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岩寺

香岩寺

香岩寺,又名香岩長壽寺,國家3A級景區。地處淅川縣城南40公里的倉房鎮境,原有兩禪院,寺院座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築141間。主體建築山門、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客廳和藏經樓,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陪建東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並在東部另闢“靜修院”,一進五庭院,步步登高。整個建築嚴謹對稱,規模宏偉,風格各異,是南陽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寺院之一。

簡介

香岩寺香岩寺
香岩寺(俗名無梁殿)。在縣城西5公里許東馬峪村北的山腰上。寺周桃紅李白,芳香四溢,故名。自創建以來,歷經滄桑,香火不絕。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廟會常興,遊人絡繹不絕。

寺主體建築為石構無梁殿三座即東、中、西三殿依次排開。分別為地藏、釋迦、觀音三座佛殿。東、中、兩殿用抹角石樑與逐層藻井砌成,不用梁架,故稱“無梁殿”。西殿傾斜後,清乾隆十七年改作硬山捅卷洞。

三大佛殿外施仿木構件,殿門兩側存金代石刻造像,觀音殿存丹鳳朝陽、犀牛望月。中佛殿存秦瓊敬德(唐代名將)二鬥神石刻像,這些造像線條簡練流暢,形象威武逼真,至今還歷歷在目,清晰可見,閃爍著我國金遼時期藝術的輝煌。1988年經省考古專家考證,認定該寺結構獨特,造型莊重,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全省已是僅存的一處規模頗為宏大的石結構金代建築。

依山東遊,便是近來修復的望雲樓、花室、會館、送子觀音殿、五蓮洞、五龍洞了。五龍洞為石料砌成,三開間。原為祭祀黑白五龍而修,故名五龍洞。洞庭湖內塑像無存,僅存泉井一口,泉水清澈見底,甘冽異常,鄉人號稱“龍泉玉液”。至今還流傳著美麗的神話傳說。每年廟會期間,一些青年婦女,三三兩兩來到洞庭湖中泉井內撈石頭,將其帶回家中,來年便可生男育女,如願以償。

歷史

明清之際,鄉人在寺院內又增修了關公廟、三清殿、臥雲亭等。這些建築由西向東曲折迂迴,錯落有致。寺內寺外山花遍布,綠柳成蔭,泉水潺潺,清雅幽靜。登樓俯視,如臨深淵。極目遠眺,天地相接,雲霧繚繞,如置身仙境,縣城美景盡收眼底。舊志八景之一的“西嶺香岩”即是指此。饒有詩情畫意,古詩云:

幾度春洲興未涯,更持尊酒傍煙霞。

香山踏破王孫草,梅雨飛來燕子家。

勝日一拼人其醉,同流還似帽同斜。

景中景色嬌相襲,獨愧塵容對落花。

充分表達了遊人身臨其境、流連忘返的陶醉心情。

香岩寺香岩寺
寺西南50米處的山樑上,原為該寺僧人墓地,是歷代和尚亡故後的長眠之地。相傳民國年間有一僧人法號“夢門”,年老圓寂(仙逝之意)時就地打坐,流兩股鼻涕至胸,昂道挺胸,泰然自若。身邊的小和尚出於好意為師傅上前清理鼻涕,不想夢門法師立即倒臥於此,爾後火焚。為此佛家僧人稱夢門法師兩股鼻涕為“金梁玉柱”,可見鄉人對僧人夢門法師的崇拜與尊敬。

香岩寺自建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了,歷經滄桑,光輝仍存。但“文革”期間無人管理,人為破壞極為嚴重。除三座石構無梁殿外,明清兩代增補修建的樓堂廟宇基本上成了一片廢墟。1994年相繼修復望月樓、會館、五連洞、五龍洞、七星廟等古建築。1995年10月,將三大佛殿殿頂修葺一新。1996年仲夏,繼而山門、送子觀音殿逐一修復。縣城這座名勝古剎伸出她的雙臂,熱情地歡迎四方來客。

寺院介紹

香岩寺香岩寺
香嚴寺原有上下兩座寺院。雍正十三年碑載:"香嚴寺有二,一在白崖萬山環抱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三十里,俗稱上下寺。"下寺於1967年劃入丹江水庫淹沒區。現存的上寺,殿堂房舍基本保持原貌。山門、韋馱殿、礙月軒、大雄寶殿、接客亭、法堂、藏經樓等由下而上依次排列於中軸線上組成一套完整的五進院落,氣勢的雄偉,為一般寺院所難與倫比。寺院現存房舍144間,占地11544平方米,布局嚴謹,規模宏偉,十分壯觀。 香嚴寺里外值得我們觀看、欣賞、回味的景致實在很多。我們感懷佛道合一的千年壁畫:人物、禽獸、巨浪、流雲等構圖鮮明,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猶如身入幻境。我們感嘆班駁的中興碑記,碑位於大雄寶殿西北隅,高3.26米、寬0.97米、厚0.22米;碑首0.8米,浮雕二龍戲珠圖。碑文23行,滿行58字。記載著香嚴寺的肇建、名稱由來及其興衰演變情況。我們憐愛、驚詫那清澈的珍珠泉,神工斧手修的雙石洞,奇妙的一柏擔八榆和一柏一石一座廟,國家級風景樹“美女抱將軍”,能識善惡的痒痒樹,代所植的千年古柏,而最引人神往的是那茂密的竹林,整個寺院都映襯在翠竹之中,讓人心曠神怡。

