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一中

遷安一中

遷安市第一中學(遷安一中),正式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馳名華北的清末文峰書院,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法學家楊秀峰同志的母校,2003年2月遷入新校址。新校園2001年7月1日奠基。2002年10月31日落成。占地200畝,投資1億多元。總建築面積68600平方米,主體建築13個。科學館建築面積11100平方米,集實驗、電教為一體,內設理化生實驗室22個,儀器標本藥品和準備室12個,歷地專用教室各1個,計算機室10個,語言室6個,演播室、編輯室、網路中心、主控室各1個,多媒體室7個。教學樓建築面積16455平方米,教室66個,第二課堂活動室32個,階梯教室3個。體育館建築面積6430平方米,內設25米長8泳道游泳池,6條60米短跑道,籃球、排球和羽毛球賽場,桌球訓練室。

基本信息

簡介

遷安市政府投資1億多元建設的遷安一中新校園
2002年10月落成,占地200畝,主體建築有科學館、報告廳、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藝術中心、服務樓、餐廳、洗浴中心、兩座教學樓,三棟學生宿舍樓。每個教室內均設有閉路電視一個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一套。學校擁有電腦千餘台,加入網際網路後,實現了校內聯網,組建了雙向遠程控制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學校綠地面積72畝,占校園總面積的36%,
2005年順利通過“省級花園式單位”驗收。

遷安一中現有教學班78個,學生5100名。教職工459人,340名專任教師中,其中有24人已取得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89人,一級教師206人,國家、省、市骨幹教師9人。有1人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1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校級領導6人,均為高級職稱,本科以上學歷。
幾年來,學校大力支持青年教師業務進修,嚴格實行教職工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獎勤罰懶、鼓勵競爭,為青年教師冒尖創造了條件。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師德建設,組織人員進行師德考評,在考核優秀的教師中評選師德標兵、三育人標兵,強化“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表意識,大力弘揚團結協作、拼爭奉獻的一中精神。多年來,學校一直實施教師教學工作百分考核制度,以積分的形式全面、公平、客觀地考核教師教學工作的過程和質量,考核結果作為年終業績考核、評優評先的主要依據。目前遷安一中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積極向上、愛生務實,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奉獻精神,充分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及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
遷安一中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確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管理強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方針和“人格健全、素質優良、基礎紮實、能力過硬”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學校新形勢下“厚德、博學、篤實、自強”的辦學理念,學校德育工作始終以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起點,以文明班建設為載體,以“正己修身、立志成才”主題活動為主線,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要方式。“今天我以一中為榮,明天讓一中以我為榮”的理想教育,使學生從入學那天起便鼓起了理想的風帆,並為之不懈奮鬥。學生自發組織的,以奉獻愛心、維護校園環境為主旨的“綠心社”活動,堅持“弘揚美德、正己修身”,湧現了很多拾金不昧、助人為樂、關愛環境的學生典範。“綠心社”活動贏得了師生的好評,也受到《遷安報》、《燕趙都市報》、遷安電視台、《唐山勞動日報》等媒體的廣泛宣傳。
遷安一中培養目標

