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腦橋

龍腦橋

龍腦橋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大田鄉龍華村的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建。平橋,東西走向,長54米,寬1.9米,高5.3米,14墩、13孔。布局奇特,雄偉壯觀。在建築技術上具有較高的價值,是我國古代橋樑罕見之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龍腦橋龍腦橋
龍腦橋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大田鄉龍華村的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建,是一座集建築造型和石雕藝術於一體的古石橋。該橋為石墩石樑式平橋。

中央電視台於1991年在《中國橋》專題欄目中向全國和世界推崇過龍腦橋,其雄姿已載入中國古橋畫冊,名傳中外。該橋是中國古橋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動別致,工藝精湛,藝術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國罕見的古橋。它早已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CCTV---4台國際頻道《走遍中國》之走進瀘州以“龍鄉秘事”為主題進行更深入探秘報導,神秘而久遠的龍腦橋再次被展示在全世界人眼前。

1996年10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概貌

龍腦橋
龍腦橋遠眺
龍腦橋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大田鄉龍華村的九曲河上。龍橋為石墩石樑式平板石橋,全長55米,高約2米,寬1.9米,整橋共15跨(含橋頭堡各一跨在內),橋墩14座,橋墩由四層灰沙岩石條壘砌而成,既末用榫卯銜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縫,全靠各構件本身相互壘砌承托,在建築技術上具有較高的價值,是我國古代橋樑罕見之作。腦橋為東西走向,東西兩面各3座橋墩,均為素麵無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橋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別雕刻古代民間傳說的吉祥走獸,有四條龍,兩個麒麟,一隻青和一隻白,這樣的布局,是全國罕見的獨特之處。其排列構思好,悅目自然,給人以氣宇軒昂之感。

歷史記載

而現實中的龍腦橋,程思遠先生於一九八五年時有一段敘述:位於瀘縣西北面,瀘隆公路四十五公里右側的九曲溪河上的龍腦橋,造型雄偉,雕鑿精細,形態逼真。建造距今已有約六百年的歷史,尚保存完好,是四川罕見的明代大型石雕龍橋。龍腦橋的石雕玲瓏壯麗,剔透多姿。兩個麒麟口銜綬帶,張口怒目,兩隻火焰紋腿匍甸橋墩,牛蹄形腳一隻踏“兵書”,一隻踏“寶劍”,雄姿勃勃。青獅腳踩“繡球”、“玉圭”,笑容可鞠。白象大鼻垂胸,和靄可親。四條巨龍尤為英姿異彩,生動傳神。每條巨龍鱗甲凱凱,頭長利角,頸下龍鬚飄逸,張著大口露出尖齒痛利牙,口含寶珠重約三、四十公斤,能在口中滾動不會脫出,鼻孔高翹。

建築特色

龍腦橋龍腦橋近景
龍腦橋是一座集建築造型和石雕藝術於一體的古石橋。在建築技術上具有較高的價值,是我國古代橋樑罕見之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橋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動別致,工藝精湛,藝術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國罕見的古橋。

巨石走獸

中部8座橋墩分別以巨石雕鑿成吉祥走獸,計有四、二麒麟、一象、一獅。雕龍造形別致,口中銜“寶珠”,完全鏤空,可用手撥動。風起時,龍鼻發出響聲。象鼻捲曲,長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態自若,給人以安祥、寧靜之感。雄獅、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該橋為石墩石樑式平橋,既末用榫卯銜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縫,全靠各構件本身相互壘砌承托。清乾隆皇帝曾降旨“欽命永寧道瀘州城北九十華里九曲河龍腦橋加以保護。”

龍腦橋為東西走向,東西兩面各3座橋墩,均為素麵無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橋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別雕刻古代民間傳說的吉祥走獸,有四條龍,兩個麒麟,一隻青獅和一隻白象,這樣的布局,是全國罕見的獨特之處。其排列構思好,悅目自然,給人以氣宇軒昂之感。

