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跟。
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
載。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由來
廟會與其它民俗一樣,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體現出時代的色彩。在秦以前,廟會的內容是單一而穩定的,其主要活動就是祭祖與祭神。到了漢代,由於受民間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影響,廟會內容出現了多元化的色彩。如《西京雜記》,描述當時的祠廟祭祀習俗,“漢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醞,太牢”。“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法。”這是長安一地的習俗,從中可以管窺整箇中原地區的廟會文化的基本內容。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出現空前的大影響,甚至成為統治階級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佛教廟寺林立,石窟大興,佛事盛行,崇佛成為民間信仰的主流,佛事滲入廟會,使廟會文化呈現出更大的宗教特徵。《洛陽伽藍記》卷一“長秋寺”記“四月四日”事,提到:“此象常出,辟邪師(獅)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彩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市。”這是崇佛廟會的初期情景。而《荊楚歲時記》所記“四月八日,諸寺各詩會,香湯浴沸,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也”的場面則提供了崇佛後期的盛況,佛誕廟會從此延續下來,至今而不衰。在唐代社會,廟會經過了漫長的發展與演變,在祭祀神靈的禮儀和娛神藝術,貿易對廟會的固定作用和促進作用等方面,都
表現出成熟的品格。由於經濟的繁榮,商賈貿易與民間娛樂逐漸加入到廟會中來,使廟會成為廟市。廟市的發展標誌著廟會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原來的單一的祭祀轉向了祭祀、娛樂、貿易、交流等多元化形態,具有了更大的民間性。這樣,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廟會都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宋金元時期,廟會在秉承唐代文化的基礎上,又出了民間文藝的空前繁盛,宋代民間的瓦舍勾欄,鼓樂社火,百戲演出等在廟會上盛行,元代的雜劇匯演也在廟會上呈現,使廟會的民間娛樂性進一步加強。到了明代,由於手工業的高度發展,使廟會的貿易更加繁榮。尤其是城鎮廟會對城鎮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社會,廟會與政治的聯繫也更加緊密,特別是城隍廟會,在明代鼎盛一時。清代與民國繼承了明代廟會的基本內容,廟會的功能與特徵沒有發生變化。徐州的雲龍山廟會始於清康熙年間,當時徐州知州姜焯派人在西坡大士岩雕鑿觀音像。每逢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誕辰之日,四方信徒皆來祭拜,附近百姓也前來湊場,久而久之形成的觀音會,民間稱為雲龍山會。雲龍山廟會在“文革”期間曾一度停頓,改革開放後慢慢恢復,現在雲龍山會又成為蘇北地區極有影響的民間盛會了。古盤廟會
在豫南巍峨的桐柏山系中,有一座老年山,名曰盤古山,或叫九龍山。以山頂為界,北屬泌陽縣,南歸桐柏縣。傳說,早在天地混沌未開的時候,是盤古神砍開了一個飄來飄去的大氣包,氣包變成大山,盤古就在這山上休息。三仙女下凡和盤古結為兄妹,開始了人間的生活,兄妹倆穿樹葉,采野果,捕魚打獵,構木為巢,生活得十分快樂。後來,天地間忽然洪水泛濫,天塌地陷,人類毀滅,盤古兄妹被石獅子搭救,得以生存。事後,兄妹倆補好了天上的漏洞,又滾石磨驗婚結為夫妻,天底下才有了人煙。盤古兄妹成了人類始祖,他們居住的山也叫盤古山了。每年春天,盤古山一帶的人們都要祭祀盤古,祭祀盤古的時間是農曆的三月三日,俗稱盤古會,一般持續5天。大會期間,各路善男信女以響器為前導,抬著貢獻給盤古爺的整豬整羊等供品,一路焚香燃表,吹吹打打爬到山頂盤古寺。祭祖的時候,先要燃放鞭炮,意思是告訴盤古,他的後代子孫沒有忘記他的功德,今年又來祭拜他了。緊接著,人們手執香炷,躬身向盤古塑像祈禱,把自己內心深處的夙願傾訴給盤古。而後,他們又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虔誠地叩頭祝福。有的人不惜重金捐贈香火錢,以表示自己對盤古的崇敬之情。廟會期間,盤古大殿前人們用磚砌了一座大約有一間房大小的“香爐”,專供善男信女焚燒香表。香爐根部,留有數十個方孔。方孔有兩個作用,一是為了通風,使香火更旺;二是可以從孔中扒出香灰,供人們燒雞蛋和烤饃用。
