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大爆炸。爆炸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貝加爾湖西北方800公里處,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8千萬棵樹焚毀倒下。此事件與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廠大爆炸並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爆炸之後的若干年,科學家們先後在那裡發現了3個與月球火山口相似、直徑為90~200米的爆炸坑;一片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被衝擊波擊倒,至少30萬棵樹呈輻射狀死亡;有些地方的凍土被融化變成了沼澤地。

基本信息

概述

通古斯大爆炸契科湖3D聲納照片
通古斯大爆炸(Tunguskaevent)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貝加爾湖西北方800公里處,北緯60.55度,東經101.57度,當時爆炸威力相當於20百萬噸TNT炸藥,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8千萬棵樹焚毀倒下。

據報導,當天早上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划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當,幾分鐘後,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稍後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附近650公里內的窗戶玻璃震碎,並且觀察到了蘑菇雲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監測點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被當時英國剛被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在事發後數天內,亞洲與歐洲的夜空呈現出暗紅色。

有假說認為這是由於光線穿過在高緯度地區的極度低溫中形成的冰晶顆粒造成的,這種現象常在太空梭返回地球大氣時出現。在美國的史密松天體物理台威爾遜山天文台也觀察到大氣的透明度至少數個月有降低。如果這個物體再遲4小時37分撞擊地球,那么這場爆炸將摧毀當時俄羅斯的首都聖彼得堡,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區,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

具體內容

1908年6月30日,在俄羅斯帝國西伯利亞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氣溫瞬間灼熱烤人,爆炸中心區草木燒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還有人被巨大的聲響震聾了耳朵。不僅附近居民驚恐萬狀,而且還涉及到其它國家。英國倫敦的許多電燈驟然熄滅,一片黑暗;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抖動……
具體的發生的時間:當地時間早上7:17分,位置:北緯60度53分09秒、東經101度53分40秒,靠近通古斯河附近(今屬俄羅斯聯邦埃文基自治區)。破壞力:據後來估計,相當於1500-2000萬噸TNT炸藥---2000顆核子彈威力,並且讓超過2153.2平方公里內的6000.4萬棵樹倒下。
大約當地時間早上7:15分左右,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划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若。數分鐘後,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並且觀察到了蕈狀雲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站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被當時英國剛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在美國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AstrophysicalObservatory)和威爾遜山天文台(MountWilsonObservatory)觀察到大氣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現象至少數個月。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只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面積達2000多平方公里。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只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裡投下了核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不乏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蘇聯科學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彗星,因此只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調查歷史

通古斯大爆炸契科湖底的地震反射波
通古斯大爆炸發生當時只有很少的科學家對這個衝擊感到興趣,可能是因為通古斯地區過於偏遠。即使當時有任何對這地區的調查,那些記錄也很可能會在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和俄國內戰中遺失。

現存對此地區最早的調查是事件發生20年後進行的。1927年,俄羅斯科學院(Росси́йскаяАкаде́мияНау́к)的礦物學家昂尼德·庫利克(ЛеонидАлексеевичКулик)到達通古斯河地區,並在這個地區調查當時隕石撞擊的確切地點。他用隕石上的鐵可能有助於蘇聯發展工業的理由,說服蘇聯政府對科學調查隊給予資金。爆炸地點沒有發現任何隕石坑,燒焦枯死的樹橫跨了大約50公里,少數靠近爆炸中心的樹沒有傾倒,它們的樹枝和樹皮被脫去,傾倒的樹則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傾倒。

之後10年,有另外3支隊伍被派到這一地區。庫列克發現一個小沼澤可能是隕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後,他在底部發現一些樹木殘枝,所以確定那不是隕石坑。

1938年,庫列克又找人來航拍整個區域,顯示樹是以一個像蝴蝶的巨大形狀傾倒,然而他仍然沒有發現任何隕石坑。

1950和1960年代的調查隊在這個地區發現了極小的玻璃球灑在土地上。化學分析顯示球內含有大量的等在隕石中常見的金屬,而且也確定它們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另外由根那迪·普列克哈洛夫(GennadyPlekhanov)所領導的研究隊發現並沒有輻射異常的跡象,這表示這並不是自然的核自爆現象。

