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50公里處,地處秦嶺山脈西端,系小隴山林區的余脈,風景奇特。是我國南北方沉積地層在地表上層的分界線,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整個風景區的岩層構造是由紅色砂礫岩層和淺色變質岩所構成。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以麥積山石窟藝術為主要內容,丹崖,奇峰,曲水為特點的國家4A級景區、全國文明旅遊示範景區、國務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據《玉堂閒話》《秦州志》記載,風景區內山巒疊翠,群峰聳峙,風景特別優美,尤其是煙雨籠罩橫雲飛渡之際,猶如進入海市蜃樓的幻景。評譽為:連崗蒼秀,深林茂草,細流交錯,飛瀑如練,北跨清渭,南攜嘉陵,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系風景區的總稱,全景區包括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一個古鎮街亭溫泉。其中麥積山石窟主要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塑和壁畫,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是我國的四大石窟之一;仙人崖石窟也保存有明、清時期的雕塑和壁畫,是佛道合一的聖地;石門景區主要是道教。整個景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共含有18個主要遊覽小區,20處獨立風景點。從天 水北道沿北利公路,經甘泉峽門、至賈家河約23公里,向南轉向麥積山公路,繼行5公里即達麥積山景區。從麥積山景區繼續向南行30公里達曲溪景區。由賈河向東繼行8公里即達仙人崖風景區。從仙人崖沿北利公路,經牧馬灘即達石門景區約24公里。
麥積山風景區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達2200米以上,是我國南北方沉積地層在地表上層的分界線,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整個風景區的岩層構造是由紅色砂礫岩層和淺色變質岩所構成。風景區內氣候條件也比較好,年平均降雨量為600——700毫米,氣溫最高為33℃,最低為-15℃,一般冬季低溫帶在-8℃,無期為230天,日照年為2307小時左右,空氣相對溫度為85%左右。由於風景區位於南北交界處,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譽有西北江南之稱。
麥積山風景區內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形成自己獨特的景觀,觀賞及植物品種繁多,珍禽奇獸較為豐富,有些已為國寶。據調查小隴山林區內有被子植物1576種,分屬於138個科626個屬,裸子植物33種分屬8個科15個屬。在風景區內的約有111種,分屬於50個科106個屬。其中有很多是園林中的珍品:黃花槓柳蒼松翠柏雲杉冷杉水杉白皮松紅豆杉玉蘭樹野生紫竹野生百合金背杜鵑甘肅瓊花等。動物資源有珍禽奇獸:如黃羊野豬麂子鹿紅腹錦雞鸚鵡綬帶等。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風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特別完美,是其他任何景區無法比擬的。近年來,又相繼開發了香積山豆積寺交龍寺等景點,使景區的內涵更為豐富,加上整個景區環道修好,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確是國內外賓客選擇旅遊、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景區人民熱忱歡迎各位光臨!

天水概況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天水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城、北道兩區,總人口328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天水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是海內外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境內文化古蹟甚多,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雕樑畫棟,古柏森森。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薈萃了從公元4世紀末到20世紀,約1600年間的7800餘尊塑像,並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同時,環繞麥積山方圓數十里分布的植物園仙人崖石門淨土寺曲溪街子溫泉渡假村,共同組成了國家森林公園---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與自然秀色交相輝映,巧奪天工,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人。
天水市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適宜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長,為全國十大蘋果基地之一。森林覆蓋率達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這裡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35種,其中金屬礦15種,非金屬礦20種。天水不僅有昔日輝煌,改革開放的春風更使勤勞勇敢的天水人民煥發出無限的改革熱潮和發展活力。今日的農業以實施種、養、加“六個百萬工程”為突破口,糧食生產穩步發展,林果、畜牧蔬菜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農業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天水是全國著名的五大電器工業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機械、輕紡、電子三大行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一座西北電器城正在崛起,名牌戰略格局正在形成,工業結構高速發展和產品的進一步升級換代正在實施;五橫三縱省道國道及市區環形交通的貫通,天蘭、隴海鐵路複線的籌建,通訊網電力網的擴建,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商貿流通業迅速發展,對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使天水這片古老的黃土地發生了深刻的歷史變化。全市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今天的天水,先後被列為全國最佳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老工業基地技術改造重點城市、科教興市重點城市、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全省雙擁模範城。
天水,這方熾烈熱土,熱忱歡迎四海賓客、八方朋友的光臨!

