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晨鐘響古城

雁塔晨鐘響古城

出了西安大南門, 寺內有一口巨大的鐵鐘, 寺廟古塔的敗落殘廢,

雁塔晨鐘響古城 雁塔晨鐘響古城 雁塔指的是西安市城南薦福寺內的小雁塔。塔旁保存著一口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的2萬多斤重的大鐵鐘。
過去,每天清晨都要按節律敲擊大鐵鐘,向人們報曉。清脆而宏亮的鐘聲,遠震古城內外。現在已經開發成為一大旅遊景點內容。
雁塔
——一誠實的象徵
出了西安大南門,
往前行約二里多的路程。
有一座灰色古塔,
赫然映入你的眼中。
如果你已經看過大雁塔,
讚嘆它雄偉的造型。
那么這座小雁塔,
就以玲瓏精巧而使你傾心。
它挺拔而俊美。
秀麗中顯出莊重,
它以特有的鳳姿,
獨立於古磚塔的姊妹群扒
它已經一千三百多歲高齡了,
是為唐高宗死後“獻福”建成;
古塔坐落的地方叫“薦福寺”。
是高宗老婆武則天改的寺名。
寺內有高大宏偉的殿堂,
是皇家又一座拜佛建築群;
這裡築池疊石,布滿松柏花卉,
是風景幽雅、肅靜的佛寺園林。
寺內有一口巨大的鐵鐘,
鐘聲每天響在長安上空;
那聲音宏亮、清脆而悠揚,
給京城憑添了一種華貴的氣氛。
所以文士、武將都來這裡涉足,
以在寺內_借宿、題詠引為雅興。
無數的詩文競相讚美。_
說雁塔鐘聲“餘響繞千峰”。
只是它的命運和中國歷史一樣,
經歷了眾多的兵火戰爭,
那輝煌的寺廟早已化為灰燼了,
只留下小雁塔子然站在風雨之中。
曾經有過兩次特大地震。
掀去了小雁塔兩階塔層;
塔身被震裂開了大縫,
大縫又奇蹟般地合攏;
塔身原來是十五層階梯,
如今登十三層就到了絕頂。
有人考究是塔身建築奇妙的結構,
有人卻說那完全是靠了“神功”。
人們對塔為誰而修並不介意,
老百姓哪能管了朝廷的事情?
但是這塔是勞動者雙手創造,
一磚一石都是智慧的結晶;
所以歷來人們對它都十分珍愛,
珍愛勞動創造了人類不朽文明z
這是多么的不幸,
佛塔隨著帝王的興趣而廢興。
唐武宗時廢弛了佛教,
小雁塔也慘遭厄運;
來了農民起義軍,
薦福寺又是戰火熊熊……
到了宋朝英宗年代,
小雁塔已是一片殘敗情景。
寺廟來了一位主持勺思吉。
它是西域印度僧人,
寺廟古塔的敗落殘廢,
使勺思吉憂心忡忡。
他要修葺這馳名的建築群,
但是手中沒有足夠的金銀。
向官府求援嗎?
沒有哪位“大人”願動善心。
勺思吉苦思冥想,
終於悟出了一種精神;
求別人不如靠自己,
靠自己信仰的忠誠;
勺思吉有一件嶄新的袈裟,
是為到中國來特意製成;
上面布滿金絲金線,金光閃閃,
也是他離開祖國印度的紀念品,
價值昂貴。意義深長,
一直珍貴地在箱底保存。
唔,還有那么多珠玉財寶,
閃光的翡翠,透明的瑪瑙,
長長的項鍊,成串的耳環。
都是臨別時至親厚友饋贈。
勺思吉義無反顧,
通統捐獻作為修葺寺塔的費用;
袈裟送到典當鋪里抵押,
珠寶拿到市上變賣金銀。
但是,修聾的費用實在浩大,
勺思吉的捐獻只是杯水車薪;
唔,你看勺思吉雲遊去了,
走遍了長安的四鄉八鎮;
他手握禪杖,到處宣講,
他冒著風雨,頂著寒風;
感動了佛門的男女信徒,
說服了曉理的志士仁人;
勺思吉募化來磚石木料錢市,
他請未工匠開始了修葺工程。
材料來之不易絕不能浪費,
花每一文錢都要十分節省;
勺思吉脫掉僧衣自己動手,
廢墟中挑揀磚瓦汗水淋淋;
勺思古的行動感動了工匠,
日夜兼程工期竟提早完成。
規模宏偉和盛唐時一模一樣,
勺思吉繪了復原目送往京城。
誰知英宗一見圖樣勃然大怒,
命錦衣衛立即斬殺這個“妖僧”。
只因明代皇宮才用琉璃綠瓦,
民間用了綠瓦就是僭越欺君!
許多大臣多次奏本申辯理由,
專橫的皇帝才免勺思吉死刑!……
今天你來“薦福寺”遊覽,
不見了廟宇,不見了園林;
只有小雁塔在那裡屹然獨立,
使人們油然想起那位印度僧人。
廟宇園林可以被摧毀倒屺,
勺思吉的精神卻與世長存;
讓我們來愛護勞動者的創造吧,
為了祖國幾千年來的燦爛文明;
讓我們為小雁塔的存在慶幸吧,
向勺思吉那樣獻身的人們致敬!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門票:18元
交通提示
  • 乘21、402路至小雁塔站下車。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