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潤秋

黃潤秋

黃潤秋,男,漢族,1963年8月生,湖南長沙人,1994年11月加入九三學社,1986年2月參加工作,成都地質學院水文系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四川省第八屆委員會主委。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黃潤秋黃潤秋

1983年07月—1986年02月,成都地質學院水文系工程地質專業學習,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1986年02月—1988年09月,成都地質學院水文系工程地質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8年09月—1989年04月,成都地質學院水文系工程地質系講師;

1989年04月—1993年06月 成都地質學院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專業實驗室副主任(1992年11月評為教授);

1993年06月—2001年09月,成都理工學院院長助理(期間:1993.11聘為博士生導師; 1996年09月兼任水文系主任; 1997年04月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1997年05月九三學社成都市委副主委;1997年09月兼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1997年12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2001年09月—2006年10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2006年10月—2007年05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2007年05月—2007年12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年11月批准建設)主任;

2007年12月2008年01月, 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8年01月—2013年01月, 十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01月—2014年01月,十一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4年01月-2016年03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6年03月-,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曾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常委,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屆、第八屆、第十屆、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委、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委、第六屆委員會主委、第七屆委員會主委。

任免信息

黃潤秋在2009全國政協上發言黃潤秋在2009全國政協上發言

2014年1月19日,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接受同意黃潤秋申請辭去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委員職務的請求,同意黃潤秋同志不再擔任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委員。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接受黃潤秋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6年3月,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曹衛星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2016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定:接受黃潤秋辭去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並報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備案。

2017年6月,九三學社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黃潤秋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主任委員。

2017年12月,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常委。
2018年1月24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任命黃潤秋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8年3月1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黃潤秋當選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8年3月15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主席會議通過,黃潤秋當選為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主要成就

中國典型災難性滑坡,黃潤秋,許強 著黃潤秋作品
專長大型工程岩石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及崩滑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防治。曾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及部委重大項目20餘項;主持和承擔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評價和重大地質災害防治項目40餘項,包括長江三峽工程,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水電站,雅礱江錦屏水電站,瀾滄江小灣、糯扎渡水電站,岷江紫坪鋪水電站,大渡河瀑布溝水電站、大崗山水電站,黃河拉西瓦水電站等的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和三峽工程庫區典型滑坡、四川宣漢滑坡、四川丹巴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199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資助,1994年獲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專項基金”和“霍英東基金”資助,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與同事一起提出了以“地質過程機制分析-量化評價”為核心、以“系統工程地質分析”為主體的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學術思想和技術方法體系。解決了我國西部大型工程建設中的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取得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出版專著7部(含合著),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70餘篇(SCI檢索3篇,EI檢索52篇,ISTP檢索17篇);培養和指導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70餘名,已畢業(或出站)50餘名,其中博士後5名,博士研究生21名,碩士研究生31名。主持的項目“中國西南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及災害防治”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列第一),另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9項,2003年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還先後獲國際工程地質協會“Richard Wolters”榮譽獎(1996)、中國青年科技獎(1998)、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2002)、霍英東獎(1989)、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等(1994);並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002)、“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7)、“全國突出貢獻博士”(1991)等榮譽稱號。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計畫”第一、二層次培養對象。

