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培

高英培

高英培相聲演員。1948年,高英培師從趙佩茹先生。滿師後,先後與任明啟、常寶霖合作演出,老藝人周德山、吉評三等都給他捧過哏。後入天津市和平區曲藝雜技團與范振鈺合作,成為相聲界的一對黃金搭檔“高范”。

基本信息

簡介

高英培 1928年(農曆戊辰年)生人,天津市人。1948年,高英培師從趙佩茹先生。滿師後,先後與任明啟、常寶霖

高英培劇照高英培劇照

合作演出,老藝人周德山、吉評三等都給他捧過哏。後入天津市和平區曲藝雜技團與范振鈺合作,成為相聲界的一對黃金搭檔“高范”。1958年和1962年,與范振鈺兩次赴福建前線演出。代表作品有《釣魚》、《前線日記》等。文革期間,高英培先生被含冤下放到工廠勞動改造(天津紙製品廠蹬三輪),工作之餘仍時時為工人師傅演出,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為日後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粉碎“四人幫”以後,在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下,為高英培先生落實了政策,他重返舞台與范振鈺合作,創作、表演了《跟誰對著幹》、《不正之風》、《教訓》、《皆大歡喜》等一批膾炙人口的相聲精品。1979年調到全總文工團。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笑星之一。

晚年又同弟子孟凡貴一起推出了《渴望51集》、《假酒》、《孝子》《寵物》《進城》等一批新作。

高英培經常不辭勞苦,隨團深入基層,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為廣大職工慰問演出,被工礦企業授予“名譽礦工”、“名譽石油工人”等名譽稱號。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他大批節目,給廣大觀眾、聽眾留下了笑聲,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建國45周年之際,高英培先生參加了中央心連心藝術團到少數民族地區慰問演出,他在藝術團中是年齡最高的藝術家,被授予“天山獎”、“賀蘭山獎”,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高英培先生一生熱愛黨的文藝事業,為我國相聲曲藝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高先生他為人忠厚,工作踏實,淡泊名利,胸懷坦蕩,顧全大局,是一位高風亮節的藝術家

曾任北京市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藝術簡歷

1928年生於天津
1949年拜趙佩茹為師
1954年加入天津和平區曲藝團
1979年調入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1985年成為全國十大笑星
1991年患病告別舞台
2002年2月14日21時16分辭世
代表作品:《跟誰對著幹》、《教訓》、《不正之風》、《大家研究》、《釣魚》、《歡迎批評》、《八扇屏》、《山東話》、《白事會》、《離婚》、《英雄島》、《皆大歡喜》、《好阿姨》、《彆扭話》。

經歷

高英培(左)、范振鈺合說相聲高英培(左)、范振鈺合說相聲

1958年和1962年,與范振鈺兩次赴福建前線演出。代表作品有《釣魚》 、《前線日記》等。文革期間,高英培先生被含冤下放到工廠勞動改造,工作之餘仍時時為工人師傅演出,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為日後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粉碎“四人幫”以後,在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下,為高英培先生落實了政策,他與范振鈺合作,創作、表演了《跟誰對著幹》 、 《不正之風》 、《教訓》、《皆大歡喜》等一批膾炙人口的相聲精品。晚年又同弟子孟凡貴一起推出了《渴望51集》、《假酒》、《孝子》、《寵物》、《進城》等一批新作。他的表演雋永灑脫,幽默大方;善於理解人物,塑造形象。他精湛的表演藝術,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歡迎,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之一。
高英培經常不辭勞苦,隨團深入基層,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為廣大職工慰問演出,被工礦企業授予“名譽礦工”、“名譽石油工人”等名譽稱號。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他大批節目,給廣大觀眾、聽眾留下了笑聲,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建國45周年之際,高英培先生參加了中央心連心藝術團到少數民族地區慰問演出,他在藝術團中是年齡最高的藝術家,被授予“天山獎”、“賀蘭山獎”,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高英培先生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高英培先生一生熱愛黨的文藝事業,藝術功底紮實,表演風格火爆,為我國相聲曲藝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先生為人忠厚,工作踏實,淡泊名利,胸懷坦蕩,顧全大局,是一位高風亮節的藝術家。
歷任北京市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誕辰:1928年,農曆戊辰年
逝世:2002年2月14日,農曆壬午年正月初三日

