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貴

孟凡貴

孟凡貴,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擅長集“捧哏”與“逗哏”於一身的單口相聲,語言詼諧幽默,形成了內緊外松、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的風格。另外,孟凡貴是一位大饞人,除了業餘主持北京電視台相關飲食類節目外,還為多家雜誌和報紙的美食版做策劃和顧問。

基本信息

簡介

孟凡貴孟凡貴
孟凡貴,著名相聲演員,高英培先生的得意弟子。與高先生搭檔多年,後來,由於高老先生身體欠安,孟凡貴就開始以單口相聲表演者的身份登台獻藝,創作並表演了大批喜聞樂見的優秀段子。代表作品有《即興歌曲》、《教子》、《買驢》<<偷雞>><<吃雞> ><<吃月餅>><<誤會>><<罵驢>><<老警察 >><<八哥>><<不會說話>><<相聲不樂,撓腳心>> <<開水養活魚>><<吃侃擂台賽>><<假酒>><<喪事喜辦 >><<人鳥之間>>等。

努力方向

自從馬三立老先生去世後,中國說單口相聲的名家,孟凡貴算一位了。集“捧哏”與“逗哏”於一身的單口相聲,不但語言上要詼諧幽默,而且也要有戲曲演員的基本功要求——手、眼、身、法、步。並且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孟凡貴正是向這個方向做出努力,用單口相聲這種形式在相聲俱樂部的演出當中穿場、報幕,得到觀眾的喜愛,與很多歌功頌德的相聲段子相比,孟凡貴說的相聲真是來得實在,這樣的表演才能吸引觀眾。 

另外,孟凡貴是一位大饞人,他業餘主持了北京電視台的金牌欄目<<八方食聖>>、北京電台<<想吃什麼跟我說>>等節目,並為多家雜誌和報紙的美食版做策劃和顧問,並且還是眾多飯店、酒店、茶樓的顧問。孟凡貴還是很多大學的名譽教授

知青生活

左為孟凡貴左為孟凡貴

孟凡貴原來在北京宣武八十八中學念書,後在1969年8月被下放到黑龍江省北安一師68團(中蘇邊境,小興安嶺余脈)畜牧連隊。
回憶起他們特殊的青少年時期,同學們還是一致認識孟凡貴是個老實、真誠、熱情、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人。
同學趙智宏是孟凡貴中學的同桌,她和孟凡貴經常在班上朗誦。在黑龍江時,條件非常艱苦,同學們卻很有革命熱情,勞動都很積極,覺得在毛主席的號召下給祖國建設邊疆是很光榮的事。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組織政治學習,學唱歌曲,比賽寫詩、朗誦。
說起北大荒,同學們都是感慨萬千。
在兵團的時候,每年從頭年10月到第二年5月都是經常狂風四起,一到下雪,氣溫總在零下20—30度,由於緯度高,冬天白天很短,晚上就只能在被子裡,穿著所有的棉衣帽子和口罩還要兩個人抱在一起睡才覺得有一絲暖和。可是,到了夏季,又經常下瓢潑大雨。“荒友”們剛去黑土地時住的是用濕的草編成的繩子結成的房子,對大風、大雪、大雨根本是擋不住。
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他們硬是開墾了一大片土地,種植了很多農作物,養了很多牛羊。
春天,青黃不接,羊能吃的東西很少,餓得瘦瘦的。有一次春天黃豆收割後,他們讓羊吃割剩下的豆子,羊吃飽後喝了許多水,結果肚子撐的很鼓,不一會兒就死了幾隻,當時,大家嚇壞了,心想:這下一定要受處分了!可是排長並沒有批評他們,只是告訴了一些養羊的常識,那幾天一連吃了好幾次羊肉餡包子,還真是因禍得福呢。
再後來,連隊搞基建,大家都很積極,十天的工作量,經常五六天就能完成,連女生也要背水泥,沒有人敢偷懶。不過,還是是先照顧牲畜,給它們先蓋房子,然後才給自己蓋房的。
下放的歲月,他們都把從十六、七歲到二十四、五歲最寶貴的年華留在了北大荒,而那裡的環境也因為我們的建設而大大改變。北大荒這塊黑土地,在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生產出了寶貴的精神食糧——“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就是“創業+奉獻”的精神。精神卻沒有自己獨立的歷史,它是特定時代物質關係的產物和反映。“北大荒精神”也是這樣,它在拓荒者的犁鏵下植入黑土,在創業者的汗水澆灌下萌生。
不過,同學們都說,他們當時都很純真,男女生交往很少,連勞動和值班都不在一起。大概一、二年能回一次北京,路上都是好多人一起互相關照,那時誰和誰也都沒有別的想法。還有人說,印象中,孟凡貴和一些男生,經常給女生送來乾燥的砍好的柴火,這樣的幫助還有很多,但都是默默無聞的。

