動車組列車並沒有呈現往年春運時的火爆場面,票源充足,相反T字頭、K字頭普通列車的車票需求量卻相比於往年出現了暴漲。

動車組列車全面降速降價及停運部分車次

據媒體報導,自8月13日起,中國境內9000公里的高速鐵路將全面降速降價,350公里時速高鐵降速至300公里,250公里時速高鐵降速至200公里,票價則比原票價降低5%左右。

由於高鐵列車上座率較為慘澹,且車票預定量甚至已不足一成,鐵道部亦縮減停運了京滬高鐵的部分車次。

資本市場

目前鐵路監控系統提供商主要是在創業板上市的世紀瑞爾和輝煌科技。輝煌科技因謀劃重大資產重組已停牌。香港股市在事故後第一個交易日,相關火車製造及鐵路股股價下挫,中國南車跌幅達7.63%,南車時代跌12.43%,恒生指數亦一度跌二百點。

受“7·23”事故影響,25日以來,A股市場鐵路設備、基建概念股遭遇集體重挫,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幾近跌停。基準上證綜指也收盤下跌八十多點。跌幅將近3%不過,與鐵路板塊個股大跌相反,航空股卻表現強勁,因禍上漲。

鐵道部資金情況

事故前兩天即7月21日,鐵道部2011年內第3次發行的短期融資券遭遇流標,這也是鐵道債遭遇歷史上首次流標。事故後,與鐵路建設相關的債券特別是由鐵道部發行的短期融資券急速下跌。鐵道部2011年內第3次發行的短期融資券慘遭拋售。有報導稱幾大銀行將重新上調鐵道部新借貸款利率10%。事故增加了鐵道部融資的困難。

影響中國出口高鐵計畫

此次事故也將威脅到中國出口高鐵技術的計畫。因為中國近年來一直在致力發展媲美日本新幹線的高鐵,並希望利用消化了日本、法國、德國技術後進行了再創新的技術(日本媒體曾指中國高鐵是“在日本新幹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版新幹線”,是“盜版新幹線”),將自己生產的高速列車賣給其他國家,實現擺脫低成本製造國形象、向全世界出口高科技產品的計畫。有分析員認為,海外買家對中國高鐵技術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已開始產生疑問。日本各媒體連續兩天在頭版報導,認為“中國的山寨版高鐵在硬體上可以抄襲,但是在系統管理技術上則還是落後一大截;中國高鐵要走向全世界,至少被推遲五至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後續事件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事故發生20多小時後獲救的女童項瑋伊,其父親項余岸、母親施李虹雙雙遇難,眾多網友通過他們的微博表達哀思,為遇難夫妻送行,為奇蹟生還的女童送上祝福。一位項余岸的朋友在部落格寫下了一篇《余岸,你怎么連個死人都排不上》的文章,悼念好友的同時質疑了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目前,項余岸已經出現首批公布的遇難者名單中。項余岸是前中國國腳郝海東的微博關注者,郝海東在了解到女童的遭遇後,表示希望能收養她,被女童親屬婉拒。小煒伊的叔叔項余遇表示,家人會以自己的方式撫養小煒伊,不能接受鐵道部的道歉,將保留進一步追責的權利,“我一定要為哥哥一家討公道,這么多的家庭支離破碎,鐵道部有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我想問一下,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通車重要?他們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紹興男子楊峰的岳母、妻姐、外甥女、妻子陳碧以及他尚未出生的孩子(懷孕七月)共五位親人喪生。25日,楊峰披麻戴孝,發動200餘親友尋找親人,並向有關部門質疑救援。凌晨,楊峰和堂弟先從地面的車廂找起,一無所獲。再順階梯爬上橋,為了突破障礙,楊峰用力砸破好幾塊車窗玻璃,大喊妻子名字。他嘗試找尋妻子手腕戴的表和手上戴的結婚鑽戒。後來其妻遺體被發現,由於不幸被毀容,楊峰流淚問道:“這是撞的,還是被挖的?”26日,由認證微博轉發稱楊峰受到相關部門壓力,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並表示“真的無能為力”。並聲稱如果再堅持,將“失去第六個親人”,對自己開始保持沉默表示歉意。此後,楊峰說,他的態度沒有變。但現在他沒有精力做太多的事情,現在只能專注於家人的後事。

7月24日,中國紅十字會系統向事故撥45萬人道救助金。明確這筆救助金將用於慰問遇難者家屬和住院傷員慰問,並對事故傷殘人員進行後續人道救助。

紀念活動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中國大陸:7月25日晚,部分溫州市民聚集在世紀廣場,通過點蠟燭和放孔明燈哀悼事故中的遇難者,為傷者祈福。28日,過千民眾也在世紀廣場自發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死難者。7月29日晚,為了紀念死難者頭七,民眾自發於杭州餘杭區人民廣場和北京等地自發點燃燭光,但立即被公安等人員熄滅蠟燭、強制驅趕。

香港:活動發起人之一時事評論員潘小濤,在網上號召悼念活動,有逾百市民回響,在30日晚上分別在旺角和尖沙嘴維港海旁集會,為死難者默哀。有深圳、惠州等地遊客參與,為死傷者默哀。潘小濤認為,市民應爭取全國人大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故原因。次日下午,數百名市民在灣仔金紫荊廣場集合,他們在廣場國旗下擺放花牌及默哀,其後遊行到西區中聯辦。有內地遊客加入默哀,他們批評當局隱瞞真相;亦有內地遊客指當局已交代事故,認為民眾不應過份苛責。

交通分類導航

交通是指所有用交通工具(火車、汽車、管道、輪船、飛機等)從事旅客和貨物運輸及語言和圖文傳遞的行業。包括運輸和郵電兩個方面,在國民經濟中屬於第三產業。
橋樑鐵路地下空間交通設施
各國橋樑立交橋鐵路運輸鐵路車輛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背景知識

7月23日20時27分,北京至福州D301次列車行駛至甬台溫鐵路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甬台溫鐵路開通之前,最高人民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廳馮慧撰文說,甬台溫鐵路建設工程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發生4起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4人重傷、17人輕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