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堂[形意拳名家]

馬玉堂[形意拳名家]

馬玉堂(1872.3~1959.4),字子重,河北省安平縣子文鎮人。形意拳著名傳人,他生性耿直,待人忠厚。師兄弟送他“鑽天猴”綽號,並被編入“江源奇俠傳”中,成為小八俠之一。

基本信息

馬玉堂,字子重,河北省安平縣子文鎮人。

形意拳名家馬玉堂 形意拳名家馬玉堂

馬玉堂生於1872年3月,後遷居河北省新城縣北關,1959年4月卒於北京,享年87歲,作為形意拳著名傳人,他一生為武術界培養了許多人才。馬玉堂於1903年來到河北省新城縣,巧遇同鄉孫萬順,二人商議在新城縣北關開了一個飯館,取名萬聚館。自這以後二人便定居新城縣北關。馬玉堂一邊做生意,一邊繼續練武。他生性耿直,待人忠厚,在河北安平,定興,新城一帶名聲很大。此時偶遇李魁元的得意門生孫祿堂,兩人結為金蘭之好。孫將馬介紹給李存義先生,並投貼與李老成為正式門生。後與李老先生得意門生尚雲祥結為金蘭。從此馬玉堂,尚雲祥,孫祿堂結為三兄弟。在幾位師兄弟的幫助下和李存義先生的指點下,馬玉堂很快掌握了形意拳的精華與要領。在這以後,師兄弟送他“鑽天猴”綽號,並被編入“江源奇俠傳”中,成為小八俠之一。民國九年,李存義先生在天津開辦“武士會”,並舉行了全國國術表演賽。馬玉堂在比賽中,其形意拳得在在場同仁的一致好評,並榮獲了這次比賽的“優勝獎”。在以後的年代裡馬先生廣收門徒,一心放在形意拳的普及推廣上面,諄諄告誡弟子刻苦練習,千萬不要練成“花架子”,提倡藝德並重,造就了大批武術人才。

節選自《武魂》雜誌,“憶形意名家馬玉堂” 馬元基口述,馬樹民整理

青島市獲省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

山東省優秀教師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求真務實,勇於探索,銳意改革,開拓創新,模範履行職責,無私奉獻,師德高尚,能夠充分展現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榮形象。
矯素萍
張少雲[萊西市河頭店鎮東大寨國小語文教師]
李蘭花
梁兵[萊西市實驗中學語文教師]
張緒奎
姜英平
陳越[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語文教師]
蘇廣君
邴文龍
李瀋陽
王雲平[萊西市第一中學北校生物教師]
劉建宏[萊西市第一中學南校物理教師]
李愛玲
梁玉霞
管相忠
朱林[青島旅遊學校數學教師]
馬奎元
王洪亮[山東省優秀教師]
胡宏偉[青島旅遊學校英語教師]
肖洪福
劉素華[平度市特教中心數學教師]
辛美琳
張克平
蘇海峰
趙詠梅[平度市機關幼稚園園長]
崔珂玫
高善東
管志乾
高建英
呂文強
孫元光
王德林[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數學教師]
柳春榮
管仁福
唐立春
樊建進
王淑光
陳須昌
張明宏
卓彥增
苗振錦
趙傳香
連紅
唐鴻盛
林殿莉
程明亮[膠南市聾啞學校語文教師]
王玉先
田秀英[膠南市王台鎮學校中心幼稚園教師]
孫偉夕
韓傳富
管桂梅
左蕾
劉美芸
江素芹
姜秀
匡德宏
李瑞華[膠州市里岔國小語文教師]
李世江[膠州市第二中學化學教師]
宋潔[青島六十六中語文教師]
馬汝欽
秦瑞昌
孫希娟
郭玉敏
王春野
王迪法
楊波[膠州市職業高中學校物理教師]
李日新[即墨市移風中學化學教師]
周遵生
邵立玉
房月華
解博林
李輝波
王天甫[即墨市第二中學物理教師]
譚長順
解思橋
高文棟
劉光堯
劉世強
隋邦屬
李林[即墨市第一中學體育教師]
楊春玲[即墨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肖志純
劉豐玲
李莉[青島市城陽區實驗學校教師]
於文華[青島市城陽職業教育中心教師]
吳松峰
武偉[青島市城陽第三高級中學教師]
趙同海
於風麗
丁玉新
徐惠軍
潘繼祥
李玉英[青島烹飪學校烹飪專業教師]
陳坤[青島育才中學英語教師]
吳宏麗
孫玉現
劉春香
劉美蘭[青島市嶗山一中化學教師]
靳傳友
孔令鳳
董福壽
呂偉清
王松先
姜洪明
范旭政
徐瑩[平度市特教中心語文教師]
楊振德
張桂霞
謝愛珍
馬玉堂
李延林
王彩花
王雲功
解本章
郝彩琴
王念葆
葛永信
李延祝
許兆燕
逄雪梅
朱詠梅
趙秀峰
姜曉平
王兆宏
石磊[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國小數學教師]
逄淑霞
張海青
徐鳳翥
彭太東
唐珍美
李慧[青島五十八中數學教師]
劉宗良
王力英
刁姝君
趙斌[青島二中物理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