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5年11月27日,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在法國的克萊蒙召開克萊蒙會議,號召所有人拿起武器,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主的墳墓”,說參加遠征的人可獲赦罪,戰死疆場的人可以升入天堂。自此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神的旨意”亦成為東西方教會召集軍隊的口號。1099年,十字軍占領伊斯蘭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下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國耶路撒冷王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這次戰事中十字軍屠了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二城。

簡介

圖片圖片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5年11月27日—1099年7月15日)共有兩隊。第一隊是由隱修士彼德所率領,此支十字軍是由二萬名貧農組成,稱為「農民十字軍」。出征不久,已有好幾千人病死於途中。此支軍隊沒有紀律,也做出強迫歸信基督教和殺害猶太人的暴行。軍隊雖到達君士坦丁堡,卻被土耳其人屠殺。
另一隊由歐洲貴族組織的十字軍,在西元1097年齊集君士坦丁堡,苦戰數個月,占領了安提阿等城市。但很快又被土耳其軍包圍。經過了兩年的苦撐,終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大肆劫掠,殺戮7萬人。十字軍隨即建立了四個十字軍國:伊達沙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國和耶路撒冷王國。於公元1144年,回教徒再度攻下伊達沙北部。

原本規定東侵出發的時間是聖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這一年的2月份,就已經有一支隊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他們的領袖是法國亞眠修道院的修士彼德。

相關記載

富歇
《耶路撒冷史》

引自《十字軍東征史學家西方歷史學家文集》第三卷

拜占庭人眼中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安娜·康尼努斯(AnneComnene)著有《亞歷克西亞德》(Alexiade),敘述她的父親,東羅馬帝國皇帝亞歷克西一世的故事。她目睹了法蘭克人經過君士坦丁堡的情景,以下是她的敘述。

住在亞得里亞彼岸和赫丘力士擎天柱(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兩座山)之間的西方蠻族,成群結隊地遷移,攜家帶眷穿越歐洲,在亞洲的土地上行進

人口遷徙的原因是這樣的。有個克爾特人(Celte)彼得,外號“著修士服的彼得”,他去朝拜聖墓。當時土耳其人和撒拉遜人橫行亞洲,彼得受到他們的粗暴對待,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朝聖的心愿未達成,心有不甘,決定再遠行。

不過,他知道不該獨自去聖墓,有可能碰上更倒霉的事,於是想出一個好主意。他到所有拉丁人國家裡去宣傳:“天主命我向法國所有的伯爵宣布,他們都應該離開家園去朝拜聖墓,並且用全部力量和熱情,從阿格萊納人(Agarenes)手中解放耶路撒冷。”

彼得成功了。他似乎讓每個人都聽到了上帝的聲音,因而得以把克爾特人集合起來。他們帶著武器、馬匹??情激動,把道路擠得水泄不通。cWMU_

隨這些克爾特士兵前來的,還有許多沒帶武器的婦孺,人數多得像沙粒和星星,他們的肩上扛著棕擱枝和十字架。
安娜·康尼努斯
《亞歷克西亞德》第十章

13世紀的阿拉伯歷史學家伊本·阿西爾,論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S.

杜安國王曾召集一支法蘭克人的大軍。博杜安是羅傑·勒·弗朗(RogerleFranc,法蘭西的羅傑)的親戚,羅傑已占領了西西里島[事在1190年]。博杜安派人告訴他已經組成一支大軍,就要經過他的國家,借道進入非洲,征服突尼西亞,從而成為他的鄰居。

法蘭西的羅傑召集同伴商議,徵詢他們的意見。他們說:“福音在上,這對我們和他們都再好不過了。明天非洲將成為基督教的土地了。”

這時,法蘭西的羅傑抬起腳來放了個響屁,說道:“不錯,你們說得十分動聽!那又如何?若他們真來到我這裡,我得承擔巨額費用,去裝備運他們到非洲的船隻,還要用我的軍隊支援他們。如果他們征服了這個地方,這兒就會歸他們所有,西西里島提供的補給也就屬於他們,每年賣糧食所得的錢也無法徵收了。假使他們沒有征服這個地方,他們就會來我的國家,我就要蒙受巨大損失。突尼西亞的伊斯蘭教徒君主塔米姆(Tamim)會說我違反協定,欺騙他。如此一來,我們自征服西西里島後即建立的良好關係和商業聯繫,就會斷送。”

於是,法蘭西的羅傑召來博杜安的使者,對他說:“你們如果想和伊斯蘭教徒打場聖戰,最好占領耶路撒冷。你們從伊斯蘭教徒手裡解放了耶路撒冷,將會榮耀加身。至於非洲的事,我和非洲人之間已有諾言和協定。”於是他們完成準備工作,開始向敘利亞進軍。

也有人認為,自從塞爾柱王朝強大起來,占領了從敘利亞到加薩(Gaza)[今加薩走廊]的地區後,埃及和塞爾柱之間就沒有其他國家可作為屏障,以致阿齊茲(Atsiz)人侵埃及。埃及的領主大為害怕,便要求法蘭克人占領敘利亞,以它為伊斯蘭教徒和敵人之間的緩衝地帶。

