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寶自然保護區

隆寶自然保護區

隆寶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縣境內,面積10000公頃,1984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禽黑頸鶴及其棲息生境。本區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達4200米,是一個以隆寶湖為中心的高山草甸沼澤區。這裡氣候高寒濕潤,光照充分,湖區水域遼闊、資源資源比較豐富,為黑頸鶴等珍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充足的食物。據調查,區內有鳥類30多種,其中黑頸鶴、玉帶海雕、鳶、禿鷲等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保護區也是世界瀕危鳥類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之一,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隆寶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的通天河畔,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位置33°09′~33°17′N,96°24′~96°37′E,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過,形成5個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米的湖泊,還有眾多的泉水噴涌而出,水量穩定,水質潔淨。縱橫迂迴的溪流,星羅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灘切割成無數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島”,因此野獸難以進入。是唯一棲息於高原和主要分布於中國的珍禽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1986年7月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是以鶴類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可供鶴類棲息繁殖的濕地約45平方公里。沼澤地有豐富的魚類和節肢動物。周圍灘地獸類有雪豹、水懶、藏原羚、狼、喜馬拉雅旱獺、黃鼬、香鼬、高原兔高原鼠兔、黃羊、藏狐、田鼠等12種。另外還有包括4種珍貴的高原蝶類在內的昆蟲20種。植被為蕆嵩草、喜馬拉雅嵩草、短蒿草、毛囊苔草矮金蓮花長管馬先蒿水麥冬長花野青茅、驢蹄草等為主的高原苔草沼澤和沼澤草甸。還有很多蕨麻。低等植物有包括名貴的冬蟲夏草在內的真菌16種。

隆寶濕地為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山峽谷向高原主體過渡地段上的隆寶灘盆地中部的苔草沼澤地。四周環山,呈“凹”字形,周圍山峰高達5,270米。濕地水源來自許多湧泉和七條溪流。成片的濕草、沼澤地圍繞著五個水深0.2米至0.3米的明水面,相互滲透構成保護區主體,其周圍是些不規則的水坑和鬆軟的草墩。除主河道水深外,蔓延成沼澤灘地的地區,水深一般保持地0.2~0.4米。草墩之間被水隔絕,水坑內魚、蛙集在,水生生物、浮游生物豐富。湖底有很厚的淤泥層。優勢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亞蓼等34種。主要植被類型為草甸和淡水沼澤,為水禽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黑頸鶴棲息繁殖的集中地區。每年4月,牧草剛剛返青,黑頸鶴從南方到達這裡,生兒育女,避暑渡假,待到牧草枯黃的10月上旬,它們攜兒帶女飛往南部越冬。保護區為黑頸鶴的主要棲息繁殖地之一,每年的3月到達,整個繁殖季節里有8~12對(1983年~1986年調查)。

自然環境

隆寶湖自然保護區1984年建立,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1986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00公頃。隆寶湖是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中形成的大大小小盆地和湖泊的一個,地勢呈南北走向的峽谷形狀,灘地長30公里,寬1.5~4公里,源水面積為5000公頃。四周被高山環抱,呈“凹”字形。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氣候冬季受青藏冷高壓所控制,夏季受東南暖氣流沿通天河侵入等影響,氣候變化劇烈,冬季風大、乾燥、氣溫低,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較濕潤,全年日照長度約2300小時。年降水量730毫米,湖水11月結冰,翌年4~5月融化。地面有塔頭和水窪地,土層一般原50厘米

保護區是由東端流出的千條河流及區內的許多湧泉流經這片低洼地形成的沼澤。沼澤水流平緩,其中一些更低處形成5個水深0.2~3.0米深的明水面,水質優良,水位較穩定。有利於黑頸鶴取食。沼澤周圍是不規則的水坑和草墩,草墩之間被水隔絕,是黑頸鶴築巢繁殖的地方。在保護區沼澤窪地西北端有3條較大的水流流出,流入通天河。

植物資源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4年建立,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面積1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等水禽及棲息地。本區地處青藏高原,是以隆寶湖為中心的高山草甸沼澤地區。海拔4200米。為里水面積大,食物豐富,人煙稀少,是黑頸鶴良好的繁殖地。每年春季黑頸鶴返回故里,繁衍後代,冬季飛往雲貴高原

保護區植物有30多種,其中水生植物有10多種,其他多為濕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主要有輪藻杉葉藻等,草本植物有蒿草、圓囊苔草、矮金蓮花、水麥冬、長花野青茅、驢蹄草及金蠟梅等。優勢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亞蓼等。保護區無國家級保護植物。

保護區內有名貴的藥用植物——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蟲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幼蟲上的子實體與其寄生幼蟲形成的乾燥複合體。具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功能。主治虛勞咯血,陽痿遺精、腰膝疼痛、貧血、盜汗、氣管炎高血脂等。

動物資源

已發現鳥類32種,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其中水禽近10種。其中種群數量較大的有斑頭雁,分布在保護區中部的一塊長500米,寬100米的土丘小島上,有巢穴約2,000餘窩。其它種類有赤麻鴨、白眼潛鴨、普通秋沙鴨、綠頭鴨鵲鴨黑鸛紅腳鷸、鳳頭琵鷺、普通燕鷗、玉帶海雕、禿鷲等,隸屬5目6科。保護區獸類有雪豹、水獺、藏原羚、狼、狐、鼬等12種,昆蟲20多種,其中有4種珍貴的高原蝶類。

保護區鳥類有30多種。珍稀水禽除黑頸鶴、黑鸛外,種群數量大的有斑頭雁、赤麻鴨、潛鴨、綠頭鴨、秋沙鴨、棕頭鷗、紅腳鷸等10多種水禽。湖岸草甸上有百靈、雲雀等小型鳥類2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黑頸鶴、黑鸛。

