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石

華表石

華表石,又稱錦裹石、錦石山,被稱為“西江奇觀”,“西江第一怪石”,是古代火山爆發時由地下噴出的岩漿凝聚而成的火山岩石山。錦石山,坐落在廣東省德慶縣城西25公里陸水河與西江匯流處。

基本信息

來歷

華表石一名與一場血腥屠殺聯繫在一起。元末明初,粵西地區是瑤族人民重要住居地之一。明朝中葉之後,明朝政權越來越腐敗,對人民的掠奪壓榨到達了瘋狂的地步,“漁斂慘毒不忍聞”。百姓走投無路,只得揭竿而起。粵西地區尤以羅旁山瑤民的反抗最令明政府頭痛。他們以高山密林為依託,“兵來我去,兵去我還”,官兵無可奈何。明政府於萬曆四年徵調十萬人軍進剿羅旁山,由兩廣總督凌雲翼統領,兵分十路,步步為營。即“先人一山,撲瑤之穴為居”,“擄其耕牛,收其儲蓄,俘其男女,一山既磣,復人一山。”經過近半年的征討,官軍斬虜四萬人,而降者不足五百。瑤民的反抗暫時被鎮壓下去.凌雲翼“論功”升兵部侍郎賜飛魚服。但被史官以“好殺戮,為當時所譏”記在史冊上。凌雲翼卻自以為立下蓋世奇功而想留名千古,特請當時著名書法家黎民表題寫“華表石”三字,命人刻於錦 石山西側絕壁之上,後人因此又稱此山為華表石。

歷史記載

錦石山錦石山

華表石題刻刻於華表石南面的峭壁上。據《廣東新語》記載,明萬曆初年,瀧水(今羅定江)流域少數民族瑤民暴亂,經常出沒於西江羅旁水口。萬曆五年(1577),明王朝遣兩廣總督凌雲翼親率大軍在羅旁一帶平定瑤亂。平息後,見羅旁對面之石山,如巨大華表直插雲天。於萬曆七年(1579)時已升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凌雲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華表石”三個大字及四行題款127字以紀功。據《廣東新語》及清光緒《德慶州志》記載,華表石題刻為黎民表所書。黎民表(1515—1581),字惟敬,自號瑤石山人,廣東從化人,明嘉靖舉人,授翰林孔目。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使司參議。工畫,尤擅書法,其詩與梁有譽、歐大任齊名。

華表石題刻,是明萬曆七年(1579),時任兵部尚書的凌雲翼因帶兵在西江羅旁水口平定瑤亂,想留名千古而命人所刻,對研究當時瑤民動亂事件及其失敗後被迫遷徙他鄉的歷史有一定價值。黎民表為當時廣東著名書畫家,其題刻在省內少見。題刻每字高4.2米,寬3.3米,據省方誌辦編《廣東之最》稱,為廣東古代最大的摩崖石刻。

1982年,縣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省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

華表石,又稱錦裹石、錦石山。坐落在縣城西25公里陸水河與西江匯流處。為高約二百米圓柱形岩石,西側懸崖上刻有“華表石”三個大字,每字二丈見方,為明代廣東書畫家黎民表所書,乃嶺南歷史上最大的摩崖石刻。 秦朝末年,趙佗據有南越。漢定中原後,派陸賈大夫下南粵說股趙佗歸漢, 陸賈取道桂嶺,沿西江而下,途經此處, 見奇石突兀怪異,便設錦步嶂以登山,許願說,若能說服趙佗歸漢,當以錦裹石。後來陸賈如願以償,與趙佗泛舟至此,即以錦裹石,錦不足,栽花代之。直至現在,春天則杜鵑遍野,金秋時節則黃花遍地。 華表石被稱為“西江奇觀”,“西江第一怪石”,是古代火山爆發時由地下噴出的岩漿凝聚而成的火山岩石山。山下林木芳菲 ,泉水淙王爭;遍地怪石嶙峋;有石龕,仙人橋,五色石花,獅子石等。在西江行舟,遠望石山,下如層城,上如列屏;沿江繞山而行,其形隨時而變,一時像入睡臥佛,但見額頭;一時像打坐和尚,端莊肅穆;一時像掛單行僧,神態自若;惟妙惟肖,實乃石山一絕,歷代騷人墨客,到此題詠甚多。有錦石撐空詩云:“五嶺南來孤柱撐,陸郎到此駐雲旌;神功海外無人識,萬古東西永不傾。”

肇慶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肇慶市管轄端州、鼎湖兩區,高要、四會兩個縣級市,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個縣和大旺綜合經濟開發區。面積1.5萬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萬人。其中,肇慶市區常住人口38萬人。
景點包公井 | 城東清真寺 | 城西清真寺 | 崇禧塔 | 德慶孔廟 | 鼎湖風景區 |端州古城牆 | 飛水潭 | 燕岩 | 華表石 | 紀念五君祠 | 閬鳳岩 | 麗譙樓 | 羚山炮台 | 龍母祖廟 | 龍山 | 梅庵 | 披雲樓 | 七星岩 | 慶雲寺 | 三元塔 | 水月宮 | 萬竹園 | 文昌閣 | 西江風景區 | 星湖 | 硯洲 | 玉屏岩 | 元魁塔 | 閱江樓 | 貞山 | 盤龍峽 |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 | 德慶學宮 | 鼎湖山風景區 | 葫蘆山遊覽區 | 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 |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室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