外號

孟凡貴和他的荒友們孟凡貴和他的荒友們

孟凡貴還有個的外號就叫“老牛”。別看他看上去老實,其實非常多才多藝,比如很多歌曲都是他教給同學們的,有一些在當時還是“禁歌”,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次,同學們去他家,他彈吉他給大家聽,彈了一首叫《海鷗》的曲子,非常優美。
很多人還大概還不知道,相聲段子裡把《北國之春》改變國一次,唱到最後一句是“我衷心地祝願大家萬事如意,合理合法地多賺人民幣”,這個原創就是孟凡貴,是在和他的老師高英培先生合說的一個段子裡的。
不過,孟凡貴還有一個外號叫“讒人老孟”。不過,讒人就要讒出道理來,對於老北京的吃食,他知道的可多了。比如,炒麻豆腐要備哪四樣料、炸醬慢工出細活、灌腸用刀鏇著切、黑菜餃子過年吃、乾炸丸子蘸老虎醬、春餅要用筷子卷……

美食著作

孟凡貴《饞人說吃》孟凡貴《饞人說吃

相聲演員出身的孟凡貴有個知名的雅號——“孟大饞人”。他熱愛美食,閱歷豐富,積累了無數美食經驗,在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識十分淵博。在他的相聲表演中,有不少關於吃的名段,《吃雞》、《吃月餅》等相聲作品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孟凡貴先生還主持“電視餐廳”、“八方食聖”、“吃在北京”、“吃喝玩樂總動員”等多檔美食節目多年,結識了眾多飲食圈內的廚藝大師和飲食專家。他與 “華天”、“便宜坊”、“翔達”等京城知名老字號高管以及很多大飯店的名廚友誼深厚。在他們眼裡,他是知音,是名副其實的吃主。
《饞人說吃》是孟凡貴先生多年美食經驗的精選之作。該書內容生動有趣,文字詼諧通俗。將作者多年來品嘗的美味食品,經歷的美食故事(如北大荒吃狼肉、五台山吃土豆宴等)和諸多文娛界名人下廚的經典作品融匯一堂。同時,作者還遍數京城名吃,暢談老字號飯莊的歷史和飲食傳統文化的講究,把自己多年來在“吃”方面經歷的“新”、“奇”、“特”的故事都拿出來和讀者分享。
《饞人說吃》一書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飲食文化小叢書”系列的作品之一。該叢書是一套集文化、美食、餐飲知識為一體的經典叢書,極富情趣。

評郭德綱相聲

孟凡貴孟凡貴

現在很多白領、大學生紛紛成為“鋼絲”,因為郭讓他們突然發現了傳統相聲的妙處。對此,孟凡貴說:“侯寶林先生上世紀50年代曾經搞過淨化相聲運動,所以說傳統相聲里也不一定都是好東西,郭德綱說的這些傳統段子不單是他會說,很多相聲演員都會說,但為什麼人家不說?”孟凡貴舉例說:“比如舊社會一個王爺讓一個相聲演員不說一句話就把觀眾逗樂,就賞他一幢房子,結果這個演員在台上一下就把褲子脫了,台下笑了一片。
現在這種東西不足取,要是那樣,相聲就和二人轉沒啥區別了。現在你再說一些擦邊球的黃色包袱,可能會讓平時過緊張生活的白領覺得過癮,但這不是很好地繼承傳統相聲,少了去粗取精的工序。”相聲行話不合時宜
很多相聲迷和年輕的相聲演員熱衷於說一些“行話”,相聲界叫“吊侃”(音譯),比如問“吃了嗎?”叫做“安了嗎?”這些話不外傳,一般人絕不可能聽懂。孟凡貴說:“這是一種獵奇的心態,很多年輕的相聲演員上來就這么和我打招呼,我就問他們‘說這一口爐灰渣子幹嗎’(指為糟粕)?”在舊社會裡,妓女有自己的行話,相聲界也有這么一套行話。而很多“鋼絲”現在追求這些東西,孟繁貴認為是走錯了路。返場17次不足取
很多媒體報導過郭德綱曾經返場17次,藉此來形容郭德綱相聲的火爆。但孟凡貴認為:“相聲行講究的是不能給足,其實每個演員都有能說5個鐘頭的本事,但一個有德行的相聲演員不能這么乾!所謂‘未曾學藝先做人’,要是你一人把段子都說了,後面的演員說什麼?我們的話叫把後面的節目給‘刨’了,這就和戲曲行里一樣,你唱了馬派,後面馬連良的票賣誰去?所以一個相聲演員不應該為自己能說多長時間而沾沾自喜。返場17次,那就意味著多說兩個多鐘頭,我承認郭德綱很勤奮,但有些老藝人的舊習氣不要再找回來。”

