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瘤及頸淋巴結清掃術

(2)以進行過頸淋巴結切除或切取活檢,病理證實為轉移癌的病例。 (3)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經根治性放療後未控或復發的病例。 (4)頸部根治性放療後頸部復發的病例。

頸部腫塊甚為常見,通常容易被患者早期發現而作為首以症狀來就診。發現頸部腫塊後既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輕心,最好是儘早去醫院檢查。首先排除腫瘤裝門面的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然後再進行治療。頸部腫塊通常分為三類,即炎性病變、良性病變和惡性腫瘤。炎性病變包括淋巴的急、慢性炎症和結核;良性病變包括先天性類瘤疾病及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惡性腫瘤和轉移瘤。頸部腫塊中甲狀腺腫塊最為常見(約占50%),除甲狀腺腫塊及炎性病變外,絕大多數(70%~80%)為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中又絕大多數(70%~80%)為淋巴結轉移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癌中絕大多數(70%~80%)是原發於頭頸部的腫瘤轉移。

一、 先天性病變

頸部先天性腫塊包括甲狀舌骨囊腫、鍶裂囊腫、胸腺囊腫、頦下皮樣囊腫及囊狀淋巴管瘤等一類先天性良性囊腫或由其繼發形成的瘺管。在胚胎髮育至第3~4周時,在原始口腔的底部發生甲狀腺舌管,隨著發育逐漸下行至頸部,其下端發生甲狀腺,其口腔殘留為舌根部的盲孔,甲狀腺舌管退化不全,則在頸部形成先天性甲狀舌管囊腫;在原始咽的兩側發生胸腺咽管,下行至前縱隔,其下端發生胸腺,下行途中任何部位因胸腺咽管退化不全或胸腺組織殘留而可行成胸腺囊腫;胚胎第4周發生的鰓弓和鰓裂形成頭頸部多種組織,發育異常未能融合或閉鎖不全而可形成鰓裂囊腫或瘺管;第1鰓裂的外胚葉組織遺留在皮下組織中而發生頦下皮樣囊腫。這些囊腫或瘺管內壁都覆有鱗狀上皮或柱狀上皮,常含有豐富的淋巴結樣組織。囊狀淋巴管瘤則是胚胎淋巴組織形成的多房性先天性類瘤疾病。

(一)甲狀舌骨囊腫

甲狀舌骨囊腫在頸部各種先天性囊腫中最為常見,約占70%以上。
1.病因 在胚胎髮育時在原始口腔底部發生的甲狀腺舌管退化不全形成先天性甲狀舌骨囊腫。
2.症狀和體徵 頸前正中喉節上方圓形腫物,多位於舌骨下囊性腫塊,隨吞咽或或伸舌動作上下移動,可因經常反覆感染自行破裂而形成瘺道。穿刺可抽出唾液囊液。
3.診斷 位於舌骨下部者應與甲狀腺峽部腺瘤鑑別,甲狀腺同位素掃描或ECT檢查可與之鑑別;位於舌骨上者應與皮樣囊腫區別,後者穿刺無囊液,且呈麵團樣感覺。
4.治療 局麻下將囊腫或瘺管手術徹底切除,切除應包括完整囊壁或管壁,兒童宜採取全麻。

