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鸊鷉鳥

黑頸鸊鷉鳥

黑頸鸊鷉鳥,同角鸊鷉的體形大小差不多,黑色的嘴和翅膀也比較短。夏季頭部、頸部和背部都是黑色,兩脅紅褐色,下體為白色。在中國繁殖在東北和新疆天山,遷徙時見於南方各省,數量不多。

基本信息

簡介

黑頸鸊鷉黑頸鸊鷉鳥 黑頸鸊鷉黑頸鸊鷉鳥

黑頸鸊鷉 黑頸鸊鷉鳥鸊鷉類是都是典型的游禽,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雄鳥和雌鳥比較相似,身體很象鴨子,但較為肥胖,嘴形直,細而側扁,端部很尖;鼻孔透開,位置靠近嘴的基部;眼先(即眼睛前面的部位)裸露,頸部較為細長,翅膀短小,具有12枚初級飛羽,但第一枚退化,次級飛羽則缺少第五枚。尾巴更短,僅剩有幾根柔軟的絨羽,或幾乎沒有。兩隻腳的位置在身體的後部,靠近臀部,跗跖側扁,適於潛水生活;四個腳趾上都有寬闊的像花瓣一樣的腳蹼。爪鈍而寬闊,呈指甲狀,中趾的內緣呈鋸齒狀,後趾短小,位置比其他各趾為高,或者缺如。身體上的羽毛短而稠密,具有抗濕性,不透水;具有副羽,尾脂腺也被羽。消化道中缺少盲腸;雛鳥為早成性鳥。

種類特徵

鸊鷉在全世界計有21種,分布於北極圈以南至南極洲以北的廣大地區,所以很普遍。我國5種,即角鸊鷉,黑頸鸊鷉,鳳頭鸊鷉、赤頸鸊鷉和小鸊鷉,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各省的數量較多,其中角鸊鷉和赤頸鸊鷉2種被列為國家II級保護動物。
小鸊鷉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鸊鷉,全國各地幾乎都能見到。它的體形也是鸊鷉類中最小的,只有鴿子一樣大,體長25—32厘米,體重150—275克。它的頭上也沒有其他鸊鷉類所具有的飾羽,夏季背部的羽毛為黑褐色,頰、頸側和喉部為栗紅色,胸部和腹部為淡褐色;冬季背部為褐色,喉部白色,頰、頸側為淡黃褐色。它喜歡終日漂浮在水面上,好象一個葫蘆,所以又叫“水葫蘆”,又因為它在潛水時,僅在水面上露出嘴尖和眼睛,很象鱉的形狀,所以也叫“王八鴨子”。
黑頸鸊鷉同角鸊鷉的體形大小差不多,黑色的嘴和翅膀也比較短。但微微向上翹,與角不同。它的夏季頭部、頸部和背部都是黑色,兩脅紅褐色,下體為白色,眼後有呈扇形散開的金黃色飾羽;冬季背部為黑褐色,頰、喉部為污白色,前頸為灰色,眼後沒有飾羽。在我國繁殖在東北和新疆天山,遷徙時見於南方各省,數量不多。
鳳頭鸊鷉是體形最大的一種鸊鷉,有鴨子一樣大小,體長為50厘米以上,體重為0.5—1千克。嘴又長又尖,從嘴角到眼睛還長著一條黑線。它的脖子很長,向上方直立著,通常與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勢。夏季時頭的兩側和頦部都變為白色,前額和頭頂卻是黑色,頭後面長出兩撮小辨一樣的黑色羽毛,向上直立,所以被叫做鳳頭鸊鷉。它的頸部還圍有一圈由長長的飾羽形成的,像小斗蓬一樣的翎領,基部是棕栗色,端部是黑色,極為醒目。

分布

鳳頭鸊鷉的分布範圍較大,從歐洲、亞洲,一直到非洲、大洋洲,都有它們棲息,在我國主要繁殖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甘肅、寧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和自治區,越冬時則經過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遷往西藏南部、雲南、四川、安徽,以及長江以南、東南沿海和台灣島等廣大地區,近年也發現有一部分鳳頭鸊鷉也在我國東北的遼東半島和東部沿海一帶越冬。

生活習性

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昆蟲、昆蟲幼蟲、各種小魚、蛙、蝌蚪、蠕蟲以及甲殼類和軟體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在中國春季於4月初至7月中下旬從南方越冬地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於10月末開始南徙,少數遲至11月初還在長白山見有未遷走的。遷徙時多成對進行。偶爾亦見數隻組成的小群或單只遷徙。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於1984年在青海海南沙珠的更朵海,觀察到這種鸊?結群活動,一群約有20—30隻,在水中和地面上覓食。翅短不易飛起,即使飛起也離水面很近,翅膀在水面上打起水波,飛行約10多米即落下。鳴聲如“bibbib”,“eeee”.剖檢鳥胃,內多為昆蟲,還有草籽及水草,併兼食些魚、蝦等。 黑頸鸊鷉冬季在中國南部沿海和福建一帶曾經是較為常見的,但近來已不常見,種群數量已變得很稀少

生長繁殖

黑頸鸊鷉繁殖時在水邊草叢中築浮巢,用蘆葦、雜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卵每產2—7枚,色白,多為污物所染。雌雄輪流孵卵。卵約孵25天而出雛。雛屬早成性,全身密生絨羽,能自由活動,在雛鳥孵出2—3周的時間,親鳥常把雛鳥放置背上,受驚潛水則把它們挾在翅膀底下。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他動物。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林業部和農業部共同擬定的名錄共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