和他的家

提起笑星高英培,觀眾自然會想起他表演的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皆大歡喜》、《教訓》、《不正之風》、《大家研究》等作品。那切中時弊的內容,那幽默詼諧的語言,那生動形象的表演,總是令人捧腹大笑,回味無窮。

這是他事業的一個側面,生活中的高英培又是怎樣一個形象呢?最近,我們採訪了他和他的愛人喬鳳樓
特別喜歡8月15日這個日子
高英培是喝海河水長大的。天津是有名的曲藝之鄉。高英培小的時候,經常到茶園邊、相聲場子去偷偷地聽相聲。高英培出身貧寒,解放前家中生活非常拮据,迫不得已,十幾歲時他便到北京前門外一個紙店學徒。高英培整天干著又髒又累的活兒,手腳凍得出血流膿,衣著更是襤褸。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高英培對那些學戲的孩子羨慕不已,不由得動了心思。正好紙店一位姓耿的同事認識相聲老藝人趙佩茹,高英培便在他的引薦下拜趙為師。這一天,是舊曆1948年8月15日

高英培是個相聲坯子,趙佩茹老師也精心授藝。但在那年月里能出頭露面展露才華並非易事。高英培大的場合上不去,就在大街上賣藝。到小書場給人家跑龍套,根本不能象其他人那樣效力師傅,還需要師傅養活。高英培這樣苦學三年後便離開師傅,隻身去闖蕩江湖。這一天,日曆上是1950年8月15日

象一隻孤獨的雛雁,高英培滿天亂飛。開封、瀋陽、南京,每到一地,簡易棚子裡一站就開說,說得嘴乾舌苦,一天的收入還不夠養活自己。不料,許多年後,中華全國總工會帶著慰問團到前線慰問部隊,他表演的一段相聲《前線日記》,使他一下子出了名。

終於,他被調入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說唱團,這一天,是1979年8月15日

談起這三個8月15日,高英培眼圈紅紅的,但仍不乏幽默。他說:“我可能與這個日子有緣份,以前老盼著這一天,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好運氣。現在每到8月15,我仍琢磨著會不會又有什麼好事來找我了。”
他和觀眾息息相通
幾年拼搏,高英培成為全國十大笑星之一,多次在全國相聲評比中獲獎。他的飲譽全國的相聲段子《教訓》等作品還被翻譯成各種外國文字。面對這些成績,高英培對記者說:“相聲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它來源於人民,必然應該還給人民。”也許正是基於這種思想,他對觀眾視如上帝。

那是在金昌煤礦的最後一場演出,盛況空前,觀眾暴滿。來金昌僅僅幾天,他已為工人朋友們表演了幾十場,本想這最後一場演出大夥都看到了,誰知細一打聽才知道因為場地窄小,還有一些礦工沒有看到演出。怎么辦?下一個城市的演出時間已經排定!高英培覺得如果就這樣離去實在對不起觀眾,於是,他請示了領導,要求把他和范振鈺留下來幾個小時,用休息時間再給礦工們加演一場。

就這樣,說唱團的大隊人馬先走了,劇場的燈光也拆了,高英培和范振鈺就在簡陋的劇場內連夜為工人們演出!他們兩個人說了7個相聲段子,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劇場內掌聲陣陣,氣氛極為熱烈。

因為演出緊張,休息不好,高英培經常一上車就睡覺。有時在車上被認出來,他盛情難卻,索性就說上一段。那是在飛往上海的波音——707國際航班上,高英培一踏進飛機的客艙,就被眼光敏銳的空中小姐發現了。小姐誠懇地對他說,“我們機上有許多安徽人,上次您去我們那兒演出,我們都沒有買上票,我的意思是……”姑娘莞爾一笑。

不用說別的,高英培拉起了正在熟睡的老搭檔范振鈺。

“同志們,先生們,女士們,”姑娘象個報幕員,“今天,我們在飛機上請著名相聲演員高英培、范振鈺為我們大家表演相聲,大家歡迎!”