法蘭克人踏上了征途。
伊本·阿西爾
《卡米爾》,第十章p一位目擊者描述十字軍占領安提阿的情形,是一份非常獨特而且重要的見證

1098年戰爭期間,在安提阿上城的聖巴爾拉姆(Saint—Barlaam)修道院裡,亞美尼亞修士奧瓦內斯(JeanHovannes)抄寫了一份手稿,手稿的末尾有以下的記述。

這一年,天主視察了他的子民,正如《聖經》記載:“我不會拋棄你們,也不會離開你們。”上帝用萬能的手為他們(十字軍)指明了方向。他們帶來基督的十字架,把它豎立在海面上,屠殺了許多異教徒,其他人則在地面上潰逃。

他們包圍尼塞[一作尼西亞,小亞細亞沿海古城,與拜占庭隔海相望,公元前45年奧古斯都所建]城五個月,後來拿下它。然後來到我們的國家,進入西里西亞和敘利亞地區,散開人馬包圍了安提阿的首府。九個月里,他們和附近地區都經歷一番大考驗。最後,由於這地方築有堅固的防禦工事,人力無法突圍,萬能的上帝便拯救了他們,打開慈悲之門。他們占領了城市,用利刃殺死傲慢的城防司令和他的部隊。過了一兩天,無數人集合起來支援他們。他們人數極多,不把人少的對方放在眼裡。他們像法老一樣蠻橫無禮,大言不慚:“我要用利刃殺死他們,用手統治他們。”

15天內,基督教徒感到萬分焦慮,無比痛苦,因為供養人和馬匹的糧食不足。他們的勢力大減,又害怕異教徒的人數眾多,便集結在聖彼得(SaintPierre)大教堂里。他們拚命哭喊,淚如雨下,弄得人聲鼎沸。

基督徒大聲要求:“天主暨救世主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在這個城市裡,由於你的名字,我們被人稱為基督教徒,是你引領我們到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冒犯了你,隨便??異教徒,他們會驕傲地說:‘基督教徒的上帝在哪兒?’”

祈禱而得的聖寵讓他們大為激動,彼此鼓勵:“天主會賜他的子民力量,天主會降福給他的子民安享太平。”於是,他們奔向自己的戰馬,撲向危險的敵人.把敵人擊潰,一直殺到太陽落山。基督教徒欣喜若狂,薩馬里亞的城門前就像樂土(elysee)時代一樣,堆滿了小麥和大麥。他們為自己唱起了先知的感恩歌:‘我讚美你,天主,因為你哺育我,沒有把歡樂給我的敵人。”

歷史影響

第一次十字軍由西歐封建貴族騎士們在西亞建立了短暫王國,雖然耶路撒冷王國僅維持了88年,十字軍東征對地中海沿岸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之後十字軍還在威尼斯人幫助下侵入當時土耳其無法攻破的君士坦丁堡,成為兩百年後奧斯曼土耳其大軍攻下此城的肇因,數次大規模軍事動員也使西歐各國人民損失慘重,幾十萬十字軍死亡,並使日後東方回教世界與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對立。教廷和封建主卻取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另一方面,歐洲原本因西羅馬帝國滅亡使歐洲進入黑暗時期,因為十字軍運動帶回大量東方進步文明,並導致大量農奴解除依附關係,成為自由民,加速了西歐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亦是文藝復興與近世中產階級商業文明的一重要成由,塑造出近代強盛的歐洲。

失敗原因

第一點,十字軍缺陷多,例如根本沒組織、沒軍紀、作戰時沒有統一的指揮號令者、面對長期對峙的後勤補給幾乎毫無規劃等。十字軍所到之處,搶掠、偷盜,遍地焦土,時有所聞,使十字軍聲名日漸惡化。

第二點,整個十字軍運動失去社會後盾。自十三世紀以來,隨著商業社會的成長,以及封建君王的王權伸張,封建貴族的社會經濟地位急劇下落,騎士精神在新政治和新社會裡,喪失其傳統地位;因此以收復聖地展現中古騎士精神的十字軍運動,便失去了社會號召力。

十三世紀後,“十字軍”逐漸轉型,脫離“收復聖地,援助東方基督教徒”的單純目的。自從教宗英諾森三世(PopeInnocentIII,1161-1216)發動十字軍對抗阿爾比派(AlbigensianCrusade,1207-1208),“十字軍”的定義逐漸轉變為泛指“奉教會旨意,以基督之名從事聖戰的活動”。

其他十字軍

聖地亞哥騎士團是以收復伊比利亞,驅逐穆斯林摩爾人為使命。

胡斯戰爭,教宗馬丁五世發出了教宗詔書組織十字軍要消滅胡斯派。

蒙古軍入侵波蘭,後來教宗亞歷山大四世發動了十字軍對抗韃靼人。

阿拉貢十字軍,由瑪定四世發起,對阿拉貢王國的佩德羅三世發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