1975年,以色列的魏玆曼科學院的地震學家梅納海姆(AriBen-Menahem)分析了通古斯地震波的資料,認為通古斯大爆炸的威力大約相當於10到20兆噸TNT,是在廣島投放的核子彈的1000倍,引起了天體物理學家的注意,近一步的模擬顯示小行星可能在10公里的高度就蒸發了,但不排除有1米直徑的碎片落下。

1991年,義大利的探查隊前往通古斯勘查,找到了兩篇1960年代有關於距離爆炸地點8公里的契科湖(LakeCheko)的論文,為這百年懸案帶來了一線新的曙光。

相關假說

關於通古斯大爆炸的起因,有許多假說與猜測。總體說來,可以歸納為隕石撞擊說、核爆炸說、外星飛船爆炸說等,但均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

天體撞擊說

(圖)通古斯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
在科學界,比較常見的說法是一個隕星在大約離地6至10公里上空爆炸。隕星通常是從外太空進入地球,速度通常可達每秒10公里。其在通過大氣層時摩擦所產生的熱十分巨大,大部分的隕星在到達地面時便已燃燒殆盡或爆炸。一個直徑10米的隕石可以產生約2萬噸左右的爆炸,相當於投在廣島的核子彈威力。

從20世紀後半開始,對地球大氣層的監測讓人類開始注意千噸級隕石的空中爆炸。根據美國空軍國防支援計畫(DefenseSupportProgram)的資料顯示,這種爆炸大約一年會發生一次。而類似通古斯那種大小的一千萬噸級的是非常罕見的;尤金·舒梅克(EugeneM.Shoemaker)博士估計這種大小的隕石大約300年才會發生一次。2013年俄羅斯烏拉爾隕石雨事件為隕石爆炸說提供了強力佐證。比太陽還要明亮的火球,巨大的音爆,和在天空中留下長長的煙霧軌跡無不與通古斯卡巴大爆炸當時的記錄相符,只是在通古斯卡上空燃燒爆炸的隕石顯然要比2013年的大得多。

彗星撞擊說

在天體撞擊說的基礎上,由於至今未在地上發現隕石,所以通古斯天體的物質成份一直是個謎。在1930年,英國天文學者惠普爾(FrancisJohnWelshWhipple)指通古斯天體很可能是一個小彗星。由於彗星主要由冰與塵埃所組成,在撞擊爆炸後就已經蒸發殆盡,所以沒有留下一般石質天體會留下的隕石。而且,彗星說也解釋了為何通古斯大爆炸後周邊地區夜如白晝的現象,這可能是彗尾殘留在高空的冰、塵顆粒反射陽光照亮夜空的結果。這一理論在1960年代也普遍獲得蘇聯的通古斯調查員所接受。

1978年,斯洛伐克天文學者克熱塞克(ĽuborKresák)提出,通古斯天體可能是來自短周期彗星恩克彗星的碎片。恩克彗星是6月至7月金牛座β流星雨的來源,而通古斯大爆炸的時間點正好處於該流星雨的高峰期,且該撞擊體的模擬撞擊方向與該流星群的軌道相吻合。已知這類流星通常會在離地表十至數百公里的高空爆炸,這現象一直被軍事衛星所觀測。

黑洞說

1973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傑克遜(Jackson)和賴安(Ryan)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於一個小型的黑洞(約1023kg)通過地球所引起的。並且斷定小型黑洞是在冰島和紐芬蘭島之間大西洋某地穿過地球的。但由於沒有證據顯示在黑洞穿出地球時發生的第二次爆炸,所以此假說沒有被廣泛接受。而後來人們發現黑洞其實一直在向外發射出大量的X射線和γ射線。根據史提芬·威廉·霍金所提出的理論,黑洞質量越小,“蒸發”越快。這樣小質量的黑洞早在到達地球以前就“蒸發”殆盡了。

反物質說

1965年,三位科學家(Cowan、Atluri、和Libby)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一個從太空墜落的反物質所造成的。他們還認為,半克鐵和半克“反鐵”相撞,便足以產生相當於廣島核子彈的威力。但一如其他很多解釋,這種解釋同樣未能解釋在當地找到的隕石和當地多種元素含量異常的現象。而且,現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反物質的存在。如果反物質存在的話,它們應當會在與物質相遇爆炸時,放出大量的γ射線。但一直沒有找到因此發出的γ射線。

