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譙樓

麗譙樓

麗譙樓在端州區城中路第一人民醫院西地。這裡是肇慶府衙舊址入口處,始建於1471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趙佶的封地,趙佶繼位後,親筆賜書此地為“肇慶府”,當地守臣在府衙前築高台蓋此樓宇,用以供奉此御書,故此樓又稱“御書樓”。明代重建時改稱麗譙樓。樓建成後,置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報時刻。1925年冬該樓曾為葉挺獨立團直屬隊的駐地。到50年代,該樓已經殘破不堪,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但樓下的高台基仍沿用明代的遺構。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麗譙樓 麗譙樓

麗譙樓原名御書樓,又稱永明宮、紅樓,位於端州區城中路第一人民醫院西側。這裡是肇慶府衙舊址入口處,始建於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趙佶的封地,趙佶繼位後,親筆 賜書此地為“肇慶府”,當地守臣在府衙前築高台蓋此樓宇,用以供奉此御書,故此樓又稱“御書樓”。明代重建時改稱麗譙樓。樓建成後,置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報時刻。1925年冬該樓曾為葉挺獨立團直屬隊的駐地。到50年代,該樓已經殘破不堪,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但樓下的高台基仍沿用明代的遺構。

宋徽宗趙佶曾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繼皇位後,升端州為府,御書“肇慶府”。為供奉御書,於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築高台建樓,名御書樓。明天順六年(1462年),郡守黃瑜重建,改稱為麗譙樓。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時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宮。

建國初,因該樓紅色,俗稱紅樓。麗譙樓曾陳列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等報時器,以報時刻。樓後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於此任職三年,政績卓著,以不持一硯歸的清廉之風聞名於世。現麗譙樓的台基拱道門上還有匾額“古端名郡”和對聯“星岩朗曜光山海,硯渚清風播古今”。

旅遊信息

麗譙樓風光 麗譙樓風光

乘4、5、6、10路到城中路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

肇慶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肇慶市管轄端州、鼎湖兩區,高要、四會兩個縣級市,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個縣和大旺綜合經濟開發區。面積1.5萬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萬人。其中,肇慶市區常住人口38萬人。
景點包公井 | 城東清真寺 | 城西清真寺 | 崇禧塔 | 德慶孔廟 | 鼎湖風景區 |端州古城牆 | 飛水潭 | 燕岩 | 華表石 | 紀念五君祠 | 閬鳳岩 | 麗譙樓 | 羚山炮台 | 龍母祖廟 | 龍山 | 梅庵 | 披雲樓 | 七星岩 | 慶雲寺 | 三元塔 | 水月宮 | 萬竹園 | 文昌閣 | 西江風景區 | 星湖 | 硯洲 | 玉屏岩 | 元魁塔 | 閱江樓 | 貞山 | 盤龍峽 |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 | 德慶學宮 | 鼎湖山風景區 | 葫蘆山遊覽區 | 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 |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室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