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 Hynobius formosanus Maki Formosan Hynobiid ,全長58-98毫米。頭部圓而扁平;無唇褶;犁骨齒列長,後端有弧形彎曲,呈υ形。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動物界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兩棲綱 Amphibia

:有尾目 Caudata

:小鯢科 Hynobiidae

:小鯢屬 Hynobius

:台灣小鯢 H. formosanus

基本概述

(圖)台灣小鯢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學名是Hynobius formosanus,又名台灣山椒魚,因身上有山椒的味道,所以被稱做山椒魚,體長約6~9厘米,終生具有尾巴,屬兩棲類生物,原本是處於寒帶的物種,約在十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他們移至台灣生活,就是所謂的孑遺生物,現可在台灣二千(或一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山(如玉山)看到他們的蹤跡,因為生活環境局限,以及棲息地森林坎伐破壞,現已屬於瀕臨絕種動物。台灣山椒魚位於世界山椒魚中分布的最南界(緯度),目前可分為下列三種:阿里山型山椒魚、能高型山椒魚、南湖型山椒魚(一般分為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目前的分類仍未有定論,可能有更多種,而台灣山椒魚和阿里山山椒魚也有學者認為是同種)。

台灣小鯢幼時以腮呼吸,在肺部發育完成後,腮會逐漸消失,之後則會改為肺來呼吸,這時台灣山椒魚也可離開水面生活。(呼吸器官由鰓變成肺的過程中,發育較差,皮膚上於是分布了許多黏液線,可使皮膚保持濕潤,幫助呼吸。)台灣山椒魚多半居住在較冷的溪流岸邊、森林底層的岩石。賴以維生的食物是地面上的節肢動物,每年的八月則是他們的產卵季節。台灣山椒魚也是由卵孵化成蝌蚪,再發育為成體。台灣山椒魚長得很像蜥蜴,常被誤認為爬蟲類。

物種特徵

(圖)台灣小鯢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全長85~115毫米,尾長短於頭體長。背面棕褐或紅褐色,密布淺褐色細圓點,圓點在體側排列呈環紋;有的背面散有不規則的小白點。頭略扁平,吻端鈍圓;鼻孔近吻端,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眼大,突出,色黑;犁骨齒列呈υ形。軀幹圓柱形,體側肋溝13。四肢短小,四指五趾,趾間微蹼。尾基部略呈圓柱形,向後變側扁,但不成薄片狀。皮膚光滑,體側有肋溝12-13條;四肢纖細,前肢略短於後肢,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不相遇,約相距2個肋溝;指4,趾5,第五趾短於第一趾或完全退化;掌、跖突不明顯。體背麵茶黃色,具褐色斑,腹面黑褐色。生活于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區。1月初曾在流溪內石下發現雌雄鯢。捕回室內經過人工催青,1月中旬產出卵鞘袋;1-3月可在野外發現胚胎。繁殖季節可能在11月至翌年1月份。雌鯢產卵鞘袋1對,長145毫米,每條卵鞘袋含卵13粒,卵徑4.3毫米,一般為淡白色,略帶棕色,在室內經過89天孵化,孵化後2個月左右完成變態,此時腹部還殘留卵黃,卵黃保持至四肢發育完全才消失,此期幾乎不攝食。

生活習性

台灣小鯢幼時以呼吸,在肺部發育完成後,腮會逐漸消失,之後則會改為來呼吸,這時台灣小鯢也可離開水面生活。(呼吸器官由鰓變成肺的過程中,發育較差,皮膚上於是分布了許多黏液線,可使皮膚保持濕潤,幫助呼吸。)台灣山椒魚多半居住在較冷的溪流岸邊、森林底層的岩石。賴以維生的食物是地面上的節肢動物,每年的八月則是他們的產卵季節。台灣小鯢也是由卵孵化成蝌蚪,再發育為成體。台灣小鯢長得很像蜥蜴,常被誤認為爬蟲類。

台灣小鯢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原始針葉林中,鬱閉度較好的小山谷溪流旁陰濕處,白晝隱藏於近泉源或小溪的腐木下或扁平岩石下,夜晚活動覓食。主要食物為節肢動物鼠婦步行蟲等,有時吃少許苔蘚。

繁殖方式

卵生。11月到翌年1月為繁殖期,產卵於流溪內,卵位於透明膠囊中,每一膠囊平均有卵14.5粒,卵淺黃白色,平均卵徑4.3mm。孵化期約3個月,剛孵出的幼體頭體長10.7mm。幼體含有大量卵黃,變態以前幾乎不攝食外界食物,需時2個月完成變態,此時頭體長平均14.5mm。

分布狀況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台灣(仁愛<霧社〉、南投、屏東)阿里山、玉山等處。

保護措施

由於開闊林道,興建公路,砍伐林木,開發旅遊,以及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是使原本就分布區狹窄,居群數量少,繁殖力低的台灣小鯢致危的主要因素。為了增強對已有動物的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