雕刻藝術

橋上石雕的工藝和技巧都十分嫻熟,繼承和發展了秦漢和唐宋的石刻工藝傳統,誇張與寫實相結合,並採用圓雕,使整個石橋的各部分雕刻,都渾厚剛毅,精巧規整,比例勻稱,造型生動。其工藝精湛,手法之洗鍊,形象之生動,真鬼斧神工,為我國古代橋樑建築中罕見之作。石雕在細部的加工處理上,一絲不苟。中間四個墩上各雕一條巨龍,龍頭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身上的甲、翅和流雲,都線條明快,清晰流暢,整體看去栩栩如生。在龍的口內,有一顆重30多公斤的“寶珠”,是運用鏤空雕刻技術從整體石上鑿雕而成的石球,可滾動自如,但又不能取出,真妙趣橫生。巨龍左右兩個橋墩上,一雕雄獅,一雕大象,神態自如,安祥寧靜,亦反映古代工匠的巧思和雕技,特別是象雕處理,非常巧練,頗具匠心。如象體雕得厚重,輪廓線條簡練明晰,象鼻捲曲,長牙翹伸,大耳下垂,神態自然,給人以和靜、端莊的感受。外側兩頭麒麟,口銜綬帶,張口怒目,兩隻火焰紋腿匍匐墩上。牛蹄形腳,一隻踏兵書,一隻踏寶劍,雄姿勃勃,氣勢昂然。龍、獅、象、麒麟於橋的上側露頭,下側現尾,張牙伏爪,依次排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如遇河中水漲只淹沒了橋板時,這些吉祥物在流水中只顯露出頭和尾,恰似活生生地在河中逆水遨遊,可謂又是一大奇觀。

文化意義

龍腦橋龍腦橋橋頭

龍腦橋是一座集建築造型和石雕藝術於一體的古石橋,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龍腦橋繼承發揚了秦、漢、唐、宋的傳統石橋建造工藝,雕刻斧鑿大方、線條柔韌,造型古樸持重,形態生動自然,排列構思精巧,悅目自然而又氣宇軒昂。

中國古代橋樑有三種類型。一是懸索橋,一是石拱橋,一是梁板橋。懸索橋的早期是植物藤索為主,後來發展為鐵索橋,紅軍長征經過的瀘定橋就舉世聞名。石拱橋在中國和世界聞名的當數趙州橋盧溝橋,它們以歷史悠久、建築科學、關聯重大事件而達聞天下。梁板橋則以龍腦橋為中國第一。

修繕

在2007年“7·8”特大洪災中,龍腦橋的王龍雕刻、青獅雕刻等受到嚴重損毀。2012年,龍腦橋又遭受了兩次洪災的衝擊,橋身上的瑞獸雕刻多處受損。

龍腦橋地處丘陵溪谷之間的小河上,地方偏僻,附近既無合適的山岩可采,又無大道相通,而龍腦橋的橋墩、橋板均為巨石。橋板石30塊,最大單重約5.9噸;橋墩石56塊,最大墩石(龍體巨石)整石重約13.6噸。如此量大、體重的巨石究竟采自哪裡呢,這一直是個謎。

根據“修舊如舊”文物修復要求,使用材料儘量採用原建築材料及構建,與原來的石質一致。

瀘縣文物工作者根據當地張氏居民族譜的記載,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則,又因無大型運輸機械,應該採取水運的推測,文物工作者溯河而上,找到三個地方的石料與龍腦橋石橋進行比對,經過專家學者的“DNA”式的鑑定,斷定在九曲河龍腦橋上游一個叫鹽灘壩的地方。

傳奇典故

龍腦橋龍腦橋

瀘縣九曲溪河上的龍腦橋,據傳還與《封神榜》哪吒楊戩四海龍王等神話傳說人物有關聯。

話說當年哪吒鬧海打死龍王三太子,得罪了龍族,李靖鞭打哪吒金身,火燒哪吒廟以後,三山五嶽邪教外道,妖魔鬼怪又開始蠢蠢欲動。特別是與龍王三太子敖丙有牽邊的各類龍蛇,所經過的地方烏煙瘴氣,瘟疫流行,山崩地裂,人心惶惶。

四鄉百姓無奈於李靖禁令,不敢到哪吒廟遺址去求哪吒顯靈除妖鎮邪,只好跑到翠屏山後面的一個小坡上,用木牌刻了一塊哪吒的靈位,遙對哪吒廟,焚香禱告,祈求哪吒顯聖,驅妖降怪,保佑家人平安,六畜興旺,風調雨順。

縷縷香菸伴著陣陣哀怨之氣飄向翠屏山,飄向了真武山,驚醒了二郎神楊戩。楊戩聞民間疾苦,決心剷除領頭興奮作浪的孽龍,終於發生了一場惡戰。

激戰中,孽龍自然不敵楊戩,加上脖子上被哮天犬咬破的傷口,發出難熬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在河畔喝水……

楊戩見狀,立即用三尖兩刃刀對準龍口使勁一戳,然後猛攪。以後這龍頭化成了石頭,人們就在這龍頭上鋪上石板搭成了一座橋,供人們過往,並將此橋命名為“龍腦橋”。

中國古橋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涓涓細流到浩浩巨浸,川流縱橫,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華夏民族創建了風姿萬千的橋樑。現在就讓我們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橋樑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