一段《才祖進城》和《論吃》,笑聲掌聲充滿了整個機艙,連特艙里的外國朋友也圍過來。這樣,相聲經過翻譯,使外國朋友也都開懷大笑。“給外國人說相聲,而且是在天上,真是有趣。”雖然辛苦,高英培的心裡卻仍是美滋滋的。
面對小品熱的衝擊波
小品,作為一種輕捷、靈便而又活潑的藝術形式,剛剛走上螢幕就受到觀眾的青睞。它的走紅,衝擊著相聲事業的發展,許多相聲演員都改演小品。高英培是怎樣對待小品的呢?

高英培說:“相聲是一門歷史久遠的藝術,經過了那么多年的檢驗,是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不會因為小品的出現而黯然失色。相反,有了好的相聲作品,表演時再活靈活現一些,相聲的藝術效果會更好。現在相聲創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有時代感,觀眾在想什麼,需要提前一步掌握,並形成作品。目前,有些相聲太低級庸俗,我不贊成。相聲應該從幽默風趣上去努力,應讀健康地發展。”
高英培是從“撂地”(擺地攤)學起的,接著從小茶館發展到小劇場然後才走上大舞台。他的基礎紮實,他的技藝嫻熟,他的路子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出來的。

高英培說:“是相聲培養了我。我對相聲有很深的感情,我相信相聲會一直紅火下去。”

多么執著的追求。到現在,高英培對自己的藝術仍然精益求精.他對創作和表演的相聲逐個篩選,不理想的段子從不說給觀眾,僅去年一年他就自己放棄自己創作的14個相聲作品。他信奉的藝術準則是:自己滿意、觀眾滿意的作品才向廣大民眾表演。
高英培和他的老伴
談起夫人喬鳳樓,高英培的話題多起來。他說“我們兩人結婚已經快四十年了,從沒紅過臉。”的確,望著面前兩位慈詳和藹的老人和室內井然有序的布置,家庭的和睦幸福便可見一斑了。

高英培出外演出,每每要受到熱情款待。可是不管多么好的飯菜佳肴,也不管多么高級的宴會,他都吃不飽。他表面上也在吃,可心裡正算計著老伴還在飯桌前等著自己呢,於是常悄悄起身離座,匆匆趕回家去陪老伴一起就餐。

談起如此深厚的夫妻感情,高英培又回想起自己的坎坷經歷。喬鳳樓原是唱京韻大鼓的,比自己紅得早,9歲時就登台演河南墜子,十幾歲就開始說大書,紅得發紫。而此時的高英培還在棚子裡乾那些面對四面觀眾“攢底”的話兒。喬鳳樓沒有嫌棄他,毅然同他結婚,並且全靠喬鳳樓收入養活著全家人。

十年動亂中高英培被批鬥,停發了工資。此時,在高英培的身邊除了有他前妻留下的四個孩子,還有喬鳳樓生下的四個孩子。重擔全部壓在喬鳳樓的肩上。喬鳳樓對此沒有一句抱怨,對待哪一個孩子都象親生的一樣疼愛,對此高英培非常感激。一有機會也總是想著報答。喬鳳樓身體不好。在家中,高英培作了個不成文的規定:誰也不允許惹老伴生氣。現在,8個孩子都已獨立工作,有的在本市,有的在外地。過年過節時兒女們都不忘捎點地方特產來孝敬兩位老人。

高英培感慨地說,“這么多年,把孩子們一個個都撫養成人又送出去獨立生活,不容易啊。我對她哪怕有一點不好,都說不過去。”
笑星的八小時以外
高英培如今已是64歲的人了,但他在藝術的道路上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現在仍身兼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說唱團名譽團長、全國總工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告訴記者,“我把相聲當成了事業,相聲也是我唯一的選擇。我要用這門藝術為人民服務一輩子。什麼時候說不出來了,什麼時候罷休,能攙著上台也要上!”