建築風格

寺院座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築141間。主體建築山門、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客廳和藏經樓,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陪建東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並在東部另闢“靜修院”,一進五庭院,步步登高。整個建築嚴謹對稱,規模宏偉,風格各異,是南陽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寺院之一。山門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闊三間,上書束力 賜顯通禪寺”六個大字,門旁兩側各蹲立一隻高大雄渾的圓雕石獅。過山六經甬道進入韋馱殿,韋馱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走廊排列十二根合抱大柱,雕樑畫棟,華麗中更顯得莊嚴肅穆。韋馱殿之後,便為凝月軒,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築,為達宮貴人入大雄寶殿前的休憩之所。大雄寶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兩山出檐,四周走廊環立二十六根大柱,高約七米;檀嵌、插筋均為濃筆重彩,鏤刻繪畫;斗拱出頭雕刻龍頭、龍尾,狀似盤龍;門扉全為填花透雕,每個花瓣均經精心設計,琢靡精細,紋理清晰,花葉相襯;殿內豎立八根“通天柱”,直托屋頂梁架,氣勢磅礴。尤其是殿內滿繪神佛壁畫,諸如人物、禽獸、巨浪、流雲等,更是構圖鮮明,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身入其中,猶入幻境。法堂、藏經樓、客堂、僧房以及其它建築和繪畫,皆規模宏敞,各有特色,雕鏤精細,不具一格。 整個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樹和泉水環繞,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景色迷人。寺東竹林內豎立著兩座潔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六角、七級,為雕琢精細的仿樓閣式建築,與綠海相襯,若天然圖畫。寺院內外還分布有多處名勝奇景,諸如珍珠泉、雙石洞、龍泉、水簾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陽”)、花果山、一柏擔八榆、一柏一石一廟、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門等,奇觀美景,把山寺映襯的更加風景秀麗,引人入勝。1986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記

香岩寺據考證,香岩寺始建於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經過各有重修,鼎盛時期古建築房屋達437間,院牆700餘丈,素有“萬頃香嚴”之稱。香岩寺又名“長壽寺”、“顯通禪寺”,她分為上下兩寺,下寺已淹沒於庫水之中,僅存上寺。上寺依山勢而建,座北面南,一進五階庭院,五進五合院,步步登高,錯落有致。由於解放後由於去佛事活動,加上十年動亂,寺院大部分房舍已經被拆毀,但現在仍保存房舍140餘間,布局合理,結構嚴謹。在歷史上,香岩寺是兩朝國師的道場,一朝皇帝出家的寺院,這就更富於她神秘的色彩。1300年的厚重佛文化史,多少朝代的興衰滄桑,讓注視她的每一個眼神都驚嘆和神往。

我們順著竹林中的台階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屹立在寺院門口朝修建的有400多年歷史的四柱嵌匾的石牌坊,上寫著“勅賜顯通禪寺”6個大字。站在寺院門口,看見院內院外形體高大,枝葉繁茂的有1300多年的兩棵銀杏樹,他們兩個是根在地下連線,葉在空中絮語,這就是香岩寺神奇的夫妻樹。

香岩寺在香岩寺外還有一對皂角樹,也叫連生姐妹樹,據導遊介紹,平常的皂角樹長出來的皂角都是一個一個的,這兩棵樹由於生長在蓮花寶地之上,受到佛祖的保佑,吸收著前年靈氣,長出的皂角基本上是兩個一對,三個一串。兩個一對代表當今社會成雙成對的夫婦恩恩愛愛,白頭到老,長命百歲,三個一串代表一家三口攜手奔小康,這是親情和愛情的象徵連生姐妹樹。在寺外面的皂角樹,是代載的,估計兩個人合抱也抱不過來,這棵皂角樹是雄性,一般來說是不會結皂角的。

進了山門,便是華麗莊嚴的韋馱殿,全國的寺院第一個殿堂供奉的都是彌勒佛,兩邊有四大天王,而韋馱殿卻供奉的是關公,這也是香岩寺獨特的地方,走廊有幾根合抱大柱,雕樑畫棟,華麗中更顯得莊嚴肅穆。在殿後有一個手持金剛寶杵的鎮壓一切邪惡,摧邪扶正,輔佐佛教發揚廣大的天神,他一手卡腰,一手扶金剛寶杵傾斜於地,他這種姿勢也表明了香岩寺在過去地位級別很高,是皇封的寺院。

