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廟會

佛山廟會

濟南風俗,每年夏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要到千佛山登山,站在“賞菊岩”上賞菊。自元代開始,就定九月九日為千佛山廟會。千佛山附近盛產柿子,尤以大盒柿為最著名,廟會期間,適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趕廟會者,多買柿子而歸,故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稱。每年廟會期間,從山腳下到山腰興國禪寺間一公里多的山路兩旁,有固定和流動攤位1000多個,經營日用百貨、土特產、風味小吃、工藝美術品等,來自省內外的民間藝術團體在廟會上表演雜技、馬戲、歌舞等,人流如潮,熱鬧非凡。陽春三月正是踏春時節,濟南千佛山公園“三月三”民俗文化廟會將於4月13日拉開帷幕,屆時,集“登山、踏青、觀民俗”三位一體的全新廟會讓人們眼前一亮。

廟會介紹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開幕式當天,遊人將欣賞到千人紅綢舞千人太極劍、威風鑼鼓等場面宏大的表演,“放飛春天風箏大賽”也將使人們大開眼界;4月14日至16日的文藝匯演中,呂劇五音戲折子戲柳子戲將輪番上演,戲迷朋友可過足戲癮,14日上午還將舉行“千名老人聚泉城、齊魯行夕陽紅活動”;4月17日至30日是民間絕活和民間曲藝表演;5月1日至7日的民俗表演中,遊客們將親眼看到紡織從脫脂—彈棉花—搓布口--紡線—拐線—涼線—到織布的全過程。5月1日至7日的民藝表演中,遊客將會看到魯中、魯北、魯西南和膠東四地的婚禮形式,鬥雞斗羊抖空竹等也會使您大飽眼福。另外,“五一”黃金周期間的各種民歌、戲曲、服飾表演也同樣精彩。

歷史起源

相傳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因此三月三也叫“王母娘娘千秋節”,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就是踏青春遊、登山逛廟會。

探究千佛山廟會的起源,應該是從元代成宗年間,農曆三月三、九月九,各州縣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農。此間千佛山僧人舉辦佛事活動,香菸繚繞,經聲佛號,鐘磬揚韻。是日,善男信女前來焚香叩拜。達官貴人、平民百姓都來虔誠禱告,乞求神靈庇佑。廟會期間,來寺院進香者絡繹不絕,有拜神求佛、許願還願的,還有送佛衣的,送帳子的,送繡花鞋的等。然後,游山賞景。應祭祀需要,商賈也帶來應時的商品。從此,千佛山的九月九也就由過去單純的登高賞景,變成了各階層雲集的廟會了。

重陽節是怎么來的?任教授說,據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平民。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農曆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餌,飲菊酒,以辟邪延壽。於是,重陽之俗傳到了民間。

汝南人桓景隨方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你家九月九有災難,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舉家登山避災去了。到傍晚回家,發現家裡的雞犬牛羊全死了。從此,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沿襲成俗。

九在《易經》中是最大的陽數,九月九便稱重陽,人們後來將它與長壽、天聯繫起來。重陽節是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據《西京雜記》記載,早在漢代,重陽這一天民間就出現了飲菊花酒等風俗。到了三國時期,已經成了重要活動,贈送象徵長壽的菊花酒、菊花糕等日益受到重視。最開始,九月九是一個遊玩的節日。文人雅士往往在這一天登高飲酒賞菊作詩,平民百姓參與的並不多。在農村,更廣泛的活動是吃菊花糕,親友之間互相贈送,唐宋時期盛行。

歷史狀況

千佛山的開發利用在南北朝時有記載,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漸繁榮。隋朝時期佛教盛傳,千佛山從遊玩勝地,逐漸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滲透進來一些信仰、宗教色彩的活動,更多的人借逛廟進香為由頭前來遊玩。明代濟南成為行政中心後,千佛山興盛起來。
千佛山廟會是重陽節的典範。參與廟會就能體驗到重陽節的傳統風俗。另外,金秋九月還是豐收的季節,歷來千佛山的廟會上就有大量的山貨展賣,還要在山上唱戲,有一些慶祝豐收的意味。