當地風俗:吃了盤古爺殿前香灰燒熟的雞蛋,可以治百病,辟邪惡,去災禍。上山祭祖的人,除帶香表、鞭炮、供品外,還
要用布兜或提籃帶上一些雞蛋。雞蛋燒熟後,有的當時剝皮食之,有的小心翼翼地拾入籃子,帶回家去。據說盤古爺把靈氣附在雞蛋上,有病可以治病,無病可以健身,在人們看來,既然盤古爺能夠開天闢地、繁衍人類,那么驅除疾病、保佑福祿等區區小事更不在話下。盤古廟會祭祖活動一般是有組織進行的。盤古山周圍分為四大域,各有域長。每年三月的朝祖會由四域長輪流主持,擔任會首。會首負責會期的治安秩序,香火收入的使用、戲班安排等重大事情。盤古山周圍民眾之所以將盤古奉為至高無上的神靈,除了盤古有開天闢地、創造人類的偉大功業以外,還因為盤古是庇護他們安居樂業的保護神。他們祭奉盤古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祈雨、求子、保平安。傳說中盤古爺有行三場私雨的權利。所以,百姓需要雨水的時候,只要向盤古乞求,盤古就能滿足人們的心愿。當地山民中還有一種說法,盤古爺愛乾淨,三月三廟會以後下一場洗山雨,沖沖人們留在山上的污穢。廟會期間人們之所以向盤古求子,也是因為盤古爺盤古奶捏泥人繁衍了人類。河南桐柏縣的盤古廟會,自始至終都籠罩著濃郁的神話色彩。廟會上的每一種祭祀活動,都有相關的神話傳說在當地流傳。典型廟會
(一)都城隍廟: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於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遊覽志》說:"廟市者,以市於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曆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於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鬥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隨著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裡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二)土地廟:土地廟也叫"都土地廟",在宣武門外下斜街路西,廟的規模不大,但廟會的規模不小。每月逢三有廟會,以商業活動為主。《光緒順天府志》說:"每旬之三有廟市,遊人雜沓,與護國、隆福兩寺並稱勝。"能與號稱"東西二廟"的廟會"並稱勝",可見盛況不一般。商販貨攤和文藝演出場地多在廟的四周,春秋旺季攤位可以一直擺到廣安門大街上。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階層和菜農、花農,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鑽、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於花鄉--豐臺十八村毗鄰,所以這裡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而且還不乏奇花異草。土地廟的廟會上還有一種商品特別多,這就是雞毛撣子。舊北京老百姓用它們打掃衛生,還是室內不可缺少的擺設。尤其是春節前,雞毛撣子是各家各戶不可缺少的工具。建國初期北京的土地廟會還興旺過一個時期,現在廟會已不存在,但是廟的建築還在,只是早已作為民居,面目全非了。(三)白塔寺:白塔寺在北京阜成門內大街路北。正名妙應寺,是北京名剎,因寺內有座"以鎮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寺,而正名妙應卻不大提及了。白塔寺的廟會在農曆每月五、六兩日舉行,也是北京主要廟會之一。
《舊京瑣記》里有記載:“…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廟,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護國寺,九、十之隆福寺,謂之四大廟市,皆以期集。”白塔寺的廟會與護國寺廟會基本相同,因白塔寺與護國寺不但位置相鄰,而且廟會的日期也相近。廟會期間,除與其他廟會類似的山貨、百貨、食品、玩具和農副產品等貨攤外,木碗貨攤是其特色。《舊都文物略》中說:“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廟木器竹器,皆屬特有。”賣蛐蛐罐、蟈蟈葫蘆、鳥籠子市場也是白塔寺廟會的特有市場。這些東西不但有它的實用性,而且由於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很多都已成為精美的藝術品。白塔寺廟會止於公私合營之後。(四)護國寺:護國寺位於北京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廟會定在農曆每月七、八兩日。