飛碟說

飛碟說最早在1945年,由當時蘇聯的軍事工程專家亞歷山大·卡薩茨夫(AleksanderKazantsev)提出。他的靈感來源於二戰中在日本爆炸的核子彈。他覺得通古斯大爆炸中那雷鳴般的爆炸聲,沖天的火柱,劇烈的地震,強大的衝擊波和光輻射都和核爆非常相像。於是他在1945年8月提出了核爆說。主張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場核爆。進一步地,他在1946年大膽地提出這場核爆是由一艘訪問地球的外星飛船所引起的。

此解說引起了很多不明飛行物迷的極大興趣。從此通古斯大爆炸就和地外智慧生命有了緊密的聯繫。有人認為爆炸是因為外星飛船核爆引起的,也有認為是飛船解體,也有人認為是外星智慧用雷射探測地球,更有人認為是外星人通過通古斯大爆炸為地球解決了一次不明的災難。但由於這種解釋非常能吸引人的好奇心,所以一直比較流行。

其他假說

通古斯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
1930年的彗星彗核爆炸學說
1932年的宇宙塵埃與地球相撞說
1934年的彗尾撞擊地球說
1945年的外星宇宙飛船發生核爆炸說
1946年的火星人飛船爆炸說
1947年的反物質隕石湮滅說
1959年的行星核心碎片撞地學說
1961年的外星飛碟解體說
1962年的流星引起地球電離層破壞學說
1964年的外星智慧型文明利用宇宙雷射探測地球生命說
1965年的外星雪人飛船入侵地球假說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1966年白矮星的恆星超密度碎片隕落撞地假說
1967年的自然閃電引起甲烷氣體爆炸說
1968年易燃氣體爆炸及水分解說
1969年宇宙間反物質彗星墜落說
1993年再次出現了冰隕石墜落假說
1995年出現了反物質進入地球大氣引起爆炸的假說
1995年的碳球隕石撞地爆炸說
1996年的小行星墜落說
1996年的銥含量極高行星撞地學說

大爆炸

關於通古斯大爆炸,推測說只是這位“曠世奇才”尼古拉·特斯拉的一次交流電試運轉。根據其樹木的炭化程度及土地的磁化,可發現這並不是一般的線形閃電所造成,而更像球形閃電所釋放的巨大能量。在此爆炸發生前期的夜晚,莫斯科等城市上空均出現極亮的閃電,那很可能就是特斯拉在進行遠距離無線能量傳輸試驗。並經過精準的運算後(誤差不超過一度),準確將強大的交流電集中於通古斯這個杳無人煙之地。一個細節是,在通古斯大爆炸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還多次前往圖書館查閱西伯利亞的地圖。
當時特斯拉正在進行全球範圍的無線電能傳送,並且在金融巨頭摩根的支持下在紐約長島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當地居民的描述說,沃登克里弗塔會放出巨大的閃電狀電流,這是該塔在進行無線電能傳輸的實驗。有事實依據的一件無線電能傳輸實例是1893年在哥倫比亞世博會上,特斯拉展示了他的無線磷光照明燈,沒有任何導線連結的燈泡神奇地發出了光芒。後來,特斯拉先後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和沃登克里弗建設高塔,並在長島點亮了25英里(約40千米)外的氖氣探照明燈。但究竟是否特斯拉真的進行了這次實驗並且引起了通古斯大爆炸,還仍然是個謎。

現代新說

撞地球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科學家們公布了他們關於通古斯爆炸之謎的新構想--1908年發生的震驚全球的通古斯爆炸並非石質隕石撞擊地球,而是由水和碳構成的冰質彗星引發的。

