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小鯢

阿里山小鯢

阿里山小鯢分布台灣阿里山,雄鯢全長100毫米,雌鯢86毫米左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名稱:阿里山小鯢

學名:Hynobius arisanensis Maki Arisan Hynobiid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兩棲綱Amphibia
目:有尾目Caudata
科:小鯢科Hynobiidae
屬:小鯢屬Hynobius
種:阿里山小鯢H.arisannsis
二名法 :Hynobiusarisannsis

描述

雄鯢全長100毫米,雌鯢86毫米左右。頭部背腹扁平,無唇褶,犁骨齒列長,後端有弧形彎曲,呈υ形。皮膚光滑,體側有肋溝12-13條;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距1條肋溝;指4,指長順序2、3、1、4,趾5,往往第五趾退化呈小突狀。體背面黑褐色有細的黃褐色顆粒斑點,腹面乳黃色。

簡介

阿里山小鯢(學名:Hynobiusarisannsis)為小鯢科小鯢屬的兩棲動物,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多見於流溪緩流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000至23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1]

特性

棲息于海拔2100米以上的高山區的常綠闊葉林帶或者在針闊葉混交林內。成鯢多棲於林下有沼澤、環境潮濕、苔蘚豐富的地方。夏季可見幼體在緩流水邊活動。分布於台灣阿里山)。

有尾目百科

有尾目(學名Caudata)是終身有尾的兩棲動物,一共有8科60屬300多種,幼體與成體形態上差別不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