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裡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京都竹枝詞》中云:“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護國寺廟會上玉器攤很盛。北京是數代帝都,很多高超的工匠集中北京,使北京成為玉器產地,廟會期間,達官顯貴多愛逛玉器攤。餑餑鋪和扇子鋪在廟會上也是個大行業。扇子有便宜的蒲扇,中檔的羽毛扇,高檔的摺扇和團扇。有的摺扇和團扇上不僅雕花刻紋,還鑲嵌珠寶玉石,扇面上有畫師作畫,大家題字,往往一把扇子就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五)隆福寺:隆福寺位於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剎之一,當初廟裡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
十有廟會。因此地繁華,遊人眾多,有的攤販為多賺錢,九、十兩天之後不走,繼續營業一兩天,這樣隆福寺的廟會就由每旬兩天變為逢九、十、一、二這4天了。隆福寺廟會的規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日下舊聞考》中說“……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為廟市之冠。”《燕京歲時記》雲:“九、十開東廟,開廟之日,百貨雲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內一大市會也。”該廟會上珠寶玉器、文玩古董很多。雕漆買賣在這裡也很興旺。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隨季變換,至今這裡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著一些傳統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廟會上洋菸畫攤前也常常是擠滿了人,過去有蒐集洋畫片的,和現在集郵相似,因此產生了交換洋菸畫的"自由市場"。解放後政府將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內,固定攤位,獨自經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後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只有一層的營業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的商業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築已蕩然無存。(六)廠甸:廠甸位於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廟會,是老北京春節期間遊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當時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廠甸的。明嘉靖間為了皇宮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東華門、燈市口一帶的燈市部分移到琉璃廠附近。上元節時這時搭棚懸燈,熱鬧非凡。宣武門外是各省會館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於此,暇時多願到琉璃廠逛逛,對促進琉璃廠書肆和文物、南紙店鋪的發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中晚期,社會上一些暴發戶附
庸風雅,不讀書也大量購買書籍,放在家裡擺樣子。不懂文物的人,也買名人字畫,名瓷和青銅器,也促進了琉璃廠的古籍、文物行業的興盛。廠甸廟會是由看燈逐漸形成廟會的,從乾隆年間就規模相當可觀了。廟會上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各色貨物五花八門,逛廟會的人是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無論男女老少到廠甸都能各有所獲。今天的廠甸廟會是北京城內唯一的開放式廟會,琉璃廠也被恢復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街。(七)白雲觀:白雲觀位於北京西便門外,復興門外白雲路之東。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全真第一叢林"。