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鸊鷉

黑頸鸊鷉

黑頸鸊鷉頸鸊鷉(學名: Podiceps nigricollis )為鸊鷉科鸊鷉屬的鳥類,是一種候鳥。繁殖期成鳥具鬆軟的黃色耳簇,耳簇延伸至耳羽後,分布於歐亞中部、南部、非洲、北美洲西部以至中美洲、中國等地,多見於沼澤、池塘以及湖泊或有覆蓋物的溪流。

基本信息

簡介

黑頸鸊鷉黑頸鸊鷉
中文名稱:黑頸鸊鷉
拉丁名稱:Podiceps nigricollis
英文名稱:Eared Grebe
科目名稱: 鸊鷉目鸊鷉科

物種特徵描述:

中等體型(30厘米)的。繁殖期成鳥具鬆軟的黃色耳簇,耳簇延伸至耳羽後,前頸黑色,嘴較角上揚。冬羽:與角的區別在嘴全深色,且深色的頂冠延至眼下。頦部白色延伸至眼後呈月牙形,飛行時無白色翼覆羽。幼鳥似冬季成鳥,但褐色較重,胸部具深色帶,眼圈白色。
虹膜-紅色;嘴-黑色;腳-灰黑。
叫聲:繁殖期發出哀怨笛音poo-eeet及尖厲顫音。

分布範圍:

分布不連貫,於北美洲西部、歐亞大陸至蒙古西部、非洲、南美洲及中國東北。冬季分散至北緯30°以南地區。

分布狀況:

指名亞種為罕見繁殖鳥及冬候鳥。繁殖於天山西部、內蒙古及中國東北;有記錄遷徙時見於中國多數地區,越冬於華南和東南沿海及中國西南的河流。可能在雲南北部洱海湖也有繁殖現象。在香港為迷鳥
習性:
成群在淡水或鹹水上繁殖。冬季結群於湖泊及沿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