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年

1118年

1118年是農曆戊戌年(狗年);遼天慶八年;北宋政和八年,重和元年;西夏雍寧五年;金天輔二年;越南會祥大慶九年;日本永久六年,元永元年。

大事記

(圖)聖殿騎士團徽章聖殿騎士團徽章

拜占庭帝國,約翰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耶路撒冷:鮑德溫一世入侵埃及。鮑德溫二世繼承鮑德溫一世,為新的耶路撒冷王國國王。
3月10日 —— 格高列里八世當選為偽教宗
聖殿騎士團成立。一譯神廟騎士團。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The 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第一次十字軍東侵(1096-1099)之後,為保衛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家,約於1118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法國香檳區的貴族雨果·德·帕英(Hugh De Payens)和其他八名騎士於1119年創立了該組織。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騎士團最初駐紮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的一角,而這個清真寺正是建在傳說中所羅門國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上。據說因騎士團首領最早駐地在耶路撒冷聖殿附近而得名。
約翰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約翰二世康尼努斯約翰二世·康尼努斯 (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拜占庭帝國皇帝(1118年~1143年在位)。他是康尼努斯王朝一位不太重要的成員。
哲拉修二世登基為教皇
北宋與金約盟攻遼。
約克大主教無需要經過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加冕任命。
日本開始使用年號。

出生

聖托馬斯·貝克特(Saint Thomas à Becket;1118年12月21日?-1170年12月29日)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大法
(圖)13世紀手繪畫描述貝克特被暗殺的情景13世紀手繪畫描述貝克特被暗殺的情景

官兼上議院議長(Lord Chancellor),他是一個諾曼人且原本跟亨利二世有密切的關係,後來在取得坎特伯里大主教之後與亨利二世反目,貝克特於1162年至1170年任職坎特伯里大主教。他與亨利二世因教會在憲法中享有的許可權發生衝突,後被4位亨利二世的騎士刺殺而殉道。教宗歷山三世於1173年封他為聖人。
曼努埃爾一世·科穆寧(1118年11月28日-1180年9月24日)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的皇帝(1143年至1180年),也是約翰二世之子。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時期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轉捩點,他將勢力擴張到巴爾幹半島與地中海東岸,在他死後,拜占庭帝國國勢轉衰。
平清盛(1118年—1181年3月20日),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平忠盛的嫡長子(另傳說其生父是白河天皇)。1156年的保元之亂後贏得後白河天皇的信賴,1159年的平治之亂中打敗了源義朝鞏固其地位。1167年升任太政大臣(相國),隔年出家,女兒平德子嫁給高倉天皇成為皇后,開創了被稱為“沒有平家一族,其他人就沒法生存”的平氏政權輝煌時代。後來在源賴朝舉兵反平家時因熱病去世。

逝世

(圖)鮑德溫一世鮑德溫一世

阿歷克塞一世·科穆寧(1048年-1118年8月15日)科穆寧王朝的東羅馬帝國皇帝(1081年—1118年在位)。他在拜占庭恢復了科穆寧家族由於伊薩克一世被廢黜而中斷的統治。
教宗帕斯卡二世(拉丁文:Paschalis II,?-1118年1月21日),本名 Ranierius,於1099年8月13日至1118年1月21日在位。
鮑德溫一世(Baldwin I,1065年-1118年4月2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袖,埃澤薩伯爵和第一個號稱耶路撒冷國王者。他是布永的戈弗雷的兄弟。
道楷法師(西元1043~1118年) 芙蓉道楷和尚,山東人,俗姓崔。學習法華以後出家,受投子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