名稱簡介

麥積山風景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風景區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達2200米以上,是我國南北方沉積地層在地表上層的分界線,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整個風景區的岩層構造是由紅色砂礫岩層和淺色變質岩所構成。
風景區內氣候條件也比較好,年平均降雨量為600——700毫米,氣溫最高為33℃,最低為-15℃,一般冬季低溫帶在-8℃,無霜期為230天,日照年為2307小時左右,空氣相對溫度為85%左右。由於風景區位於南北交界處,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譽有"隴上小江南"之稱。[4]
麥積山風景區內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形成自己獨特的山水景觀,觀賞及藥用植物品種繁多,珍禽奇獸較為豐富,有些已為國寶。據調查小隴山林區內有被子植物1576種,分屬於138個科626個屬,裸子植物33種分屬8個科15個屬。在風景區內的約有111種,分屬於50個科106個屬。其中有很多是園林中的珍品:黃花槓柳、蒼松、翠柏、雲杉、冷杉、水杉、白皮松、紅豆杉,玉蘭樹和野生紫竹、野生百合、金背杜鵑、甘肅瓊花等。動物資源有珍禽奇獸:如熊、黃羊、野豬、麂子、鹿、麝、紅腹錦雞、鸚鵡、綬帶等。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因山體呈圓錐狀,酷似農家的麥垛而得名。麥積山風景區北跨清渭、南攜嘉陵,地處我國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又是東南、西北季風交替帶,蘊有南北兼備的各種野生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麥積山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的一座孤峰,著名的麥積山石窟便開鑿在此峰之上,石窟主要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塑和壁畫,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是我國的四大石窟之一;此外還有雕巢峪、羅漢岩、香積山風景小區,有天池坪、嚴山瀑布景點及秦文公墓等古遺址。麥積山山勢險峻,林木蔥蘢,泉水清澈,飛瀑如練,風光旖旎,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譽,加之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據《玉堂閒話》和《秦州志》記載,風景區內山巒疊翠,群峰聳峙,風景特別優美,尤其是煙雨籠罩,橫雲飛渡之際,猶如進入海市蜃樓的幻景。評譽為:連崗蒼秀,深林茂草,細流交錯,飛瀑如練,北跨清渭,南攜嘉陵,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仙人崖景區

仙人崖景區是國務院公布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天水市東南65公里處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石窟的東北方向,始於南北朝,距今近1600年。宋代稱“華嚴寺”,明代永樂皇帝賜名“靈應寺”。相傳此處過去常有高人隱居於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區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組成,知名景點有“仙人送燈”、“淨土松濤”、“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麗,景景相連,猶如仙境。其中位於朱家後川的淨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淨土宗寺院。現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廟。
仙人崖景區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僅次於麥積山景區。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泥塑雕像,遺憾的是遺存較少。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
仙人崖景區主要由石蓮谷、仙人崖、羅漢溝、淨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禱峽等景點組成。其中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組成。三崖即東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和靈應寺,而靈應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稱。在這一景點中最宏偉壯觀的是由“五峰”和羅漢溝群峰共同構成的“十八羅漢朝玉帝”的景象。在這裡現保存有北朝、宋、明、清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畫八十七平方米,永樂年間的珍貴銅佛像5尊。以及明清兩代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間,多數建於天然岩庵下和巉岩奇峰顛。藝術價值極高。

石門景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石門山位於甘肅天水市北道區東南方向50公里的隴南山區,素有“甘肅的小黃山”之稱。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條小路聯接南北兩峰,且南北峰之間的聚仙橋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渾圈,狀若門楣,故名石門山。相傳有虎豹出沒,俗稱臥虎台。石門山景色壯美,有小黃山之稱。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無量殿、玉皇殿和鐘樓,峰間架通仙橋亭,從石門山腳下五陽觀登山,上十八盤,山勢蜿蜒,環繞攀登,古雅崢嶸的殿閣台榭掩映於白雲翠微之中,景色迷人。中秋夜,皓月仿佛從石門縫中徐徐升起,變幻無窮。石門月夜,意趣盎然,為天水十景之一。主要有斗姆、興龍、黃天、玉靈、麒麟五座山峰。石門山景區保存有明、清兩朝的古殿宇二十餘座以及塑像二十餘尊。

街亭溫泉景區

石門景區以西,就是街亭溫泉景區。街亭溫泉乃天賜之水,其蘊萬里山脈之氣象,溶玉宇蒼天淨水於泉台,奔秦嶺西峽而湧出。南臨麥積山,北依杜甫草堂,西迎石門奇峰仙人崖,東眺伏羲始祖卦台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街亭溫泉,水溫40.5℃,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沐浴之後,肌膚滑若凝脂。昔日溫泉僅為帝王將相獨享,而今已為尋常百姓樂見。泉水更兼保健醫療之功效,於冠心病、糖尿病、皮膚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多種常見疾病,其療效遠非藥物能所及。
身居鬧市,負重而行,節奏緊張,身心難調。君不見白髮夜裡生,日間笑容少。回歸吧!大自然款款之情,拳拳之意白牆、紅瓦、綠樹、陽光、藍天、碧水……。

曲溪景區

曲溪景區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四大景區之一,位於麥積山東南25公里處。曲溪以山稱奇,以水叫絕。景區內山幽林靜,山崗上霧繚粼粼,純自然風情極濃。清清溪流,九曲十八灣,一步一景。河石、草坪、沙灘、湖光、林木交相輝映,置身其間,如在畫中。有“小九寨溝”之美譽曲溪景區純屬自然景觀,它深藏在小隴山林區茫茫的林海里,人跡罕至,景色佳妙。這裡曲水波光粼粼,林木蔥蔥鬱郁,峻岭巍然聳立,奇石千姿百態,山峽陡峭險要,遊人至此,仿佛進入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卷。曲溪之景,妙在因水得靈得秀,見清見幽。曲溪之水,於魚娃娃口接納冷水河,自東北向西南蜿蜒經流,其間或過峽谷,或經寬岸,曲曲折折,步移景異,有“曲溪十八彎”之稱。
曲溪景區的形成,主要是由曲溪之水和冷水河之水在魚娃娃口交匯成一較大的河流,自東北向西南蜿蜒流去,直至觀音殿。在這一段之間,涮石成景,富有“曲溪十八灣”的天然美姿,且彎彎皆景,步移景異,溪水時而跌宕起伏,時而波平如鏡,“曲溪”之名由此而得。