學術研究領域及主要貢獻岩石高邊坡穩定性評價:由於我國西南地區所處的特殊地域地質環境,岩石高邊坡穩定性問題非常突出,對大型工程建設,尤其是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構成關鍵制約和重大影響。從80年代中後期承擔黃河上游拉西瓦水電站高邊坡穩定性研究和三峽工程庫區邊坡穩定性評價工作起,他就開始了對岩石高邊坡穩定性評價技術與方法的探索與開拓。90年代,他先後承擔了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雅礱江錦屏水電站、瀾滄江小灣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岷江紫坪鋪水電站、三峽工程船閘高邊坡、九黃機場高填方體邊坡等大型工程的高邊坡穩定性研究和相關的國家科技攻關任務。通過多年結合工程實踐的不斷探索,在深刻認識中國西部地區特殊地質環境條件形成機理及發育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以“地質過程機制分析-量化評價”為核心的學術思想體系,和以“系統工程地質分析”為主體的評價方法和套用技術體系。這一學術思想的核心是以複雜岩體結構精細描述和地質模型建立為基礎,以高地應力環境下河流下切及人工開挖等強卸荷條件下的邊坡變形-破壞機理研究為橋樑,以闡明高邊坡變形破壞的演變過程及其地質-力學機理為核心,從而實現高邊坡變形穩定性評價與基於變形控制理論的支護措施最佳化。在這一學術思想體系下,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岩石高邊坡發育動力學過程的三階段理論,即伴隨開挖或河谷下切過程受應力釋放控制的岩體結構表生改造階段、受特定結構條件控制的時效變形階段和最終的累進性破壞階段,並認為岩石高邊坡的穩定性控制和支護措施設計關鍵是將變形控制在表生改造或時效變形的初期。多年的實踐表明,這一基本理論符合西部地區岩石高邊坡問題實際,得到了有關勘測、設計及工程建設管理部門的認可。這套理論和工作體系先後運用到30餘項工程實踐,尤其是被西部地區目前已開工建設和進入施工準備的三大水電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雅礱江錦屏水電站、瀾滄江小灣水電站的預可研、可研和施工等不同階段所採納;通過前後持續近10年的研究工作,回答了不同階段與高邊坡穩定性有關的若干重大技術難題,為工程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這一領域成果獲得了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年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另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

三峽庫區及西南地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崩滑地質災害是我國西部地區和長江三峽工程庫區的重大環境地學問題,不僅帶來重大損失,而且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80年代中期以來,他先後參與了包括雞扒子滑坡、溪口滑坡、岩口滑坡、宣漢滑坡等著名災難性崩滑事件在內的20餘項地質災害勘測、評價與防治工作。90年代中後期,他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中國西南地殼淺表層動力學過程與地質災變效應》的國土資源部重點前沿研究項目,並承擔了三峽工程庫區與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有關的一系列國家科技攻關和國土資源部專項研究計畫。通過這些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引發地質災害的內外動力地質條件,總結了西南地區崩滑地質災害發育的基本規律,提出了一系列崩滑地質災害形成的機理模型,尤其是蠕滑-拉裂-剪斷三段式模式、軟弱基座“擋牆”潰屈機制、強降雨條件下空隙水壓力“頂托”機制等的提出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基礎上,他結合三峽庫區的實踐,重點探討了降雨和庫水誘發滑坡的預報模型和預報判據問題,在深入的現場原位觀測基礎上,提出了基於非飽和-飽和滲流過程的降雨誘發滑坡機理;結合現代數值模擬技術和動態跟蹤反饋分析,建立了針對滑坡變形和穩定性預測的GMD模型理論和相應的技術方法,將其套用到三峽水庫蓄水初期典型滑坡變形和失穩趨勢預測,取得成功。在區域地質災害評價方面,他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區域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和風險管理技術路徑與實施方法,並率先倡導了GIS技術的套用。上述成果先後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

他還非常重視新理論、新技術與新方法在地質災害評價與防治中的套用。80年代初期他就開始將數值模擬技術套用於滑坡地質災害機制分析;1995年以後,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下,逐步形成了一套從複雜地質結構建模,到複雜介質性態和複雜地質環境模擬,最後實現地質災害過程模擬與過程控制的較為完整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成果先後運用於數十項滑坡和邊坡工程。他還將非線性理論引入地質災害分析,從非線性自組織的角度建立了崩滑地質災害形成過程與機理的量化描述,提出了基於突變、協同等理論的系列災害預測模型。上述成果推動了工程地質評價從定性走向量化,獲2004年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6年1月,北京,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成都理工大學黃潤秋教授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了代表國家科技獎最高級別的證書———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42歲的他臉上綻放著笑容。 由於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在高等職業教育工作中貢獻突出,2007年8月22日,黃潤秋榮獲國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9年5月,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2009年9月,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2009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2011年5月,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2013年5月,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工作分工