隕石坑

隕石坑隕石坑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世紀前發生在俄國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大爆炸震驚世界。數十年來,有關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眾說紛紜,有“隕石撞擊說”、“核爆炸說”等等。日前,一個義大利科學家小組稱,他們揭開了通古斯大爆炸留下的大坑,證明這是遭到宇宙天體撞擊所致。
找到天體撞擊證據
1908年6月30日,在西伯利亞荒無人煙的通古斯地區,一團巨大的火球劃破蒼茫的夜空,隨即發生了一聲巨響,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爆炸中心區草木燒焦。爆炸釋放了1500萬噸級的能量(爆炸力相當於廣島核子彈的1000倍),同時,770平方英里(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被夷為平地。
從此,很多科學家聚集在通古斯爆炸地,試圖尋找爆炸原因的證據,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那裡從來沒找到諸如小行星或彗星的隕石殘骸。然而,一個義大利科學家小組日前宣稱,他們在西伯利亞以西波卡門通古斯河附近一個湖泊下面發現了一個大坑。在研究中,這個科學家小組採用了聲音成像技術,對契科湖底進行了勘測。契科湖在通古斯爆炸震中以南約5英里(8公里)處。
領導此次研究的博洛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地質學家盧卡·加斯佩里尼說:“當我們在通古斯展開調查時,並沒有契科湖水可能填滿一個大坑的線索。我們察看了湖底,以尋找淤泥里是否有天體殘骸。我們繪製了湖底地圖,提取了樣本。在對這些數據研究後,結果簡直令我們難以置信。契科湖凹地漏斗外形和來自其沉積礦床的樣本表明,契科湖的湖水將天體撞擊產生的大坑填滿了。”隕石坑被湖水填滿
據科學家介紹,契科湖凹地並非圓形,很淺,也不陡峭,具備撞擊坑的種種特徵。凹地向外延伸,湖水不深,長約1640英尺(500米),最大深度只有165英尺(50米)。沒有常見撞擊坑(如亞利桑那州流星隕石坑)周圍發現的殘骸邊緣。加斯佩里尼的研究小組說,契科湖凹地不同尋常的形狀,恰恰是通古斯大爆炸濺起的隕石碎塊撞擊到湖面形成的,留下了一個長長的、像壕溝一樣的大坑。
加斯佩里尼說:“我們認為,撞擊天體一個直徑10米(33英尺)的碎塊在這次爆炸中倖免,以相同方向向前俯衝。碎塊的飛行速度相對較慢,大約每秒1公里。”加斯佩里尼補充,契科湖所在地可能就是宇宙天體划過時留下的痕跡,也許是在泥濘的沼澤地“軟衝擊”(softcrash),“它撞在了軟綿綿的沼澤地上,將下面的永久凍結帶融化,釋放出二氧化碳、水蒸氣和甲烷,使得這個洞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凹地的外形和大小,對於撞擊坑來說確實不同尋常。我們的假說是唯一能說明契科湖底漏斗式形狀的理論。”
在以前的調查中,俄羅斯科學家也研究過契科湖,認定它形成於1908年前,也就是說,不是通古斯大爆炸的產物。這個俄羅斯研究小組測量了湖底沉澱物,發現那裡的沉積物以每年約0.4英寸(1厘米)的速度增加。這表明契科湖的歷史已有幾百年。不過,加斯佩里尼研究小組則表示,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的年代更久遠的沉積物在爆炸發生時已經存在。
疑問待解
加斯佩里尼說:“我們發現的證據顯示,只有殘骸最頂端、一米厚的那一層來自於注入的河水。更深的沉積物的年代才是早於1908年的沉澱物。它們是在撞擊時形成的,所以說,契科湖的歷史只有一百年。”加斯佩里尼研究小組的結論是在1999年通古斯之行的數據基礎上得出的,刊登在八月號的《地學學報》(TerraNova)雜誌上。
美國亞利桑那州行星科學協會高級科學家威廉姆·哈特曼表示,最新研究發現令人很感興趣,但並沒有解答一切有關通古斯大爆炸的疑問。他說:“這是令人激動的研究結果,可能會揭開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但同時也讓我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一個巨大的殘骸撞到地面,一般情況下,會有數千個更小的碎塊也會一路跟著撞上去,但尋找此類隕石碎塊的大量尋找都無果而終。所以說,為什麼沒有隕石碎塊呢?”
找到大爆炸濺起來的隕石殘骸被認為是確定通古斯地區遭何種物體撞擊的關鍵。哈特曼說,小行星的話可能會留下某些殘骸,而如果是彗星,則可能在爆炸中完全消失。加斯佩里尼說:“我們的隕石坑假說與上述兩種可能性都一致。如果神秘天體是小行星,殘骸可能會埋在湖底。如是彗星的話,應該能在最深一層的沉積物中發現它的化學信號。”
加斯佩里尼及同事計畫重返西伯利亞,尋找揭開這個世紀之謎的更多、更有價值的線索。他說:“我們希望將湖底淤泥再挖深一些,更加確定地驗證我們的假說,揭開通古斯爆炸之謎。”