(二)鰓裂囊腫

1.病因 在胚胎髮育時發生的鰓弓和鰓裂發育異常未能融合或閉鎖不全而形成。頸部鰓裂囊腫或瘺管多來源於第2鰓裂,而且也最多發生異常。
2.臨床與診斷 多於青少年以前出現,成年以後甚少見。它是位於下頜角至胸骨切跡之間,胸鎖乳突肌前緣囊性腫塊,上頸部下頜角下方較多見,觸之柔軟而有波動感。在青春期,囊腫可因反覆感染自行破裂而形成瘺管,外瘺口多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在下份,管口較小,可有少量粘液分泌物間歇排出,穿刺可抽出清亮液體。根據上述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並無困難。
3.治療 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局麻或全麻下將囊腫或瘺管完全切除。根據囊腫的位置及附近毗鄰關係將頸部鰓裂囊腫分為四型:Ⅰ型囊腫表淺位於頸總動脈與胸鎖乳突肌之間;Ⅱ型囊腫位於境內靜脈表面和貼於肌肉內側表面;Ⅲ型囊腫貼於咽側壁附近。因此要注意的是:
(1)瘺道途徑毗鄰的解剖特點,瘺管靠近頸部大血管上行,長短不等,長者可經頸內和頸外動脈之間穿行,經二腹肌深面折向內行,開口於扁桃體附近,手術時應避免損傷鄰近的大血管及神經。術前從瘺管外口注入1%亞甲藍可指引切除瘺管的方向和範圍。
(2) 鰓裂囊腫和瘺管有癌變的可能,臨床有懷疑時,應做冰凍切片檢查準備,並做好擴大手術的準備。
(3)避免在鰓裂囊腫和瘺管急性炎症期手術;嬰兒患者推遲至2歲以後手術。

(三)頦下皮樣囊腫

1.病因 在胚胎髮育時外胚葉組織遺留在皮下組織中而形成。
2.臨床與診斷 頦下舌骨上囊性腫物,常於青春期前即已出現,增長緩慢,一般胡桃大小,罕見很大者可突入口腔中,觸之呈麵團樣感覺,手指壓迫能較長時間留有形狀改變,內容粥樣物,常含有毛髮。
3.治療 手術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局麻下頦子下腫物表面作橫向弧形切口,一直至囊腫表面,沿腫物包膜小心剝離,分離直至囊腫基底將其完整切除,應避免剝破包膜,遺留囊壁碎塊易致復發。

(四)胸腺咽管囊腫

1.病因 在胚胎髮育時原始咽的兩側發生胸腺咽管,由退化不全或胸腺組織殘留而形成。
2.臨床與診斷 胸腺咽管囊腫臨床很少見,青春期前即已出現,約2/3發生於10歲以內,男性並左頸部多見。常見發生部位為胸鎖乳突肌前緣深部近頸鞘處,為球形無痛性腫物,大小不一,體積大者可擴展至對側頸部,並阻礙呼吸與吞咽,下部可有實體分葉伸入縱隔;囊腫可自行破裂而形成瘺管,內口常開口於齶扁桃體附近。
3、治療 前述鰓裂囊腫和瘺管的手術方法和要點完全適於胸腺咽管囊腫的手樣治療。

(五)囊狀淋巴管瘤

1、病因 胚胎淋巴組織發育異常形成的多房性先天性類瘤疾病,又名先天性囊狀水瘤。其多見於嬰幼兒,囊壁菲薄,覆有內皮細胞,內容物為透明、微黃色的淋巴。
2、臨床與診斷 常見於嬰幼兒的頸側部,部分可緩慢發展至青年或成年才就診,常發生在胸鎖乳突肌外側,鎖骨上方,多位於皮下組織內,柔軟而有波動感,常常無明確邊界,不易被壓縮,透光試驗陽性。腫瘤有時成不規則突起伸入肌間隙或筋膜下並擴展至縱隔,而引起氣管等受壓症狀。穿刺吸出液常能確定診斷。
3、治療 手術為主要的有效治療方法。小而表淺的囊狀淋巴管瘤易於切除,但須完全切除,否則易復發,或引起淋巴漏和繼發感染。大而深的不規則囊腫,徹底切除往往很困難,剝離時應注意避免損傷頸部大血管及神經,可在切除囊腫的大部分後,用2%的碘酒、石碳酸燒灼剩餘的囊壁內,以破壞囊壁的內皮細胞。
其他方法有激素與手術綜合療法;脲(尿素)溶液置換灌注療法;平陽黴素多點注射等。