黑頸鶴—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鳥類

黑頸鶴為唯一生活在高原的一種鶴,目前中國有1069隻,不丹有297隻,合計有1366隻,由於它的數量少,分布區狹窄。性成熟晚,生產力低等,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工和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中。黑頸鶴繁殖分布區主要在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四川、甘肅四省區,新疆有少量分布,但以青海為多。隆寶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繁殖地。1983~1987年至少有8~12對來此繁殖。它的越冬區主要在雲貴高原、藏南谷地,如貴州的草海,雲南的中甸,雅魯藏布江中游籌地。黑頸鶴是候鳥,由於季節的更替它們的年周期活動可分為繁殖、秋季遷徙、越冬、春季遷徙四個階段。每年10月中旬~11月初到達越冬地,翌年3年中旬~4月初北返。在繁殖地約170天,在越冬地約150天,兩次遷徙30天左。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黑頸鶴有集群性,有同種集群,也有和灰鶴混種集群的。壽命可達20年,性成熟在自然條件下至少5年,月底產蛋,一窩2枚,蛋重200克左右,雌雄鳥輪流孵化,以雌性為主。孵化期30天,雛鳥破殼即可入水游泳,3個月後可飛翔。黑頸鶴以植物的地下塊根、昆蟲為食,也找些農地中殘餘的馬鈴薯玉米蘿蔔等。黑頸鶴的形態特徵:大型涉禽,全身約115厘米。大部分體羽銀灰色。頭與頸為黑色。頭頂裸區鮮紅,眼後有一白斑。嘴角灰色至端部黃色增多;雌雄同色。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鶴。

綠頭鴨:鳥綱、鴨科,家鴨的遠祖。體長約60厘米。雄鳥頭、頸輝綠色,頸下有一白環,翼鏡藍紫色。尾羽大部分白色,僅中央四枚色黑而上卷。雌鳥羽毛黃褐色,點綴暗褐色斑點,故又稱“大麻鴨”。主食植物,兼吃貝類、蠕蟲及甲殼類等。

潛鴨:鳥綱鴨科潛鴨屬,體型比綠頭鴨小。特別善於潛水,游泳時尾羽拖在水面,不象一般鴨類高抬水上,足著生位置更近體後。常常潛入深水覓食。主食魚、蝦、貝類、水生昆蟲及水生植物。種類有紅頭潛鴨、鳳頭潛鴨。青頭潛鴨、斑背潛鴨等。

管理狀況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原濕地,也是中國地域海拔最高的黑頸鶴棲息繁衍地。地處長江源頭一級支流結曲河發源地的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隆寶自然保護區黑頸鶴
一直以“黑頸鶴的故鄉”聞名於世。但近年來,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不僅黑頸鶴的數量增加了,在這裡棲息的其他鳥類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也都有了明顯增加。

保護區落實《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規範(試行)》和國家林業局明傳電報精神,進一步明確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責,採取點面結合、專群結合的監測方式,用《規範》規範監測工作,認真按明傳電報要求進行監測防控工作;二要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建設,根據監測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監測站點的布控,充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管理站點,實現一站多能;三進一步規範監測工作,按照規範要求做好監測信息記錄;四建立健全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檔案;五要進一步加強全省野生鳥類禽流感監測工作,禽流感的高發季節,加強重點區域、疫區外圍和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監測;六要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使相關部門能夠支持林業部門的監測工作。

進入隆寶灘後,這裡地形平緩,山脈綿亘。極目遠眺,5個相連的湖體和群山形成了一片水草豐美的景象。透過保護站的高倍望遠鏡看到,四隻黑頸鶴正在綠油油的草灘上舒展“筋骨”,紅色的頭頂、黑色的脖頸、白色的羽翼,走起路來裊裊婷婷,不愧是鳥中仙子。

隆寶自然保護區隆寶自然保護區

保護站站長謝尕介紹說,保護區建立前,由於周邊民眾保護意識比較淡漠,保護區的各種鳥類受到了當地牧業活動的影響。再加上狐狸的侵害,鳥類每年的增加概數很小。保護區建立以來,管理人員加強了鳥類的保護和恢復工作,尤其是在每年3月至7月的鳥類集中繁殖季節,他們會進行環湖巡查,並在集中棲息地附近扎設帳篷徹夜守護。謝尕說:“1992年建站時,保護區內的黑頸鶴只有22隻,今年我們組織人員對保護區內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進行了環湖清點,截止6月,棲息在隆寶湖的黑頸鶴有158隻,斑頭雁也從原來的幾百隻達到3萬隻,黑鸛、赤麻鴨鳳頭琵鷺豆雁和其它鳥類資源的數量也有了明顯的增長。”。保護區的鳥類數量有所增長,謝尕的心裡覺得很安慰。可是這兩年,謝尕又有了新的“頭痛事”——保護區又出現了好幾種以前從來沒見過的鳥類。謝尕說:“我上次在保護區見到了一種全身羽毛潔白如玉的鳥,以前沒見過,也叫不上名字,後來用照相機拍下來,對比資料才查出這種鳥叫牛背鷺,是一種十分珍貴的鳥類。”1987年野生動物普查時,普查到保護區的鳥類有12目20科30種,優勢種主要有黑頸鶴、豆雁、斑頭雁、角百靈長嘴百靈。現在,保護區內的鳥類可能遠遠不止這些,這幾年保護區又陸續發現了好幾種不知名稱的鳥,鳥類種群有了明顯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