該校針對高中生知識、心理實際,一改婆婆媽媽、空泛說教、隨意應景、枯燥死板的周會形式,探索出了以學生為主、文化探究式的閱讀教育模式。閱讀教育使學生既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受到教育、得到鞭策。在唐山市德育工作會議上,遷安一中以閱讀教育為主題作了經驗介紹,獲得了與會領導及教育人士的廣泛好評。該校多年保持了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100%,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校園安全事故為零,每年至少有4名同學加入黨組織,至少有20多名同學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至少有一個班被評為省級優秀班集體
為全面提高管理質量,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的指導思想,重視領導班子形象建設,遵照《遷安一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十三條規定》,堅持校務公開,及時公開招生收費、考核評優、職務聘任、基建購物等熱點、敏感問題,並設有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班子成員堅持以廉潔自律、勤奮務實的人格魅力和群體合力影響並帶動師生積極進取。他們長期深入課堂,科學指導教學,隨時深入師生生活,解決師生具體困難。學校常設師生合理化建議獎,落實教職工主人翁地位,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學校曾多次被評為”校務公開先進學校”,成功接待了省校務公開現場會的參觀,被評為“河北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黨總支部連續第八年被教育局黨委、市直機關黨委和遷安市委評為“優秀基層黨組織”。在舉世震驚的四川汶川地震捐助活動中,我校教師共捐款28679元,全校155名黨員共繳納特殊黨費20640元。
遷安一中視學校的教學質量為學校的生命。多年來,學校一直注重課堂教學改革,教學理論從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逐步發展到今天的“注重能力,展示思維,師生互動,雙向交流”。該校聯考升學率一直穩居省內同級學校前列。2001至2008年,聯考本一上線3080人,其中有33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遷安一中建校以來,已為社會輸送了合格高中畢業生19894人,為大專院校輸送新生24035人。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該校普遍採用電子備課和微機輔助教學。1997年以來,該校承擔的國家、省級教育科研課題多項。近3年,遷安一中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報刊上發表論文260多篇,參加省市優質課評比,50多人獲一、二、三等獎。
因工作成績突出,遷安一中先後被評為唐山市“高中工作先進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管理優秀學校”、“規範教育先進單位”、“體育藝術示範學校(複查)合格單位”。連續12年被遷安市委、市政府榮記集體一等功,多次被評為“實績考核突出單位”和“優秀基層黨組織”。2006、2007連續兩年成功承辦了“中國魯能杯全國乒超聯賽”2007年還承辦了“中韓男子籃球對抗賽(遷安賽區)”中國首鋼籃球隊與韓國KCC籃球隊的比賽,2008年10月承辦了“2008年紅雙喜.幼苗杯全國少兒桌球賽”。原國家教委領導何東昌、朱開軒、柳斌、王明達都曾視察過遷安一中,給予了高度評價並題詞鼓勵。

校園景觀

遷安一中新校於2002年10月31日順利竣工,占地200畝。已於2003年春季開學正 遷安一中全景式投入使用。校址坐落在南市區鋼城東路,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學校。該校是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省級示範高中,是國家教育部屬“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一對雄威石獅,蹲臥於北大門外兩側,似禮兵恭候各界人士來校造訪。幢幢樓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一進寬敞大門,兩側分別有一個捆綁火箭型巨燈。迎面為“希望”校標廣場。校標設計雄偉、壯觀,高9.98米。8個巨型柱燈、地燈4盞、反光朝天燈6個。噴泉104眼,“龍吐飛瀑”,如“身居黃山”。廣場南為6層壯麗輝煌的科學館。科學館上方“厚德博學、篤實自強”八大金字,寓意獨特。科學館中央頂端成博士帽型。站在科學館頂,整個遷安市區盡收眼底。科學館內有理化生實驗室、動植物標本及藥品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有閉路電視網、微機區域網路、雙向控制遠程教學系統。科學館東西各有封閉走廊通達兩個教學大樓。教學樓內有標準網路教室,教務、教育兩處及各科教研組、年級組在此辦公,並有各學科第二課堂活動室及3個階梯大教室。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體育館內景
科學館南與辦公樓之間為中心花園。花園中心聳立著36米高的擎天柱,柱頂為傘狀排列的18盞豪華燈飾。每當夜晚,明燈高照,光芒四射。擎天柱下周圍為花壇綠地,建有漢白玉石(湖南產)拱橋一座。橋的兩側斷面上雕有牡、蓮、菊、梅、竹、蘭花,鬼斧神工,似“魯班下世”。假山怪石,栩栩如生!兩尊石刻麒麟鎮守橋頭。橋下及兩側為一個大金魚蓮花池,池水清澈、魚兒嬉戲、蛙聲陣陣、小溪流水彎彎。小橋北建有米黃色6柱、粉紅包檐涼亭一個,廳頂掛有青銅製古鐘一個。鐘聲悠揚,傳聲震天。亭子周圍有三角龍門4個。通達亭子的甬道上鋪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八個大字。涼亭北擺有八仙對弈象棋殘局一場,將(帥)、相、士、車、馬、炮、卒棋子13個。