新構想

據物理學家戈納迪-貝賓表示,爆炸發生20年後找到的濃縮冰裡面含有可燃性氣體就充分證明了新構想的真實性。他稱,對於來自遠方的彗星來說,地球就是一個燒得熾熱的煎鍋。彗星在飛臨地球時迅速融化並發生了爆炸。他認為,他從事頗令研究人員頭痛的通古斯爆炸已經30多年了,如今終於在列昂尼德-庫利克(第一個在墜落地進行實地研究的科學家)的日記中找到了能證實這一新構想的線索。
戈納迪-貝賓認為,列昂尼德-庫利克也曾找到了上面覆蓋著泥煤的冰狀物質,但這並沒有給他任何啟發,因為列昂尼德-庫利克要找的是別的其它東西。戈納迪-貝賓稱:“他試圖尋找傳統意義上的隕石--石質或鐵-石構成的隕石,但這只是夢想,因為一切都已經融化了”。
當前,該理論已經對外公布並需要進一步分析。2008年6月30日是通古斯爆炸100周年。戈納迪-貝賓希望他提出的這一新構想會成為通古斯爆炸之謎的最終答案。

眾多說法

通古斯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
儘管通古斯爆炸的真實面目尚未最終揭開,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引發通古斯爆炸的是一種特殊的物體,其特點是強動能、低密度(比水的密度還低)、低強度和高揮發性。只有擁有了上述特性,爆炸發生後該物體便立即遭到破壞並迅速蒸發。從種種跡象來看,擁有這一特性的物體很可能是由冰和氣體構成的彗星,或者是混入高熔點微粒的雪狀氣體。有些科學家則認為,通古斯隕石的質量至少不小於百萬噸,速度達30-40公里每秒。在事發當地的土壤中科學家們找到了含矽酸鹽和磁鐵礦的微粒,其外部特徵很像隕石粉末和燃燒殘餘的彗核。當然,在結果尚未澄清之前,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甚至有的科學家還說構成通古斯隕石的是一種“反物質”。通古斯隕石墜落後發生的爆炸是這種“反物質”和地球“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通古斯爆炸發生當地並沒有發生放射現象加強的情況。還有一種更有趣的構想是,通古斯隕石很可能是一種微型黑洞,它在撞擊到通古斯森林中後穿過地球進入了大西洋。不管是多么完美和離奇的構想,最終都經不起進一步研究的推敲和具體細節的考證,這些構想自然也就只能破產。
發生爆炸原因一直存在爭議,但科學家普遍認為,“兇手”是一顆直徑僅數十米的小行星。所幸,爆炸發生在人煙稀少的通古斯地區。科學家估計,如果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的時間推後5小時,可能會擊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造成人員、物質損失。
小行星大多由石塊、金屬和塵埃構成,大小不一。它們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繞太陽公轉。但由於質量較小,小行星常受到大行星引力吸引,遠離原來的軌道。
科學家認為,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為每10萬年1次,但僅此一次就可能毀滅地球。直徑接近10米的天體撞上地球的機率為每3000年一次。同時,不少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被嚴重低估。