白雲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山門"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圖前“尋找命星”等等。其中"摸石猴",除山門上這隻石猴外,還有兩隻石猴隱藏在其他石刻的花紋中,名曰“三猴不見面”,後二猴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白雲觀還有“鐵打白雲觀,三猴不見面,”的說法。窩風橋據傳是佛道相爭的產物,原橋在“文革”期間被拆毀改為防空洞。現在的橋是一九八八年又依舊樣重建的。道教文化中,天干地支配合,每六十年重複一次,叫一個花甲子,每年都有一位對應星宿當值。元辰殿中塑有以六十年花甲子為順序的六十位星宿像,順星就是遊客到元辰殿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在塑像前跪拜,燒香、布施之後,即可保佑自己一年順遂。上述廟會現在僅存廠甸和白雲觀兩處,這裡給個提示,白雲觀的另兩隻石猴,一直在山門外,一隻躲在窩風橋旁,明年春節,如果有時間你不妨按照我說的,到白雲觀走走,爭取把這三隻石猴都摸全了。廟會又稱莊稼會,其形成的物質條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廟宇與廟會
“廟”字本身有三種含義:第一,奉祀神佛、祖先或聖人先賢的處所;第二,指朝堂,也叫廟堂,是朝廷的代稱;第三,廟號,即已死皇帝的代稱。廟宇是奉祀的場所,隨宗教及其奉祀的偶像不同,廟宇的布局和風格也就不同。北京地區是各種宗教薈萃之地,除了儒、道、佛三大宗教之外,還有喇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等等。“儒術”雖然是封建社會統治中國的重要依據,但它畢竟不能算是宗教,所以,主要宗教就是佛、道兩家,兩家之中又派生出不少流派。各種宗教傳入北京後,都在京城修建了自己的廟宇,儘管形式、格局五花八門,但從信仰和奉祀內容來看,其名稱不外乎庵、觀、寺、院、宮、廟、堂、祠等幾類。據1936年編的《北平廟宇通檢》中所收集的廟宇,內城303座、外城258座,東南郊區33座,西北郊區348座,總計有942座。據說這僅是當年北京廟宇總數的一半。北京地區諸多廟宇名稱有一特點,除皇家賜名外,還有俗名,往往俗名有口皆碑,名傳遐邇,朝廷所賜之名反而鮮為人知,如岫雲寺、慧聚寺、十方普覺寺、覺生寺等。這些寺名多覺生疏,如果說其俗名潭柘寺、戒台寺、臥佛寺、大鐘寺,則老幼皆知了。
舊時北京許多寺廟內藏有著名珍品,如智化寺藻井,雍和宮照佛樓內佛冠、金傘、毫光珠等,不過只是有些規模較大的藝術品,能保存至今,如碧雲寺內五百羅漢,法海寺內明代壁畫等,其中的明代壁畫尤為珍貴,堪稱稀世珍寶。法海寺坐落在京西翠薇山南麓,是明英宗的近侍太監捐資建造的,寺里大雄寶殿內的壁畫,聞名於世。殿內三世佛兩側畫的是“諸天三十六眾禮佛圖”,畫中人物豐滿,皓齒明眸,金剛力士赤膊剛勁,甲冑鮮明,形形色色,活靈
活現。東西牆上畫的重要人物,是紅蓮托體的如來和衣帶飄拂的飛天,周圍襯以牡丹、月季等名貴花卉,窮工極態,妙筆生輝,令人嘆絕。三世佛的背面的是三大士像,其中尤以水月觀音最為傳神,無論是面龐、神態、衣紋等都不同於一般。全部畫面中,除了神怪、花草等之外,共出現了七十七個人物,個個形態逼真、生態盎然。在北京,佛教寺廟中,法源寺和廣濟寺比較出名。法源寺是北京城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始建於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初名憫忠寺,明代重修,易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修繕後改法源寺,沿用至今。法源寺寺內古蹟甚多,除殿室等主要建築外,還有文官果樹、碑刻、鐵爐、石梵爐、大石缽、銅獅等。解放後,在法源寺設立了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文物圖書館。現在,這座寺廟是北京地區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廣濟寺坐落在西四西大街東頭路北,老北京人也把該寺叫做西劉村寺,元代改建,明代重建,改名弘慈廣濟寺,沿用至今。廣濟寺解放後兩次大修,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多寶殿等建築保存完好。寺內花木秀麗,庭院幽靜,收藏著許多珍貴的佛教文物,這裡原來還是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北京道教廟宇,最早的莫過於西便門外的白雲觀。白雲觀始建於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原名天長觀,觀址在現在白雲觀的西邊,是供奉老子的地方。元代成吉思汗命全真派道士丘處機住持該觀,改名長春宮。1277年丘處機病故,第二年尹志平“乃易其宮之東甲第為觀,號曰白雲”。中國廟會1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