二、良性腫瘤

發生在頭頸部常見的良性腫瘤有甲狀腺瘤、神經纖維瘤、頸動脈體瘤,其他有不太多見的脂肪瘤、纖維瘤等。

(一)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惡性腫瘤

(二)神經纖維瘤

頸部神經源性腫瘤包括發生於神經神經鞘細胞的神經鞘和神經纖維組織的神經纖維瘤,兩者多數情況下在臨床上很難區分,似乎最多見的還是神經鞘瘤。神經鞘瘤是頸部好發的良性腫瘤,約占全身神經鞘瘤的10%,任何神經均可發生,有認為以迷走或交感神經最多見,其次是臂叢、頸叢、舌下或膈神經等,事實上臨床上常遇到有些腫瘤難於分清具體神經來源,多為頸叢神經來源。
1.臨床與診斷 神經鞘瘤好發於30~40歲男性,一般病程較長,生長緩慢,主要表現為頸部腫塊、伴或不伴有神經功能症狀及頸動脈移位。
(1)頸部腫塊 依據不同神經來源而出現腫塊;臂叢者多在鎖骨上。腫塊一般邊界清楚,光滑,中等硬度,一般可沿神經乾橫向推動,而縱向活動甚微。
(2)神經功能症狀 根據不同來源的神經瘤,可出現不同程度相應的神經功能症狀。來源於迷走神經者,可出間歇或持續音啞,壓迫腫物時可產生反射性咳嗽;源於交感神經可現“霍納氏綜合徵”;源於臂叢神經者,壓迫腫塊時可出現患側手臂麻木感;舌下神經受壓時會出現患側舌肌萎縮,伸舌時偏向患側;膈神經受壓時患側膈肌伸高;頸叢來源腫塊發生在較表淺時少見神經功能症狀。
(3)頸動脈移位 此征主要見於交感或迷走神經鞘瘤,因其位於動脈鞘或頸總及頸內動脈後方,發生腫瘤時可推擠頸動脈向前內側移位而可在腫塊表面捫及動脈搏動,且輪角清晰,為上述兩種神經鞘瘤的三主征之一(頸前三角腫塊、神經功能症狀、頸動脈移位)。
2.治療 手術治療是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前應注意與頸動脈體瘤、腮腺頜骨後混合瘤、淋巴結核等鑑別;應估計腫瘤的神經來源。手術切除時須經頸部切除,即使以咽旁腫物為主,亦不宜經口腔徑路,因暴露不佳,難於控制出血,且往往切除不全,甚至可誤傷頸部大血管。手術應沿腫瘤縱軸方向進行,即神經走向切開瘤體表層組織,然後逐層分離,直至瘤體實質表面,然後用食指沿其表面鈍性剝離,腫瘤可較容易剝出。術後給維生素B1、B6、B12等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三)頸動脈體瘤