香岩寺過了韋馱殿,便來到了全國寺院中很少有的建築——接管廳,該廳為歇山式建築,兩層疊起,四角挑檐,橫跨十多級台階而建,設計獨特,造型別致。據介紹,香岩寺因宣宗皇帝在此避難而“身價倍增”,寺院住持因而有了很高的“級別”,故專門在此建造接官廳一座,專供住持迎送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之用。

香岩寺最為雄偉壯觀的建築當數大雄寶殿。四周走廊環立二十六根大柱,高約七米;檀嵌、插筋均為濃筆重彩,鏤刻繪畫;斗拱出頭雕刻龍頭、龍尾,狀似盤龍;門扉全為填花透雕,每個花瓣均經精心設計,琢靡精細,紋理清晰,花葉相襯;殿內豎立八根“通天柱”,直托屋頂梁架,氣勢磅礴。大殿內三尊大佛和十八羅漢的塑像神態各異,令人叫絕。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內牆上的巨幅壁畫,他將佛教,道教的精神文化融為一體,線條流暢優美,形象栩栩如生,身入其中,猶入幻境。西牆上是過去道教諸神朝拜原始天尊圖,東牆上是現代眾神朝拜玉皇大帝圖,是由民間畫家所畫。其為中原地區保存完好的最大壁畫,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法堂、藏經樓、客堂、僧房以及其它建築和繪畫,皆規模宏敞,各有特色,雕鏤精細,不具一格。

香岩寺隨後我們來到了為了紀念唐玄宗而建的望月廳,此建築非常特殊,內看一層,外觀兩層,不用鐵頂,完全是用木料卡建成,是典型的南方建築風格。過瞭望月廳,我們來到一個庭院,裡面有一棵有2、3百年樹齡樹體通細的“痒痒樹”,它通體神經感覺靈敏,傳說善人為它撓癢,樹枝立即顫動,惡人再抓不會動,也叫善惡分明樹。院內還有一棵桂花樹,每到8、9月份開花,香飄百里,但在2003年時由於樹根潰爛而死,在林業專家的幫助下,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給桂花樹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在大樹旁種四棵小樹,並嫁接到桂花樹體中,為其供應養分和水分,桂花樹奇蹟般地又復活了。

最後我們來到了香岩寺塔林,香岩寺因高僧大德而建寺,又因高僧圓寂而築塔,建寺一千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大德高僧、住持在這裡圓寂。寺里對每位德高望重的和尚都要建塔安葬,僅明清時期的塔就有百餘座,歷代高僧輩出,名塔林立。儘管歷代多有毀壞,現仍留存26座所建的石塔、磚塔。這些法塔多為古、近代高僧圓寂歸葬之所,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現存的塔中,以顓愚謐禪師法雲塔最為著名,此塔十七級六棱,高三丈有餘。另有寶山長老塔、遠大和尚等也較有名。竹林若海、靈塔如桅的勝景,令人賞心悅目。

香岩寺神秘的內涵和秀美的風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尋幽探勝。在這裡可感懷佛道合一的千年壁畫,可聆聽晨鐘暮鼓裡寺僧的呤唱,更能撫摩斑駁台階旁碑林里的繁榮記載。數棵國家級松樹和銀杏樹仍蒼勁的挺拔著,如將軍侍衛般護衛著千年古剎,在縷縷香菸中坐證著歷史的變遷。

呂梁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呂梁地區為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區內溝壑縱橫,山巒起伏,梯田環繞,是山西的貧困地區之一。但是,歷史給這裡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呂梁風光相得益彰,成為今日的旅遊地。旅遊資源數量大,個性突出。境內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優美,文物古蹟景點甚多,革命紀念地和革命遺址聞名中外,享有“三晉第一名山”的“北武當山”,以其雄偉壯觀、山勢陡峭、奇岩怪石、刑態神妙而著稱。為中國八個鳥類保護區之一的“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是黃土高原上不可多得的自然風景遊覽勝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玄中寺“作為我國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和日本佛教淨土法門的祖庭,同樣以其山石奇峭、建築獨特、幽淨典雅而聞名中外。“蔡家崖”紀念地、晉綏解放烈士陵園劉胡蘭紀念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工作戰鬥過的地方等一批重要紀念地有極高的學習、紀念價值、也是不可多得的革命紀念勝地。
景點 奎星樓 | 雙塔寺 | 南山寺 | 白龍廟 | 漢畫像石 | 鳳山道院 | 安國寺 | 白馬仙洞 | 柏窳山 | 北武當山 | 峰厚崖風景區 | 卦山 | 劉胡蘭紀念館 | 木樓 | 蔡家崖 | 龐泉溝 | 天寧寺 | 山神峪千佛洞 | 聖母廟 | 太符觀 | 香岩寺 | 杏花村 | 玄中寺 | 磧口古鎮 | 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黑龍廟 | 西灣村 | 李家山 | 則天廟 | 香岩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