從賞菊到柿子會

千佛山上遍布野菊、黃櫨,每到重陽時節,便有大批文人騷客,攜茱萸酒,拎菊花糕來千佛山登高賞菊。明朝邊貢在《九日登千佛山寺》中說:“背嶺丹楓直,垂岩紫菊肥。”此句準確地描繪出了登山後的場面。

千佛山廟會一向是濟南人的盛會,每逢金秋時節開幕,傳統藝術表演開鑼。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耳熟能詳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述的就是重陽節這天,古人身插茱萸、登高飲酒的風俗活動。”不過詩里的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而是作者王維的家鄉——華山以東的蒲州。但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到千佛山登高賞菊,卻是老濟南的習俗。

千佛山的深秋,秋高氣爽,山前山後,盛開的野菊爛漫似錦,清香撲鼻。站在“賞菊岩”上觀賞菊花,便成為人們登山的一大樂事。而濟南人除賞菊外,還有吃菊花的習俗。人們將白色的菊花瓣採下,蘸上麵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類做成菊花火鍋,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別具風味,清香無比。詩人朱照曾在《重陽節同人挈酒歷山登高詩》中描述了古人重陽登千佛山的情趣:
閒招三兩友,
把酒醉南山。
靜喜高松下,
香偎野菊間。

濟南有句俗話,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來趕集。千佛山廟會時本地盛產的大柿子正好成熟,從山腳到山腰的山路兩旁賣柿子的特別多。趕廟會的,多買柿子回家,所以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說。過去,趕千佛山廟會都買一串山楂掛在脖子上,或者提一籃子大柿子,帶回家掛在屋檐下等到冬天才好吃。老濟南都知道大柿子。”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濟南已故詩文大家徐北文在他的《濟南竹枝詞》中有一首《重九登高》詩,吟頌的就是這樣的情景:
重九棗紅柿子黃,
肩兒攜婦陟山岡。
齊煙坊下爭留影,
佛慧試茶看海棠。
舉城同慶的盛會
民國時期的千佛山廟會,持續的時間很長,會上扎有彩棚,連唱三天大戲,另外還有馬戲班表演,變魔術的、耍猴的、玩雜技的……十分熱鬧。擺攤叫賣的商販布滿上山的道路兩側,售賣香燭、火紙、土產、山貨等零用品。廟會期間,來寺院進香者絡繹不絕。

千佛山廟會的鼎盛時期是在解放前。作為一個老濟南,廟會,他是每年必逛的。當初,從興國禪寺到山腳的盤道上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四鄉的山民都來賣土特產,濟南城的商販也來湊熱鬧。沿途賣山貨雜品、香燭元寶和日用百貨的攤位鱗次櫛比。賣燒餅包子餛飩的飯棚,高聲吆喝著招徠顧客。民間工藝品、吹糖人的、捏麵人的、賣冰糖葫蘆的、賣兒童玩具的,琳琅滿目。那時候燒香拜佛的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來遊玩的,登高望遠。
此時,濟南各界人士、觀光遊客,聚集千佛山,商界也放假一日,以盡遊興。這天,車水馬龍,道路為之擁塞。趕廟會的人一直擠到現在文化西路的柴油機廠宿舍附近。熱鬧的場景比今天的廟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有人抬山轎送遊客到山頂。歷年的廟會上,由於人員眾多,而且成分複雜、良莠不齊,有時會帶來一些麻煩,產生一些社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會問題。

八十萬人趕廟會

解放後,千佛山的廟會改名為廟會,“文革”時期停了。1982年,千佛山恢復廟會,馬上就出現人滿為患的盛況。孔憲雷老先生當時還是千佛山的管理人員,他對那一段時期的廟會情況記憶猶新。1989年的重陽廟會歷時6天,人數達80萬,上市商品八大類共10000多個品種,攤位最多一天1600多個。有山楂、柿子、紅棗等土特產,有蘇式糕團蘭州拉麵新疆烤羊肉串山西刀削麵、聊城呱嗒等風味小吃。有各種香菸名酒、時裝鞋帽、文化用品等日用百貨。還有內蒙古的硬氣功、聊城的飛車走壁、滕州的馴蛇雜耍魔術。1996年,文化活動由通俗變為高雅,如雲南的民族民間藝術團、承德普陀之光藝術團、中華鼓樂隊、烏蘭牧騎演出隊、貴州上刀山下火海劇組、草原民族風情、蒙古包等。