頸動脈體位於頸總動脈分叉後面,與動脈外膜相連,關係密切,是一個感受動脈壓力的化學感受器。頸動脈體瘤就是起源於該部位的副神經節細胞。約10%有家族史,一般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關,可雙側發病,雙側發生率3%~10%。頸動脈體瘤臨床十分少見,即便是在腫瘤醫院,患者相對集中,每年亦僅收治打到1~3例。頸動脈體瘤生長緩慢,每年增長約4~5毫米,腫瘤逐漸包繞頸總動脈分叉部進而包繞頸內頸外動脈。腫瘤長到一定體積後可累及周圍結構(如迷走神經、舌下神經、交感神經、舌咽神經等),向上可破環顱底,引起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誤吸甚至死亡。3%~5%的病人腫瘤可惡變。頸動脈體瘤處理上的困難主要是於頸動脈切除後可能出現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達40%,包括死亡、偏癱、顱神經損傷等。
1.臨床與診斷 臨床三主征:①頸動脈三角區下頜角稍下前方長期緩慢生長的腫物。②頸動脈淺移。③頸內外動脈分離。
多發於30~40歲之間,生長緩慢,是位於舌骨水平、下頜骨上下方胸鎖乳突肌深面的圓形腫塊,表面光滑,質韌,少數偏軟,左右可推動而上下活動甚微,聽診時有時有雜音,可捫及頸動脈向淺側移位,頸內動脈與頸外動脈明顯分開;部分病人有自發頭暈或暈倒病史,或檢查壓迫腫塊時可引起病人頭暈或虛脫感。少數病人可出現腫塊相鄰相應神經的壓迫症狀,如迷走神經、交感神經、舌下神經受壓後相應的症狀。
B超檢查對診斷有幫助,數字減影頸動脈造影檢查可見到頸內、頸外動脈起始部分開、前移、增寬,間有密度增高富於血管的軟組織塊影。
2.治療 主要治療手段是外科手術。因瘤體緊緊包繞動脈,且血供豐富,手術往往十分困難,並隨病期愈長、瘤體愈大而困難增加,保留頸內動脈的機會也就越小,因此一般發現病變後應該及時手術切除。多數病例經過嫻熟的外科技巧和慎重細心的剝離解剖,頸動脈能得以保留,但有少部分仍需切除。頸總或頸內動脈切除後約30~40%患者因大腦側支循環代償不足或大腦中動脈血栓栓塞而發生偏癱等腦併發症,少數患者可因此而死亡。所以不可草率切除頸總或頸內動脈。
術中可能出現一些複雜情況,應充分、估計到切除頸總動脈分叉或頸內動脈的可能,為了儘可能減少減輕併發症,術前應了解對側頸動脈是否有充分側支循環來供應患側的腦組織。頸動脈壓迫訓練可能有助於腦血管有效側支循環的建立,但效果是否確切也還是有疑問。近年來更有多數學者採用測頸動脈回壓的腦血流動力學方法,判斷大腦Willis環側支循環狀況,簡介地測定大腦中動脈的灌注壓,從而反映了大腦環側支循環的代償能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研究術中頸內動脈回壓測定套用於預測腦側支循環情況,確定頸內動脈回壓在6.67kPa(50mmHg)以上為安全界值,臨床實踐研究證明是一可靠的觀察指標,尤其在術中指導手術時,此方法更為可靠、簡便。
手術方式應視腫瘤檢查情況而定,原則上術中經過細心解剖,仔細分離能將腫瘤單獨剝離時,應儘可能保留頸動脈及毗鄰的神經;頸內動脈估計結紮後腦側支循環狀況良好而腦血管併發症可能性很低時,側僅做動脈結紮而不做血管重建。術式一般可分為①腫瘤合併頸外動脈切除。②腫瘤合併頸內動脈切除。③腫瘤合併頸動脈分歧部切除。後兩種情況尚可根據術中測量頸動脈回壓結果決定僅做動脈結紮或做血管重建;根據切除後張力大小決定做血管吻合或血管移植。
對於一般情況較差,或因其他原因不宜手術者,或頸動脈體瘤惡變、不能徹底切除,可考慮給以放療,其效果不肯定,放療劑量一般為40~50cGy,部分病人病變可獲得長期穩定。

三、惡性腫瘤

頸部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惡性腫瘤於繼發的轉移癌兩大類。原發於頸部的惡性腫瘤主要是甲狀腺癌,其它很少見,頸部淋巴瘤則是全身性淋巴系統腫瘤在頸部的局部表現,在相關章節中已經提到。頸部轉移癌則占頸部惡性腫瘤的大多數。

(一)甲狀腺癌

甲狀腺惡性腫瘤(見本章第八節)