相關起因

美國亞利桑納州威爾斯陸巨大的隕石坑
通古斯地區大爆炸後,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這次爆炸是由隕石撞擊地球引起的。但是事實並不是這么簡單。二十年代初,美國人在亞利桑納州威爾斯陸的隕石坑附近,找到了一些含有氧化鐵、鎳、白金和銥等成分的隕石後,為了獲得稀有金屬,於是開始大規模開探隕石坑。不久,這股開探隕石熱傳到了蘇聯。1921年,在年僅38歲的蘇聯礦物學家庫利克領導下,第一次對通古斯地區進行了實地科學考察。
對於科學技術不發達的通古斯人而言,這場大爆炸是神聖的,許多人認為這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因此,一提起這場爆炸,他們都諱莫如深,臉上流露出忐忑不安的神情。然而,他們畢竟被科學家們所說服,目擊者形象地描述了那次大爆炸的前前後後。
那天早晨,人們看到一顆巨大的火球從空中墜落下來,這顆火球象一根圓柱形的管子,全身噴射出藍白色的耀眼的火光,照得人們無法睜開眼睛。接著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大爆炸,通古斯周圍塵土飛揚,煙霧瀰漫,雲堆里火舌繚繞,森林毀滅了,人畜蕩滌殆盡,倖存下來的馴鹿皮膚上長出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疥癬。
庫利克小組為發尋找隕石坑,還冒著華氏零下40度的嚴寒深入到西伯利亞。在通古斯地區的瑪柯泰河河畔,眾目所及的是那場神秘大爆炸所造成的空前劫後的慘象。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在這裡怎么也找不到象美國亞利桑納州那樣的大隕石坑。只有數十個大大小小平坦的洞穴,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也只有150英尺,即使在這些洞穴中把鑽頭打到75英尺深的土層中進行探測,仍然連隕石碎片也沒有找到。因此,人們開始意識到,通古斯大爆炸不象是隕石引起的。

原因

卡薩茨夫的獨特見解在許多科學家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然而,大家畢竟還是接受了這個觀點,為此,不少人絞盡腦汁,引經據典來推測這場奇怪核爆炸的起因。
有些人認為這場通古斯爆炸是由於地球撞到了空間一顆小小的反物質所產的。另外一些人認為通古斯爆炸很可能是地球與宇宙由一顆極其微小的黑洞撞擊所產生的,爆炸後,黑洞又彈回宇宙中,揚長而去。
但是,不管是反物質的假定還是黑洞的見解,都無法解釋爆炸前這個天外怪物的管狀外形和它進入大氣層後這么慢沖向地球的速度。通古斯爆炸依然是令人費解,神幻莫測之謎。

謎底

通古斯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
1946年,卡薩茨夫不僅肯定了通古斯爆炸是一場核爆炸,更驚人的是,不久他還第一次提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推測:通古斯爆炸的神秘怪物是第一艘訪問我們地球的太空飛船。在當時,對於這種推測不要說其他人,就是卡薩茨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認這純屬科學幻想。
五十年代末,科學家對收集到的通古斯爆炸區的泥土進行高度放大,結果發現有球狀的矽酸化合物磁鐵礦。它們的大小僅有幾個毫米左右,其中有些磁鐵礦顆粒粘在一串,有些甚至鑽進了透明的矽酸鹽顆粒里去。而這些顆粒只有在極高溫度下才會粘結起來。這種材料無疑是製造宇宙飛船外殼最理想的防爆材料。
不久,人們又在通古斯地區的地下和樹上,發現了成千上萬顆亮晶晶的小球,這些小球像子彈一樣深深地嵌在裡面。經過分析,在這些小球中發現了鈷、鎳、銅和鍺等金屬。這似乎說明,銅是從那艘太空飛船的儀器導線中來的,而鍺可能是來自儀器中半導體器件。
此外,從這個圓柱形怪物的飛行速度來看,它似乎有一種有效的制動系統使自己的速度很快慢下來。因為它的速度似乎跟人類製造的超音速高空偵察機的速度相仿,遠小於地外物體(如反物質、黑洞等)落入地球的速度。
如果把數十年來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資料一一串聯起來,那么,對於外太空文明世界曾向我們地球發射過一艘太空飛船的推測是合情合理的。有人推測:這艘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抵地球。在將要進入地球軌道時,飛船的推進艙發生的故障,但是飛船依然繼續前進。到了6月30日清晨進入到印度洋上空。
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後,速度進一步減速慢,時速只有2000英里左右,這時防爆的飛船外殼由於與大氣劇烈摩擦,溫度迅速上升到華氏5000度,船殼子由於電離,使整個飛船看上去象一團火球。最後,太空飛船在西伯利亞中部的通古斯上空,終於因核燃料艙的最後一道防護壁被融化而爆炸,發出了震天的巨響,一場熱核爆炸使這艘太空飛船頃刻化成了灰燼。
當然,卡薩茨夫對於通古斯爆炸的見解也僅是一種假設。不過,在大多數人不再懷疑存在超級球外文明的今天,這種假設卻是最令人信服的。
近百年來,對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發生的大爆炸,人們提出了100多種假設,探尋這驚世之謎,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經得起科學論證與推敲的構想出現。日前,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趙成文教授利用自己研究和分析各種爆炸現場已近30年的經驗,對通古斯大爆炸之謎提出了新構想:“冰核流星體”撞擊引起了大爆炸。