石窟藝術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貼上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勢陡然、獨峰聳立,最初有許多天然岩洞。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麥積山石窟的驚險陡峻,在我國現存石窟中是罕見的。石窟布局獨具匠心,大都開鑿在20一30米及至70-8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層層疊疊。最大洞窟橫寬30多米,最小洞窟僅能容身,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連線通達,驚險雄偉。
在我國著名的石窟中,唯麥積山石窟景觀環境最為秀麗,這裡翠柏蒼松、山清水秀、溪石相成趣,素有“隴上林泉之冠”的美稱。每當夏秋之季陰雨霏霏或雨後初晴,山嵐繚繞、煙雨濛濛,麥積奇峰時隱時現,便呈現出“麥積煙雨”之奇觀。

《甘肅省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

《甘肅省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
《甘肅日報》報導:
《甘肅省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2003年5月30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加強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從事規劃、保護、建設、管理和開發利用等活動及居住、遊覽的單位和個人,適用本條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例。
第三條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應當堅持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天水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領導,設立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行使行政管理職權,負責統一規劃、綜合管理,監督總體規劃及相關規劃的實施。
建設、林業、文物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加強對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管理。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設有管理機構的,按照現行管理體制依法行使管理職權。
第五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麥積山風景名勝區資源的義務,有對破壞、侵占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提出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對保護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有顯著成績或者重要貢獻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第六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從事建設和管理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麥積山石窟保護規劃》《麥積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小隴山天然林保護工程規劃》
因保護、開發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的需要,確需對規划進行調整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第七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應當符合規劃要求,並按相關建設程式辦理有關手續。
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各項建設項目應當與景觀相協調。凡污染環境或有礙景觀的設施應當限期拆除或外遷。
第八條鼓勵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禁止毀林墾荒。
禁止砍伐風景名勝區的林木,必要的撫育更新以及確需砍伐的,應當報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第九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禁止進行與資源和生態保護無關的各項工程建設,禁止新建、改建辦公樓、賓館、招待所、休養、療養機構及其他有礙景觀的工程設施;不得設立度假區、開發區及類似特殊區域;不得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的土地、出租轉讓風景名勝資源。
第十條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禁止從事下列行為:(一)開荒、開礦、爆破、采、挖、取土、修;(二)圍、填、堵截自然水系;(三)砍伐古樹名木、採挖苗木花草;(四)獵捕野生動物;(五)在文物、景物和保護設施上塗寫、刻劃和攀登;(六)其他破壞環境和有礙景觀的行為。
第十一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一)採集標本、野生藥材和其他林副產品;(二)設定、張貼商業廣告;(三)舉行大型遊樂、集會活動。
第十二條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各管理機構應當建立防火制度,健全防火組織,完善防設施。
第十三條未經檢疫部門檢疫的木材製品和各類動植物,不得運入風景名勝區內。
第十四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從事商業、旅遊飲食服務交通運輸等活動按照規定的地點和營業範圍經營。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第十五條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對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沿革、風景名勝狀況、範圍界限、生態環境森林地理地質交通遊覽設施以及建設活動、生產經營、遊覽接待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整理資料,建立健全檔案
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風景名勝區各管理機構違反規定調整規劃、沒有規劃批准建設、違反規劃批准使用土地和建設項目的,由其上級政府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責令糾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風景名勝區各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政府或者主管部門責令糾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侵占、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土地的;(二)在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度假區以及類似特殊區域的;(三)未履行規定職責的;(四)發現違法行為應當處理而不予處理的;(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九條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從事商業、旅遊飲食服務、交通運輸等活動,不辦理相關手續或擅自改變經營地點、擴大面積、污染環境的,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條本條例自2003年7月7日起施行。

門票及優惠措施

麥積山景區
門票 參觀石窟票70元/人次 不參觀石窟票20元/人次 觀光車票10元/人次
仙人崖景區
門票 22元/人次 觀光車票5元/人次 淨土寺10元/人次
石門景區
門票 22元/人次 牧馬灘森林公園門票10元/人次
街亭溫泉景區
游泳票 20元/人次
大眾洗浴 30元/人次
單間160元/人次——380元/人次
曲溪景區
門票 10元/人次

交通指南

景區交通:天水火車站有定點旅遊公車通往景區(石門和曲溪景區當前沒有旅遊專
線公車,可租用交通工具或自駕前往。)
1路、6路(天水市中心廣場——天水火車站
34路(火車站——麥積山
37路(火車站——仙人崖淨土寺
38路(火車站——溫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