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腹

高原腹

爬行綱.生活於高山高原地區,多出沒於梯田邊的雜草亂石堆處、山坡、路邊、溪流旁。以囓齒類、蜥蜴及蛙類等為食物。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等地。

基本信息

高原蝮高原蝮

基本信息

學名:Gloydiusmonticola

英名:Pla-teauPitViper

科名:蝮蛇亞科(Crotalinae)

分布: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等地

生態習性

生活於高山高原地區,多出沒於梯田邊的雜草亂石堆處、山坡、路邊、溪流旁。以囓齒類蜥蜴及蛙類等為食物。卵胎生,繁殖期在9~10月,每次約產幼蛇6~7條,初生幼蛇全長11~12公分,可能隔年繁殖一次。垂直分布範圍自1500公尺到高達海拔4320公尺。

形態特徵

小型毒蛇,全長雄性約47公分,雌性52公分。背面棕褐色,自頸部至尾部有米黃色或灰綠色不規則斑塊,頭背部有深色縱紋,上下緣不鑲淺色邊;腹面呈土紅色,密布黑色斑點。頸部明顯,具一對頰窩,吻棱不明顯;鼻間鱗略呈梯形,兩外側不尖細;背鱗中段21行為多,部分為19列,某些個體可達23列,具棱脊;腹鱗149~178枚,肛鱗1枚,尾下鱗29~48對。

※高原蝮分布範圍較狹窄,且在高寒地區,食物來源較少,繁殖力較低,種群數量不如其他蝮蛇多。

備註:中國趙爾密教授1997年曾經在《橫斷山區兩棲爬行動物》一書中指出:橫斷山北段中段及其周延高山則成為亞洲蝮蛇的另一個分化中心,雪山蝮、秦嶺蝮、六盤山蝮或還有其它類型,都是高原蝮這一祖型處於分化過程正在形成中的亞種或種。

藥用

【藥名】:高原蝮

【拼音】:GAOYUANFU

【來源】:為蝰科動物高原蝮的乾燥全體。

【功效】:祛風止痛、解毒消腫、補虛下乳。

【主治】:治風濕痹痛、關節炎、筋胃疼痛、麻風病、瘡癤腫毒、瘰癧結核、氣血虛弱、頭暈氣短、心悸乏力、自汗盜汗、產婦乳汁不足、淋巴結結核等症。

【性味歸經】:辛、甘,平。肝、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一2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西藏、四川。

【拉丁名】:高原蝮AgkistrodonstrauchiiBedriaga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他動物。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林業部和農業部共同擬定的名錄共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