冰體

趙成文認為,從分析通古斯大爆炸的現場特徵時,最大的疑點就是爆炸點特別巨大、分散,但卻找不到造型客體。在各種物質中,能夠來去不留痕跡的只有氣體和液體。但單純的氣體和液體,又無法衝擊出有形體的地坑,因為地坑的形成需要堅硬的造型客體的印壓。那么,既有硬度、又易消失的物體就只能是——冰體。正如極地的冰層在高速鏇轉的鑽頭的摩擦下會發生爆炸,天外來的冰體在高速射入地球大氣層時,遇到氧氣也自然會發生爆炸。

來源成分

趙成文認為,冰核流星體也可以稱之為冰彗星,可能來自銀河系。根據爆炸能量、聲響範圍,人們可以推算它的體積、質量及形態。這個冰核流星體原來可能是球形,後來變成了管狀,在改變了運行軌道後,進入了太陽系。有人會問,在太空中,這個冰核流星體為什麼不會自行爆炸呢?這主要是因為它的運行速度不夠(沒有重力加速度),而且還缺乏助燃的氧。當它進入地球的引力範圍時,就等於按動了定時引爆裝置。根據推測,這個冰核流星體的構成成分中應含有大量的氫元素或它的放射性核素氘、氚。

爆炸能量

通古斯大爆炸能量通古斯大爆炸能量
根據對爆炸現場的現象痕跡分析,結合百年來的文獻對爆炸時閃光、聲響與煙霧情況的記載,趙成文認為爆炸點應該在空中。通過幾何計算,爆炸點應該是在距地面5000~10000米的高空。根據現場周圍樹木的傾倒方向呈放射狀這一事實,可以認為爆炸點與地坑是垂直的。距地坑最近的樹木之所以呈直立狀態,沒有樹葉,而較遠一些的樹木卻呈放射狀向四周傾倒,而且距離越遠,傾角越大,這主要是與爆炸衝擊波的方向和強度有關。遠處的樹木在爆炸衝擊波的作用下,只能向與衝擊波作用力相反的方向倒伏。距離越遠,與衝擊波接觸面積就越大,因此倒伏角度就越大,直到衝擊波減弱位置。
通古斯大爆炸是在物理作用下產生的化學爆炸,爆炸後最大的威力是氣體。根據相關分析,這次爆炸的能量相當於2~3個氫彈的威力。在爆炸現場中,應該找到核物質的痕跡,因為它本身就是冰核物質的大爆炸。
趙成文說,如果這種構想成立的話,我們推想在幾千萬年前,地球也曾遭到過這樣的爆炸撞擊,而且那次爆炸的威力可能更大,導致了山崩、海嘯、火山、地震等地質變遷。那次爆炸可能就是恐龍滅亡的真正原因。既然這種災難性的大爆炸過去發生過,或發生過多次,那么將來可能還會發生。天外不祥來客的光臨,更鞭策人們儘可能地把科學技術套用於保護人類,保護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從而把那些危害人類和地球的“入侵者”消滅在宇宙空間之中,拒於“地門”之外。同時,趙成文表示,關於他的這一新構想,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隕石落下

