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淋巴結核中醫稱為“瘰癧”,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一般的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引起發病。結核桿苗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於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頸單側或雙側可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初期,腫大淋巴結硬,無痛,可推動。病變發展,因淋巴結周圍炎,使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各個淋巴結也可互相粘連,融合成團。晚期,淋巴結髮生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後可流出豆渣樣或米湯樣膿液,最後形成一經久不愈之竇道或慢性潰瘍。

基本信息

病因

頸部淋巴結結核病因 結核桿菌

淋巴結結核是結核肝菌通過上呼吸道或隨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體腺引起的原發灶上,感染後沿淋巴管到達頸部淺、深層淋巴結各部位。多為單側性淋巴結受累。咽部重發病以上吸收後,受累淋巴結核仍繼續發展,形成冷膿腫潰瘍。其次是原髮結核感染後血中結核桿菌隨血行進入內側頸淋巴結引起頸淋巴結核。還可以從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後汲及深部淋巴結群,繼發感染在頸淋巴結結核發病中較為常見,患了頸部淋巴結核。

臨床表現

頸部一側或兩側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一般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初期,腫大的淋巴結較硬,無痛,可推動。病變繼續發展,發生淋巴結周圍炎,使淋巴結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各個淋巴結也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易推動的結節性腫塊。晚期,淋巴結髮生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膿腫破潰後,流出豆渣樣或稀米湯樣膿液,最後形成一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潰瘍邊緣皮膚暗紅、潛行,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上述不同階段的病變,可同時出現於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病人抗病能力增強和經過恰當治療後,淋巴結的結核病變可停止發展而鈣化。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狀。

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或CT掃描,明確有無肺結構的損害。

2、間接喉鏡及後鼻鏡檢查有時可發現肺結核喉結核及鼻咽結核等。

3、結核菌素、PPD(純化蛋白衍生物)試驗、血沉檢查有助於診斷。

診斷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局部體徵,特別是已形成寒性膿腫,或已潰破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作出明確診斷。必要時可作胸部透視,明確有無肺結構。對小兒病人,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如僅有頸淋巴結腫大,而無寒性膿腫或潰瘍形成。

頸部一側或兩側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一般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初期,腫大的淋巴結較硬,無痛,可推動。病變繼續發展,發生淋巴結周圍炎,使淋巴結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各個淋巴結也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易推動的結節性腫塊。晚期,淋巴結髮生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膿腫破潰後,流出豆渣樣或稀米湯樣膿液,最後形成一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潰瘍邊緣皮膚暗紅、潛行,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上述不同階段的病變,可同時出現於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病人抗病能力增強和經過恰當治療後,淋巴結的結核病變可停止發展而鈣化。

治療

頸部淋巴結結核治療 異煙肼

本病全身可採用抗癆療法,少數局限性可推動,而較大淋巴結,可以手術切除。形成寒性膿腫而未破潰者,可穿刺吸膿並注入抗癆藥物,已破潰形成慢性膿性竇道者,可切開刮除並用抗癆藥物換藥。

1、全身治療主要是化學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醯晦乙胺丁醇氨硫脲。套用化療應遵照以下5條原則:

(1)早期。一旦確診立即用藥;

(2)聯用。聯合套用2種或2種以上抗結核藥物以保證療效和防止產生耐藥性,減少毒副作用;

(3)適量。

(4)規律。切忌遺漏和中斷;

(5)全程。一般均需服藥一年以上方可停藥。

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兆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用藥原則:

(1)早期輕型病例可以口服異煙肼半年至一年,並肌注鏈酶素1~2月。

(2)上述按結核治療後仍有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手術切除

(3)有寒性膿腫或慢性瘺管、竇道者可合併或單用利福平或利福定

2、局部治療

(1)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時注意勿損傷副神經

(2)已形成寒性膿腫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潛在性穿抽膿。從膿腫周圍的正常皮膚處進針,儘量抽盡膿液,然後向膿腔內注入5%異煙肼溶液或10%鏈黴素溶液作沖洗,並留適量於膿腔內,每周2次。

(3)寒性膿腫破潰形成潰瘍或竇道者,如糨發感染不明顯,可行刮除術,細心地將結核病變組織全部刮除。傷口不加縫合,用鏈黴素溶液換藥。

(4)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者,需先行切開引流,待感染控制後,必要時再行刮除術。

3、食療

陳皮炒肉絲原料:陳橘皮10克,豬瘦肉100克。

做法:豬肉切絲後加鹽、黃酒拌勻,陳皮浸泡至軟切絲。鍋內油燒至七成熱時,下肉絲、陳皮絲一起翻炒幾下,再加入少許鹽、黃酒炒至香,添水燜燒5~6分鐘,放入香蔥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梅花粥原料:白梅花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粳米加水適量煮粥,將成時,加入白梅花,再略煮幾沸即可。

用法:每日1次,頓食。宜常食。海帶肉凍原料:海帶、豬肉皮等量。

做法:將海帶泡軟洗淨切細絲,豬肉皮洗淨切細小塊,共放鍋內。加適量水,放入八角茴香等調味品,用文火將海帶、豬肉皮煨酥,加適量食鹽調味,盛入盤中,晾冷成凍。

用法:佐餐食用。

香附梔子粥原料:香附6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把香附、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鬱金膏原料:鬱金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o克。

做法:將鬱金、虎杖水煎取汁,共2次,加蜂蜜再入鍋,用小火煎沸5分鐘離火,冷卻,裝瓶備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飯後開水沖服,2個月為1個療程。川貝甲魚原料:甲魚1隻,川貝母5克,雞清湯1000克。

做法:將甲魚洗淨切塊放入蒸缽中,入雞湯、川貝母、料酒、花椒、姜、蔥,上籠蒸1小時,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桂圓參蜜膏原料:黨參250克,沙參125克,桂圓12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以上三味以適量水透發後,加水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1次,將3次煎液混合,再用文火煎熬濃締至稠黏如膏時,加蜂蜜至沸停火,冷卻備用。

用法:每次1湯匙,每日2次,用溫開水沖服

療效評價

頸部淋巴結結核頸部淋巴結結核

1、治癒:全身中毒症狀消失,體重增加,頸部淋巴結消失,或手術後無復發。

2、好轉:全身中毒症狀消失,體重增加,頸側淋巴結明顯消融,寒性膿腫消失,竇道和潰瘍明顯好轉。

3、未愈:全身中毒症狀稍有改善,頸部慢性竇道和慢性潰瘍仍有流膿。

預防

頸部淋巴結結核接種卡介苗

1、兒童要按期接種卡介苗,儘量避免與結核病患者接觸。

2、患兒注意營養,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人,避免劇烈運動。

3、頸淋巴結結核經治療,大多預後良好。

4、頸部腫塊在臨床上甚為多見,需早期診斷,早期診療,控制病情,以免影響患兒生長發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