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蜒蜥

銅蜒蜥

銅蜒蜥,蜥蜴目石龍子科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平原及山地陰濕草叢中以及荒石堆或有裂縫的石壁處,分布在印度、錫金、緬甸、泰國、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銅鋌蜥銅鋌蜥

銅蜓蜥(學名:Sphenomorphusindicus)為石龍子科蜓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銅石龍子、石錫、山龍子、銅楔蜥、四腳蛇。

中文學名:銅蜓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石龍子科

中文屬名:蜓蜥屬

拉丁文名:Sphenomorphusindicus

種命名人及年代:Gray,1853

界:動物界Animalia


分布

印度、錫金、緬甸、泰國、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香港、廣西、四川等地。

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區、平原及山地陰濕草叢中以及荒石堆或有裂縫的石壁處。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20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錫金喜馬拉雅山。

鱗片變異研究

對一個物種變異特徵的研究在種及種下分類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館藏銅蜓蜥(Sphenomorphusindicus)標本430號為對象,對其鱗片數目及排列的變異做了統計分析。

鱗被特徵是有鱗目蜥蜴亞目物種重要的鑑別特徵,本文主要研究了銅蜓蜥吻鱗、上鼻鱗、額鼻鱗、額鱗、前額鱗、眶上鱗、額頂鱗、頂間鱗、頂鱗、頸鱗、鼻鱗、頰鱗、顳鱗、上唇鱗、下唇鱗、頦鱗、後頦鱗、頷片、背中線鱗、腹中線鱗、環體一周鱗的特徵及其變異情況,並運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計算鱗片的變異頻率、變異範圍、平均鱗片數目。

根據鱗片變異頻率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三類:數量恆定無變異的鱗片、可出現變異的鱗片、絕對有變異的鱗片。發現:①過去文獻對於頸鱗有無的判斷存在不足;②西藏墨脫地區標本頭部眶上鱗、額頂鱗、頂間鱗數目和排列方式的特殊變異現象。研究結果為今後銅蜓蜥的鑑別提出了更準確的標準,並建議今後應對銅蜓蜥西藏墨脫居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解釋其頭部鱗片特殊變異的成因。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他動物。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林業部和農業部共同擬定的名錄共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