通古斯隕石無疑是一顆巨大的天體與地球不期而遇。撞擊於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偏僻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通古斯卡河地區。當地時間早上7時15分,天空飛來一個巨大的火球。東西伯利亞的許多居民都見證了這一奇觀。這個不明天體在飛行過程中還伴隨著轟轟的雷鳴聲。接下來的爆炸發生後引起了地面的震動,葉尼塞河、勒拿河與貝加爾湖之間方圓百萬平方公里內都能感覺到震動。上世紀20年代開始首批科學家開始研究通古斯現象,蘇聯科學院曾組織以庫利克為首的探險隊四次前往災難發生地進行考察研究。他們的發現是,通古斯隕石墜落地周圍的樹木成扇形倒落在地,中心地區的樹木只留下根部。大片的樹林全被燒毀。在此之後的探險(約有20次)還發現,該地區傾倒的樹林呈“蝴蝶”狀,中心對稱軸與隕石的飛行軌跡非常吻合,“蝶翼”呈東-南-東對西-北-西對稱狀。
俄羅斯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稱,俄羅斯科學家在通古斯地區找到了“矽化鐵”,一種在自然條件下根本無法形成的物質,再一次引起人們對地外文明的極大興趣。

矽化鐵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宇宙博物館館長,“通古斯宇宙現象”基金會主席尤里·拉夫賓說,他和同事們對埃文基一個叫波利古斯的小村莊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宇宙發回的照片顯示,這一地區有異常現象,似乎有某種東西墜落此地。
尤里·拉夫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反覆考察,並在一個小土丘上意外地發現了“矽化鐵”。這一發現不僅令拉夫賓興奮不已,整個學術界都為之轟動。拉夫賓說,“矽化鐵”在自然界中根本無法自然形成。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拉夫賓找到的“矽化鐵”中還含有三種氣體。這樣的物質成分組合根本不可能在地球環境下形成。

黑匣子傳說

拉夫賓在自己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些“矽化鐵”毫無疑問是外星飛碟的殘片。在這些像鵝卵石一樣的“矽化鐵”上還刻有整齊的圖案,看上去如同象形文字。拉夫賓認為,這些圖案不可能自然形成,而是“手工”製品。然而,在拉夫賓等科學家的實驗中發現,即便是最強大的雷射儀器也只能在“矽化鐵”上留下輕微痕跡,象形文字自然不會是人類的祖先畫上去的。
拉夫賓認為,“象形文字”也許僅僅是一個漂亮的外表,這種矽晶體裡面很可能隱藏著巨大的信息。或許,這就是外星飛碟的“黑匣子”殘片。拉夫賓說,他們找到兩塊一模一樣的“矽化鐵”,而這兩塊物體發現的地點相隔70多公里,距通古斯爆炸中心250公里

科學家稱找到“通古斯大爆炸”成因直接證據

俄羅斯研究人員找到的“通古斯事件”隕石碎片俄羅斯研究人員找到的“通古斯事件”隕石碎片
2013年5月,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Andrei E. Zlobin聲稱已經找到了“通古斯事件”的隕石碎片。

Zlobin表示,他收集到的這些石塊帶有明顯的融化痕跡,這是當它們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造成的特徵。根據Zlobin的計算,通古斯爆炸釋放的熱量還不足以融化地球表面的岩石,因此他收集到的隕石碎片一定是在火球內部形成的。

該發現還需通過化學分析的方法進一步確認,仍存在一些無法解答的問題。如果能夠進一步得到確認,那么這些隕石能夠幫助科學家最終確定造成“通古斯事件”的真正原因。

車州爆炸

2013年4月1日,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報導,距離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生小行星爆炸已有一個半月。科學家通過從普通大眾蒐集的視頻資料、谷歌地圖的信息以及核試驗感測器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後表示,如果爆炸點和隕石結構稍有不同,將有可能產生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而這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以來發生的最大一次爆炸。

探索太空:人類永不止步

人類歷史上十大著名爆炸事件

簡介: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數個世紀以來,無論是自然界的大爆炸還是人為製造的爆炸,都曾給當時的地球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和災難。
090423伽瑪暴 | 超新星爆炸 |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 | K-T隕星大碰撞 | 坦博拉火山爆發 | 通古斯大爆炸 | 車諾比核事故 | 三位一體大爆炸 |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 德克薩斯城災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