(二)頸部轉移癌

頸部淋巴組織豐富,淋巴結密集,頸淋巴結約有150~300個,占全身淋巴結的1/3(見圖11-9-1)、口腔、鼻腔、副鼻竇、鼻煙、口咽、下咽喉、頸段食管、甲狀腺、涎腺、頭面部皮膚等頭頸部惡性腫瘤均首先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另外,胃,食管,肺,結腸,直腸,肝,胰腺,盆腔等部位的惡性腫瘤可經胸導管和右淋巴導管逆行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經病理診斷3745例頸部腫塊(不包括甲狀腺腫塊)中,惡性腫瘤占66.6%。惡性腫瘤中74.7%為淋巴結轉移癌,頸淋巴結轉移癌的絕大多數(75%左右)來自可查見的原發於頭頸部的惡性腫瘤,少數來自鎖骨以下個臟器的惡性腫瘤,還有一部分為原發不明的頸部轉移癌。
1.臨床與診斷
(1)對漸進性的淋巴結腫大或較小的頸部腫塊,且不伴有明顯疼痛和無明顯壓痛,質地較硬,應懷疑為頸部轉移癌。
(2)根據為轉移的頸淋巴結部位仔細查找相應部位的原發灶並行原發灶或相應部位的活檢。以免影響以後的治療效果。
(3)查出相應的原發灶並做出原發灶病理診斷時,應注意檢查記錄令巴結的大小、數目、活動度,並且藉助B超、CT等了解淋巴結的大小、數目及周圍結構的關係,以幫助確定治療方案。
(4)懷疑頸部腫大的淋巴結為轉移癌,而相應部位經仔細檢查和活檢不能發現原發灶時,應儘快行頸淋巴結切取活檢(應儘量避免行淋巴結切取活檢)。根據一般淋巴結轉移規律應考慮下述相應部位的仔細檢查:
①懷疑頜頦下淋巴結轉移時,應仔細檢查前口底(口內口外雙合觸診),唇及鼻部皮膚(見圖11-9-2)。
②懷疑頜下淋巴結轉移應仔細檢查前口腔、口唇、副鼻竇、頜下腺、面部皮膚(見圖11-9-3)。
③懷疑上頸深淋巴結轉移時應仔細檢查前口腔,口咽,聲門上喉,下咽,鼻咽(見圖11-9-4)
④僅中頸深淋巴結腫大時,應仔細檢查下咽、喉和甲狀腺(見圖11-9-5).
⑤下頸深淋巴結腫大時應查甲狀腺、頸段食管、喉聲門下區及鎖骨下臟器(見圖11-9-6)。
⑥胸鎖乳突肌上端深面淋巴結腫大,應仔細檢查鼻咽、口咽和上頜竇(見圖11-9-7).
枕三角淋巴結腫大,應仔細檢查鼻咽、腮腺、甲狀腺(見圖11-9-7)。
耳前淋巴結腫大,應查腮腺,面部皮膚,外耳及頭皮(前部)(見圖11-9-8)
⑨枕下淋巴結腫大,應檢查後部頭皮、耳(見圖11-9-9).
⑩喉前淋巴結腫大,應檢喉的聲門、聲門下區及甲狀腺(見圖11-9-5).
11咽後淋巴結腫大,應查鼻咽、口咽、下咽。
12氣管旁淋巴結腫大,應查甲狀腺、下咽、頸段食管、喉的聲門下區。
13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應查甲狀腺、肺、食管、胃腸、乳腺等(見圖11-9-9)。
2.治療
(1)原發於頭頸部的頸淋巴結轉移癌的治療
頭頸部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後仍較長時間停留在頭頸部,遠地轉移機會只在5%~20%。所以在治療原發灶的同時汲汲有效地治療頸部轉移癌仍可使30%~50%的患者得到治癒。頸淋巴結頸清掃術是處理頸部轉移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配合放射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①綜合治療(頸清掃術前或術後放療)
頸清掃術後的頸部約有20%~40%復發,這與頸部轉移淋巴結的大小數目及轉移癌是否侵出淋巴結被,膜有密切關係。頸清掃術後頸部復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轉移癌細胞術前已侵出淋巴結組織累及周圍軟組織(包括頸清掃切除範圍以外的軟組織)。抓以癌侵出淋巴結比較常見,當淋巴結大於3厘米時,2/3以上已發生了外侵。為了降低頸清掃術後頸部復發率,60年代以來,許多腫瘤中心先後開展了手術加放射大的綜合治療,使頸部復發率明顯降低。