高英培的興趣廣泛,釣魚、栽花樣樣行。現在,研究相聲占據了他的大部分時間,各種愛好也就自覺放棄了。最近他又跟中央電視台的《少兒英語》節目自學起英語。問起原因,他告訴我們,他的許多作品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後,自己拿著相聲,不知所措。相聲是種特殊語言,許多辭彙被外文翻譯出來並不幽默。因此,他想自己學好英語後,直接翻譯成外文,讓相聲事業走向世界。

送別我們時,他告訴我們:“學英文,我一點基礎也沒有,得回去抓緊時間學’。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他告別,並默默地祝福他為觀眾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相聲作品來。

重要事件

高英培高英培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高英培於2月14日晚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4歲。
高英培生於1928年,自幼喜愛相聲表演。1949年,享譽津城的相聲大師趙佩茹將其收至門下。
1954年,高英培與范振鈺正式成為一對搭檔,加入了天津市和平區曲藝團。當時,作為相聲骨幹力量,他們在津門聲名鵲起,曾於1958年和1962年兩次赴福建前線演出。
1979年,高英培與范振鈺一起調入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在離開天津時,高英培的眼圈紅了:“我是喝海河水長大的,對天津有特別的感情,說實在的,真不想離開天津,我捨不得那些熱情的天津觀眾……”
多年來,高英培一直堅持為廣大觀眾演出。1985年,高英培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他與其他9位笑星聯合集資,自費為雲南老山前線錄製十大笑星相聲專輯磁帶,獻給新一代最可愛的人。
1991年,63歲的高英培因疾病告別了舞台,但高英培仍舊關心著他一生所系的相聲事業。幾位徒弟蘇明傑、李嘉存、孟凡貴每次去看他,他都拖著病體為徒弟們耐心地指導。每當學生們取得一點成績,他都會高興得夜不能寐。
在藝術上,高英培以說逗見長,表演風格火爆,尤其擅長表現天津市民生活,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名段,許多評論家都對他頗為讚賞。高英培的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02年2月20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藝術特色

高英培藝術功底紮實,表演風格火爆,尤其擅長表現天津市民生活,語言節奏和舞台氣氛與觀眾心理相吻合。他的表演雋永灑脫,幽默大方;善於理解人物,塑造形象。他精湛的表演藝術,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歡迎。

弟子

高英培先生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徒弟有:蘇明傑李松岩高青、吳健、魯少華、孟凡貴、趙保樂、李嘉存、韓 翔、李志剛、楊天立、朱強、劉顯東、吳金富傅向波張伯鑫等。

主要作品

《釣魚》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前線日記》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不正之風》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表態》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貼膏藥》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下棋》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進城》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跳舞風波》 表演:高英培、范振鈺

《好好好》 表演:高英培、閻月明、李金斗、孟凡貴、唐愛國

《孝子》 表演:高英培、孟凡貴

《雙魚對話》 表演:高英培、孟凡貴

《夸老師》 表演:高英培、孟凡貴

《如意不如意》 表演:高英培、孟凡貴

逝世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高英培2002年2月14日晚上因病去世,享年74歲。當得知在天津土生土長的著名相聲演員高英培悄然離去時,津門相聲界難以釋懷,從相聲泰斗馬三立到青年演員,無不為中國相聲界上缺失一個亮點而傷痛。
高英培走了,他留下的許多“街頭巷尾”故事和別具一格的津式幽默給人們無限的回憶。馬三立老人痛心地說:“英培是個非常優秀的相聲演員,他留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出色的相聲藝術,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老百姓對他有著很高的評價。”
說到人品與藝術,天津相聲界人士都欽佩高英培三個方面。第一,尊重相聲前輩、尊重觀眾。著名曲藝作家宋勇深有感觸地說:“英培為人很正直,不管對別人的作品改動多大,他一直堅持不署自己的名字。他說‘別人的作品就是別人的,我只是在進行修改使用’,這一點是現在許多相聲演員應該學習的。”
第二,在藝術表現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評價說:“他的表演以說逗見長,獨樹一幟,尤其擅長表現天津市市井的生活。比如相聲《釣魚》,在他之前曾有兩位相聲演員演過這個作品,但都沒能讓這個段子膾炙人口,而經高英培一說就出了名。”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琨說:“高英培是建國初期中青年演員中傳統功底最深厚的相聲演員之一,是同輩、同時代相聲演員中的佼佼者,他以津味的幽默展示了天津衛市井、市民的故事,耐人尋味。”著名相聲作家王鳴錄說:“高英陪在舞台上的表演,就像是講述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真實的故事,他的熱情使他能夠迅速進入角色,讓觀眾集中注意力。”
大家欽佩高英培的第三點是,他對觀眾的熱忱,每次上台都是精神抖擻。青年相聲演員說:“高老師是‘文革’後天津第一個走上舞台諷刺‘四人幫’的相聲演員,他的勇敢也帶動了一大批人開始創作、表演諷刺相聲。”蘇文茂告訴記者,高英培是高度近視,但演員與觀眾交流的關鍵是眼睛,因此高英培上台儘管只能看到前三排的觀眾,卻從不戴眼鏡,到現在估計都沒有觀眾知道他眼睛近視