現今發展

“廟會如果失去了傳統,就沒有了生命力。”民俗專家李萬鵬教授指出,廟會年年辦,感覺味越來越淡。他認為,應該考慮怎樣讓更多的人來玩、玩得盡興。首先要恢復傳統的藝術活動和娛樂活動,以前的廟會演出非常豐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富,用書山曲海來形容毫不誇張。清末,唱梨花大鼓(今天的山東大鼓)的著名藝人郭大妮曾在千佛山的廟會上連唱3天,作為告別舞台的絕唱。而現在山東大鼓不但在廟會上聽不到了,而且面臨失傳,列入山東省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民俗專家,他惋惜地說:“江湖藝人玩的‘腥棚’現在也不見了,那時候看3條腿的人、美女變蛇,戲法多了。”

現在李教授每年都到廟會上淘回幾個刻畫葫蘆,“聊城人刻得最好!”捏麵人、折草螞蚱等傳統特色的民間藝術在廟會上還能找到,源於四川的糖畫在山東也很受歡迎。他認為,這些特色民間手藝應當成為廟會的支撐點之一。

千佛山廟會應當雅俗共賞,推出類似“柿子會”的主題活動。或者主打歷山牌,力推舜文化。把廟會辦成市民喜愛的民間活動。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每逢這天,古人都要頭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遊玩。據說這樣可以除災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寧幸福。這種"九九"登高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在濟南,每逢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到千佛山登高。自元代開始,這一天又被定為千佛山廟會,所以就更為熱鬧。過去,九月初九這一天一早,濟南各階層人士,便身佩茱萸,趕來登山,時值深秋,天高氣爽,山前山後,盛開的野菊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爛漫似錦,清香撲鼻。因此,站在"賞菊岩"上觀賞菊花,遂成登山的一大樂事。除賞菊外,濟南人還有吃菊花的習俗,將白色的菊花瓣採下,蘸上麵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類做成菊花火鍋,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真是別具風味,清香無比。詩人朱照曾在《重陽節同人挈酒歷山登高詩》中寫道:"閒招三兩友,把酒醉南山。靜喜高松下,香偎野菊間。"這首詩,正是古人重陽登千佛山的生動寫照。
除登山外,過去濟南人在重陽節這天,還要蒸棗糕吃。街上出售棗糕,多用糯米和棗或小豆和棗做成,蒸熟後在街上現切現賣。居民家中做的棗糕,用一層面一層棗疊壘成塔形,蓋著用面捍成的菊花形頂,蒸而食之,名為菊花棗糕。為什麼重陽節這天要吃棗糕呢?因為"糕"、"高"同音,吃棗糕即有登高之意。至於為什麼這一天要登高,據粱朝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遣神捉鬼。有一天,他對徒弟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裡將有災禍降臨,須早作準備。"桓景問:"用什麼辦法可以免除這場災禍?"長房告訴他:"這天,你全家人各做一個紅色布袋,裝上茱萸,掛在胳膊上,再帶些菊花酒到高山上去飲,即可避免這場災禍。"桓景聽了師傅的話,在九月九日這天,全家人到山上度過了一天,晚上回家,才安全無事。從此,"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遂相沿成習。

近年來,千佛山廟會更是盛況空前。儘管人們登高已不再是為了避災除害,飲菊花酒、吃菊花火鍋的習俗也不多見,但來登山的人們照舊絡繹不絕。人們在瀏覽或挑選著琳琅滿目的土特產品時,總要登上山頂,縱目遠眺,觀賞著大好河山和如詩如畫的濟南新貌,不禁會浮想聯翩,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

相關知識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

佛山廟會佛山廟會
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