②單純放射治療
分化好的頭頸部鱗癌,腺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癌,一般對放射不敏感。單純放療效果遠不如外科手術和綜合治療,現已很少採用。單純放療主要用於鼻咽癌的淋巴結轉移、無手術指證或有手術禁忌的頸淋巴結轉移癌的治療。
(2)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的治療
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是指頸部淋巴結經病理證實為轉移癌,經仔細而全面的檢查(體檢、X線檢查、內窺鏡檢查等)仍查不到原發灶。原發灶不明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治療後幾個月乃至數年內查到原發灶,另一種情況是始終查不到原發灶,直到屍檢時被發現,有時甚至連屍檢時都查不到原發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收治的143例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中,有72例(50.3%)在以後的不同時期發現了原發灶,其中鼻咽部20例,扁桃體窩11例,肺部11例,甲狀腺6例,食管6例,縱隔4例,下咽3例,舌及舌根4例,會厭2例,乳腺2例,腹腔3例。
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應首先控制原發灶,與此同時積極治療轉移灶,但對於原發灶不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若無遠處轉移,尤其是原發部位可能來自頭頸部是時,積極及妥當的治療,可獲得40%左右的5年治癒率,所以對這類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應採取積極的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轉移癌的病理類型,轉移灶部位、大小等情況決定。
(3)原發於鎖骨以下各部位腫瘤的轉移癌的治療
轉移啊主要發生在左鎖骨上去淋巴結,部分發生在右鎖骨上區,個別發生在上頸,以腺癌居多。多來自胃、結腸、直腸、乳腺,少數來自前列腺、肝、胰腺、子宮或卵巢,鱗癌亦常遇見,大多數來自肺、食管,多伴有原發癌引起的症狀和體徵。鎖骨以下各部位腫瘤(食管癌除外),一旦出現頸部轉移,皆屬晚期。其治療主要是姑息性化療,偶爾對其頸部轉移灶行姑息性發。
(4)頸部隱性轉移的處理
頸部隱性轉移癌是指臨床及影像(B超、CT、MRI等)檢查均未能發現的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查出的癌灶。積極有效地治療頸部隱性轉移癌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是目前臨床檢查手段認為無頸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哪些確定沒有淋巴結轉移,哪些病例實則已含有轉移癌,很難區分。如果對所有臨床檢查頸淋巴結陰性的患者一律行選擇性頸廊清,雖然可使那些含有隱性轉移癌的患者得到及時治療,但勢必使大多數患者(不含有隱性轉移癌俄患者)經受不必要的手術創傷或使頸部淋巴結的免疫功能遭到不必要的損害。如果都採取隨診觀察,等到臨床查到頸部轉移灶再行治療,雖然此方針可使大多數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創傷,但等到臨床查到頸部轉移灶時,一部分患者的轉移癌灶已侵出淋巴結被膜,將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要根據頸部淋巴結隱性轉移癌的發生機會和原發灶部位、大小等因素來決定是否行頸清掃手術。