中心花園東為圖書館,館內可藏書百萬餘冊,內設電子閱覽室。西為藝術中心,內設音樂舞蹈,書畫教學活動場所。南為辦公樓,是校黨、政、工、團、後勤領導辦公室及其辦事機關。並有黨員活動室、學生黨校、老幹部活動室、校史館、榮譽室、教工之家等。

辦公樓東為體育館,內設25米8泳道游泳池、60米跑道8條、

排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館東為標準大型運動場。高高的司令台,座西朝東。台後為主席台,左右為觀禮台。運動場周圍有不夜燈10組高懸並布有高級音響,清晰悅耳。

校西北角為多功能大型報告廳,可容納1500人就坐。報告廳南為綜合服務樓,內設商店、眼鏡專櫃、醫務部、食品部、複印部等。校西南角為公寓化的3棟學生宿舍樓。宿舍樓東為學生大餐廳。餐廳南為高級浴池,內設理髮部。
校園綠色滿地、樹木林蔭、鳥語花香、蟬鳴蝶飛。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在幽雅謐靜公園化的環境之中。

校訓

校訓校訓
遷安一中的校訓為“嚴勤實恆”。

歷史沿革

(1902——2005年)遷安市第一中學,其前身為馳名華北的清末文峰書院

1902年(光緒28年)廢科舉制改建為直隸永平府遷安縣官立高等國小堂。

1912年(民國元年),名為遷安縣高等國小校。

1916年,校名為師範講習所。1930年,為鄉村師範學校附屬初級中學。

1933年,易名為縣立簡易師範學校附屬初級中學。

1943年4月,師範停辦,改為專門中學。

1945年9月,停辦。

1946年4月,民主政府組建遷安中學。同年9月,國民黨軍隊又占領遷安城,學校轉移到楊團堡職業學校,後遷至太平寨完小,12月遷至盧龍縣花台與灤東中學合併為冀東中學。是年9月,國民政府組建遷安中學。

1947年4月,停辦。

1949年8月,建遷安遷西聯立師範學校。

1951年9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遷安縣中學校。

1953年暑假後。學校與擁有4個師範班、2個國中班的遷安師範學校合併,統稱河北遷安初級中學。

1956年,始招高中班,名為河北遷安中學。

1958年12月,遷安、遷西兩縣合併,學校西遷至興城,更名為河北遷安一中。

1961年5月,遷安、遷西兩縣分治,遷回舊址,恢復河北遷安中學名稱。是年7月,第三中學併入。

1968年8月,停辦。

1970年3月,恢復辦學,改名河北遷安城關中學。

1972年底改為河北遷安縣中學,國中部劃出,成為高級中學。

1976年1月,為五七大學中學部。

1977年12月,遷安縣委決定恢復縣重點中學。

1978年1月,五七大學停辦。校名又稱遷安縣中學。是年3月、7月學校分別被確定為唐山地區、河北省重點中學。9月,恢復國中部,成為完全中學。

1983年4月。改為遷安縣第一中學。是年5月,撤銷唐山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地級)管縣(市)管理體制,學校隨之改為唐山市屬(縣)重點中學。

1991年8月,國中部劃出,又成為專門高中。

1996年10月,遷安撤縣設市,遂改名為遷安市第一中學

2000年,學校被中央教育部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03年春季開學,遷入新址。簡稱河北遷安一中。

教師風采

遷安一中張良
張良

國家級骨幹教師,現任遷安一中地理教研組長,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提出全方位地理教學法、問題解決為核心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對地理教學中學生左右協調開發、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等進行了實驗研究;對地理學科的教育價值進行了長期的思考並將結果付諸於課堂教學實踐,參與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實驗課題的研究;參與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創建。參加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等級別的地理考試命題工作。參加教育部組織的第二期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並獲合格證書,是遷安市、唐山市高中地理學科帶頭人,唐山市教育局兼職教研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個人會員。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張坤榮
張坤榮1975年出生,河北師大中文系畢業,中學一級教師。多次擔任高三語文教學,在歷次聯考中均取得優異成績。2005年,因在唐山十縣同類學校中聯考語文成績突出,受到唐山市教育局嘉獎,2005年、2007年兩次獲遷安市政府嘉獎。在《中學語文園地》《語文學習》等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文章六篇,另有十幾篇論文分別在省、市、縣級論文評比中獲獎。2007年,在遷安市同類教師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校百分考核多次獲獎,2005年被評為明星教師。2008年所任教的11、12班聯考語文成績名列前茅。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楊欣偉