黃潤秋黃潤秋

2013年2月22日,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召開第2次主席會議,研究落實省領導聯繫指導市(州)和基層工作制度有關事宜和主席會議成員工作分工。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主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一屆四川省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分工方案:黃潤秋分管科技委員會、文史資料和學習委員會。

個人榮譽

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學術兼職

黃潤秋教授在為同學們作報告黃潤秋教授在為同學們作報告

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滑坡土石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際工程地質協會副主席;

國際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

國際地質工程聯合會JTC-9小組成員

國際大滑坡研究網路主席。

學術論著

專著

1.《中國典型災難性滑坡》,科學出版社,2008

2.《岩石高邊坡穩定性工程地質分析》,科學出版社,2012

論文

1、層狀岩體斜坡強震動力回響的振動台試驗,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5)

2、4·20蘆山Ms7.0級地震地質災害特徵,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3(5)

3、高圍壓卸荷條件下大理岩破碎塊度分形特徵及其與能量相關性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7)

4、高應力卸荷條件下大理岩破裂面細微觀形態特徵及其與卸荷岩體強度的相關性研究,岩土力學,2012(S2)

5、顆粒離散元法的顆粒碎裂研究進展,工程地質學報,2012(3)

6、高應力強卸荷條件下大理岩損傷破裂的應變能轉化過程機制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12)

7、高應力下脆性岩石卸荷力學特性及數值模擬,重慶大學學報,2012(6)

8、錦屏Ⅰ級水電站地下廠房施工期圍岩變形開裂特徵及地質力學機制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1)

9、錦屏Ⅰ級水電站壩基岩體塊度指數量化取值分析,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3)

10、高地應力條件下卸荷速率對錦屏大理岩力學特性影響規律試驗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1)

獲獎情況

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1)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

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9項,2003年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還先後獲國際工程地質協會“Richard Wolters”榮譽獎(1996)、中國青年科技獎(1998)、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2002)、霍英東獎(1989)、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等(1994);並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002)、“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7)、“全國突出貢獻博士”(1991)等榮譽稱號。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計畫”第一、二層次培養對象。

地質學家百科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

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1人,化學部2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5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8人,技術科學部28人。
李建平[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進才
侯雪龍
王椿鏞
賴遠明
彭練矛
岳建民
景益鵬
王二七
黃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
俞大鵬
鄭 平
鄭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鄂維南
李應紅
李行偉
李東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洪傑[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
嚴純華
朱荻
劉維民
安立佳
莫毅明
葉友達
王漢功
黃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梅宏
錢前
徐秋霞
劉忠范
郝躍
劉雲圻
徐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繼宗[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李景鎮
李樹深
趙玉沛
田禾[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武向平
方維海
尹浩
歐陽頎
李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維岩
張學敏[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龔健雅
張學軍[皮膚病學專家]
崔鵬[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張旭[同濟大學教授]
朱玉賢
朱軍[浙江大學教授]
王海燕[腎內科醫生]
王松靈
王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家]
韓布興
王順金
席振峰
楊樹峰
李獻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研究員]
何滿潮
郭烈錦
徐宗本
陳永川
曹一家
張俐娜
滕錦光
雒建斌
翟婉明
楊學明
南策文
郭亞軍
徐安龍
張統一
吳學仁
張明傑
郝芳
侯增謙
曹希仁
金亞秋
鄭建華
黎志康
周成虎
應明生
韓家淮
葛均波
舒紅兵
孫世剛
魏炳波
崔福齋
陳孝平
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
張肇西
楊柏
盧天健
王成善
張書練
李亞棟
張富春
馬龍生
瞿佳
黃路生
王利祥
馬大為
于吉紅
王廣厚
陳曄光
陳曉非
陳發虎
沈保根
劉治國
葉志鎮
王會軍
萬衛星
潘建偉
舒德乾
焦念志
高福
袁亞湘
趙政國
郭華東
謝作偉
劉育
劉叢強
石廣玉
楊學軍
陳十一
康樂[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
傅伯傑
張繼平
高山
哈木拉提·吾甫爾
田捷
王飛躍
黃潤秋
周忠和
陳駿
施一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