四、頸淋巴結清掃術

頸淋巴結清掃術是整塊切除頸部淋巴組織及周圍的脂肪、肌肉、神經、血管等,簡稱為頸清掃術,它一直是廣泛被套用的最主要的治療頸部轉移癌的方法。根據臨床具體情況,如頸部有無可疑淋巴結施行的頸清掃術分別稱之為治療性頸清掃術和選擇性頸清掃術。按照傳統的切除範圍(不保留副神經、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切除的頸清掃術稱之為傳統的或根治性頸清掃或標準頸廊清術,對傳統的切除範圍進行改良的(即保留副神經、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的頸清掃術稱之為改良頸清掃術,或功能性頸清掃。只對頸部某一區域行清掃術,稱為區域性頸清掃術,其中常用的舌骨上清掃術和肩胛舌骨肌上清掃術,以及近年出現的頸清掃術。

(一)傳統頸清掃術

1.切除範圍
上界為下頜骨下緣、二腹肌後腹於頸內靜脈相交處,下界為鎖骨上緣,後界為斜方肌前緣,下中頸部的前界為帶狀肌外緣的稍內側,上頸的前界為中線(頦下三角廊清時應過中線),淺面的界線為頸闊肌深面,深面界線為椎前筋膜。將這個範圍內所有淋巴組織、脂肪組織、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頸內靜脈、頸外靜脈、副神經,頸叢2、3、4神經,頜下腺、腮腺尾部一併整塊切除,保留該範圍內的頸總動脈、迷走神經、舌下神經。
對喉癌、下咽癌、甲狀腺癌、頸段食管癌,一般可以不清楚頦下、頜下三角,但對甲狀腺癌、頸段食管癌、下咽癌及聲門下喉癌還應清楚氣管旁淋巴組織。對前額前部頭髮癌、腮腺癌的頸廊清應包括切除腮腺淋巴結,對頸部頭皮癌,應清楚枕下三角淋巴結。
2.手術適應症
口腔、口咽、下咽、喉、頸段食管癌、涎腺、鼻腔、副鼻竇、耳、頭面部皮膚等部位的癌,其原發灶已被控制或切除乾淨,無遠處轉移,無全身禁忌症,其頸部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行傳統頸清掃術:
(1)臨床上有明確的頸淋巴結腫大(某些無淋巴結被膜外侵的小淋巴結及分化好的甲狀腺癌例外)。
(2)以進行過頸淋巴結切除或切取活檢,病理證實為轉移癌的病例。
(3)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經根治性放療後未控或復發的病例。
3.手術禁忌症
(1)原發灶不能切除乾淨(肉眼不淨)或不能被控制。
(2)已有遠處轉移
(3)頸部轉移灶不能肉眼切淨(如已向深部侵犯頸椎或鎖骨下血管)。
(4)全身情況太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二)功能性頸廊清術

傳統的頸清掃術由於切除副神經、頸內靜脈及胸鎖乳突肌,患者術後常出現肩胛綜合症,如垂肩、肩痛、上肢抬舉受受限、頸部畸形及不同程度的面部水腫等後遺症。於是有人對傳統頸清掃術進行了改良,在清除頸部所有的淋巴脂肪結締組織的同時,保留副神經、頸內靜脈及胸鎖乳突肌。其理論依據是頸深筋膜包繞胸鎖乳突肌,也包繞頸動脈鞘,兩者之間形成筋膜間隙,頸淋巴結主要位於該間隙內,它與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之間有筋膜相隔。大量資料表明,如果病例選擇適當,頸淋巴結無包膜外侵犯,操作技術規範,保留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和副神經的功能性清掃也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功能性頸廊清術在操作上俾傳統頸清掃術困難、費時、應由能夠熟練地施行傳統頸清掃者施行該手術,否則會影響清除的徹底性。
1.切除範圍
除保留頸內靜脈、副神經和胸鎖乳突肌外,其它與傳統的頸清掃相似,根據不同腫瘤的臨床特點,選擇不同的清掃手術方式。
2.手術適應症
(1)擬行選擇性頸廊清的病例。
(2)高分化甲狀腺乳頭狀癌伴頸淋巴結轉移的病例。
(3)頸轉移淋巴結直徑小於2厘米的N1病例,但若術中發現淋巴結有包膜外的侵犯(淋巴結周圍組織粘連),應改行傳統頸廊清。
3.手術禁忌症
(1)頸淋巴結有包膜外侵犯的N1病例。
(2)N1和N2病例。
(3)術前已行頸淋巴結切取或切除活檢並且病理證實為雷射淋巴結轉移的病例。
(4)頸部根治性放療後頸部復發的病例。
以上四種情況應行傳統頸清掃術。
頸淋巴結清掃術後勢必會有一些併發症及功能障礙,如淋巴乳糜漏、傷口感染、頭面部水腫,較少見的嚴重併發症有顱內水腫,傷口感染後頸部血管暴露甚至破裂出血,尤其是頸部大劑量放療後。遠期併發症有頸部瘢痕畸形、感覺亦常等。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改進,有效抗生素的合理套用,上述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率已大大降低或減輕,在保證治療效果良好的條件下,使大多數患者的許多功能得到保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