相聲演員

相聲是中國戲曲曲藝之一。按演員人數,其形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等,以說、學、逗、唱為其主要表現手段,通過幽默、滑稽的言語和表演引人發笑。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白全福
班德貴
曹雲金
常寶豐
常寶華
常寶堃
常寶霖
常寶慶
常寶霆
常貴德
常貴田
常連安
陳璐
陳冠義
陳寒柏
陳軍
陳雨亭
崔征
大兵
戴志誠
丁廣泉
恩子
范振鈺
范志強
馮寶華
馮超[相聲演員]
馮鞏
高德明
高峰[相聲演員]
高鳳山
高笑林
高英培
高玉慶
耿寶林
耿伯春
郭德綱
郭培鑫
郭啟儒
郭全寶
郭榮啟
郭榮起
韓雲飛
韓子康
何雲偉
侯寶林
侯長喜
侯耀文
黃族民
吉坪三
吉文貞
姜寶林[相聲演員]
姜昆
蔣明孝
焦德海
焦少海
康松廣
於俊波
于謙[相聲演員]
於世德
於世猷
袁佩樓
岳雲鵬
張成全
張春奎
張德武[相聲演員]
張傑堯
張三祿
張壽臣
張文順
張永熙
張振圻
趙連升
趙連生
趙佩茹
趙世忠
趙振鐸
鄭健
魏龍豪
魏文華
魏文亮
吳兆南
武魁海
夏雨田
蕭國光
謝芮芝
謝天順
邢文昭
徐德亮
薛永年
閻笑儒
楊寶璋
楊海荃
楊瑞庫
楊少華[相聲演員]
楊少奎
楊鈺海
楊志淳
殷文碩
尹壽山
尹笑聲
於寶林
李福勝
李國先
李慧橋
李嘉存
李建華
李潔塵
李金斗
李菁
李孟遙
李偉建
鄭文昆
鄭文喜
周印金
朱闊泉
朱平
朱紹文
朱文先
朱相臣
朱永義
朱雲峰
祝敏
笑林
李國盛
張鶴文
於雲霆
秦麗
高曉攀
尤憲超
常藝博
賈玲
白凱南
於浩
鄧繼增
張永久
佟有為
蘇文茂
孫寶才
孫晨
孫士達
孫玉奎
湯金城
唐愛國
陶湘如
田立禾
佟手本
佟雨田
土登
汪保琦
王寶童
王本林
王長友
王鳳山[相聲演員]
王平[相聲演員]
王謙祥
王世臣
王文林
王文玉[相聲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耀宇
王兆麟
王致玖
王志濤
孔雲龍[相聲演員]
李伯祥
李德鍚
陳鳴志
鄭福山
趙津生
陳樹桐
楊化然
裘英俊
黃鐵良
何德利
佟守本
楊威[相聲演員]
劉春慧
李壽增
應寧
王玥波
楊義[相聲演員]
楊進明
趙偉洲
張勇[快板書演員]
李增瑞
連笑昆
劉寶瑞
劉德智
劉廣文
劉洪沂
劉俊傑
劉彤
劉文步
劉文亨
劉西雨
劉亞津
劉雲天
劉增鍇
欒雲平
羅榮壽
呂少明
馬德祿
馬季
馬金良
馬三立
馬樹春
馬志存
馬志明[相聲演員]
孟凡貴
潘雲俠
齊立強
邵權
師勝傑
石富寬
史愛東
史不凡
宋德全
李文華[相聲演員]
李文山
李雲傑[相聲演員]

“德雲社”演員師承關係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