楊欣偉

男,1981年10齣生畢業於唐山師範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
2007-2008年度任高一(17/18班)英語教學,成績優異,並獲百分考核三等獎,同時所任班級被評為優秀班集體,本人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吳楠

吳楠

1980年11月18日出生,大學本科學歷,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學二級教師。2007——2008學年度任高二(23)、(24)班語文課,榮獲百分考核三等獎。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兩篇,並獲遷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局論文評比三等獎。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王艷平

王艷平

1971年12月出生,河北玉田師範學校畢業,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曾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教師。今年為全縣化學教師上示範課,唐山市實驗教學錄像課中獲一等獎,在全縣舉行的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撰寫的論文被評為科技成果一等獎。教學成績名列第一。

遷安一中遷安一中—王海波

王海波

1975年1月1日出生,本科學歷,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學一級教師。2007至2008學年度在學校百分考核中連續兩次均獲第三名,受到學校嘉獎,所教班裡兩個班的數學成績獲第一名。同時,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中發表論文多篇。

滕建清出生於1972年10月,畢業於河北師大,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在2007-2008學年度任高一歷史課,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在各種大型考試中,所教學科成績多次居第一名,百分考核中獲得二等獎,並在2007年度業績考核中評為優秀,為2007-2008年全市高一歷史教師上示範課一節。

孫雲

1973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結業,中學一級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拼爭奉獻,教育教學成績優異。曾因聯考貢獻突出,受政府嘉獎,2008年聯考教學成績顯著,教師百分考核成績位居前列。積極教學科研實踐活動,獲遷安市級優質課二等獎,在國家級,省級等專業期刊上發表教學論文十餘篇。

屈海軍出生於1971年10月。大學本科,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學一級教師。2007-----2008年度百分考核第一名,2007年業績考核為優秀。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教育教學論文20餘篇。
劉卓出生於1967年10月,畢業於河北師大,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在自參加工作以來,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在各種大型考試中,所教學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07-----2008年擔任高三年級政治學科教學,聯考成績優秀,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劉淑艷生於1967年9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漢語文學專業,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任職以來,曾在省級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多篇,曾獲唐山市好新聞獎,多次被評為唐山市、遷安市先進教學工作者。因教育教學成績突出,1991年、1992年、1998年、2005年、2006年,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並被授予政府嘉獎,曾多次在校百分考核中獲一、二、三等獎,2006年、2008年被評為明星教師。
李紅梅生於1979年4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中教二級教師。畢業以來,教學成績始終在同組教師中名列前茅,並在省級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多篇,多次獲百分考核優秀獎,
2007年度業績考核為優秀,並被遷安市教育局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遷安市高中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2008年被評為明星教師。

李剛

1973年6月出生,1996年畢業於河北師大數學系,中學一級教師。教學上善於研究,課堂上講究藝術,深受學生好評,所教高三(1)(2)班數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所帶高三(1)班聯考本二上線人數居文科第一名,被評為唐山市優秀班集體,本人被評為唐山市優秀班主任。

喇瑞斌

出生於1975年6月,1998年畢業於陝西省漢中師範學院,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2007年——2008年任高二(9)、(10)兩班化學課兼9班班主任,教學成績突出,有多篇論文公開發表。

何平女,1970年8月出生,2003年畢業於河北師大物理教育系,中學一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教學上認真鑽研,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科學的用腦方法和思維習慣,提出了“勤思,勤問,勤學,勤練”的學習方式。學期末教學成績優秀。曾授政府嘉獎;在國家級刊物《理科考試研究》發表文章、省級《物理教學探討》雜誌、《中學生學習報》、《數理報》、《中學生導報》等報紙上發表論文數篇;在唐山市優秀教案評比、自製教具評比中獲獎。
曹占英1975年2月學歷:本科畢業學校:河北師大地理系

自參加工作以來,工作一直兢兢業業。曾獲得遷安優質課一等獎,記政府嘉獎及三等功一次,獲得唐山先進教學工作者稱號等。在07—08學年度百分考核中分別獲二、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