相聲演員

相聲是中國戲曲曲藝之一。按演員人數,其形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等,以說、學、逗、唱為其主要表現手段,通過幽默、滑稽的言語和表演引人發笑。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白全福
班德貴
曹雲金
常寶豐
常寶華
常寶堃
常寶霖
常寶慶
常寶霆
常貴德
常貴田
常連安
陳璐
陳冠義
陳寒柏
陳軍
陳雨亭
崔征
大兵
戴志誠
丁廣泉
恩子
范振鈺
范志強
馮寶華
馮超[相聲演員]
馮鞏
高德明
高峰[相聲演員]
高鳳山
高笑林
高英培
高玉慶
耿寶林
耿伯春
郭德綱
郭培鑫
郭啟儒
郭全寶
郭榮啟
郭榮起
韓雲飛
韓子康
何雲偉
侯寶林
侯長喜
侯耀文
黃族民
吉坪三
吉文貞
姜寶林[相聲演員]
姜昆
蔣明孝
焦德海
焦少海
康松廣
於俊波
于謙[相聲演員]
於世德
於世猷
袁佩樓
岳雲鵬
張成全
張春奎
張德武[相聲演員]
張傑堯
張三祿
張壽臣
張文順
張永熙
張振圻
趙連升
趙連生
趙佩茹
趙世忠
趙振鐸
鄭健
魏龍豪
魏文華
魏文亮
吳兆南
武魁海
夏雨田
蕭國光
謝芮芝
謝天順
邢文昭
徐德亮
薛永年
閻笑儒
楊寶璋
楊海荃
楊瑞庫
楊少華[相聲演員]
楊少奎
楊鈺海
楊志淳
殷文碩
尹壽山
尹笑聲
於寶林
李福勝
李國先
李慧橋
李嘉存
李建華
李潔塵
李金斗
李菁
李孟遙
李偉建
鄭文昆
鄭文喜
周印金
朱闊泉
朱平
朱紹文
朱文先
朱相臣
朱永義
朱雲峰
祝敏
笑林
李國盛
張鶴文
於雲霆
秦麗
高曉攀
尤憲超
常藝博
賈玲
白凱南
於浩
鄧繼增
張永久
佟有為
蘇文茂
孫寶才
孫晨
孫士達
孫玉奎
湯金城
唐愛國
陶湘如
田立禾
佟手本
佟雨田
土登
汪保琦
王寶童
王本林
王長友
王鳳山[相聲演員]
王平[相聲演員]
王謙祥
王世臣
王文林
王文玉[相聲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耀宇
王兆麟
王致玖
王志濤
孔雲龍[相聲演員]
李伯祥
李德鍚
陳鳴志
鄭福山
趙津生
陳樹桐
楊化然
裘英俊
黃鐵良
何德利
佟守本
楊威[相聲演員]
劉春慧
李壽增
應寧
王玥波
楊義[相聲演員]
楊進明
趙偉洲
張勇[快板書演員]
李增瑞
連笑昆
劉寶瑞
劉德智
劉廣文
劉洪沂
劉俊傑
劉彤
劉文步
劉文亨
劉西雨
劉亞津
劉雲天
劉增鍇
欒雲平
羅榮壽
呂少明
馬德祿
馬季
馬金良
馬三立
馬樹春
馬志存
馬志明[相聲演員]
孟凡貴
潘雲俠
齊立強
邵權
師勝傑
石富寬
史愛東
史不凡
宋德全
李文華[相聲演員]
李文山
李雲傑[相聲演員]

“德雲社”演員師承關係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